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我国的通货紧缩及其对策

论我国的通货紧缩及其对策

冯燕[1]2000年在《论我国的通货紧缩及其对策》文中研究表明改革以来的二十年是我国经济高速增长的二十年。在这二十年里,我国先后发生了四次高通货膨胀,我们在与高通货膨胀反复较量的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并于九六年实现宏观经济“软着陆”。但是近两三年来,我国经济发展出现了以往从没遇到的新问题——通货紧缩。关于我国是否出现通货紧缩的争论,以及分析成因和探究治理对策的文章不断见诸报端、杂志和内部报告,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不乏真知灼见。笔者经过理论学习和认真思考,认为我国目前已经进入了通货紧缩阶段。反通货紧缩已经成为我国当前主要的经济工作任务。 通货紧缩相对于通货膨胀而言,指物价总水平的普遍下跌。“物价”指用货币表现的价格,而不是用其他商品所表现的价格;“下跌”不是指低,而是指持续下跌;“普遍”指物价总水平而不是指某一种商品的价格。我国当前的通货紧缩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农产品收购价格剧烈下降,农民成为最大的受害者;二是工业品出厂价格水平呈下降趋势,工业生产者成为最主要的受害者;三是不同类型商品和服务市场价格变动差异甚大,反映各种生产者利益受损的不同程度;四是全国各地区普遍进入通货紧缩状态。通货紧缩是经济衰退的重要先兆,但是通货紧缩并不一定导致经济衰退。如果不能及时治理或者治理不力,中国出现经济衰退的可能性会变大,至少局部地区或相当多的行业将进入衰退过程。 我国出现通货紧缩既有外因,也有内因。外因即是通货紧缩的全球性背景。受亚洲金融风暴的影响,整个1998年是国际金融危机不断爆发的一年,国际大炒家恶炒俄罗斯期指,随后炒破俄金融市场的锅底,金融危机波及欧美,巴西则受连带影响也发生了货币危机。国际大炒家几次冲击“港币联系汇率”,几次“港币保卫战”打得天昏地暗,香港金融市场地动山摇,更是对中国经济增长、人民币汇率形成直接的冲击和巨大压力。国际金融市场动荡不安影响人们的信心,也给世界经济增长带来阴影,结 o及回的乏贷鼠阐见其对皿——果1998年出现驰性的通货紧缩。她性的物价普遍下降必然影响到国内来,这勃J乙我国通货紧缩的外因。内因则较为复杂,鹏结构性因素,峋政策性固素。笔者认为,第一,我国生产能力严重狮IJRj& 货紧缩的一个重瓣因。川r]可以从 1997年纺织业的压锭,1998年敝业的关井,1999杉冈驴业压产10%,化工产业的纯碱压产5%,小{朋巴、小水电等五小一律关闭等等的能源原附的p附产中,明显看出我国生产能力的过剩。我国生产能力的赃q首失在U见在宏刃L上陇产出水平明显提高,而实 三际产出水平已低于邯产出衅;其次,驴赈在不同雕的生产能力过犀。今天的生产能力过犀是若干年来的“大干快上”、经济过热的必然结果。第二,国内需求严重不服通货紧缩的主抛因。1996年我国成功实现“赃阶’后,经济实际上趴了新个经渊期的d蝴期,经济增长幅度开始下滑;羽。上我国经济解逐步捌匕,职工养老保险、医疗保险、住房制度改革地眉睫,所有这些脓老百姓深感生活艰辛,对未来的diN预期铡氏,近几年增懒漫的liN不雌意消费,一古脑鹏加积蓄以备不时之用。这就造成了所谓消费不足。第三,对通货紧缩认识的不明确、对困难局面的估计不足是通货紧缩持续的弧困素。当初对通货紧缩认识的不明确,对1998年经济面II的的困贿面估计不足,以致于许多宏观经脓策、甚至脏撇出台失当或不合时宜,也是通货紧缩的一个原因。笔者认为,在分析研究通货紧缩问题时,反思一下主劝k(识和经脓策方面出现的问题及经验布N。1,这比单纯抓和总结诸多铡困素更有意义。近两年我国经济增长困难腑货紧缩正是以上几个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几个困素者幻良重要,舍弃其一都不足以说明问题。 由于通货紧缩在我国是一个新问题,我们既没有现成的理论可鹏鉴,也没有与通货紧缩作斗争的经历与经验,所以有必要考察国外对恻货紧缩的做法,以渊鉴。处于通货紧缩和衰退威胁的国家先后采取过不少应对胞,撅可以归结为以下几个方面:国内的宏观经毗策,包括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国际经她策,包括贸易政策和汇率政策;产业关 2 议丑回的绳货览间丑要对罩 系调硼。 就我国而言;治理通货紧缩,最重要的是探寻符合中国国情的对策。 钳在文中提出了一些思路吐的粗。第一,实行适度的扩张注财政政策, 进一步运用税收、怵等手段,鼓励投资。帅国目前的体制结构和市场 情况看,实贿极的财附一货紧缩触效、最袱的手段。一是 增发国债来扩大政府的支出,由于我国过去几十年轴发债问耻一直较I 为8浓,所以国龄额占mP的比重龄尚碘过10儿在赈上服于 倒氏的,故增友国债颐一?

