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市场结构理论模式研究,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中国市场论文,理论论文,结构论文,模式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规模经济与市场竞争活力相兼容的有效竞争应作为中国市场结构理论模式的基本特征。市场结构要与产业特征相适应,我国产业的众多性和产业特征的差异性,决定了中国市场结构理论模式必然具有多元性。这就要求把我国主要产业划分为若干产业群,在此基础上,根据各产业群的特征设计相应的市场结构理论模式。
王俊豪,1956年生,杭州商学院副教授,经济学博士。
**
目前,我国在许多规模经济较显著的竞争性产业中,存在着大量独立的中小型企业,规模经济效益差,过度竞争现象相当普遍;而在那些基本由国家垄断经营的公共产业中,则往往缺乏竞争活力,经济效率低下。这些都意味着我国的经济运行还远远偏离有效竞争状态,要改变这种状况,迫切需要优化我国现有的市场结构。构建中国市场结构理论模式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优化市场结构,提高我国经济效率提供目标取向。
一、中国市场结构理论模式的基本特征
市场结构在相当程度上决定市场竞争行为,进而决定市场竞争效果。只有在合理的市场结构下,才能充分发挥市场竞争在优化配置与有效使用社会资源方面的基本功能,而市场竞争功能的实现,又必然要求社会经济运行处于有效竞争状态。这是因为,片面强调规模经济往往会导致垄断,垄断则会使企业缺乏竞争活力,使社会资源不能在市场机制的作用下得到合理配置;而一味追求竞争活力则难以形成必要的市场集中,牺牲规模经济。只有通过规模经济与竞争活力相兼容的有效竞争,才能较快提高社会经济效率。可见,市场结构与有效竞争密切相关,两者的依存关系可概括为:市场结构是有效竞争的载体,有效竞争要通过合理的市场结构才能实现;有效竞争是市场结构的目标取向,是衡量市场结构合理性的主要准则,在适应有效竞争的市场结构下,才能取得较高的经济效率。因此,有效竞争应作为中国市场结构理论模式的基本特征。
然而,国内外对有效竞争理论的研究尚待深入。自从克拉克在1940年提出有效竞争的概念以来,至今还没有形成一个比较客观,具有可操作性的有效竞争衡量标准。诚如有的学者所指出那样:“有效竞争的概念无论在理论上和实践上都没有解决多少实质性的问题。但是,在制定和实施产业组织政策时,又不得不把它做为一个出发点。”〔1〕这意味着中国市场结构理论模式要以有效竞争为基本特征,首先要对有效竞争进行必要的界定。
有效竞争要求规模经济与市场竞争活力相统一,规模经济与竞争活力在优化配置和使用社会资源,提高经济效率上达到了统一,即两者是以不同的途径谋求同一目标的。但是,规模经济与竞争活力又具有相互排斥性,特别是在那些规模经济显著的产业,两者的排斥性就更加明显。表现为随着企业规模的不断扩大会引起生产集中,而“集中发展到一定阶段,可以说,就自然而然地走向垄断。”〔2〕垄断则是对市场竞争的否定,它会导致经济缺乏竞争活力。因此,有效竞争作为兼顾规模经济和竞争活力,两者相互协调的一种理想状态,其协调点是合理界定规模经济和竞争活力的度,其协调目标是两者所发挥的综合作用能使社会经济效率极大化。这可作为我们设计有效竞争标准的基本思路。由于规模经济和竞争活力具有相克的特点,显然,要达到有效竞争状态,就要综合考虑规模经济和市场竞争度。根据规模经济理论,当企业处于适度规模范围时,其平均成本较小,规模效率较大。因此,规模经济的最低限,是要保证特定产业内企业的规模不低于最小经济规模(即最低适度规模)水平,否则,牺牲规模经济就谈不上有效竞争。而市场竞争度的最低限则要保证竞争收益大于竞争成本。〔3〕虽然, 在有效竞争区域内所分别获得的规模效益和竞争效益不一定最大,但两者的综合效益最大,能实现经济效率极大化的目标。因此,只要在某个产业中企业达到最低经济规模要求,同时,其市场竞争度能保证竞争收益大于竞争成本,即处于适度竞争范围,这个产业就基本处于有效竞争状态,而规模经济和市场竞争度可以被定性分析和定量测定,这就为有效竞争提供了一个具有可操作性的衡量标准。