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淑霞 陕西省眉县实验小学
【摘要】《语文课程标准》上写道:“阅读是收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阅读与写作既有相对独立性,又有密切联系。阅读是写作的基础,阅读与写作是相辅相成。
【关键词】阅读 写作 关系
中图分类号:G626.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1001-2982 (2019)05-139-01
杜甫有诗曰,“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这句话很直接告诉了我们阅读与写作的关系。《语文课程标准》上写道:“阅读是收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阅读可以是相对独立性,但写作离不开阅读,阅读是写作的基础,没有阅读就没有写作,因为写作中的很多感受都来自于阅读。因此,我们将“写作”长期植根于“阅读”的沃土中,让学生能够从“阅读”中学习“写作”,从而不断的提高写作水平。
写作就是一个厚积薄发的过程。要想做到厚积薄发,只有将阅读中学到的知识积累起来,将阅读中的思维成果积累起来。语文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过:“阅读是吸收,写作是倾吐,倾吐能否合乎法度,显然与吸收有密切联系。”写作一旦离开了生活实践的积累、语言文字的积累,那写作就成了无本之木,无源之水。,要想有精彩的写作,只有充分的阅读。阅读可以有效的积累知识。学生要想开阔视野,丰富思想,积累素材,都可以通过阅读来实现。通过阅读积累的知识多了,写作时才能信手拈来,充分客观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和观点。阅读可以影响个人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个人的思想和观点一旦形成势必会影响下一步的写作活动。同样,写作也会影响阅读作品的选择,阅读的倾向以及阅读的方式。
可见,阅读与写作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只有广泛阅读,学生才能积累语言,才能提高语言的表达能力。阅读是积累,写作是运用;阅读是延伸,写作是提高;阅读与写作永远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
写文章得益于广泛的阅读。清代的学者龚自珍在他的《随缘诗话》中写道:“盖破其卷而取其神,非囫囵用其糟粕也。吞食而所吐者丝,非桑也;蜂菜花所酿者蜜,非花也。读书如吃饭,善吃者长精神,不善吃者生疾瘤”。我们在阅读时,应有选择有目的的阅读,看的书越多,视野越开阔,越能辨真假。也只有这样的阅读,才能让写作写出精彩,写出新颖!
可是在教学实践中不难发现,我们农村的学生课外阅读量是相当少的。学生对课外阅读缺乏感兴趣,难以形成良好的课外阅读氛围。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在家中,家长不能给孩子提供良好的阅读环境;在学校,老师不能为学生提供良好的课外阅读氛围,由于受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一些教师认为,自习课看课外书就是不务正业,浪费时间,很少去鼓励学生看一些有益的书籍。这样的理念也直接导致了语文课堂教学与课外阅读脱节:学生为读而读,为写而写,没有去借阅读拓展写作思维,没有借写作去延伸阅读的层面,虽然懂得了文章的一些写作方法却不会灵活运用,因此写出来的作文往往是套路陈旧,千篇一律,缺乏明显的个性和灵性。学生思路狭窄,难以有创新的思维,创新的内容。造成这种状况的重要原因,就是我们在教学过程中没有很好地把阅读和写作结合起来,从而没能形成阅读和写作的互动效应。
因此,如果不会把阅读的技巧和方法用到写作上,不会在阅读的基础上开拓自己的创新思维,阅读再多也收不到应有的效果。中学语文中如何将“阅读”与“写作”两者的角色发挥得淋漓尽致,恰到呢?
我们不妨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让学生乐读、会读。“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至关重要。对此,我主要是坚持课内为主,课外为辅的教学方式,积极为学生们营造读书氛围,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 这可以从丰富学生的读物入手。课外读物与生活同在,色彩斑斓,生意盎然。因此要不断地丰富学生的读物,不断地让学生尝试到知识的甜头,不断地享受到阅读的乐趣,从而激发起学生主动阅读的愿望。我们可以推荐与教学内容相关的书籍:课外阅读作为语文课堂教学的延伸和补充,我们推荐读物时,可以结合教学内容进行。如上完了《口袋里的昆虫》,我们可以让学生阅读《昆虫记》,学习了《 草帽记》,可以向学生推荐《 三十六计》等。另外我们可以倡导学生阅读每册书后面所提供的课外读物。课外阅读作为课内阅读的延续和补充,极大地开拓了学生的视野,丰富了学生的学识,提高了学生的写作技巧。而当今世界已进入了信息时代,如果没有上网阅读的条件,电视中一些优秀的栏目等也是获取知识的好渠道。我们应为学生的课外阅读提供一切可提供的条件,让学生在书的海洋中去积累语言。
同时我们可以授之学生一些读书方法。生物学家达尔文认为:“世上最有价值的知识是关于方法的知识。”“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良好的学习方法,便是打开知识宝库的金钥匙。阅读也要讲究方法,若教会了学生阅读方法,就等于给了学生打开宝库的钥匙。
我认为学生在读书时应掌握“博览”、“粗读”、“速读”、“精读”四种方法。“粗读”即在读书时,对文章的有些部分一目十行,大略地了解其大概内容。“博览”则指读的范围要广,即博览群书,各类书籍都要读,而且要掌握书中文章的主要内容;而“速读”是指默默的快速阅读,即注意力高度集中的默读,做到眼到、心到,读与思相结合;“精读”则需对文中描写精彩、含义深刻的重点部分做到细读、深思,理解其义,晓之其理。
总之,阅读和写作各有自己的目的和任务,但在实践中又是紧密结合、相互为用的。因此,我们要阅读与写作两手抓。
论文作者:李淑霞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19年1月0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4
标签:学生论文; 课外阅读论文; 知识论文; 自己的论文; 方法论文; 我们可以论文; 语文论文; 《中小学教育》2019年1月0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