王浩[2]2003年在《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通货紧缩思想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从经济思想史的角度,对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通货紧缩思想进行了系统地整理和归纳,总结了这些思想的理论特点。本文按照思想发展的逻辑顺序以及中国通货紧缩所具有的特征,分六个专题对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通货紧缩的思想进行了总结和论述。在1999年下半年形成“中国已经存在通货紧缩”这一基本共识之前,经济学界争论的焦点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什么是通货紧缩?为了回答这一问题,本文选择了具有代表性的三类观点进行了重点论述。而伴随着通货紧缩的定义之争,必然是对通货紧缩判断标准的争鸣,因为通货紧缩的标准问题是关系到对通货紧缩状况判断的依据。本文主要介绍了易纲等人在通货紧缩的判断标准上所持的观点。本文也对通货紧缩的利弊和经济效应的讨论进行了归纳和总结,并且对经济学家的观点进行了对比分析。1999年以后经济学界关注和讨论问题,主要包括通货紧缩发生的原因,以及如何治理通货紧缩的问题。由于通货紧缩的治理问题是经济学界争论最激烈,也是最充分的专题,因此,笔者着重进行了论述,不但对观点进行了对比分析,并且根据我国的特殊国情,提出了自己的观点。本文的每一个专题, 都如实地反映了思想认识的历史。同时将通货紧缩经济思想的产生和形成同当时的经济情况结合起来,较好地把握通货紧缩经济思想产生的背景和缘由。本文对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通货紧缩思想进行了再思考。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通货紧缩思想体系呈现出一些明显的理论特征:发展的阶段性、发展的逻辑性与客观性、发展的借鉴性以及发展的继续探索性。但毕竟中国通货紧缩思想作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思想和金融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发展的历史比较短,因此也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理论缺陷:如部分思想不符合中国国情,对通货紧缩经济现象的国际化以及对通货紧缩思想本身研究不够,等等。在此基础上,本文对中国通货紧缩思想研究的发展方向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李浩然[3]2005年在《我国通货紧缩时期财政政策研究》文中认为1998年我国实施积极财政政策以来,采取增发国债、增加财政支出及加大出口退税力度等措施,为我国克服亚洲金融危机,扩大国内需求,保持经济快速增长做出了重要的贡献,但同时也使财政赤字和国债余额的规模迅速扩大。加上大量的隐性债务日益显性化,财政风险问题随即成为人们关心的话题。而且随着政府投资的力度的加大,积极财政政策是否对民间投资及消费产生“挤出效应”也开始引起大家的讨论。 本论文首先在对通货紧缩的治理问题上,归纳了可资借鉴的主要经验:对通货紧缩形势的准确把握和判断、合理的政策工具选择搭配与正确的政策取向、注意宏观政策的效应、适时的政策转换。其次对1998年以来我国实施的积极财政政策进行了实证分析,较为详细地分析了我国实施积极财政政策起因、具体措施以及实施效果。尤其对我国实施的积极财政政策的效果进行了实证分析:拉动了经济增长、促进了经济结构调整、增加了人民收入,改善了人民生活、加大了科教投入,推动了科教兴国战略、促进了社会保障体系的建设。随后通过实际数据说明了积极财政政策并没有产生明显的“挤出效应”。并对积极财政政策中实施减税政策的可行性进行分析,说明了在我国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下,减税的观点不合时宜,因为我国还不具备实行大规模减税的基础和条件。 在分析积极财政政策的风险效应时,对政府财政风险的具体类型进行了归纳总结:直接显性债务、直接隐性债务、或有显性债务、或有隐性债务。指出我国面临的风险主要包括:债务累计风险、效率损失风险、结构失衡风险、通货膨胀风险、体制回归风险、源于预算外资金的财政政策风险。并就防范财政政策风险应该遵守的基本原则进行了说明。指出我国应该关注和防范的财政风险的重点是隐性和或有债务所带来的风险。 在文章最后一部分,研究了积极财政政策的适时调整与渐进转换。自2003年下半年开始,我国宏观经济形势已经发生了重大变化。具体来说,有以下几点:,经济自主增长机制初步形成、经济增长进入新一轮周期的上升阶段、经济运行中的深层次问题凸现。正是在这种背景下,政府决定2005年实行稳健财政政策。在本章中首先对“稳健财政政策”的含义进行了解读,指出了“稳健”的三重内涵。最后说明实施稳健的财政政策应该采取的具体措施。

