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学生有“突如其来”的精神体验--初中物理探究教学的思考_浮力论文

让学生有“豁然开朗”的心灵体验——初中物理科学探究教学案例及反思,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豁然开朗论文,教学案例论文,物理论文,初中论文,心灵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物理新课程标准》明确规定:义务教育阶段的物理课程由科学探究和科学内容组成。意在改变过去过分强调知识传承的倾向,重视让学生在亲历科学探究的过程中,学会科学研究的方法,培养科学的探索精神、实践能力以及创新意识。在实际教学中,广大教师积极地组织了各种形式的探究活动,可是就探究的科学性而言,还不尽如人意。一些课堂的探究活动只注重探究的形式,不注重探究的方法,整个探究教学过程轰轰烈烈走过场,可谓“为探究而探究”,一切围绕教师的教学“作秀”,为学生设置了学习的“圈套”;一些教师低估了学生的能力,在探究前关照得过分详细,实质上教师不自觉地暗示或透露了探究的结果,使学生失去了探究原始冲动,可谓“越俎代庖”,也有一些教师高估了学生的能力,在探究过程缺少科学方法的指导,没有及时发现探究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甚至对探究到的现象及规律没有及时进行归纳,可谓“事倍功半”。这些现象共同问题就是“只探不究”,只有探索过程没有研究层次,只有动手现象没有思维活动。笔者认为组织物理探究教学,必须追寻科学探究的规律,探寻科学探究的过程,才能步入有效探究的轨道,从而在真正意义上实现新课标所倡导的科学探究教学的目标,提高物理探究教学的实效。下面就自己在教学实践中总结的两则科学探究方案与同行交流。

一、互动诱思探究,提升探究过程的科学含量

“变教为诱,变学为思”是陕西师范大学张熊飞教授“诱思探究教学法”的核心理念,它秉承中国传统的启发式教育思想。学生通过提出问题设置悬念、通过猜想作出假设、设计实验动手操作、观察现象总结规律、拓展思维实际应用等活动环节不断循环,有机地分解一些复杂的探究过程,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由粗到精地把一个比较复杂的问题搞清楚。

【案例:《物体浮沉条件》的教学】《物体浮沉条件》一节在初中物理教材中起承上启下的作用,既是浮力知识点的拓展和延伸,也是“平衡力”章节的开篇。所以,运用合适的教学方式,对学生学会科学方法有积极的意义。

步骤一:导入问题

教师演示:把空小瓶和实心橡皮泥按入水中,放手后观察到:空小瓶浮于水面;实心橡皮泥沉于水底。提出问题:1.怎样让小瓶下沉?2.怎样让橡皮泥上浮?让学生动手试试再互动交流。在小瓶中灌水,瓶子下沉。因为增大了瓶子受到的重力;把橡皮泥做成空心的或“碗形”,橡皮泥就能上浮(实际是漂浮)。因为增加了橡皮泥的体积,从而增大了橡皮泥受到的浮力,得出影响物体浮沉的因素可能与物体受到的重力和浮力有关的结论。

步骤二:定量探究

让学生猜想:物体满足什么条件能实现上浮和下沉?组织学生交流:浸没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的重力大于它受到的浮力时就下沉;浸没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的重力小于它受到的浮力时就上浮。学生实验探究:

步骤三:知识拓展

提出问题:1.如果当物体受到的重力和浮力相等时,物体将保持怎样的状态?2.上浮的物体为什么会最终静止于水面上?学生进行猜想,然后重复进行步骤二的实验,把实验数据填入表格3、4行中,定量讨论物体漂浮和悬浮时受到的重力和浮力之间的数量关系。(注:调节瓶中沙量,使瓶漂浮或悬浮在水中)

步骤四:归纳总结

物体沉浮的条件:浸没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的重力大于它受到的浮力时就下沉;浸没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的重力小于它受到的浮力时就上浮;浸没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的重力等于它受到的浮力时就悬浮;当上浮的物体露出液面继续上升时,受到的浮力就减小。当浮力减小到等于重力时,不再上浮而静止在液面上,即漂浮(物体上浮的结果是漂浮)。

学生通过实验观察,运用科学的归纳法得出结论,与强调抽象、逻辑思维的传统物理教学思想比较,更能拓展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实践证明把教师循循善诱和学生的独立思辨融合在整个科学探究过程中,不但凸现学生在教学过程的主体地位,而且把教师的主导作用也能淋漓尽致地发挥出来。

