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师范大学 河南 新乡 453007
摘要:认知语言学是在新的哲学观和认知观基础上,以人们的经验、对世界感知和概念化的方法研究语言的新兴语言学科。《本草纲目》草部药名的命名与人的认知有关,人们在命名时也运用了修辞,让药名更符合人的思维模式,更易识别。
关键词:《本草纲目》草部药名;修辞;认知
一、《本草纲目》草部药名分类
(一)中草药的学科命名
1.只含一个能指的命名
在草部180个药名中,有19个只含一个能指的命名,分别是:
锁阳、前胡、缩砂蔤、益智子、茵陈蒿、鸡冠、苎麻、大青、木贼、决明、蓼、半边莲、蓖麻、附子、龙舌草、藻、海带、白及、射罔。
可见,草部只有一个能指的命名占少数。
2.含多个能指的命名
在草部180个药名中,有161个含多个能指的命名,如:
黄连又名王连、支连;三七又名山漆、金不换;甘草又名:蜜甘、蜜草、美草、蕗草、灵通、国老等。
含多个能指的命名是指一种药材有多个命名,所指和能指是一对多关系。原因是各地有方言差异,同一药材叫法不一。
3.中草药命名能指与所指的关系
如:野菊,又名苦薏。薏为莲心,野菊味苦如莲心,故名;续断,又叫属折、接骨、龙豆、南草。续断、属折、接骨都以其功效命名。
分析可得,中草药命名的所指是以能指的形态、功能、生长地、气味、颜色、发现者而命名或叙述的。不管以哪一点来命名,都离不开能指。
(二)中草药的修辞命名
1.外在形态类
在草部180个药名中,有44个药名是以形态命名的。分别是:
人参、桔梗、萎蕤、知母、赤箭天麻、术、狗脊、贯众、白头翁、地榆、黄连、独活、贝母、山慈姑、石蒜、白茅、藁本、芍药、藿香、兰草、旋覆花、鸡冠、大蓟 小蓟、恶实即牛蒡、枲耳、天名精、麦门冬、淡竹叶、鸭跖草、地肤、瞿麦、马鞭草、甘蓝、蓼、虎杖、蒺藜、海金沙、蓖麻、虎掌 天南星、菟丝子、木鳖子、番木鳖、马兜铃、卷柏。
以形态命名很直观,易使人想起其其根、叶、茎或整体形状。
①以根命名的如:
山慈姑(根如水慈姑,花如灯笼而呈红色)、石蒜(根如蒜状,皮色紫赤)、人参(参生日久,根渐如人形)、知母(老根旁初生的子根,状如蚔虻,故曰蚔母,讹为知母、蝭母)、黄连(其根如黄色串珠相连)等;
②以叶命名的如:
白茅(其叶如茅)、赤箭天麻(其茎如箭杆,红色,叶在顶端)、贯众(其叶如凤尾,众多枝茎连贯于一根)等;
③以花命名的如:
鸡冠(其花如鸡冠)、大蓟 小蓟(其花如髻)等;
④以果实命名的如:
瞿麦(其实如燕麦,内有小黑子)、蓖麻(蓖也作螕,即牛虱。其实有麻点,故名)、马兜铃(附木生长,叶落而果在,如马项之铃铛)等;
⑤以整体命名的如:
贝母(其形如聚贝子)、狗脊(其苗如贯众,根长而分叉,状如狗脊,肉呈青绿色)等;
2.功能类
在草部180个药名中,有29个以其功能命名。分别是:
甘草、肉苁蓉、锁阳、远志、丹参、茈胡、防风、木贼、当归、芎?、益智子、补骨脂、姜黄、苏、茺蔚即益母子、续断、苎麻、灯心草、牛膝、决明、青黛、大戟、蚤休、牵牛子、栝楼即天花粉、葛、泽泻、昆布、骨碎补、熏香。
中草药以治病、养生为功效,故大多以其功效命名。如:
当归(当归调血,为妇人要药,有思夫、延续子嗣之意)、茺蔚(益母子)(对妇人有益,亦能明目益精,故名益母、益明)、决明(因明目而命名)等。
以功能命名分直接描述和比喻两种。描述多为主谓结构和述宾结构,如:益智子、补骨脂等。比喻是将药效比作他物的某一特征,如:木贼,治木骨者,以之磋擦则光净。
3.地名类
在草部180个药名中,有19个以其所在地命名。分别是:
