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研究为急性坏死性肠炎患者应用手术治疗的实际效果,总结其医学价值。方法:回顾2011年09~2013年09月接受手术治疗的急性坏死性肠炎患者24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手术治疗效果。结果:①病变切除长度0.30~2.07m不等,平均(1.04±0.1)m;②18例急性坏死性肠炎患者治愈,临床治愈率为75%。结论:手术治疗急性坏死性肠炎患者,疗效显著,可有效切除病灶,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值得进一步应用、推广。
【关键词】急性坏死性肠炎;手术治疗;临床疗效
【中图分类号】RA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085(2013)42-0104-02
急性坏死性肠炎(Acute necrotizing enteritis)又称急性出血性小肠炎,呕吐、腹痛、血便是其主要临床症状,研究指出[1],急性坏死性肠炎的早期误诊率高达40%~100%,病死率在20%~27%之间,为患者选择合适的临床方法具有积极的医学意义。本研究为24例急性坏死性肠炎患者应用手术方案治疗,取得较满意的效果,现将救治体会总结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资料来源 随机抽取2011年09~2013年09月急性坏死性肠炎患者24例,男性患者14例,女性患者10例,年龄5~56岁不等,平均(37.2±5.5)岁,全部患者有不同程度的呕吐、腹痛、腹泻、血便。病变部位:10例位于空肠,6例位于回肠,3例位于回肠与升结肠,3例位于升结肠,2例位于横结肠。24例患者均伴有不同程度的血便、腹痛、呕吐、腹泻、发热症状。经询问,患者大便均伴有恶臭味,便血颜色为鲜红色或暗红色。
1.2临床方法
1.21病理检查 患者常规发硬肥厚,有脓痂,颜色为黄色,肠系膜充血、水肿,淋巴结微微肿大。①实验室检查:17例患者白细胞值为18×109/L,7例患者白细胞值为(14~18)×109/L;19例大便隐血试验为阳性;10例患者接受大便培养,其中4例患者检出大肠杆菌,3例患者检出金黄色葡萄球菌;②X线检查:9例患者肠间隙增宽,9例患者液平,4例患者存在不规则密影,2例患者肠壁气囊肿。
1.22手术治疗 为便血量多、腹膜刺激症、休克、休克合并便血、休克合并腹膜刺激症患者性肠切除治疗;对于存在肠梗阻的患者,行肠切除术及造瘘术。本研究中,8例患者行肠切除Ⅰ期吻合;7例患者行肠减压,4例患者行系膜奴夫卡因封闭,3例患者行肠切除造口术,2例患者行单纯造口术。切除肠管长度最常0.30m,最长2.07m,平均(1.04±0.1)m。
2.结果
24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治疗,手术结束后,18例治愈,临床治愈率为75%,6例患者死亡,临床死亡率为25%。6例急性坏死性肠炎死亡患者中,2例患者于24h之内死亡,4例患者于24h之后死亡,详见表1。
表1 24例急性坏死性肠炎患者手术治疗效果 n(%)
3.讨论
急性坏死性肠炎在临床上比较少见,病情发展迅速,临床死亡率较高。研究指出[2],Welchii杆菌是急性坏死性肠炎的主要致病菌,本研究为10例患者进行大便培养,其中4例患者检出大肠杆菌,3例患者检出金黄色葡萄球菌,无1例出现Welchii杆菌,认为与大便培养患者的数量较少有关。也有学者认为,大肠杆菌、葡萄球菌或者链球菌是引起急性坏死性肠炎的主要致病菌。
手术是治疗急性坏死性肠炎的有效方法,有学者[3]为68例急性坏死性肠炎患者进行手术治疗(包括肠造口、肠切除、肠减压、肠系膜封闭等),取得了较佳的临床效果(37例患者I期吻合成功,12例患者Ⅱ期吻合)。本文再次研究了为急性坏死性肠炎患者应用手术治疗的实际效果,结果显示,18例治愈,临床治愈率为75%,病变切除长度0.30~2.07m不等,平均(1.04±0.1)m,与相关研究结果一致,提示为急性坏死性肠炎选择手术治疗,可有效清除病灶,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临床治疗时,应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选择手术方式,若患者无坏死灶肠管扩张,应为其行肠减压术;若患者腹腔感染严重或者存在休克现象,应给予肠切除造口术;若患者坏死部位广泛,应行肠切除吻合口近端预防性造口术。
综上所述,手术是治疗急性坏死性肠炎患者的有效方法,具有较高的医学应用价值,值得广大医师进一步在临床上推广。
参考文献
[1]喻明辉.急性坏死性肠炎手术治疗临床特点分析[J].中国医学工程,2012,06(09):107-107.
[2]唐清安.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坏死性肠炎临床分析[J].内蒙古中医药,2013,06(09):72-72.
[3]王翠霞.急性出血坏死性肠炎临床20例内科治疗体会[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3,13(09):58-59.
论文作者:刘松
论文发表刊物:《中外健康文摘》2013年第42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4-4-29
标签:患者论文; 肠炎论文; 手术治疗论文; 手术论文; 检出论文; 大便论文; 休克论文; 《中外健康文摘》2013年第42期供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