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波[1]2004年在《中国一汽集团公司轿车战略管理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战略管理是一汽管理发展的必然要求。一汽是一个特大型的国有企业,经过五十年的发展,既积累了一定的实力,又隐含着一些问题,面对着一个巨大扩张而又竞争激烈的市场,如何把握机遇,应对挑战,实现可持续发展,这是一汽面对的关键问题。 本论文的研究目的就是通过对战略管理理论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的深入探讨,结合一汽的实际情况和中国汽车工业的行业特征,为中国第一汽车集团公司轿车制定一个较完整、可操作的战略管理框架,以支持一汽实现轿车战略目标。 完整的战略管理应该包括战略制定、战略选择、战略实施、战略控制等一整套的过程。 在战略制定过程中,通过对外部环境,即对社会、经济、政治和技术环境的一般性分析,对行业集中度、行业需求、行业增长、竞争力和主要竞争对手的重点分析,结合一汽资源和竞争能力,运用SWOT的分析方法,提出了企业的发展战略。 根据一汽的具体情况,应该采取综合性的战略模式,即同时在不同的领域运用增长型战略、维持型战略和紧缩战略,它们相辅相成,共同服务于企业的发展和竞争力的提升。 在提出战略方案后,需要对这些战略进行选择,本文从一致性、合适性、有效性、合理性、商业风险和可接受性等六个方面对一汽的战略方案进行选择和评价。 在战略实施过程中,通过调整组织机构、进行资源分配、建立目标和计划管理方案,为一汽战略实施提供了保障。通过对战略实施模式的分析研究,为一汽制定出战略实施的模式。 战略控制是战略管理的最后一环,也是不可缺少的关键一环。本论文主要是从计划控制、信息控制和规章制度控制叁个方面,为一汽提出实施控制的一些建议。
张培刚[2]2012年在《一汽集团公司企业文化建设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自1984年以来,国外的企业文化理论传入中国,越来越受到企业界和学术界的广泛关注和重视,特别是近年来形成了新一轮的企业文化热,中国的企业相继在企业文化建设上加大投入并收到效果。本文通过对当前国内外企业文化发展现状的对比,客观全面地分析了当前企业文化发展现状,尤其是针对国有企业的企业文化建设进行了详细的分析研究,指出了企业文化是一种新的现代企业管理理论,是企业成熟的标志。企业文化正成为企业兴衰与否的关键因素,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一流的企业必须拥有拥有优秀的企业文化。这已成为国内外企业界和管理界的普遍共识。论文结合作者在一汽集团公司工作的实践经验,立足一汽集团公司企业文化发展现状,通过对一汽集团公司四个不同发展阶段的企业文化演变历程进行客观系统分析,进一步梳理了一汽集团公司企业文化发展脉络,通过对一汽集团公司企业文化发展中存在问题及成因分析,指出了新时期一汽集团公司企业文化建设的新方向和需要解决的新问题,通过对一汽集团企业文化深度培育对策的研究,进一步明确了新时期一汽集团公司企业文化发展战略分析、一汽集团公司企业文化新时期深度培育核心要素及实施对策,对一汽集团公司企业文化建设提供借鉴意义和作用。
于清翠[3]2006年在《一汽集团公司组合战略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战略管理是一汽管理发展的必然要求。一汽是一个特大型的国有企业,经过五十年的发展,既积累了一定的实力,又隐含着一些问题,面对着一个巨大扩张而又竞争激烈的市场,如何把握机遇,应对挑战,实现可持续发展,这是一汽面对的关键问题。本文旨在通过对一汽集团发展现状和中国汽车工业的环境分析,并结合战略管理理论,为一汽车制定一个较完整、可操作的组合发展战略,保证一汽的可持续发展,缩小与国际汽车厂家的差距。对汽车行业集中度、行业需求、行业增长、竞争力和主要竞争对手的重点分析,结合一汽资源和竞争能力,运用SWOT的分析方法,提出了组织结构、资源分配和目标管理的战略管理体系,从计划控制、信息控制和规章制度控制叁个方面,提出了战略控制建议。