杨琪章[4]2003年在《论我国通货紧缩的成因及其治理对策》文中研究表明事物总是联系的,经济现象之间也总是互相缠结的。基于普遍联系的观点,本文认为,通货紧缩不是货币现象,而是经济状况的综合反映,是货币经济时代的经济现象。因此,在一共三章的篇幅里,本文试图将我国近年出现的通货紧缩现象与经济生活的方方面面结合起来作一系统性的研究,从中探寻我国通货紧缩的成因,进而求索消除通货紧缩、恢复经济快速增长、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政策途径。第一章从货币的职能入手,说明了货币在执行不同的职能时对经济所起的作用是不同的,引起通货紧缩的是执行价值贮藏职能的那部分货币。在解释通货紧缩的概念后,文章运用AD-AS模型对其进行分析,描述了物价下降和通货紧缩的机理,说明通货紧缩与经济增长和货币供应之间的关系。通过使用宏观分析框架,本文较为详细地陈述了造成通货紧缩的各方面的原因。其中,消费、投资、政府购买行为和净出口的不足导致了有效需求的萎缩;生产力提高、结构相对过剩的生产力和放松管制会造成供给的大量积压;而金融活动因素,如金融体系的低效率运作、货币政策失灵等也会导致通货紧缩的出现。此外,通货紧缩还可以由于国际金融、国际贸易的发展而在国际间互相传播。随后,阐述了通货紧缩对社会经济带来的负面影响。由于通货紧缩,货币相对于其他资产升值,社会的持币意愿增强。投资者的成本和收益都趋于下降,因而投资倾向收缩;对消费者来说,尽量把消费推延到未来是明智的选择,这些都伤害到经济的发展。通货紧缩还可以通过收入效应,影响财富在社会成员之间的分配,甚至由于债务的原因而侵蚀银行体系。在第二章,首先介绍了国内学者关于当前我国通货紧缩成因的研究成果,这些成果是研究者从各自的视点对同一事物的不同理解。其中,供需失衡论较为切合本文的分析倾向,其他的观点或远或近地都解释了供给、需求、价格的关系。供需失衡论包括供给过剩论和需求不足论。前者批判了我国一段时期以来的低水平重复建设,这种盲目跟风导致了结构性生产能力过剩。后者强调了由于收入失衡、分配不公和市场开发滞后的影响而导致产品供应与消费需求结构的脱节是有效需求不足的直接原因。货币紧缩论则认为通货紧缩是由紧缩性的货币政策造成的,信贷的收缩导致了经济不活跃,价格总水平随之走低。制度变革说指出国家近年的体制改革的结果是把计划经济的不足之处转移给了居民,老百姓承担了新旧制度交替中的改革成本,实际福利下降,消费能力减弱。结构矛盾说阐述了经济中的金融结构性矛盾、产业结构性矛盾、宏观总量结构性矛盾未能及时完成调整以及金融改革滞后导致国有企业亏损严重,成为通货紧缩的病因。紧缩惯性说认为当前的通货紧缩是沿着我国治理通货膨胀的轨道走上来的,伴随着抑制通货<WP=6>膨胀的成功,物价一步步滑向低谷。接着,文章引用详实的统计数据说明了我国当前通货紧缩的现状。在长达5年的通货紧缩中,我们的经济仍然是增长的,只是我们进入了增长型衰退阶段,投资、消费的增长速度持续低迷。在分析我国通货紧缩成因的特殊性时,本文强调我国目前存在的收入差别是影响国内有效需求不足的非常严重的因素。我国的收入差别表现在城乡差别、地区差别、行业差别,等等。造成差别扩大的原因,既有合法的,也有非法的。由于我们的差别不遵从一种合理的正态分布,不管是合法的还是非法的,都会抑制国内的投资和消费需求。同样需要严正面对的是居高不下的失业率。在人口庞大、农村劳动力大量结存、城市失业攀高、就业弱势群体持续扩大等问题面前,我们对就业的政策扶持和投入严重不足,因而不稳定就业和失业的大面积存在客观地带来有效需求的严重不足。国际通货紧缩的传导和景气预期也影响到我国通货紧缩的徘徊不去。第三章讨论了治理我国通货紧缩的政策建议。作为治理通缩的一般手段,积极的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通常是首选。增加货币供应量可以促进价格总体水平的提高;削减税率和增加公共支出能够刺激投资、带动消费。为使经济走出通货紧缩的困扰,管理当局应考虑采取灵活的汇率制度,健全金融体系,并运用宣示效应,引导预期行为,辅之以鼓励消费的措施。针对我国的情况,专家们在上述国际流行的认识框架内提出了众多的建议。一要着重财政政策操作方式的创新,重点倾向农村公共投资,合理安排社会保障,增加对基础性事业,如教育、基础设施和农林水利等的投入,努力使财政资金发挥拉动投资的作用,提升消费水平;二是推行稳健的货币政策,进一步改革利率、汇率、存款准备金制度等货币政策手段,建立存款保险制度,适当的时候还可以考虑引入盯住物价目标的货币政策框架;三是采取稳定物价的收入政策,引导人们对经济前景的良好预期;四是整顿和保护国内市场,规范市场秩序,鼓励消费;五是促进对国际经贸规则的学习和交流,加强对外贸的监管和服务,积极支持扩大出口;六是抓好对内开放,启动民间投资。在统括上述认识后,本文依然运用普遍联系的观点,指出治理我国当前通货紧缩应该从大局出发,实施就业优先的发展战略,向关键环节入手,完善收入分配制度。为促进当前形势下的就业,根据我国的比较?

