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中桩基础施工技术的运用论文_王治国

建筑工程中桩基础施工技术的运用论文_王治国

榆林建工集团有限公司 陕西榆林 71900

摘要: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不断发展与提高,我国的城市化建设进程也在逐渐加快,由此,也就带动了建筑行业的发展与壮大。随着社会主义现代化水平的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也得到改善,我国对与对于建筑工程的质量水平与技术水平要求也就越高。桩基础施工技术是现阶段我国建筑工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决定着建筑质量水平的高低,对建筑工程施工起到了关键性的影响作用。但是,由于桩基础施工技术较之普通的施工方法具有一定的复杂性,对于施工人员的专业性具有较高的要求,因此,现阶段我国对于桩基础施工技术的应用还并不广泛。如何能够合理的运用桩基础施工技术提高建筑工程的质量,是当前社会面临的主要问题。本文将从桩基础施工技术的介绍入手,根据这一技术在社会中的发展现状的,进一步分析其利弊,结合具体实际情况探讨出适合我国现阶段发展状况的实际措施。

关键词:建筑工程;桩基础;施工技术;应用;

一、桩基础施工技术简介

1、简介

在施工过程之中,由桩基与承重台共同构成的地基土体结构处理的施工技术被称为桩基、础施工基础,它是一种广泛在普通建筑施工过程与高层建筑施工过程之中主要应用的施工技术。

2、分类

桩基础施工技术根据其不同的施工环境可以分为多种类型,例如低承台桩基础施工技术、高承台桩基础施工技术、单桩基础施工技术。简单来说,桩身在土中,承台底面与土体相连接形成的建筑结构基础被称为“低承台桩基础施工技术”;桩露出地面,且地表低于承台底面的技术被称为“高承台桩基础施工技术”;利用桩与桩相连的建筑结构基础的施工技术被称为“单桩基础施工技术”。

3、特点

(1)桩基础施工技术由于工程量远大于普通的地基施工技术工程量,且对施工环境具有一定的要求,因此,这一技术的建筑对于资金要求较高,使得建筑成本也随之提高。

(2)桩基础施工技术对于桩基承载力具有很高的要求,因此,必须选用具备承载上部结构的承载力的岩石,才能实现桩基础施工技术的实际应用。

(3)由于建筑工程易受地震、台风等自然灾害的侵害,因此必须保证单桩具有足够大的竖向承载力,才能保证上部建筑结构的稳定,而不至于出现大幅度的倾斜或是沉降事故。

(4)基岩是桩基础施工技术的基础,必须选取高硬度的基岩,才能有效避免建筑物受浅土层下移偏移而导致的影响。

二、桩基础施工技术

桩基础施工技术具有多样性,主要可以分为灌注桩施工技术与预制桩施工技术两种。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灌注桩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

灌注桩施工技术是一种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被广泛应用的技术措施,具有良好的适用性与实用性。灌注桩施工技术的常见方法有三种,它们分别是沉管灌注桩施工技术、挖灌注桩施工技术以及钻孔灌注桩施工技术桩。

其中,沉管灌注桩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中最为常见,因为这一技术具有成本低廉、操作简便、工艺简单等优势,可以直接利用锤击的外力冲击作用实现桩基的安装。但是,也正因如此,这一技术对于外力的合理把控具有相当高的要求,由于桩体横截面积小且自身强度不够,所以,桩锤的力度必须要严格的控制,否则极易造成桩基的损坏、混凝土的断裂等施工事故的发生。单打法、复打法、反插法等方法,是沉管灌注桩施工技术常用的施工工艺。挖灌注桩施工技术的主要施工方式是:先采用人力挖孔技术,然后再对桩基进行浇筑与保养。这种施工方法对桩的数据精确度具有很高的要求,但是由于人力挖孔具有不确定性、不稳定性,极易影响建筑工程的质量,因此,这一技术已经逐渐被社会所淘汰。钻孔灌注桩施工技术是一种采用机械钻孔技术的施工技术,也是目前最为常见的一种灌注桩施工技术。施工项目的规则要求,保护套中心与桩位中心的偏差不可大于50mm,才能保证桩基础施工工程的整体质量,才能有效避免漏浆等问题的出现,保证填土严密。

灌注桩施工技术的主要操作流程如下:将场地清理干净→放线→确定桩的位置→合理放置桩机→钻孔→清孔→检查桩孔质量是否合格→钢筋笼的放置→浇筑混凝土。

在实际操作的过程中,桩的位置必须要严格按照桩位的平面示意图来确定,然后,以埋设护套的方式固定桩孔的位置,才能够有效避免地下水的入侵,从而防止塌孔现象的发生。在此技术具体的实际操作过程中,要严格按照相关数据进行施工,例如护筒钢板厚度多为4—8mm、泥浆密度的合理范围为1.3—1.5g/cm3等,只有符合数据规定才能奠定良好的施工基础。

2、预制桩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

预制桩施工技术在现实的建筑施工过程中的主要应用是依据于工程对桩基的常规要求,提前根据施工现场材料制作桩基,然后,利用机械化的打桩设备来完成定桩的工作任务,再将预制完的桩直接打入地层,从而形成一个完整的建筑结构基础。这种预制桩施工技术根据材质不同主要分为两种类型,它们分别是钢管预制桩和混凝土预制桩。钢管预制桩施工技术主要应用于特殊的建筑工程施工,其主要材料为钢管桩与H型钢桩,因此,不常见于社会上普遍的建筑工程施工项目之中。混凝土预制桩施工技术具有经久耐用、方便快捷、坚固稳定的优势,其主要依赖混凝土为主要材料预制桩基,成本较为低廉,因此在建筑施工过程之中被广泛应用。

预制桩施工技术的具体操作流程如下: 将场地清理干净→将碎石铺筑在地面上,并压实成工作面→放置桩机→打桩→检查质量→开挖桩帽→形成土模→绑扎。

预制桩施工技术的实施,对于桩尖的方向以及打桩顺序有着严格要求。由于沉桩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例如振动沉桩、锤击沉桩、静力沉桩、射水沉桩等,都是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常见的沉桩方式,由于挤压土层的现象多现于沉桩之时,因此,合理规划沉桩顺序对于避免挤压土层的现象、准确把握施工进度具有重要作用。工程设计对这一技术具有指导作用,占主导地位,只有借此表明桩点的位置,并充分利用现代化的技术与措施,例如采用全站仪校核与样、通过网络控制避免挤压土体的效应等方式,才能依照打桩顺序以调整正桩机的位置,促进建筑工程的按时实施,保证建设施工的进度。

三、结语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建筑业得到了兴起,普通建筑工程与高层建筑工程都得到了长足的发展空间。建筑工程的质量是关系到人民安全、社会和谐的重要问题,所以,有关部门更是加强了对于施工过程的监督监管工作。桩基础施工技术作为建筑施工过程中的基础性环节,对建筑项目的工程质量与施工效率起到了重要作用。因而,桩基础施工技术必须要受到施工部门的高度重视,只有不断地实践、研究、推广,才能有效的提高桩基础施工技术水平,才能加强建筑工程的安全性与稳定性,从而促进我国建筑行业的进一步发展与壮大。

参考文献:

[1]季强.桩基础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J].四川建材,2016,42(01):202-203+205.

[2]郭崇飞.建筑工程中桩基础施工技术的应用探讨[J].四川水泥,2017,(01):215.

论文作者:王治国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6/14

标签:;  ;  ;  ;  ;  ;  ;  ;  

建筑工程中桩基础施工技术的运用论文_王治国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