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机检修时出现的轴承噪音和振动问题的探究论文_卜启超

电机检修时出现的轴承噪音和振动问题的探究论文_卜启超

(青海黄河上游水电开发有限责任公司西宁发电分公司 青海西宁 811600)

摘要:电机作为现阶段我国一种主要的生产设备,其对生产效率的高低以及成本投入的规模有着最为直接的影响。为了确保电机的运行状态,减少故障发生机率,需要定期开展必要的检修工作,尤其是在电机发生故障的情况下,技术人员应当采取行之有效的手段,确定故障类型,理清故障原因,并进行针对性处置。文章以电机检修过程中轴承噪音以及振动作为研究对象,着眼于实际,对噪音与振动产生原因进行科学分析,在此基础上,在现有技术条件的框架下,积极推动相关故障的解决,确保电机运行状态,缩短故障排除周期。

关键词:电机 ;轴承检修 ;噪音 ;振动

前言

电机作为现阶段一种重要的生产设备,其在生产领域之中的使用,大大提升了工作效能,增强了劳动生产率,同时也给社会生活带来了诸多便利。受到多种因素的作用,电机在使用过程中,发生各类故障的比例较高,引发噪音污染,不仅影响电机生产能力的下降,还在很大程度上缩短了使用寿命,增加运营维护成本。为了有效避免上述情况的发生,确保电机的安全有效运行,文章以电机轴承噪音以及振动问题作为研究核心,着眼于检修工作开展的实际,逐步梳理引发电机轴承噪音和振动出现的原因,将其作为切入点,总结过往有益经验,采取现代化的技术手段,有效解决电机轴承噪音和振动问题。

1.电机轴承噪音现状分析

电机在运行过程中,由于电机振动与轴承等方面的原因,容易引发噪音污染,造成电机操作舒适度的下降。一些电机生产厂家采取了必要的技术手段来控制噪音程度,虽然在短时间内能够取得较好的效果,但是在电机到达一定的服务年限值周,噪音等级逐步增加,污染程度日益加重。从相关部门公布的数据来看,在使用较长的时间之后,电机产生的噪音可以达到17dB-20dB,影响了正常的生产活动[1]。基于这种实际,要求操作人员以及维护人员,在日常工作中,要严格按照相关操作要求,进行相关作业,通过这种方式,在一定程度上,能够降低噪音等级。

2.电机轴承噪音与振动发生原因

对电机轴承噪音与振动发生原因的全面梳理,有助于技术人员明确自身工作的重点环节与核心要求,大大提升了检修工作的针对性,增强电机检修的质量,为后续相关检修技术应用活动的开展创设了便利。

2.1配合不当引发的噪音

在电机正常运行状态下,电机的轴承不会出现滑动现象,但从实际情况阿来看,我国电机轴承组件与组件之间存在着一定的间隙,间隙宽度超过了国家技术标准的规定。这种情况的出现,导致轴承组件之间的配合度不高,径向游隙之间的距离过小,导致噪音的发生。同时电机轴承外套与内套之间协调性不足,导致轴承磨损情况较为严重,不仅导致噪音的出现,还会缩短轴承的使用寿命,影响实际的使用效果。

2.2电机轴承拆除方式不合理

电机在检修过程中,如果发现问题较为严重,需要组织人员进行拆除工作,以便寻找故障位置,确定故障类型。但是从实际拆除作业开展的情况来看,多数电机的螺丝以及螺旋部位发生锈蚀或者变形等情况,导致拆除工作无法顺利开展。为了推动拆除工作的进行,工作人员普遍采取敲打撞击的方式,这种拆除方式增加了轴承组件发生坏损的概率[2]。例如电机轴承之中体积较小的组件,在经过敲击之后,形状发生变化,导致尺寸无法满足实际的使用需求,不仅无助于故障的排除,还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噪音污染的严重程度。因此电机轴承拆除过程之中,需要采取合理高效的拆除手段,在保证拆除效率的同时,保证拆除质量,避免不合理拆除操作对轴承组件带来的消极影响。

3.电机轴承噪音与振动应对策略

电机轴承噪音与振动应对策略的制定,需要工作人员立足于电机噪音污染出现的实际情况,在梳理轴承噪音与振动问题的基础上,切实优化技术模式,调整工作流程,科学应对电机轴承噪音与振动问题,确保电机检修质量,保证其运行状态。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1优化电机装配流程

