水利水电工程中的BIM技术应用论文_莫斌伟,宋慧涛,李建兵

水利水电工程中的BIM技术应用论文_莫斌伟,宋慧涛,李建兵

中国水利水电第七工程局有限公司机电安装分局 四川彭山 620800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科学技术水平的提高,水利工程也处在一个快速发展的阶段,而BIM技术在水利水电工程中的应用是十分重要的一部分。BIM技术在水利水电中的应用主要是在可视化仿真方面和工程的安全管理方面。大型水利水电工程可视化仿真是通过动画的形式来创造一个生动、形象、动态把整个施工过程进行演示,将形成以信息和数据的模拟出的图形显示出来,而不是传统的文字和文本表达方式。水利水电工程可视化仿真技术能准确地使施工人员了解设计意图,掌握工程建设的信息,对工程建设有很大的帮助。近年来,随着在中国水利水电工程的可持续发展,许多高难度的大型工程项目的日益增多,以及视景仿真技术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在我国水电水利的仿可真视快速发展的同时,还存在一些的问题,如施工安全,这不单纯是水电工程的问题,也会对周围的人民大众产生非常大的影响, BIM 技术能够弥补现阶段水电工程安全管理方面中所出现的问题。

关键词:水利水电,BIM技术,应用

引言

BIM建筑信息模型技术是以Autodesk Navisworks软件为核心,通过对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的相关特征,为水利水电工程可视化仿真系统的建立,并在水电施工中的应用,从而实现对水电站示范工程施工全过程三维动态,查询和管理信息的可视化仿真,直观的设计成果项目展示。本文主要分析了BIM技术的基本概念和独特优势,总结了BIM技术在水利水电工程建设中的具体应用,希望以此促进行业发展。

1、BIM主要的基本概念和技术优点

BIM三维施工模拟技术,通过对整个建设项目信息的采集、然后对所采集到的信息进行相应的数字化的处理。例如:建筑材料、设备、价格和施工进度等,这些建筑工程数据可以通过BIM三维建筑信息模型转化为相关的数字信息。一般来说,BIM技术的应用是建筑工程中的数字技术。主要解决建筑工程软件运行中遇到的问题,通过与之相关的技术人员,对施工过程中的相应的信息处理,配合其他环节维护软件运行。建筑信息模型是一种数字化的设计、施工和管理方法,该系统不仅支持内部集成管理环境,而且可以提高整个施工过程的效率,防止施工过程中的风险的出现。BIM技术的独特优势是建立相对比较独立的工程数据,通过三维可视化环境和办公自动化,对信息系统存在的问题能够进行及时处理,实现不同项目之间的沟通和数据信息共享,提高系统生命周期。

2、Autodesk Navisworks软件平台的可视化仿真技术,

英国的Navisworks软件公司开发的Navisworks软件,在2007后被美国的公司所收购。Autodesk Navisworks软件平台主要是通过三维/四维辅助设计的审查软件,在建筑项目、工厂项目等项目中有全生命周期,该技术不仅可以提高工程质量,又能提高生产效率。Navis软件的工程解决方案可以有效地整合、回顾和分享所有建设项目的关联。通过详细的三维设计模型,用户可以更好地理解构建信息模型(BIM)的优势和技术的核心地位。该软件主要是Revit系列设计和AutoCAD等相关软件的建立的相关的数据,然后结合几何信息和几何的设计,进行有效的整合,建立一个完善的模型、有效的利用各种文件格式进行模型审查,也不需要考虑文件的大小。可以得出结论,Navisworks软件产品项目作为一个整体,可以对设计建设决策、性能预测、建设规划、建设实施、设施管理进行各方面的建设运行有效的优化。

3、BIM技术中模型构造

在可视化仿真的三维数字模型中有一个功能,以实现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过程的动态仿真和仿真信息可视化的查询与分析,三维数字模型需要建立一个全面的施工安排的模型。(1)数字地形模型。在水电工程建设、数字地形模型(DTM)是一个三维数字模型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建筑布局、建筑和主要领域的其他相关活动,属于一种动态地形开挖受体,主要使用civil3D软件建立。具有不规则三角网格的主地形面描述与表达。三角网格模型由分散的地形组成,主要是按一定的规则形成不相交的三角网,表现出的平面类似于起伏地形较好的图像。2)动态地形填充与挖掘。形状动态充填的主要步骤是:首先,确定基坑设计的表面,其实就主要是在开挖边坡和坝基;第二,坡面设计原初始地形表面,来获取原来的地形曲面求交;第三大地貌按原表面,沿相贯线切割和填写设计包含所的范围,并按照设计将表面多余的填方边坡去除,从而实现原有地形和填充地形表面融合设计,开挖后充填。3)建立混凝土坝实体动态模型。在施工时间内,随着时间的推移,混凝土坝的形状会发生变化。因此,大型混凝土坝属于动力模型。浇筑时,需要将混凝土坝浇筑成三维模型。同时,各个模块在浇注过程中的模块,仍需要充分考虑测试属性,如类型、浇注、浇注和浇注量对工程机械施工时间的影响。4)土石坝实体造型。由于土坝底面往往是不规则的,所以用Rhino软件建立三维实体模型是很困难的。首先要区分坝体填筑材料,根据结构和功能,综合运用Rhino软件在补片、放样、延伸和布尔运算等方面进行操作,三维模型绘制出土石坝分区。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为实现大坝系统施工可视化仿真系统和堤防动态演示功能,同时,实现各区域应与填筑材料相符合,并将施工进度划分为多个填筑仿真可视化系统。5)其他实体模型的建立。对于临时或永久性隧道等,要建立起相应的实际围堰模型。在建立实体模型的过程中以实物的形式建立模型基础,然后用CAD软件建立模型。如果你需要演示工程动态过程,那么这些应该被细分为多个单元模型。

