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培酮合并无抽搐电休克治疗难治性精神分裂症的临床效果研究论文_谭江

利培酮合并无抽搐电休克治疗难治性精神分裂症的临床效果研究论文_谭江

(宣汉县人民医院 四川 达州 636150)

【摘要】目的:对难治性精神分裂症的患者给予利培酮合并无抽搐电休克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方法:以我院76例难治性精神分裂症的患者进行研究,将其分组治疗,分组方式为随机数字表法,对照组给予利培酮药物治疗,治疗组则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无抽搐电休克治疗,对其临效果、不良反应、PANSS评分和TESS评分进行分析。结果:治疗后,治疗组的有效率较高,不良反应较少,PANSS评分较低,对比对照组P<0.05;而TESS评分两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难治性精神分裂症严重威胁患者的健康生活,给予利培酮合并无抽搐电休克治疗能够显著改善其临床症状,提高其生活质量,对其预后有较好的影响,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利培酮;无抽搐电休克;难治性精神分裂症;临床效果

【中图分类号】R74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8)09-0040-02

【Abstract】Objective To evaluate the clinical effect of risperidone in patients with refractory schizophrenia treated with electroacupuncture without convulsion. Methods A total of 76 patients with refractory schizophrenia in our hospital were studied. The patients were divided into groups and treated by random number table. The patients in the control group were treated with risperidone. The patients in the treatment group were given no medication Convulsive electroconvulsive therapy was used to analyze its clinical effects, adverse reactions, PANSS and TESS scores. Results After treatment, the treatment group had higher effective rate, less adverse reactions, lower PANSS score than the control group (P<0.05), while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the TESS scor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P>0.05). Conclusions Refractory schizophrenia poses a serious threat to the healthy life of patients. Risperidone combined with anticonvulsant electroconvulsive therapy can significantly improve its clinical symptoms and improve its quality of life, which has a good effect on its prognosis. The results are significant and worthwhile Clinical promotion.

【Key words】 Risperidone; Antiepileptic shock; Refractory schizophrenia; Clinical effect

精神分裂症是一种常见的精神类疾病,是一组病因未明的精神疾病,具有感知、思维、情感、行为等多方面异常的障碍,以精神活动与环境不协调为特征。而精神分裂症的患者常常以药物进行治疗,但是目前仍然无可以根治的药物,对于难治性精神分裂症其症状和病因均较为复杂,临床给予单一药物治疗效果并不明显,而无抽搐电休克则是近年来新型的一种治疗方式,通过电刺激患者神经,以缓解其临床症状,改善其效果,本文就此疾病给予利培酮合并无抽搐电休克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具体内容汇报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基础资料

以我院76例自2015年6月-2017年10月的难治性精神分裂症的患者进行研究,将其分组治疗,分组方式为随机数字表法,治疗组38例,男22例,女16例,年龄28~73岁,平均年龄(49.5±1.5)岁,病程1~8年,平均病程(4.0±0.5)年;对照组38例,男20例,女18例,年龄27~76岁,平均年龄(50.5±1.5)岁,病程2~8年,平均病程(4.5±0.5)年;分析资料数据显示,数据无差异性,可对比分析P>0.05。

纳入标准:(1)临床资料完整,经病理证实属于难治性精神分裂症;(2)经我院伦理委员会同意;(3)患者全程在我院接受治疗,无严重心、肝、肾等重要脏器的疾病,家属知情并同意此次治疗研究。

排除标准:(1)严重心脑血管疾病患者(2)患者有肝肾等重要脏器严重损伤;(3)严重凝血障碍患者;(4)严重感染患者;(5)怀孕或哺乳期妇女;(6)不能积极配合此次研究以及患者家属不能支持本次治疗的。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给予利培酮治疗,治疗前1周停止使用其他药物,用利培酮进行治疗,首次给予1mg/次,2次/d;在第二天则增加剂量,给予2mg/次,2次/d;第3天则给予3mg/次的利培酮治疗,2次/d,在第3天开始以后维持3mg/次,2次/d,连续给药3个月[1]。

