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 710032
【摘 要】护理实习生因各种原因,出现被针头刺伤的可能性较高。经详细并深入的分析出现意外意外针刺伤原因,主要有表现为实习护生对此认识不足,学校对学生自我保护教育和措施不足,甚至缺乏。因此,应积极采取必要措施,加强职业防护教育,减少实习生被针刺伤的发生几率。
【关键词】护士实习生;职业防护教育;针刺伤;防护
护理实习生在在医院中面临各种锐器刺伤中,针刺伤是最常见的一种,约占40.3l%-42.85%[1]。护士是发生针刺伤及感染经血液传播疾病的高危职业群体[2]。而本科护士实习生由于技能操作不熟练,缺乏实践经验及防护知识,心理素质不稳定等,在临床实习特别是技能操作中易造成损伤,特别是锐利器械的针刺伤,它严重威胁着护士实习生的身心健康。现针对护士实习生发生针刺伤的原因及防护对策介绍如下。
1 护理实习生发生针刺伤的原因
1.1实习前基本功能训练不够:主要表现,吸取药液,配液加药时,在取下注射器或输液器上的针头时,在输完液拔针,病人突然喊或呼叫器突然响时慌乱和紧张,在给病人穿刺时操作不规范,回套针帽时,毁形或向锐器盒扔时不注意。未及时整理治疗盘,针头防止不妥当,再次操作时。
护生步入临床,对医院的环境、设备,操作规程不熟悉。应加强实习生在校期间的基本功能训练。给予实习前岗前操作技能培训练习,提高技术的熟练性,对减少针刺必不可少。
1.2 防护意识淡漠,未充分认识针刺的伤害:护理学生在学校缺乏职业防护课,而实习护士防护教育并未受到重视。包括多数实习护士被刺,说明护理实习生缺乏防护意识和基本防护技能。另一方面,一直特别强调注意病人的安全,防止刺伤病人,发错药,打错针等,反而忽视自我保护意识。
1.3 不规范的操作行为,不严格安全操作规程:操作中被针刺伤,大多数是有实习生自己操作时造成的。实习生操作中技术不熟练,操作粗心,不严格执行才做规范。护理实习生在操作中应有带教护士亲临指导。在操作前就应评估发生刺伤的护理用具,操作环节和操作项目。当进行这项操作时就应想到如何避免针刺伤。禁止双手回套针帽针头使用后重新套上针帽,尤其是工作忙碌时,仓促的针帽回套更易发生针刺伤。加强安全操作训练,规范操作行为,可以减少针刺伤。
1.4 护理实习生本身心理因素:实习生本身操作不够熟练,加之心理素质不够好,在操作中易受人影响。在操作中病人一喊疼,手一抖就刺伤自己。部分实习护士工作中粗心大意、技术不熟练,未严格遵守规范化操作程序,心存侥幸,往往觉得这些疾病离自己很遥远等心理往往易发生锐器刺伤。
1.5 带教的因素:带教护士责任心不强,没有做到“放手不放眼”。临床带教护士由于工作忙,有好多事放手学生去做,没有做到很好的监督、指导作用,学生缺乏慎独精神,不按规程操作,也是发生针刺伤的重要原因。
2 实习护生针刺伤后的报告现状
因为对针刺伤危险性的认识不足导致对针刺伤后的处理不及时,存在侥幸心理,认为不一定会沾染疾病,从而不愿上报,对针刺伤的消极态度[3]。许多实习护士认为针刺伤处理流程繁琐,后续处理时间长而不愿上报。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医院缺乏对实习护士针刺伤报告具体程序,对护生针刺伤处理不够重视,受伤后的茫然致使实习护士不愿上报。
3 护理实习生针刺伤的预防
对以上问题,采取一些改进和补救的措施,具体如下。
3.1对护理实习生的执业防护教育:在学校期间加强实习护士职业安全教育和防护知识技能的培训,对在实习护士有计划地进行强化岗前培训,对实习护士的培训中特别要强调防护物如手套的应用,医疗锐器的处理、锐器刺伤后的处理措施等。以提高护士的自我防护意识,把握防护技巧,尽力做到零损伤。
3.2制订严格的操作制度,规范操作行为:禁止用手拔掉注射器针头,禁止用手弄弯或弄直针头,禁止用手转移未套帽的针头,在操作时尽量和带教老师一起,严格遵守操作程序。医院提供安全环保的锐器盒,治疗时随时携带锐器盒,以便及时回收针头,针头处理一次到位,避免第二次接触针头;做各种操作时尽量采取标准预防。
3.3规范带教老师的行为:临床带教老师对实习生做到放手不放眼,多关心、爱护,正确给予监督、指导,不允许学生单独操作等,以减少护生被针刺伤的几率。
3.4医院建立健全的暴露报告系统,加强暴露后预防:从医院层面而言,医院应重视护士、尤其是实习护士针刺伤的现状,应建立一套简便、合理、有效的针刺伤报告制度,为提高护士的职业防护及职业暴露后的预防知识提供有效途径。鼓励护生主动上报针刺伤案例。
3.5做好预防接种:定期为实习护士体检,对乙肝表面抗原阴性者,给予注射乙肝疫苗,以有效预防HBV感染的危险性。
3.6 提高实习护士有效处理针刺伤的意识和能力:实习护士一旦被针刺伤应先告诉带教护士,有带教护士报告护士长。对病人各种疾病排除,采取以下措施:促使伤口处血液流出;用肥皂和热水清洗伤口;再用碘酊消毒后用密封敷料包裹伤口,误伤者两天内注射破伤抗毒素;确认污染HBV阳性,则应在误伤后24小时接受乙肝免疫球蛋白,未接种乙肝疫苗则应同时注射第一针。接受过乙肝疫苗则应确认其抗体水平,不足的则应补充注射。
3.7实习护士心理干预:实习护士在发生皮肤针刺伤时有可能产生焦虑、紧张甚至悲观、惧怕心理,非凡是被乙肝、丙肝、艾滋病患者血液、体液污染针头刺伤时其表现的心理问题更为明显。所以,相关带教护士应积极关心伤者,及时有效地采取预防补救措施。同时,做好伤者的心理疏导。
总之,护理实习生针刺伤屡有发生,应加强其职业防护教育,应杜绝针刺伤、减少护理实习生的职业性感染具有积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 王新丹,吴美容.实习护生针刺伤的调查[J].浙江预防医学,2005,17(2):75-75.
[2] 张秀,李杨,张彬,等.某传染病医院护士针刺伤现状调查[J].解放军护理杂志,2004,20(12):19-21.
[3] 宋平,周建芹,王艳娜.临床护士针刺伤事件监测及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1,21(14):3005-3007.
论文作者:薛方方,王西玲
论文发表刊物:《航空军医》2015年1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3/16
标签:针刺论文; 护士论文; 实习生论文; 操作论文; 针头论文; 防护论文; 医院论文; 《航空军医》2015年1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