4、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安全管理体系

(一)建立水电工程安全管理的BIM模型在水电工程建设中,安全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焦点。安全事故的预防和危险的预判是最重要的。尽管在过去的很长一段时间以来,中国高度重视安全监测,但事故发生率仍然很高。这也证明了在水利工程的建设中仍然存在很多安全问题问题。事实上,在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识别危险源是非常重要的。但在实际工作中,大部分建筑人员以及相关的安全主管由于专业质量较低或安全没有足够的注意力去关注潜在的危险。在工程安全的规划和实施中存在错误是造成这一事故的原因之一,安全模式的建设是非常重要的。BIM技术可以使用虚拟安全控制系统来识别潜在的安全隐患。你可以利用这一点,首先,在项目建设之前按照项目的实际情况进行工作制定科学合理的设计和规划,最大限度地消除工程安全隐患;它的在工程建设过程中,有必要使用BIM技术来寻找安全隐患。做出合理的决定以减少事故发生率,即使事故发生了,也可能是及时的控制事故现场这样就能尽量减少事故的影响;最后,在项目完成之后,仍然需要它BIM技术用于定期检查和维护项目,以延长项目的寿命。

(二)基于BIM技术,BIM技术安全检查过程中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方面:第一,解释的标准规则,不仅关系到需要满足的标准规则、适应背景和相关条件,还需要满足相关的性能标准的规定,满足要求建设模式,还可以满足自我检查的动态需求,也适合提前期的安全措施。第二,建模,在建模过程中,相关的对象之间具有特定的性质和类型,这些信息可以作为一个阶段检查的基础对象的,与2D相比,要求更为严格的建模,建模对象在BIM技术,必须包含的信息包括:名称、类型、属性、元数据、ID、日期,如创作。第三、检查实施阶段,包括已经解释的规则和标准,准备建筑信息模型,因为现在的规则已经能够翻译为可读性的机器代码,使实施过程检验比较简单。第四、结果报告,主要是目视安全防护设备和检查表两种形式。第五、安全措施,利用可视化的方法防御的特点,决策者能够实现三维模型在决策表的使用,以提高决策的科学性和国际性,从而提高项目参与者的施工安全的认识。

5、基于BIM技术的水电工程施工安全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为了合理应用BIM技术在工程中的应用,需要对所有安全规则进行施工、检验,并对工程设计进行仿真评价。在传统的安全评价体系,在参与领域需要大量的专家,不仅浪费时间和金钱,避免比较高的错误率,并利用BIM技术模拟评估,可以使用自动化接口,使模拟评价信息更迅速,可靠性更高。水利水电工程施工中,对安全评价系统评价的主要依据,以及评估结果的准确性将直接影响评价体系的科学性,水平,因此,在处理复杂问题时,必须与有关法律、法规为依据,结合相关的专业咨询专家,得出更加准确的科学结论。建筑施工安全评价指标和基于BIM技术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包括:人力、覆盖人员素质、安全教育、安全宣传等因素;设备,设备管理,建立了覆盖数、设备状态;安全管理因素,包括现场指导、安全检查和监控,全面规划;环境因素包括项目的难度、施工环境等。

6、结束语

BIM三维建筑信息模型是建筑工程设计行业发展中非常重要的一项关键技术,在信息、数据、数据模型和通用模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水利电力行业也逐渐采用了BIM技术。实际应用表明,建设项目BIM技术的实践将水利独特的应用工具的合理应用和复杂,可以充分利用技术的基本建设,为施工现场提供必要的指导,以促进工作精度的应用,有效地提高工作效率。同时,将BIM技术应用于动力成型结构的施工过程中,可以有效地降低施工成本,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

参考文献

[1]任毅,蒋彬.浅议水利水电工程的水土保持监理模式———以宝兴水电站工程为例[J].安徽农学通报(上半月刊),2013,08(15):218-219

[2]PKPM与Revit实现双向数据互连进一步推动中国BIM技术的普及[J].土木建筑工程信息技术,2013,04:6..

[3]张涛,李兴龙,曹乐,杜海波,程小春,张晓玲.BIM技术在兰州西客站站房工程中的典型应用[J].土木建筑工程信息技术,2014,01:86-91+109

[4]茆培智,陈月,吴慧秀.丹东水功能区达标率计算两种方法对比分析[J].辽东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10(28):169-170.

作者简介

莫斌伟,(1984——),男,工程师,本科,从事质量技术管理工作。

论文作者:莫斌伟,宋慧涛,李建兵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7年第3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3/28

标签:;  ;  ;  ;  ;  ;  ;  ;  

水利水电工程中的BIM技术应用论文_莫斌伟,宋慧涛,李建兵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