由于市场竞争度取决于市场集中和进入壁垒的高低,即市场集中和进入壁垒越高,市场竞争度就越低,反之亦然。因此,为操作上的方便起见,我们把市场竞争度分解为集中和进入壁垒这两个能直接测度的指标,这样,我们就可以把规模经济、市场集中和进入壁垒这三个指标作为衡量有效竞争的基本框架。若以S(Scale)、C(Concentration)、B(Barrier)分别表示规模经济、市场集中和进入壁垒,这一基本框架便可简称为SCB框架。 本文将按这一框架来构建以有效竞争为特征的中国市场结构理论模式。
二、构建中国市场结构理论模式的基础
在有关市场结构的论著中,许多学者通常是先设计某种市场结构模式,然后列举该市场结构适用于某些特定产业。本文的思路与此是逆向的:市场结构应以产业特征为导向,即应该在分析产业特征的基础上,设计既能充分发挥规模经济效益,又能保持竞争活力的市场结构模式,以符合有效竞争要求。这就是说,产业特征与市场结构存在某种函数关系,其中,产业特征(I)是自变量,而市场结构(S)是因变量。即:S=f(I),这一简单的函数表达式所揭示的是, 市场结构要与产业特征相适应,构建市场结构理论模式应以产业特征为依据。如对于那些规模经济显著,需要有较高市场集中和进入壁垒的产业,应以少数大企业为主体而开展竞争,兼得规模经济与竞争活力之利。而对于那些规模经济小,市场集中和进入壁垒都低的产业,则适宜由大量的中小企业进行充分竞争,同时不失小规模经济。但从我国产业的总体情况看,经过建国以来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现在我国已经形成了门类比较齐全的产业体系,产业技术结构也有了很大改观,已发展为自动化、半自动化、机械化、半机械化与手工劳动相结合的多层次技术结构。伴随着这些变化,产业之间在规模经济、市场集中和进入壁垒等方面的产业特征差异性逐渐扩大。例如,钢铁业和食品业的规模经济差异非常显著,汽车制造业的市场集中总是应大大高于日用品制造业,而许多公共产业需要比其他产业具有较高的进入壁垒。因此,根据产业特征与市场结构的函数关系,中国产业的众多性和产业特征的差异性决定了我国既不可能采取单一的市场结构模式,也不可能在每个产业分别采取一种市场结构模式。作为解决这一两难问题可供选择的一个可行办法是,首先对产业进行分类,然后根据由相似产业组成的产业群特征设计相应的市场结构理论模式。
这样,我们就面临着以何种方法划分产业群的问题。当前,国际上较为流行的产业分类法是“三次产业分类法”和“国际标准产业分类法”,采取前一种方法有利于考察、分析广义的农业、工业和服务业的发展状况与结构变动关系,主要用以研究产业结构;采取后一种方法则有利于保证统计指标的严密性和可比性。此外,还有以研究社会再生产过程中产业间关系和比例为主要目的的生产结构产业分类法,按资源集约度为标准进行的产业分类法等。可见,现存的产业分类法都有各自特定的目的和用途。而本文划分产业的目的是为了设计与产业群相适应的市场结构理论模式。这就意味着我们要设计一种新的产业分类法。为此,本文构思了一种划分产业的新方法——“有效竞争分类法”,这种方法以规模经济、市场集中和进入壁垒作为划分产业群的标准。其理论依据是,这三个指标不仅能反映产业的基本特征,而且,它们是衡量有效竞争的基本指标。由于市场集中和进入壁垒决定市场竞争度,因此,以规模经济、市场集中和进入壁垒这三个指标划分产业,实质上就是以规模经济与市场竞争活力的兼容状况,即以有效竞争作为产业分类的标准。所以,我们把这种产业分类的新方法称为“有效竞争分类法”。这种方法的基本功能是:通过对特征各异的众多产业按规模经济、市场集中和进入壁垒进行分类,形成若干产业群,在同一产业群中,各产业具有基本相似的特征,而在不同产业群之间,其产业特征的差异性较大,这就便于根据各产业群的特征构建与有效竞争相适应的市场结构理论模式。而在具体运用这种方法时,我们可用定性、定量分析方法,将规模经济、市场集中和进入壁垒这三个指标分为若干等级,然后以它们对我国产业进行“立体式”分类。
