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肥料种类和施用方法,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肥料论文,微生物论文,种类论文,方法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微生物肥料是指含有活性微生物的特定制品,应用于农业生产中,能获得特定的肥料效应。将微生物肥料用在种子和土壤上,可增进种子的活性和土壤肥力,协助植物吸收营养,提高肥料的利用率,增强植物抗病及抗旱能力,减少环境污染,提高作物的产量和品质。
微生物肥料的种类很多,按其作用机理分为根瘤菌肥料、固氮菌肥料、磷细菌肥料、硅酸盐细菌肥料。四种微生物肥料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一、根瘤菌肥料:
(一)使用方法:
根瘤菌肥料多用于拌种,在豆科作物种植之前,将其拌在种子上以促进共生固氮,达到增产的目的。将其倒入盆内,加水调成糊状,放入种子混匀,待种子略微风干即可播种,不可以在阳光直照下晾干,以免影响微生物的数量和活性。
根瘤菌与硼、钼肥结合使用效果更佳。使用时,每667m[2]分别用5~10克钼酸铵和硼酸直接拌在种子上与根瘤菌肥料合用。
(二)注意事项:
1、根瘤菌是喜温好气型微生物,适应中性或偏碱性(PH6.5~7.5)的土壤,应用于酸性土壤时,应该加入石灰调节土壤的酸度。如果土壤板结,通气不良或干旱缺水,会使根瘤菌活动减弱或停止生长和繁殖。
2、避免与速效氮肥和杀菌剂同时使用,如种子消毒,应在拌种前2~3周拌药,使菌与药有较长的间隔,以免影响根瘤菌的活性。
二、固氮菌肥料:
(一)使用方法:固氮菌适用于各种作物,特别是禾本科作物和蔬菜中的叶菜类作物,可做基肥、追肥和种肥。与有机肥、磷肥和钾肥及微量元素肥料配合施用,对固氮菌的活性和繁殖有促进作用。
1、基肥:与有机肥料配合沟施或穴施,施用后立即覆土;
2、追肥:把菌肥用水调成糊状,施于作物根部,施后覆土;
3、拌种:在菌肥中加入适量的水混匀,倒入种子混拌,捞出后阴干即可播种。
对水稻、蔬菜等移栽作物,可采取蘸根的方式。
(二)注意事项:
1、多用于禾本科作物及蔬菜中的叶菜类作物;
2、避免与速效氮肥联合施用;
3、固氮菌对土壤酸性反应很敏感,适宜的PH为7.4~7.7;
4、当土壤湿度为田间最大持水量的25%~40%时,固氮菌才开始生育繁殖,到60%时生育最旺盛。也就是说,水分多的时候繁殖较快。
5、固氮菌属中温性细菌,一般在25~30度的条件下生长最好,温度低于10度或高于40度时,生长受到抑制。
三、磷细菌肥料:
(一)使用方法:磷细菌肥料可以做基肥、追肥和种肥(浸种、拌种)。
1、基肥:可与农家肥料混合均匀后沟施或穴施,施后立即覆土;
2、追肥:将肥液于作物开花前期追肥施于作物根部;
3、拌种:在磷细菌肥料内加入适量清水调成糊状,加入种子混拌后,将种子捞出风干即可播种。拌种时一般应该随用随拌,暂时不用的,应放置阴凉覆盖保存。
(二)注意事项:
1、磷细菌肥料应用于缺磷但有机质丰富的土壤效果最佳;
2、不同类型的解磷菌种互不拮抗,可以复合施用;
3、磷细菌肥料不能和农药及生理酸性肥料同时施用;
4、磷细菌的适宜温度为30~37度,适宜的PH为7.0~7.5。
四、硅酸盐细菌肥料:
(一)使用方法:硅酸盐细菌肥料可以做基肥、追肥和拌种或蘸根用。
1、基肥:每667m[2]沟施或条施3~4公斤硅酸盐细菌肥料,施后覆土,与农家肥混合施用效果更好;
2、拌种:在硅酸盐细菌肥料内加入适量的清水制成悬浊液,喷在种子上拌匀,稍干后立即播种;
3、蘸根:将硅酸盐细菌肥料与清水按1∶5的比例混匀,待溶液澄清后,将水稻、蔬菜等作物的根部蘸取清液,随蘸随用,避免阳光直射。
(二)注意事项:
1、不能与过酸、过碱的肥料混合施用,以免发生抑制作用;
2、当土壤速效钾含量在26mg/kg以下时,不利于硅酸盐细菌的生长与解钾功能的发挥。当土壤中的速效钾含量在50~75mg/kg时,硅酸盐细菌解钾能力达到高峰;
3、当土壤PH小于6时,硅酸盐细菌的活性会受到抑制。因此,在使用前用石灰调土壤酸度。
最后,农民朋友在购买微生物肥料的时候一定要看生产日期,一般微生物肥料的有效期在6~12个月,超过有效期后,其生物菌量就会降低了,达不到标准,同时微生物肥料是生产绿色无公害食品的首选。
(刘元明)
(摘自《农垦日报》2007.1.24.③
联系电话:0451-551990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