胡振华[5]2002年在《货币供求和货币政策的理论与实证分析》文中研究指明货币在现代经济发展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货币政策已成为调控宏观经济的主要政策。但是,一国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取决于对该国特殊的货币供求机制的正确认识和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畅通与否。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金融体制一直处于深刻的制度变迁之中,不揭示这种动态变迁之中的货币供求机制和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相应变化特征,货币政策就难以发挥其应有的作用。为此,本论文在借鉴西方货币理论的基础上,应用经济计量学方法,主要研究了我国货币供求的决定、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和货币政策的有效性等问题。 (1) 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后,我国货币需求关系向一般理论关系转变,货币需求与收入、利率等变量之间表现出长期稳定的关系。实证研究显示,我国广义货币需求的收入弹性略大于1,狭义货币需求的收入弹性为0.68,说明狭义货币需求的增加与收入的增加不是同比例的,而广义货币需求的增加与收入的增加几乎是同比例增长,其原因主要是随着改革的深入,人们增大了对未来支出的预期,居民储蓄倾向提高,从而,居民储蓄增长率较高。实证研究还显示,我国货币需求与股票市场交易金额正相关,即股票市场的规模扩大、交易量增加,会增加对货币的需求。如果中央银行不考虑股票市场扩张衍生的交易货币需求所应增加的货币供给量,则必然会导致实际经济领域的流动性不足,进而,会影响经济增长速度。因此,股票市场的发展对货币需求的影响不容忽视。 (2) 我国经济中货币供给量具有内生性质。一般而言,货币供给量由货币乘数和基础货币决定。这样,货币乘数的内生性和基础货币的内生性,就决定了货币供给量是内生的。同样,货币乘数和基础货币的改变,将引起货币供给量的改变。实证研究揭示,在货币供给量M_2的增长变动中,大约60%由基础货币变动引起,40%由货币乘数变动所引起。因此,中央银行要增加货币供给量,必须综合考虑基础货币和货币乘数两种因素的影响。 (3) 实证研究表明,中央银行运用利率、存款准备金率和中央银行贷款等货币政策工具可调节货币供给量,并通过货币供给量的改变来调节国内生产总值和物价的变化,以实现货币政策的目标。由于经济运行特征和货币政策调控机制发生较大变化,因此,将时间序列数据以1997年为界分为前期和后期。通过比较发现,在后期,货币政策工具对货币供给量作用的时滞缩短,且利率工具对各层次货币供给量的调节作用明显增强。这说明,近年来我国利率政策是有效的。同时,实证研究还揭示,货币供给量对国内生产总值和物价的影响是显著的。因此,货币政策在我国具有非中性。中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货币供求和货币政策的理论与实证分析 (4)亚洲金融危机爆发以来,我国经济并没有陷入流动性陷阱,货币政策具有有效性.实证研究表明,我国目前的利率水平并没有低到不能再低的程度;并且,从我国的通货比率和货币的流动性指标来看,这两个指标并没有显著上升,而是稳中有降,即人们的流动性需求并没有达到完全弹性;特别是我国的实际利率对投资和储蓄仍有相当大的影响,说明投资的利率弹性并不等于零。因此,从利率水平、货币的需求弹性和投资的利率弹性等方面来判断,我国的货币政策是有效的。 (5)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意味着我国金融对外开放程度的提高,这将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我国货币政策的有效性。为在更加开放的条件下提高我国货币政策的效应,必须从多方面深化改革,这包括:实施制度创新,重建货币政策传导的制度基础;加快发展金融市场,疏通货币政策传导机制;调整货币供给量统计指标,注重外资银行对中介目标的影响;重建良好的货币政策操作环境,提高货币政策效应。

