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作为现代建筑行业的重要施工材料,混凝土在迅速发展的土木工程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其施工技术也引起了建筑行业的重视。近些年,我国社会经济水平不断提升,科学技术也在不断进步之中。建筑行业所应用的混凝土种类和材料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其在实际施工过程中也出现了不少影响土木工程施工进度乃至工程质量的问题。为此,文章将混凝土施工分为前期施工、中期施工、后期养护三个阶段,逐一分析了土木工程中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应用。
关键词:土木工程;混凝土;技术
1混凝土施工技术的主要内容
我国的混凝土具体是指通过使用胶凝材料将被我们事先搜集好的材料充分黏结在一起搜集好的材料充分黏结在一起,然后再将其用于基础工程建设设,其实质是一种复合型材料的统称。目前混凝土在我国的土木工程施工中应用性很强土木工程施工中应用性很强,作为现代土木施工中最主要的材料之一材料之一。我国的混凝土主要是由沙石和水泥组成,在具体的施工过程中的施工过程中,需要施工人员将沙石、水泥和水事先按照一定的比例进行混合的比例进行混合,然后再通过合理搅拌,最终就会形成混凝土土。目前我国混凝土的生产工艺比较简单,价格也不高,且本身具有耐久性和抗压性的优点身具有耐久性和抗压性的优点。
2土木工程混凝土材质控制技术分析
2.1水泥质量控制技术
水泥是混凝土的基本材料,也是混凝土使用过程中不可缺少的材料,同时水泥也有很多分类,简单的分为普通水泥,特种水泥和专用型的水泥等。混凝土中使用的水泥材料一般为普通水泥,如普通硅酸盐水泥,复合硅酸盐水泥和粉煤水泥和火山灰水泥等制成,因此技术人员必须充分了解水泥的具体性能并采用方法,然后按照土建施工要求和具体情况,对水泥类型的正确选择,保证混凝土的质量。水泥施工过程中,技术人员应确保水泥仓始终处于干燥状态,使水泥由于水分和老化,水泥的施工现场应严格按其品种,制造厂的强度和工厂批号等识别,以及分类和贮存使用。
2.2骨料的质量控制
施工材料的选择混凝土的施工材料主要是由水泥,粗骨料等一些沙石为基础材料同时还有一些用于改善红凝土性能的粉煤灰等外部添加剂构成。想要保证混凝土的基础质量,首先要保证这些基础材料的质量要过关。根据工程质量要求的不同,对于材料选择的标准也有所不同,其中最为重要的一样,基础材料就是水泥对于水泥来说,在购买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其强度等级和合格证书是否齐全同时对水的要求也有相关的标准,首先水不能太硬,同时水里边不能有辐射性的物质存在,同时再外加剂在添加的同时钥按照工程的实际要求进行添加和选择,不能超量,也不能少量。
2.3配制技术
在原材料准备就绪之后,对于混凝土的配合比要根据实际的施工需求和工程质量的相关标准进行配置,同时要对当地的施工条件,以及室外的温度环境和湿度等其他条件进行综合考量,施工之前一定要对相关的红粘土在实验室中进行事先的试验,保持一个最优的状态。同时在配比的过程当中一定要注意,含水量的变化和水质的相关技术要求要达到质量标准,如果再配别的时候,含水量太低,则在用书和浇筑的时候会影响施工的效率和速度。但是如果含水量过高,则对混凝土的强度有着直接的影响。
3前期施工
3.1混凝土材料的选择
水泥、石子、砂子这三种原料共同组成了混凝土,有时为了提高混凝土的功能性还需添加适量的水和添加剂。构成材料是影响混凝土的应力、强度以及浇筑后与钢筋之间粘合度的根本影响因素,因此在前期施工时需慎重选择混凝土的材料。在土木工程中,混凝土中的水泥可分为通用型、专用型和特用型,主要成分是硅酸盐、复合硅酸盐、矿渣硅酸盐的通用型水泥是目前应用较多的水泥类型。在前期施工阶段,建设单位需安排专人管理存放混凝土材料的仓库,保证仓库的干燥以及材料的有序堆放。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2混凝土的配置
选择出合适的混凝土材料后,施工人员需按照相应的比例将其混合。一般而言,土木工程的工程量较大,单纯依靠人工难以完成混凝土的配置工作,因此在施工中常借助搅拌机进行机械搅拌。混凝土的质量直接决定了整个工程的进度及质量,因此需委托具有国家认定资质的实验室进行材料的检验和调配,同时还需依据施工图纸来制定施工方案,并在此基础上研究出与该施工方案相符的混凝土配比率。