为了降低电机检修工作的压力,在电机安装过程中,技术人员有必要采取必要的技术手段,优化电机装配流程,选择恰当的装配工艺,减少电机轴承组件之间的误差,达到降低电机噪音与振动的目的。在实际操作环节,技术人员可以通过电机的加热感应功能,对轴承、盖端、轴承套的加热效能进行测试,确保电机装配流程的完整性,从而有效控制电机轴承噪音与振动情况,为后续各项检修工作的开展创造了便利条件。例如某厂1号吸收塔浆液循环泵B电机(10kV高压电机)更换轴承后试转,空载试转,驱动端轴承水平振动大,最高到0.065mm,之后停运,检查轴承端盖及电机驱动端端盖,发现端盖回装时装歪了,重新回装后再次试转,振动值降到0.003mm[3]。正是由于对安装工艺的优化调整,轴承组件得以处于正确的位置,工作误差处于合理的范围内,进而降低了噪音与振动等级,确保轴承处于良性运行状态,进而保证电机运行的稳定性,减少各类故障发生几率,减少检修工作成本投入,控制成本支出,对于电机使用者产生了较高的经济价值。

3.2在电机结构中增加波形弹簧垫

在电机安装工作完成之后,在某些情况下,会出现嗡鸣,轴承出现窜动的运动特点,这种情况的出现,与轴承电磁分量有关。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技术人员可以在电机轴承结构之中增加外圈,添加波形弹簧垫,并给予一定的轴向压力,通过这种操作,有效控制电磁分量,在不影响电机轴承运行质量的大前提下,消除嗡鸣,确保轴承的平稳运行[4]。同时技术人员还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对波形弹簧垫的运行状态以及使用效果进行评估,一旦发现波形弹簧垫使用效果不佳,嗡鸣没有消失,轴承窜动仍然存在,就需要及时分析原因,找到解决方案,通过这种方式,保证波形弹簧垫作用的发挥,避免电机轴承在运行过程中出现噪音与振动问题。

3.3轴承油脂润滑工作的开展

考虑到电机运行的实际环境,在轴承安装以及检修过程中,有必要进行润滑处理,确保轴承运行的顺畅性,通过这种方式,有效降低振动与噪音等级,应对各类故障。例如某电厂2018年1号机组C级检修时,1号炉送风机B电机空载试转,试转还有10分钟结束时(计划电机空载试转2小时),电机驱动端轴承突然出现异音,以后调试人员为驱动端轴承补加三号锂基脂,异音间断出现,随后停机[5]检查

发现新注入轴承室内的油脂变黑且有颗粒状物体。技术人员判断在给洗净的新轴承最初添加润滑脂时,没有检查油桶里的油脂情况,实际油桶里的油脂因长期没有密封好有杂质混入。技术人员将轴承及轴承室内的被污染润滑脂洗净重新添加干净的润滑脂,再次试转,试转正常。因此除了采取添加润滑油的方式之外,技术人员还需要对润滑油进行必要的处理,确保润滑油自身的清洁度,从过往情况来看,电机轴承在运行过程中,会在轴承的间隙内形成一定规模的油渍,这些油渍如果没有得到有效处理,将会形成污油,导致轴承滚子与轴承保持架之间出现阻碍,影响正常运转,进而导致振动与噪音的出现。基于这种情况,技术人员在检修过程之中,需要对润滑油进行清洁处理,去除油渍,保证电机轴承滚子、轴承保持架和轴承轨道之间的清洁程度。

4.结语

电机检修工作的开展对于提升现阶段电机运行质量,延长使用寿命有着深远影响,文章着眼于电机运行时经常出现的噪音与振动问题,结合现场检修经验,从实际出发,对电机轴承振动与噪音发生原因进行梳理,形成系统性认知,在此基础上,从多个维度出发,采取针对性的技术手段,有效应对电机轴承噪音与振动问题,实现电机故障的快速发现,高效排除。

参考文献:

[1]王仁.电机检修时出现的轴承噪音和振动问题的探究[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5(24):117-117.

[2]童旭松.浅析中小型电机维修过程中轴承噪音及振动的控制[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7(22):56-57.

[3]张晋芳.中小型电机维修过程中轴承噪声及振动的控制[J].科研,2015(18):227-227.

[4]张涛.电机检修时出现的轴承噪音和振动问题的探究[J].工程技术:文摘版,2016(10):334-334.

[5]杨川,郭红丽,田泽鹏.电机轴承装配工艺与噪声振动的影响[J].山东工业技术,2017(17):40-40.

论文作者:卜启超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8年第2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13

标签:;  ;  ;  ;  ;  ;  ;  ;  

电机检修时出现的轴承噪音和振动问题的探究论文_卜启超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