治疗组则给予利培酮联合无抽搐电休克治疗,利培酮的给药方式与对照组相同,同时给予无抽搐电休克治疗,选择醒脉通无抽搐电休克治疗仪器,在治疗前6h禁食水,然后帮助患者取平卧位,首先给予阿托品0.5mg静脉推注,然后给予1~1.5mg/kg的丙泊酚,同时观察患者的临床效果,当患者的睫毛反射消失后,则应及时给予1mg/kg的琥珀胆碱静脉注射治疗,同时观察患者的全身肌肉情况,当麻醉起效且肌肉颤动完全消失后,则及时通电进行治疗。在治疗的过程中,还需要及时进行有效的护理,对其心率、呼吸频率、脉搏等情况进行观察[2]。

前3天电休克治疗每天一次,治疗3次后每周电休克治疗3次,疗程一般为12~15次,对症状改善较差的患者可增加治疗3~5次,并将电休克治疗调整为7天一次。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3 观察指标

对其临床效果、不良反应、PANSS评分和TESS评分进行分析。用PANSS 评分对患者治疗前后的临床症状进行评分,分值越低,则表明其治疗效果越好,将疗效判定标准分为三个等级,即显效、有效和无效,具体为:显效:PANSS评分的减分率≥75%;有效:治疗后患者的PANSS评分减分率在25%~74%;无效:治疗后PANSS评分减分率<25%。

1.4 统计学方法

所有研究数据均输入SPSS资料库,以SPSS19.0统计软件包进行分析。对于计量资料符合正态分布的数据如(PANSS评分和TESS评分)采用t检验,不符合正态分布的数据(如临床效果、不良反应)采用卡方值检验,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分析治疗前后患者的PANSS评分

对治疗前后的PANSS评分进行分析,结果治疗前治疗组患者的PANSS评分总分为63.45±9.28分,阳性为21.08±3.45分,阴性为13.68±5.72分,治疗后总分为36.16±6.56分,阳性为8.43±1.28分,阴性为9.62±3.78分,治疗组治疗前后PANSS评分存在显著差异P<0.05;而对照组治疗前PANSS评分总分为62.78±9.22分,阳性为20.68±2.79分,阴性为14.27±5.08分,治疗后总分为38.03±5.13分,阳性为9.28±1.76分,阴性为9.62±2.75分,对照组治疗前后相比差异显著P<0.05,而治疗后,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的评分较好,数据对比差异显著P<0.05。

2.2 对其临床效果进行观察

治疗后,治疗组患者显效的有20例,占52.63%,有效的有16例,占42.11%,无效的有2例,占5.26%,其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4.74%,对照组患者显效有15例,占39.47%,有效有14例,占36.84%,无效有9例,占23.68%,治疗的总有效率为76.32%,组间数据对比差异显著(χ2=5.208,P<0.05)。

2.3 对不良反应的发生率进行分析

治疗后,治疗组出现锥体外系反应有2例,心血管系统不良反应1例,体重增加1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53%,对照组出现锥体外系反应有3例,心血管系统不良反应4例,体重增加5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1.58%,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066,P<0.05)。

2.4 对TESS评分进行分析

治疗前,治疗组的TESS评分为7.92±6.01分,对照组为8.02±6.57分,治疗4周末,治疗组的TESS评分为8.96±6.25分,对照组为7.38±5.23分,治疗12周末,治疗组的TESS评分为7.65±5.48分,对照组为6.93±4.76分,