3.3混凝土的搅拌
配置好混凝土后即需对其进行搅拌,搅拌过程中需确保一次性投料,各原材料的投放顺序不得被打乱,搅拌的时间则需依据混凝土的配比及混凝土的实际情况。在选择搅拌斗的规格时我们需以本次所搅拌的混凝土量为依据,如此才能确保所有混凝土的充分搅拌,材料才不会被浪费。此外,施工人员在投料时需严格保证每次投料的量,不可图省事而投放过多。砂浆流失问题在混凝土搅拌阶段较易出现,因此在应用搅拌机进行搅拌时需将前一次的混凝土全部卸载,在没有清除干净前不得进行再次搅拌。
4中期施工
混凝土的浇筑技术一般来说,混凝土浇筑施工需分层、分段进行,且严禁往已经搅拌完成的混凝土中添加任何剂量的水,以免改变混凝土的粘稠度。在实际浇筑过程中,施工人员需把握好每一层混凝土的厚度,并严格按照“先下后上”的浇筑原则,在浇筑上层混凝土时既要确保下层混凝土已经被完全覆盖,还需对两层混凝土层之间的浇筑间隔加以准确把握,确保各分层混凝土不会因逐层凝固的情况而降低混凝土的完整性和稳定性。
5后期养护
混凝土浇筑完成并不意味着整个混凝土施工结束了,还需对混凝土进行后期养护。因此,施工单位在制定工期时需为混凝土的后期养护工作预留一定的时间。值得注意的是,当混凝土表面的承重力明显低于1.2MPa时,工程需禁止任何人员接近该施工地点,同时还需禁止在该地点进行任何工作,如此才能避免混凝土受到损害。浇筑完成后,施工人员需及时进行后期洒水保养,使其表面保持一定时间的湿润。混凝土养护也可通过覆盖塑料膜和喷洒防护剂的方法,以避免因混凝土表面水分散失过快导致混凝土内外凝固程度不一致及内部裂缝情况。
6混凝土养护的技术要求
混凝土的养护工作也是非常重要的,混凝土的养护直接关系到后期的使用寿命和工程质量,在红泥土浇筑完成之后在规定的时间之内不能给新浇筑的混凝土面造成任何压力,要尽最大的可能避免其造成破坏,或者损坏,同时对于婚姻土施工中的施工人员要制定一系列的保证质量措施,在施工,完成之后要及时的洒水进行养护,也可以用塑料纸覆盖等方法进行养护,在一定时间段内要保持混凝土的湿润,避免后期出现裂缝儿发生的可能
结束语:
总体来说,在土木工程施工中实施混凝土施工技术,我们必须充分注意实施相应的程序,我们都知道实际施工中混凝土涉及的问题较为广泛,因此,为了确保施工质量不出现问题,施工前应重点对材料和技术方面做好控制,土建施工优化混凝土施工技术是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是完美结合的现代科技,提高混凝土施工质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周良泽.土木工程中混凝土施工技术分析[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6,34:273.
[2]付江.关于土木工程施工技术的创新及发展分析[J].江西建材,2017,01:79-80.
[3]余玟强.土木工程建筑施工技术及创新分析[J].科技资讯,2016,26:42-43.
[4]黄志祥.解析目前土木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J].科技资讯,2016,26:47+49.
[5]孙凤仪.土木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研究[J].商品与质量:学术观察,2011(09):56~78.
[6]谢文利.土木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探讨[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2,(1):82-83.
论文作者:张未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7年第2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1/20
标签:混凝土论文; 水泥论文; 材料论文; 土木工程论文; 施工技术论文; 后期论文; 过程中论文; 《基层建设》2017年第2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