值得探讨的一个问题是:我们以“有效竞争分类法”划分产业群,划分得越细,产业群就越多,同一产业群中各产业的同质性也越大,但理论研究总是具有抽象性,在实践中也不可能根据众多产业群的特征而一一采取相应的市场结构模式。同时,规模经济、市场集中和进入壁垒这三个指标具有一定关联性,通常,在市场范围既定的前提下,某产业的规模经济越显著,产业中所能容纳的大企业就越少,这就会提高市场集中和进入壁垒,出于这些考虑,在本文中我们以“有效竞争分类法”把我国主要产业划分为产业群Ⅰ、产业群Ⅱ和产业群Ⅲ。显然,在三大产业群之间的边界处,存在一片相当大的“模糊区”,如有的产业似乎既可划归产业群Ⅰ,也可划归产业群Ⅱ,但这并不影响对问题的实质性研究。当然,根据理论研究或实践的需要,还可将各产业群进一步划分为若干亚产业群。表1概括了三大产业群的规模经济、 市场集中和进入壁垒状况。
表1 三大产业群的基本特征
至于各产业群应具体包括哪些产业,这需要通过定性、定量方法分析和测定有关产业的规模经济、市场集中与进入壁垒,并加以综合后才能确定。笔者试图根据掌握的资料和自己的理解,列表2 为三大产业群所包含的主要产业提供一个粗线条的轮廓。
表2 三大产业群所包含的主要产业
产业群类别主要产业
产业群Ⅰ农业、轻工业、零售业、旅游业、服务业等
产业群Ⅱ重化工业、对外经贸业、大型物资供销与商业批发业等
产业群Ⅲ交通运输和通讯业、金融保险业、电力和自来水生产供
应业等
三、中国市场结构理论模式的总体框架
80年代中期以来,我国经济学界对市场结构问题进行了积极的探索,相继提出了许多理论观点,简要评价一些有代表性的研究成果,这无疑有助于构建中国市场结构理论模式。
一种观点认为:“在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条件下,对竞争的作用是不能限制的,作为竞争场所的市场的范围也不能限制。”“全面地开放市场,必然产生完全和充分竞争。”〔4〕按照这种观点, 我国的市场结构将是单一的、无限制的完全竞争,不存在垄断因素。然而,在现实经济中,许多产业为了发挥规模经济效益,需要一定的市场集中,为了避免过度竞争,需要设置一定的进入壁垒,形成适度垄断的格局。对铁路、邮电等具有自然垄断性质的公共产业来说,在一定时期内还有必要实行独家垄断经营。因此,在我国采取无限制的完全竞争市场结构是不现实的。
另一种观点认为:“所谓垄断竞争,即不完全竞争,亦称有效竞争或适度竞争等等。从宏观领域看,垄断竞争表现为有干预的竞争或可调控的竞争。从微观层次看,它或者是产品和服务的差别化竞争,或者是生产集中引起的联合竞争或规模竞争。”“垄断竞争市场既可维持市场竞争的活力,又能充分利用和获取规模经济效益。”因此,“垄断与竞争并存的现代垄断竞争市场,作为全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现实的最优选择。”〔5〕笔者认为,这种观点将垄断竞争和有效竞争、 适度竞争等量齐观是不可取的。这种观点也认为,我国的市场结构应该是单一的,即实行垄断竞争市场结构。持这种观点者不少,只是表述上存在差异,如有的学者认为:“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竞争模式,既不是完全竞争,也不是寡头和独占,而是以公有制为主体,受国家宏观调控和指导的市场垄断竞争。”〔6〕
以上两种观点具有一些共同特点:一是认为我国的市场竞争似乎是在一个“平面”上进行的,忽视了产业之间的差异性,因而,认为可采取单一的市场结构;二是他们主张在经济发达国家已有的几种市场结构理论中进行“择优”,选择某种市场结构用于我国现实经济。我们已在前面论证,由于我国产业众多,产业之间的异质性大,采取任何一种市场结构都难以在不同产业实现有效竞争,同时,经济发达国家的各种市场结构理论都有某些缺陷,与有效竞争存在一定偏差,它们不可能完全符合我国的实际情况,我们对之不能采取照搬照抄的做法。在这方面,有的学者提出了颇有创见的第三种观点:“我国产业组织结构的较为理想的目标模式是以大企业为核心的寡头竞争型产业组织结构为主,辅之以高度竞争型和独占型而形成的混合结构。”〔7〕这种观点认为我国应存在多种市场结构,并在各种市场结构中存在“主辅”关系。与前两种观点相比,这种观点无疑较符合我国实际,但它没有在产业分类的基础上,从有效竞争的角度研究产业组织结构。同时,对几种产业组织结构是否都存在“主辅”关系也是值得进一步研究的。