王伟[4]2012年在《一汽自主产品质量管理创新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质量的唯一标准是用户满意,企业的设计、开发、营销、服务必须全部以顾客满意为中心,这种意义上讲,企业的根本目的是创造顾客满意。一汽集团以品牌战略为统领,在企业经营上坚持“质量制胜”,推行全员全过程质量管理,全面提升产品质量水平,为用户提供安全可靠的汽车产品,促进人、车、社会的和谐发展。近年来,一汽以质量目标为工作主线,以新产品里程碑控制和保证批量生产一致性为重要抓手,全面贯彻TS16949标准,全方位落实质量责任,竭力打造具有一汽特色的质量管理体系,有力地促进了一汽自主品牌实物质量的快速提升。在体系流程方面,一汽发布了《乘用车产品诞生主流程》和《商用车产品诞生主流程》,有力保证了新产品的质量成熟度,明确了各领域的质量责任,明确了各阶段的主要工作和控制节点,保证了质量工作不丢步,阶段过程有控制。在生产制造方面,一汽每年都有大量技术投入,使之具备了强大的制造能力和较高的生产水平。一汽各单位围绕产能提升、新品投放等年度重点工作,从人、机、料、法、环等各个方面加强管理和改善。在群众性质量管理活动方面,一汽已经形成了质量年年有活动、活动年年有创新、创新年年上水平的良好局面。在论文成稿过程中,笔者阅读了大量有关质量的书籍、硕博论文、会议资料及相关方面的研究成果,并以所在的中国第一汽车集团公司质量战略行动为抓手,从2008年6月开始至今,围绕集团战略研讨会、集团质量系统大会等重点工作,对二级公司管理层、质保部长、技术人员、销售经理、投资人、内外代理商、内外用户等开展了广泛深入的质量调研。论文首先对质量的内涵、先进质量理念及做法进行了简要描述,研究了一汽产品诞生过程、生产制造过程、销服务过程和管理支持过程的主要问题,分析一汽自主质量创新的模式,认识了质量管理的客观规律,提出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研究破解问题的思路。论文的创新点在于:理论联系实际,对一汽集团的自主质量进行了深入调查研究,并获得真实的数据,在分析企业质量现状的同时,构建了企业质量文化测评指标体系。
张永训[5]2010年在《面向产业结构调整的FAW微型车发展战略若干问题研究》文中提出随着中国经济的稳步发展,中国汽车市场进入了快速增长的黄金时期。十年来,中国汽车工业持续、快速发展,不仅成为中国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也成为全球汽车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2009年,中国汽车产销量突破1360万辆,首次成为世界第一汽车产销大国。随着全球汽车产业发展重心逐步向发展中国家转移,中国汽车产业已经迎来了深化产业结构调整、转变发展方式、由汽车制造大国向汽车制造强国转变的新机遇期。从未来发展看,中国汽车产品结构将更加合理,节能环保汽车将成为主角,小排量汽车的比重将大幅提高,适应农村市场需求的汽车将成为新增长点。同时,在《汽车产业发展政策》、《汽车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等相关政策的引导下,自主企业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通过市场竞争和兼并重组,形成2-3家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汽车企业集团。如何抓住产业结构调整的契机,科学调整企业的产品结构,扩大市场份额,不断扩大企业的竞争优势,是每个汽车企业必须面对的课题。本文从汽车产业的发展要素入手,分析了国民经济、人均收入水平、原材料产业、石油工业、政府作用、科学技术等关键要素对中国汽车市场现在和未来的影响,研讨了中国汽车市场发展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从中国微型车发展历程、微型车消费群体分析、微型车产品发展趋势、国家产业政策的促进等方面,论述了结构调整下我国微型汽车发展特征。以此为基础,运用SWOT分析的方法,深入论证了一汽微型车发展面临的机遇、风险和自身拥有的优势、劣势,提出了一汽微型车的发展战略构想和重点实施内容。