治疗前,两组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精神分裂症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精神性疾病,其病因较为复杂,发病后患者会表现言语、行为、感知等障碍,同时严重影响患者生活及社会功能,而且会增加家庭的负担。由于其发病机制目前尚不明确,且无显著的治疗药物,因此对于精神性疾病的患者需要长期坚持治疗,同时可接入心理干预,给予其精神安慰,以稳定其情绪,提高治疗的效果。难治性精神分裂症的病因有遗传因素、化学因素、性格因素以及社会因素,导致机体出现思维、感知、行为以及情感等多方面的障碍,使其生活自理能力和作用降低。目前,利培酮是常用的精神治疗药物,而单一的用药对于长期需要治疗的患者来说其效果并不明显。难治性精神分裂症一直是精神科关注的重点,由于其病因复杂,因此治疗较为困难,对其治疗常常需要联合治疗,以控制其病情的发展,减轻对其身体的影响。近来,有研究显示,无抽搐电休克治疗对于难治性精神分裂症存在一定的治疗效果,其治疗后能够快速缓解其症状,改善精神状态。

难治性精神分裂症严重影响患者的健康,临床上常常以药物进行治疗,而本次研究则采用利培酮合并无抽搐电休克治疗,治疗后,治疗组的有效率为94.74%,对照组为76.32%,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53%,对照组为31.58%,同时治疗组的PANSS评分和TESS评分均较对照组好,数据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分析其原因为:利培酮是一种拮抗剂,其具有较高的选择性,能够有效改善难治性精神分裂症阳性患者的症状,对多种受体有明显的亲和性,如多巴胺D2受体、5-轻色胺能的5-HT2受体等,同时可以降低锥体外系反应的发生率,并且对阴性症状和情感症状也有较好的治疗效果,并且给予口服治疗其起效较快。但是由于是难治性精神分裂症,因此采用单一的利培酮给药其效果并不明显,不能对其有效治疗[4]。而无抽搐电休克则是近年来新型的治疗精神分裂症的方式,它能够有效缓解患者的恐惧不安等情绪,同时有效减轻疼痛,且不良反应较少,安全性较高,相比于传统的治疗方式其效果较好。且由于难治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体质和免疫功能较差,运用无抽搐电休克治疗能够显著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有效避免机体受损。应用利培酮合并无抽搐电休克治疗难治性精神分裂症能够进一步加强治疗效果。从上述表述发现,两种方法均可治疗难治性精神分裂症,但是在单一的治疗方式中其效果并不明显,而当两者联合治疗,则可以显著提高其治疗效果,有效改善其精神症状,效果显著[5]。本次研究与田佩瑶[3]等人在培酮合并无抽搐电休克治疗难治性精神分裂症的临床研究中的研究结果一致,其选择68例难治性精神分裂症的患者分组治疗,给予利培酮合并无抽搐电休克治疗后,其有效率为91.20%,对照组为70.60%,且PANSS评分治疗组为38.8±2.6分,对照组为52.7±3.4分,与本次研究的结果相似,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难治性精神分裂症对患者的影响较大,给予利培酮合并无抽搐电休克治疗的临床效果显著,能够显著改善其临床症状,减少并发症,显著提高治疗的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饶世雄,谭伟.无抽搐电休克与利培酮治疗难治性精神分裂症的临床效果对照研究[J].中国药物警戒,2014,11(10):580-583.

[2]高天飞,张雄,苑杰.利培酮合并无抽搐电休克治疗难治性精神分裂症的临床效果探究[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6,7(17):98-100.

[3]田佩瑶.利培酮合并无抽搐电休克治疗难治性精神分裂症的临床研究[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7,11(1):104-106.

[4]李杰.无抽搐电休克治疗难治性精神分裂症的临床观察[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6,7(3):45-47.

[5]文启琴,郭伟坚,符卫仙,等.无抽搐电休克联合利培酮治疗精神分裂症的疗效及对血清泌乳素、认知功能的影响[J].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2017, 17(3):358-360.

论文作者:谭江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8年3月第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3/16

标签:;  ;  ;  ;  ;  ;  ;  ;  

利培酮合并无抽搐电休克治疗难治性精神分裂症的临床效果研究论文_谭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