如前所述,市场结构的合理性在于它是否处于有效竞争状态,有效竞争是我国市场结构的目标取向,因此,有效竞争理论是构建中国市场结构模式的基本理论依据。根据衡量有效竞争的基本框架,要实现有效竞争,既要求发挥规模经济效益,又要求合理把握市场集中和进入壁垒,以保持适度竞争,实现适度规模与适度竞争的均衡。就我国产业特征而言,由表1可见,三大产业群在规模经济、 市场集中和进入壁垒方面存在很大差别,显然,根据市场结构与产业特征的函数关系,任何一种市场结构都是不可能适应所有产业群的特点,实现有效竞争的。因此,构建以有效竞争为特征的中国市场结构理论模式总体框架的基本思路是:根据各产业群的不同特征,设计与之相适应的多元市场结构模式。同时,我国三大产业群各自包含许多产业,在国民经济中都具有重要的地位。因此,与各产业群相应的市场结构之间不存在什么“主辅”关系,而是一种各得其所的“并列”关系。
根据以上理论分析,我们按照三大产业群的基本特征设计相应的市场结构模式,在产业群Ⅰ、产业群Ⅱ和产业群Ⅲ可分别采取“中小企业密集竞争”、“大企业主导竞争”和“公共企业垄断竞争”市场结构模式。这样,中国市场结构理论模式的总体框架可表述为:它是由与三大产业群相适应的三种市场模式组成的多元市场结构理论模式。
四、三种市场结构理论模式的特征和经济条件
(一)中小企业密集竞争市场结构
这一市场结构的基本特征是:(1)市场上存在大量企业, 这些企业的规模一般都较小;(2)整个市场被众多企业所分割, 单个企业所占市场份额很小,市场集中度低;(3)企业间的产品存在一定差异,产品的交叉弹性一般较大;(4)企业能比较自由地进出市场, 但在退出过程中会产生一定的沉淀成本;(5)企业所掌握的市场信息是不完全的,但经过搜集一般能获得必需的信息。可见,这种市场结构的特征与西方经济学中的完全竞争和垄断竞争市场结构的特征有某些类似,但由于放宽了它们的假设条件,因而,这一市场结构较符合现实经济。
实行这一市场结构的经济条件,归根到底是由产业群Ⅰ的特点所决定的。产业群Ⅰ由众多产业所组成,这些产业的共同特点是:生产技术比较简单,资产通用性强,劳动密集度高,企业有较强的生产经营独立性。这些特点决定其规模经济并不显著,适宜由大量中小企业分散经营;这些产业的市场覆盖面广,市场总容量较大,但企业规模小而数量多,市场集中度很低;由于生产技术简单,容易取得所需原材料和企业创办资本,特定企业的市场半径一般不大,不需要大量的广告促销费用,这些决定了企业进入市场所面临的经济壁垒较低。同时,各地方政府为了发展本地区的经济,解决劳动力就业问题,往往支持和鼓励新企业进入产业群Ⅰ,这就使新企业进入市场的行政和法规壁垒也不高。低市场集中和进入壁垒意味着市场竞争度很度。因此,在产业群Ⅰ,可采取中小企业密集竞争市场结构,这里的“密集”有两个含义:一是表明参与竞争的企业众多;二是市场竞争度很高。
在产业群Ⅰ实行这一市场结构,既有利于充分发挥市场竞争机制的作用,适时适度地调整其生产经营方向和结构,以满足不断变化的市场需要,又能实现小规模经济,从而使产业群Ⅰ处于有效竞争状态。
(二)大企业主导竞争市场结构
这一市场结构的基本特征是:(1)市场上存在少数几个大企业和相当数量的中小企业,大企业和中小企业之间具有专业化分工协作关系;(2)实行分层竞争,即大企业围绕市场进行高层次竞争, 中小企业围绕大企业进行低层次竞争;(3)提供最终产品的是少数大企业, 其市场集中度较高;(4)企业进入产业市场面临着相当高的进入壁垒。 这种市场结构借鉴了西方经济学中寡头垄断和二元竞争市场结构的某些特征,但在一定程度上消除了它们的缺陷。