周素芳[6]2003年在《论“通货膨胀目标制度”》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通货膨胀目标制度”(inflation targeting)特指20世纪90年代以来出现在许多工业化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一种货币政策框架,该货币政策框架的基本特征是:中央银行、中央银行以外的政府机构或者两者联合宣布具体的“通货膨胀目标”,中央银行执行货币政策——直接对以“通货膨胀目标”为主的货币政策最终目标负责,不对其它中间变量承诺并实际承担责任。该货币政策框架赋予了中央银行进行工具选择和操作的高度相机抉择权力,为了规避动态不一致性和获得货币政策的可信度,透明度和责任约束成为“通货膨胀目标制度”的附加特征和要求。 论文不是简单的案例分析,也不是关于如何运用“通货膨胀目标制度”的指南,论文集中于解释越来越多的国家转向“通货膨胀目标制度”的理由,这包括各种货币政策框架的比较研究和“通货膨胀目标制度”的适用性研究,在此基础上,论文探索了中国货币政策可能的发展方向。 货币政策规则与相机抉择的争论很容易给人一种误导:似乎任何货币当局所执行的货币政策非规则就是相机抉择的。其实不然,如果将相机抉择权力理解为中央银行执行货币政策时具有的灵活操作的空间,则几乎所有的货币政策都是某种程度的相机抉择与规则的组合。按照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和货币政策操作的逻辑顺序,可以将货币政策框架划分为操作目标规则、中介目标规则和最终目标规则,这三类货币政策规则所具有的相机抉择能力是逐级增加的。基于此,论文对各种货币政策框架进行比较研究,分析货币政策实践针对各种货币政策规则的优劣可以作出的制度安排和具体措施,给出“通货膨胀目标制度”的存在合理性。 论文从确定性过渡到不确定性(冲击),从简单金融结构过渡到复杂金融结构,以金融结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货币政策框架选择为理论逻辑,利用能够反映金融结构和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宏观经济模型,研究货币政策中介目标或者信息变量的适用性,论证信息变量方法和“通货膨胀目标制度”是复杂多变的金融结构背景下的现实选择。 论文针对“通货紧缩”对“通货膨胀目标制度”,或者说对货币政策构成挑战的现实,论证基于“最优通货膨胀率”研究结果的“通货膨胀目标”是零附近的一个区间,“反通货紧缩”和“反通货膨胀”都是“通货膨胀目标制度”的要义。作者将“通货紧缩”看作一种价格表现的同时,发掘造成这种价格持续下跌的表象背后的供求因素,在总供求分析的基础上,指出“通货紧缩”有“好”“坏”之分,而“通货膨胀目标制度”通过设定通货膨胀目标区间,能够及时阻止出现“坏”的通货紧缩;作者区分了“通货紧缩”和“流动性陷阱”,指出货币贬值和经济结构调整分别是应对“流动性陷阱”的短期和长期方案。 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论文解析了“通货膨胀目标制度”的组成,包括指认条件、附加特征、基础条件和操作模式。 论文最后检验了货币供应量作为中国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实际效果和利率在现行货币政策框架中发挥的作用,并通过分析中国的金融结构和货币政策传导机制,论证了“通货膨胀目标制度”对于中国货币政策框架调整所具有的借鉴意义。