李黎[6]2012年在《中国汽车产业国际竞争力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汽车产业的发展对一个国家相关行业的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同时其发展水平也是一个国家制造业整体实力的具体体现。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化,发展中国家纷纷进入了汽车产业的竞争行列。中国汽车产业经过多年的快速发展成为举世瞩目的汽车生产和销售大国。在2009年中国汽车产销量首次超越美国位居世界第一。然而,多方面因素造成中国汽车产业的国际竞争力距离汽车产业强国还有较大差距,不过也不能因此断定中国汽车产业就没有发展,国际竞争力就无法提高。经过多年的产业调整,中国开始涌现出一批具有成为国际汽车企业潜力的汽车制造公司,中国汽车产业应该充分利用国家不断出台利好政策的有利条件,发挥自己的优势,取长补短,紧跟国际汽车产业发展的脉搏,提高汽车产业的国际竞争力,使中国真正成为国际汽车产业强国。笔者分六章对中国汽车产业国际竞争力进行阐述。第一章通过国内专家学者对中国汽车产业国际竞争力现状的研究和分析,指出本文研究的背景及研究的意义。第二章通过运用国际通行的汽车产业国际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量化出中国汽车产业国际竞争力在各个方面与汽车产业发达国家的差距。第叁章通过评价指标体系的数字对比,寻找出中国汽车产业竞争力不强的原因。第四章根据笔者的理解结合日本汽车产业发展的实例提出如何提升中国汽车产业国际竞争力。第五章举例介绍了中国第一家汽车生产制造公司—中国一汽的历史发展和国际竞争力演进的历程。中国一汽的发展体现了中国汽车产业发展的一些共性因素,尤其是在自主创新和新能源开发领域等方面的努力可视为中国汽车产业国际竞争力提升的关键环节。一汽的发展壮大为中国汽车产业国际竞争力的提升提供事实参考依据。第六章归纳总结全文并对中国汽车产业未来的发展进行展望。金融危机发生以来,全球汽车产业格局出现了深刻的变化。一方面,产销重心加速向新兴工业化国家转移,发展中国家自主性汽车产业快速崛起,全球范围内汽车产业竞争更趋激烈。另一方面,在应对能源、气候挑战的大背景下,新能源汽车在全球范围内呈现出突飞猛进的发展态势。以美国、日本和德国为代表的发达国家政府大力支持和推动汽车企业及相关科研机构发展新能源汽车,将发展新能源汽车作为振兴汽车产业进而带动经济复苏的重要突破口。以电动汽车为代表的新能源汽车已经成为未来汽车产业竞争的重要制高点。就发展战略而言,中国汽车产业沿着传统技术路线追赶发达国家仍差距较大,而新能源汽车的迅速崛起为中国汽车产业缩短差距、实现跨越式发展提供了难得了历史机遇。我们应该清醒地评估中国汽车产业潜在的优势和发展前景,在不放松对传统汽车动力追赶的同时,要抓住全球汽车动力技术革命的机遇,借助电动车对传统技术和产业格局的革命性冲击,实现自主创新、自主品牌的实质性突破。
黄鑫[7]2009年在《中国一汽自主乘用车体系发展战略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自古不谋万世者,不足谋一时;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在全球经济日益呈现一体化趋势下,企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与机遇,为使企业适应“商业生态系统”并实现企业资源与外部机会的最优配置,进而形成企业长期竞争优势,制定正确的企业发展战略,通过企业形成的长期竞争优势来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已经成为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决胜的关键。