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经济转型的进一步深入,社会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开始呈现快速增长的势头。对此,我国的教育事业机构开始加大改革力度,并注重从中职到高职的教育持续教育,从而有效地提升中职学生的综合素质。当前我国是制造业大国,要想提升制造行业的科技水平,就必须要加大该行业人才的培养,因此加大机械专业的中职高职课程教学的衔接就显得极为重要。
关键词:中职 机械专业 衔接策略
中高职衔接既拓展了高职的生源渠道,又提供了适合中职毕业生的上升通道,同时为社会经济发展培养了大批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是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实现中职高职的有效衔接是近年来职业教育研究的热点之一,通过分析中职教育与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的特点,从专业衔接、课程衔接、教学过程衔接层面围绕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中高职衔接人才培养模式进行研究,给出了中高职人才培养衔接的模式,对于促进中高职衔接的发展、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有一定价值,对中高职衔接体系的构建有一定借鉴意义。
一、分析职业能力,实现专业面向职业岗位群衔接
建立深度契合现代装备制造业,密切跟踪长沙经济技术开发区工程机械与汽车等机械类产业的升级、职业岗位和技术变化,从职业分析入手,依据专业职业生涯发展路径,将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中、高职毕业生对应的职业岗位的主要工作任务、岗位能力要求进行分析,明确中高职毕业生主要培养能力和主要就业岗位面向。在调研的基础上,围绕职业岗位、主要工作任务、职业能力标准等进行职业能力分析,并依据职业成长规律及中高职人才培养特点,明确中高职人才培养目标的边界和衔接点。在职业能力分析的基础上,通过召开专家座谈会,运用“头脑风暴法”进行讨论确定,在装备制造产业链各职业岗位中,中职以提高学生操作技能为主,重职业技能训练;高职以提高学生综合职业能力为主,重技术应用能力提升。通过系统的设计规划,形成以工程机械与汽车产业发展需求为导向,依次递进中高职衔接的专业毕业生就业职业结构图,明确中高职毕业生岗位指向,实现专业面向职业岗位群衔接。
二、确定培养规格,实现中高职分层培养目标的衔接
根据中高职毕业生对应就业岗位层级及其职业岗位能力分析表,制定中、高职衔接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各对应层级的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与培养规格,实现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衔接。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中职阶段的培养目标为掌握机械制图、机械加工、电工电子等基本常识、能胜任机床加工操作,适应机械制造类的其它技能型工作,具有工艺改进等发展潜力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高职阶段的培养目标为掌握现代机械制造与自动控制理论知识,应用技术和操作技能,胜任机械零部件制造与装配,机床使用与维护,适应机电设备安装、调试与维护,自动控制技术应用等工作,具有生产技术开发与管理潜力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
三、构建螺旋式模块化的专业课程体系,实现课程体系衔接
以课程体系与专业岗位职业能力需求相衔接,中高职课程模块开发与专业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相衔接,突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突出学生的职业能力、职业素养与职业精神,突出“高端”和国际化视野的“两个衔接、三个突出”为目标,构建不同层次、不同模块的螺旋式上升模块化的中高职衔接课程体系。课程体系设置以中职课程为基础,以高职课程为主导的方式进行,中职侧重于文化基础和机械加工设备操作、机械设备装配、调试等专业基本技能的培养,高职侧重于文化知识的应用和机械加工设备操作与维护、机械制造工艺实施、质量检验等专业技术能力的训练。围绕“以素质拓展为基础,以能力培养为主线”轴心,将同类同质课程分阶段、分水平、分重点有机地组织编排在中职和高职阶段的各个年级,形成不断递进延伸、不断拓展提升的螺旋式模块化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课程结构体系。
四、设计相互衔接的课程标准,实现课程内容衔接
中高职合作院校骨干教师与相关企业专家共同研讨,从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项目等方面设计相互衔接的中高职课程标准。中职阶段注重学生基础技能与基本素质教育,高职阶段注重学生知识、技能和职业素养的全面培养,提高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按照“中职强基础、高职重应用”原则设计公共课程衔接方案。
五、模块实施有效衔接,让技能技巧纯熟精深
要从职业能力入手推进课程模块化建设,按“职业能力本位”的要求确定中高职一体化人才岗位群所需要的职业能力,将岗位群实际需要的能力分解成若干个模块,对应课程知识单元,使单元知识与模块证书技能相结合,并以是否获得证书作为对单元知识掌握程度的标准来衡量,在此基础上实施部分科目的以证代考制度,进而使学生达到某一项职业能力的目标要求。这样就可以真正将课程知识模块与某一能力或技能结合起来,使知识与技能有机融合。
参考文献
[1]徐晴 中高职机械类专业《机械制图》课程的教学衔接[J].职教通讯,2013,(10)。
[2]黄干平 中高职机械类专业课程衔接问题探索[J].职业技术教育,2013,(35)。
[3]荀莉 中高职课程衔接研究现状综述[J].职教论坛,2012,(13)。
论文作者:周学丽 刘桂鹏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2019年12月总第19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1/11
标签:高职论文; 职业论文; 能力论文; 中职论文; 岗位论文; 专业论文; 课程论文; 《教育学》2019年12月总第199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