刘贵鹏[7]2011年在《新中国60年货币思想史领域五个理论的历史演进研究》文中认为2007年美国爆发的次贷危机,其根源与美国实施宽松的货币政策不无关系。同年,我国发生了一定程度的通货膨胀,使人民生活水平受到严重影响,而通货膨胀在弗里德曼看来不管在何时何地都是一种货币现象。这一切足以说明戴着神秘面纱的货币与现实经济生活息息相关,因此,货币理论的研究就显得极为重要。作为经济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金融理论的核心内容,货币理论历来是西方经济学界研究的一个重点,在我国,自新中国成立60年以来,货币理论走过了一个漫长、曲折而又生生不息的道路。可以说,它的发展见证了我国的经济发展、改革开放、体制转轨,也是我国经济理论的一个缩影。总体来说,我国当代货币理论基本来源于国外,但无论从发展过程还是从思想本身都带有中国经济发展中不同阶段的时代特征。本文从经济思想史的角度,对新中国成立60年来的若干货币理论进行了梳理和分析,翔实地展现了经济体制变迁下中国货币理论发展的轨迹和脉络。从中可以看出,我国当代的货币理论具有发展的阶段性和连续性特征,并且经历一个“约束→繁荣→迷失”的过程。本文在横向上将货币理论分为五大部分,货币的基本理论、货币的流通规律、货币的供求理论、通货膨胀理论和货币政策。同时,在每部分以时问的先后次序为线索进行论述,尽量体现货币理论发展的阶段性和连续性特征。具体内如如下:第一章为导论,主要说明了研究的背景、意义和研究的现状。第二章为货币基本理论的研究,归纳分析了国内学者关于人民币的本质问题、价值基础及职能问题的争论,同时论述了有关货币本质问题的观点以及货币有无阶级性与时间价值的争论。第三章是货币流通理论部分,首先简述了有关货币流通范围和货币概念的研究,然后对货币流通规律(主要是纸币流通规律)的有关研究进行了阐述,最后从定性和定量两个方面对货币流通正常化标志的有关研究作了梳理,还就中国的“经验数据”的论述进行了简要说明。第四章为货币供求理论,我国的货币理论主要从20世纪80年代才逐步出现的,因此,本文将其划分为三个阶段:1980年代、1990年代和2000年至今进行阐述,依次经历了兴起、发展和最新发展三个阶段,在每一个阶段又分为货币供给理论和货币需求理论两个部分。第五章是有关通货膨胀理论的研究,首先简述了通货膨胀的涵义,然后对关于通货膨胀与经济的关系的研究作了归纳评析,随后介绍了通货膨胀预期理论特别是李拉亚的粘性预期理论,最后对三次通货膨胀的成因分作了大体的归类。第六章为货币政策理论,主要从国内金融界关于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中介目标、传导机制和有效性的研究等四个方面进行了详细的阐析。