实行这一市场结构的经济条件决定于产业群Ⅱ的以下特点:生产技术复杂,资产专用性较强,资金和技术密集度高,产业关联性紧密,产品从原材料投入到最终产品产出往往需要多道工序,最终产品一般由众多零部件构成。这些特点决定了产业群Ⅱ具有显著的规模经济,需要由大企业为主体,与专业化的中小企业协同开展生产经营活动;产业群Ⅱ中多数产业的市场覆盖面相对较小,市场总需求有限,而主体企业规模大,数量少,整个市场为大企业所瓜分,市场集中度高;由产业的规模经济性所决定,新企业进入产业市场需要巨额的创业资本,筹措所需资本存在一定难度,由于资产专用性强,技术复杂,新企业要以相当代价才能获得必要的技术设备、专业技术人员和经营管理人员。同时,国家为了在这些产业发挥规模经济效益,防止过度竞争,往往对新企业进行较为严格的资格审查和控制,这些都为新企业进入市场构成一定的进入壁垒。较高的市场集中和进入壁垒意味着市场竞争度较低。而产业关联性既要求大企业承担组织管理职能,又要求有相当数量的中小企业为大企业配套生产和营销产品,建立专业化分工协作网络,这就需要在产业中存在若干个生产最终产品的大型核心企业,作为整个生产销售体系中的“龙头”企业。因此,在产业群Ⅱ可采取大企业主导竞争市场结构,“主导竞争”意味着竞争主体是少数大企业,大企业间在市场份额、产品质量、价格等方面开展竞争,而处于大企业统御下的众多中小企业,则围绕大企业为巩固和壮大自己在分工协作体系中的地位而开展竞争。这就使大企业和中小企业处于分层竞争,跨层分工协作状态。从而使产业群Ⅱ中不同规模的企业在不同层次上既发挥规模经济效益,又保持竞争活力,实现有效竞争目标。
(三)公共企业垄断竞争市场结构
这一市场结构的基本特征是:(1)市场上一般只存在一家拥有若干生产经营单位的企业;(2)该企业所提供的公共产品往往没有直接替代品,市场为这家企业所独占;(3)进入壁垒很高, 只有通过制度安排,新企业才能进入市场与原有企业相竞争。可见,这一市场结构的前两个特征类似于完全垄断市场结构,而第三个特征则表明该市场结构也具有可竞争性。
实行这一市场结构的经济条件是与产业群Ⅲ的以下特点相适应的:该产业群主要由少数具有自然垄断性质的公共产业组成,在这些产业兴建一个企业通常需要巨额资本,其产品可同时供众多消费者使用,在一定范围内,消费者越多,产品的单位成本就越低,因而,这些产业的规模经济十分显著;在某一地区市场上甚至在全国范围内一般只有一家企业垄断经营,市场集中度很高;国家对这些公共产业通常实行严格管制,往往以行政或法规手段给予某一企业在特定地域范围内的生产经营特许权,不容许其他企业任意进入该产业,其进入壁垒很高。高度市场集中和进入壁垒表明其市场垄断度极高。由产业群Ⅲ的这些特点所决定,为了充分发挥规模经济效益,在一定市场范围内适宜由一家或极少数几家企业垄断经营公共产品。但由于垄断会使企业缺乏竞争活力,导致经济效率低下,这就需要通过一定的制度安排,把竞争机制引入产业群Ⅲ中,以保持竞争活力,从而实现有效竞争。为此,在产业群Ⅲ可采取公共企业垄断竞争市场结构,其基本含义是:产业群Ⅲ中的企业一般是经营公共产品的公共企业,“垄断竞争”则意味着这些公共企业虽然在特定产业中具有垄断地位,但也面临潜在的或现实的竞争压力,只有通过提高自身经济效率才能保持垄断地位。
注释:
〔1〕杨治:《产业经济学导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5年版,第170页。
〔2〕列宁:“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最高阶段”, 《列宁选集》(第2卷),第746页。
〔3〕适度竞争的对立面是过度竞争和竞争不足,笔者曾论证, 两者都会使竞争成本大于竞争收益。
〔4〕何伟、韩志国:《论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的全方位开放》, 《中国社会科学》1986年第2期。
〔5〕陆德明:《改造产业组织 建立垄断竞争市场》, 《经济研究》1988年第10期。
〔6〕邓启惠:《市场竞争模式研究》,《中南财经大学学报》1993年第3期。
〔7〕丁敬平:《产业组织与政府政策》,经济管理出版社1991 年版,第229页。
标签:规模经济论文; 进入壁垒论文; 市场竞争论文; 垄断竞争市场论文; 市场垄断论文; 企业经济论文; 规模效益论文; 企业特征论文; 有效市场论文; 中国模式论文; 经济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