在教学系统中,教的真正意义是使学生能真正的学,是促进并优化学生的学。教师不仅仅是教学的“信息源”和“媒介体”,更重要的是学生学习的引路人和指导者。首要任务是想方设法进行启发诱导,最大限度地促进学生朝全面发展的方向转化,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充分确认学生的主体地位,更重要的是千方百计地创造条件,奠定学生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真正实现积极的思维探索研究活动,最终促进学生和谐、全面的发展,达成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相统一。在“诱思探究”教学中,教师通过“诱导”,来激发学生思维,组织学生探索,指导学生研究,这种“变教为诱,变学为思,以诱达思,促进发展”是“诱思探究教学”的精髓,也是启发式教学的精髓。

二、项目引导探究,提高科学探究的教学实效

项目引导也叫任务驱动教学法。教师根据教学目标,在学生生活的环境中选择一些学生感兴趣的“事物”设计一项或多项任务。通过项目导入(明确任务)、项目设计(制订计划)、项目实施(执行任务)和项目展示(达到目标)四个学生活动环节来完成任务,同时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地达成教学目标。

【案例:《电路的基本连接》的教学】《电路的基本连接》教学目标是了解串、并联电路的连接方式和电路的基本特点。内容比较简单、枯燥。但是,这一节却是电学教学的起点,学生的学习效果直接影响着后续的电学学习。为此,根据项目学习的要求,为学生设计了“探究家庭电路连接方式”的任务,组织学生开展科学探究学习,旁敲侧击地逐步来实施教学目标。

步骤一:提出问题(项目导入)。教师按下教室里照明电路的一个开关,发现两三盏电灯同时亮了。教师提出问题:这几盏电灯之间的是怎样连接的?

步骤二:让学生猜想并设计电路(项目设计)。学生把设计的电路进行展示交流,教师指导学生根据电路的连接特点把电路分成A、B两套方案,引入串联和并联电路的概念。教师提出问题:教室里电灯的连接究竟是采用哪种方案?指导学生设计实验方案。

步骤三:探索研究(项目实施)。给学生两个小灯泡、几节干电池、一个开关和若干导线,请学生根据它们设计电路图,并连接实物进行实验探究。

步骤四:展示成果(项目展示)。学生不难得出探究结论:教室里电灯的连接是并联。同时,教师请学生把自己探究的结果和理由写在纸上,粘贴在黑板上,然后进行分类,归纳两种电路的特点。

项目引导探究的目标并不一定直接指向“课程目标”,这种“避实就虚”的教学方式扎根于学生的生活,学生在兴趣的引领下进行探究,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不知不觉接受知识、训练技能、发展思维。教师在旁敲侧击过程中完成教学任务,提高了科学探究活动的有效性。

项目学习的教学与传统启发式教学比较,优势在于:一是学习情景真实而具体。项目学习按学习的需求立项,取材于生活,学习者面对的是真实而具体的问题,而不是被“挤干”了各种复杂因素的单纯而抽象的某个学习问题;二是学习内容综合而开放。项目学习所涉及的问题都具有综合性和开放性。这是因为它融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于一个个项目之中,包容了多方面的知识和技能;三是学习途径多样而协同。项目学习往往需要通过实践体验、学习书本知识、创造想像等多种途径来完成;四是学习的收获多方面而有个性。项目学习需要学习者不但学习书本知识,而且参与实践活动,还要大胆探索创新,这就使得学习者的收获不仅是多方面的,而且是富有个性的。

总之,要提高科学探究教学的有效性,应提倡“教无定法,只要得法”的教育观念,鼓励教师进行教育创新,但是必须要牢牢抓住教学中的四个关键因素:一是科学探究活动是否真正调动了学生的思维活动,是否体现了思维能力的培养,是否促进了思维能力的提高和思维品质的优化;二是科学探究活动是否来源于学生生活,是否学生喜闻乐见,是否符合学生年龄特征和兴趣特点;三是科学探究活动教学在体现“以人为本”的大前提下能否兼顾双基要求,要多方面多角度关注学生兴趣是否能持久保持、关注学生素质是否能全面得到发展;四是教师在科学探究活动中是否能摆正自己的位子,是否摆脱“知识权威”的形象,成为活动的组织者、指导者、参与者、合作者和启发者,为学生提供学习援助,在学生学习出现问题时、学生思维出现障碍时,教师是否能及时点拨,综观教师的工作是否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起到“画龙点睛”作用。

科学探究教学就是把一个简单的教学过程“复杂化”,是一个变“一目了然”的知识呈现为“豁然开朗”的心灵体验过程。学生在同伴互助合作探究中学习,就能亲身经历一个个科学探究过程,学到一种种科学探究方法,就能逐步地发展科学探究能力,形成尊重事实、探索真理的科学态度。同时,学生在活动中掌握知识,享受学习的乐趣。正因为这种教学过程的“复杂化”,才有教学形式的多样性,才能满足不同个性、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最终使学生在各自“心灵体验”中,个性得到最大限度的张扬。

标签:;  ;  ;  ;  ;  ;  

让学生有“突如其来”的精神体验--初中物理探究教学的思考_浮力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