高越青[8]2015年在《“中国式”产能过剩问题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从20世纪90年代至今,我国发展一直存在“产能过剩痼疾”。自“十五”计划开始,我国政府将治理产能过剩列入了宏观经济调控工作的重点,不断出台各种整顿治理措施,但产能过剩不仅没有得到根本解决,反而呈现出愈演愈烈之势,已陷入“越调控越扩张”的怪圈。2008年的国际金融危机过后,我国的宏观经济形势发生了根本性转变,经济增长持续下行并转而进入“新常态”。随着经济增长速度的放缓,工业领域的产能过剩问题也更加突出,已成为制约经济转型升级和结构优化的重要障碍,并正不断加剧宏观经济发展的系统风险。2013年底国务院出台的《关于化解产能严重过剩矛盾的指导意见》指出:“产能严重过剩越来越成为我国经济运行中的突出矛盾和诸多问题的根源”,“若不及时采取措施加以化解,势必会加剧市场恶性竞争,造成行业亏损面扩大、企业职工失业、银行不良资产增加、能源资源瓶颈加剧、生态环境恶化等问题,直接危及产业健康发展,甚至影响到民生改善和社会稳定大局”。各级政府应“充分认识化解产能严重过剩矛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在此背景下,深入研究我国产能过剩的形成根源、寻找和制定行之有效的产能过剩化解方法显得意义重大。本文对我国的产能过剩问题进行研究,与现有文献不同的是,本文将立足于西方经济学及供给学派理论的相关原理,从供给端切入。该选题充分考虑了当前我国宏观经济发展已经进入“新常态”的基本国情,对实际的产能过剩化解工作具有一定参考价值。本文采用规范研究与实证研究相结合的方法以及案例研究法等,力图将研究建立在严谨的理论分析与坚实的经验研究基础上,全文共分为六个部分:第一部分是绪论,主要内容包括本文选题的背景、意义、“中国式”产能过剩的定义、研究方法、全文的结构安排和研究框架以及创新点与不足。第二部分是对“中国式”产能过剩的基本判断。对于产能过剩,学术界存在着一些争议,而对于中国的产能过剩问题,更是存在着诸多似是而非的认识和判断,甚至是在政策层面。本章在吸收大量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我国的产能过剩实际情况,对“中国式”产能过剩做了全面而详细的阐述,形成几个对“中国式”产能过剩的基本判断,具体内容包括对产能过剩界定、测度、成因和化解对策四个方面的文献进行述评。第三部分提出了一个研究“中国式”产能过剩的新视角,也即从供给端研究“中国式”产能过剩。通过对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产能过剩与宏观经济调控的研究发现,虽然国内外经济波动在一定程度上对我国产能过剩产生了影响,但导致产能过剩的直接原因还是盲目投资和重复建设,而企业的盲目投资、重复建设行为与我国的要素供给和供给效率有着紧密的联系,结合供给学派的供给理论,要素供给和供给效率恰是“供给边”的深层次核心所在。具体内容包括从供给端研究产能过剩的理论基础、相关文献综述以及从供给端对我国产能过剩问题的分析研究。第四部分是要素市场扭曲与产能过剩。要素供给是“供给边”的一个重要内涵,它是生产和供给的前提条件,我国的要素供给呈扭曲状态,而导致要素供给扭曲的根源在于要素市场扭曲,本章就对要素市场扭曲与我国产能过剩之间的联系进行研究。要素市场扭曲对我国产能过剩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要素市场扭曲会对企业投资决策产生扭曲激励,进而引发盲目投资、重复建设的问题;二是要素市场扭曲会对企业的市场退出产生扭曲激励,阻止企业市场退出,进而导致产能过剩问题的固化。对于要素市场扭曲与产能过剩间的联系,结合多晶硅行业的案例分析进行了说明,并且还进行了实证检验,利用面板数据的固定效应模型对我国工业制造业28个行业1992~2013年的数据进行了检验,证明要素市场扭曲对我国产能过剩问题有着显著影响。本章的具体内容包括要素市场扭曲的定义、现状、成因、测度及要素市场扭曲对产能过剩形成机理的分析以及实证检验。第五部分是技术创新不足与产能过剩。供给效率是“供给边”的另一个重要内涵,由于构成宏观供给效率的基础是微观层面的企业生产效率,而技术创新不足将抑制企业生产效率的提高,所以本章具体分析和研究的是技术创新不足对我国产能过剩的影响。首先是在产能过剩的形成阶段,我国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低下、核心技术匮乏的现状对企业投资决策产生影响,极易引发低水平重复建设和结构性过剩等问题:其次是在产能过剩化解阶段,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低下、核心技术匮乏的问题不仅制约了产品出口贸易,还阻碍了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从而减慢了过剩产能的消纳速度,不利于产能过剩的化解。为证明技术创新不足与产能过剩间的联系,本章利用面板数据的固定效应模型对我国工业制造业28个行业2000~2013年的数据进行了检验,实证检验结果显示,加快技术创新对产能过剩的化解有着显著的积极作用。本章的具体内容包括要技术创新的定义及我国技术水平现状、我国技术进步的路径选择、技术创新不足对我国产能过剩的影响机理分析和实证检验。第六部分是结论及对策建议。本章首先总结了本文的主要工作及研究结论,然后在前文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化解产能过剩的新思路,并具体针对第四章、第五章的分析结论提出了加快我国要素市场改革及技术进步的对策建议。最后,对今后的研究方向做了展望。综上,本文从供给端视角对我国的产能过剩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得到如下结论:(1)产能过剩其实是国民经济供给端存在的结构性失衡矛盾的具体表现之一,具体可从要素供给及其供给效率两方面进行分析;(2)地方政府通过要素市场扭曲对企业投资决策和市场退出施加了扭曲激励,进而引发产能过剩及产能过剩固化的问题,基于此,加快推进要素市场改革、改变要素市场扭曲现状对化解我国产能过剩有着重要意义;(3)技术创新不足在产能过剩形成过程中起一定助推作用,并对产能过剩的顺利化解造成较大阻碍,基于此,提高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加快推动科技发展对化解我国产能过剩有积极作用。本文可能的创新点有:1)通过大量国内外文献的梳理、研究和分析,并结合我国产能过剩的历史经验及现状,归纳了“中国式”产能过剩的本质特征;2)构建了从供给侧研究我国产能过剩问题的基本框架,并提出了基于供给侧的产能过剩化解对策。本文结合宏观经济调控政策对我国产能过剩历史进行全面回顾,发现产能过剩是国民经济供给端存在的结构性失衡矛盾的具体表现之一,在此发现的基础上,提出了从供给端视角研究我国产能过剩问题的基本框架,具体从要素供给和供给效率两个方面对我国产能过剩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并提出了对应的产能过剩化解对策;3)运用我国制造业28个行业的面板数据进行实证分析,揭示了要素市场扭曲对产能过剩形成的直接助推作用,并发现技术创新不足是引发我国产能过剩问题的主要因素之一,加快技术创新对化解产能过剩有着重要的意义。