中国第一汽车集团公司(以下简称中国一汽)起步于载重汽车,成长于乘用车,早在2004年,中国一汽的产销量就达到了100.74万辆,其中乘用车70.11万辆,但真正自主的乘用车产品产量仅有18万两,而且乘用车体系的10家整车企业中生产自主品牌产品的只有二家企业:一汽轿车股份有限公司和天津一汽夏利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本文作者作为中国一汽自主乘用车体系的规划人员,通过在天津大学企业管理专业系统地学习,把企业战略管理理论与实际工作相结合,通过PEST分析和波特·五力分析等战略分析工具,对中国一汽自主乘用车体系的外部环境进行分析,并用EFE矩阵对外部环境进行了评价,再从中国一汽自主乘用车体系内部的研发、产品、生产、销售、经营等多个角度对中国一汽自主乘用车体系的内部环境进行分析,并用IFE矩阵对内部环境进行了评价。通过对中国一汽自主乘用车体系外部和内部环境的分析,认为中国一汽自主乘用车体系目前的外部机会大于威胁,内部优势大于劣势,结合企业的愿景和战略目标用SWOT方法确定了中国一汽自主乘用车体系发展战略——(SO战略),并提出了战略实施方案,最后对战略实施后的效果进行了展望。
佚名[8]2014年在《高端发言》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徐建一:把员工个人价值实现与一汽发展紧联中国一汽集团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日前,在"我要当明星"质量提升活动中,徐建一指出:一汽坚持"品质·技术·创新"的品牌战略,未来十年需要高质量的团队、高素质的员工队伍和高质量的产品做支撑,就要求全体员工把个人自我价值的实现与一汽的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人人争当明星,努力实干,一汽梦就能够早日实现。
孙喜保, 丁军杰[9]2012年在《坚持自主创新 做大自主品牌》文中认为7月15日,红旗H7轿车下线。作为一款由中国企业完全自主制造的C级轿车,它的下线成为中国一汽集团公司始终坚持自主技术创新、做大自主品牌的又一个例证。 中国加入世贸组织10年来,中国的汽车工业呈“井喷式”发展,但自主品牌车却没有明显的起色。众多的汽车
刘洋[10]2014年在《一汽欧朗纯电动轿车在长春下线》文中指出7月14日上午,欧朗纯电动轿车(以下简称"欧朗EV")下线暨奔腾插电式混合动力(以下简称"奔腾PHEV")轿车交车仪式在中国一汽新能源汽车分公司总装生产线举行,中国一汽集团公司副总经理吴绍明、新能源汽车分公司领导和员工代表,以及省内多家主流媒体的记者共同见证了这一历史时刻。9时30分,欧朗EV在众人关注的目光中驶下生产线,车辆行驶时所发出的微弱声响瞬间湮没在大家热
参考文献:
[1]. 中国一汽集团公司轿车战略管理研究[D]. 黄波. 湖南大学. 2004
[2]. 一汽集团公司企业文化建设研究[D]. 张培刚. 哈尔滨工程大学. 2012
[3]. 一汽集团公司组合战略研究[D]. 于清翠. 吉林大学. 2006
[4]. 一汽自主产品质量管理创新研究[D]. 王伟. 天津大学. 2012
[5]. 面向产业结构调整的FAW微型车发展战略若干问题研究[D]. 张永训. 天津大学. 2010
[6]. 中国汽车产业国际竞争力研究[D]. 李黎. 吉林大学. 2012
[7]. 中国一汽自主乘用车体系发展战略研究[D]. 黄鑫. 天津大学. 2009
[8]. 高端发言[J]. 佚名. 汽车工业研究. 2014
[9]. 坚持自主创新 做大自主品牌[N]. 孙喜保, 丁军杰. 工人日报. 2012
[10]. 一汽欧朗纯电动轿车在长春下线[J]. 刘洋. 汽车维修. 2014
标签:企业经济论文; 汽车论文; 汽车产业论文; 汽车企业论文; 中国一汽论文; 战略分析论文; 战略控制论文; 自主汽车论文; 企业文化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