韩淑梅[9]2002年在《对我国通货紧缩问题的理论思考》文中研究指明通货紧缩问题是九十年代中期以来我国宏观经济运行中出现的新问题,它的存在不仅会影响到我国社会主义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还会影响到人民生活水平的进一步提高和改善。因此对于通货紧缩问题的研究具有理论和实践上的双重意义。本文从阐述通货紧缩的含义和判断标准入手,结合国内外因素,深入分析了我国通货紧缩问题产生的原因及现状,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治理我国通货紧缩问题的对策。 本文共分为五个部分: 第一部分:在分析国内外对通货紧缩含义的探讨基础上,提出通货紧缩的概念,并在此基础上结合我国的具体情况指出通货紧缩的判断标准,即在通货紧缩的判断标准上应采用多重标准。 第二部分:分析了通货紧缩的一般性成因。由于具体国情条件的不同,各国发生通货紧缩的原因也各不相同,但其共性的原因一般都与政策因素、有效需求不足、生产能力过剩以及外来因素的冲击相关。 第三部分:在通货紧缩的一般性成因分析的基础上,着重分析了我国近几年通货紧缩问题形成的原因。指出我国近几年通货紧缩问题的形成原因是国内外两大因素共同促成的。其中供需总量失衡是其形成的深层次原因。 第四部分:在深入分析我国通货紧缩成因的基础上,论述了我国通货紧缩的现状及走势判断,指出现行的治理通货紧缩的积极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存在的问题及完善途径,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治理我国通货紧缩问题的综合性措施。即要把短期和长期政策结合起来,从供需两个方面去调节经济。 第五部分:在深入分析了我国通货紧缩问题的原因及治理对策的基础上,指出通货紧缩作为一种基本的经济现象,从长期来看重在预防。对于我国来说防范通货紧缩即要重视供给创新,又要重视制度创新。 论文的新意是: (l)在通货紧缩的判定标准上,提出了多重标准,进一步丰富了通货紧缩理论。 门)在通货紧缩的成因分析上,从通货紧缩的一般性成因入手,把内外因结合起来阐述我国通货紧缩产生的原因。对以往单纯从内因上分析我国通货紧缩的成因问题是一个创新。 (3)在通货紧缩的治理上,通过对我国现厅的治理通货紧缩的财政、货币政策的分析,提出了治理我国通货紧缩的综合性措施。

郑继海, 韩铁鹰[10]2000年在《简论我国通货紧缩现象形成的原因及其对策》文中提出在人们的观念中 ,通货紧缩和通货膨胀都是与社会主义无缘的货币现象。然而 ,现实是残酷的。自从我国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经济就不断受到通货膨胀的骚扰 ,为治理通货膨胀我们付出了巨大的努力。目前 ,通货紧缩又成为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一大障碍。本文试图通过对通货紧缩现象的概念、成因及对策加以分析 ,以唤起人们对这一现象的认识 ,群策群力 ,共同为治理我国的通货紧缩、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 论我国的通货紧缩及其对策[D]. 冯燕. 西南财经大学. 2000

[2].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通货紧缩思想研究[D]. 王浩. 复旦大学. 2003

[3]. 我国通货紧缩时期财政政策研究[D]. 李浩然. 西北大学. 2005

[4]. 论我国通货紧缩的成因及其治理对策[D]. 杨琪章.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2003

[5]. 货币供求和货币政策的理论与实证分析[D]. 胡振华. 中南大学. 2002

[6]. 论“通货膨胀目标制度”[D]. 周素芳.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2003

[7]. 新中国60年货币思想史领域五个理论的历史演进研究[D]. 刘贵鹏. 西北大学. 2011

[8]. “中国式”产能过剩问题研究[D]. 高越青. 东北财经大学. 2015

[9]. 对我国通货紧缩问题的理论思考[D]. 韩淑梅. 东北师范大学. 2002

[10]. 简论我国通货紧缩现象形成的原因及其对策[J]. 郑继海, 韩铁鹰. 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00

标签:;  ;  ;  ;  ;  ;  ;  ;  ;  ;  ;  ;  ;  ;  ;  ;  ;  ;  ;  ;  

论我国的通货紧缩及其对策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