沙参、巴戟天、高良姜、泽兰、野菊、番红花、车前、水蓼、泽漆、常山 蜀漆、龙舌草、海藻、石韦、石胡荽、地锦、石斛、陟厘、石蕊、石斛。
中草药生长需要特定的环境和气候,以地名命名易让人以当地环境判断,如:
泽兰(生长在池泽旁)、石韦(蔓延于石上,其叶如皮)、沙参(色白,宜于沙地生长)等。
4.人名类
在草部180个药名中,有3个以其发现者命名。分别是:
徐长卿、使君子、何首乌。
以人命名是为纪念发现者,感谢其做出的贡献,如:
徐长卿(因其常以此药治病,故名)、使君子(民间传说潘州郭使君治疗小儿疾病常用此药,故名)、何首乌(因其见此草夜间藤交结在一起,采食后发现功用良好,故名)等。
5.叙事类
在草部180个药名中,有32个以叙事命名。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分别是:
淫羊藿、三七、龙胆、白芷、豆蔻、缩砂蔤、肉豆蔻、郁金、莎草、马兰、菊、刘寄奴草、夏枯草、箬、甘蕉即芭蕉、葵、迎春花、款冬花、鼠曲草、王不留行、谷精草、半边莲、甘遂、附子、乌头即草乌头、半夏、月季花、菖蒲、藻、海带、蛇床。
以叙事命名是人们欲描述生动,使大家印象深刻。如:
淫羊藿(豆叶叫藿,此物叶像豆叶。西川北部有淫羊,食此草一日交合百遍。人服后性欲旺盛)、王不留行(其性走而不止,即使有王命也不能留其行)、谷精草(谷田余气所生)、夏枯草(过夏至即枯)等。
6.气味类
在草部180个药名中,有9个以气味命名。分别是:
苦参、香薷、假苏、连翘、五味子、香蒲 蒲黄、酸浆、败酱。
气味对人的感官有先天的刺激性,以气味命名和人所感一致,如:
苦参(苦以味道命名,参以功效命名)、香薷(气香、叶柔)、五味子(其皮肉甘、酸,核辛、苦,都有咸味,五味俱全)等。
7.颜色类
在草部180个药名中,有17个以颜色命名。分别是:
黄耆、黄精、玄参、紫草、白及、黄芩、白鲜、白前、牡丹、白豆蔻、青蒿、红蓝花、大青、紫菀、鳢肠即旱莲、紫花地丁、大黄。
颜色诉诸视觉,如:黄耆(耆,长。其色黄,为补药之长)、紫草(花紫根紫)、白及(其根白色,连及而生)等。
8.两个特征以上组合类
在草部180个药名中,有7个由两个特征组合命名。分别是:
仙茅、秦艽、升麻、细辛、荆三棱、麻黄、地黄。
若中草药很难命名,就结合两个以上的特征来命名,如:
仙茅(其叶似茅,久服轻身)、龙胆(叶如龙葵,味苦似胆)、荆三棱(其叶有三棱,生长于荆楚之地)等。
9.其他类
在草部180个药名中,有21个属于其他类。分别是:
曼陀罗花(梵语指杂色)、荠苨、前胡、延胡索、山柰、荜茇(荜拔当作荜茇,出自《南方草木状》,为番语)、蓬莪蒁、茉莉、薄荷、荠苎、艾、茵陈蒿、青葙、蠡实、葶苈、萹蓄、射罔、射干、芫花、酢浆草、马勃。
此类中草药,在《本草纲目》相关释义中,均无解释理据。
二、中草药修辞化命名的认知阐释
(一)中草药命名的命题模式
1. 中草药命名命题模式中主体的构成
如:桔梗,其根结实而梗直;葳蕤,木叶垂落之状;肉苁蓉,补而不峻猛;独活,一茎直上,不随风摇动;苏,舒畅之意;茺蔚(益母草),明目益精;黄耆、黄精亦如是。
2. 中草药命名命题模式中的结构构成
如:马兰,俗称大物为马,其叶如兰而大;鸭跖草,花深碧色,有角如鸟嘴;鸡冠,花状如鸡冠;蓬莪荗,荗在根下等。
(二)中草药命名的意象-图式模式
1.中草药命名的容器图式
容器图式有三个,即内部、外部和外界。其基本逻辑来自内部结构的配置方式。如:灯心草,“灯”是由青铜或玻璃等制成的容器,指此草形态特征如灯,心是灯的容纳物;甘蕉、谷精草、海金沙等亦如是。
2.中草药命名的系联图式
“系联”图式表示两事物相互连接的关系。如:秦艽,根呈罗纹交纠则质优;骨碎补,开元皇帝以其主伤折;附子,附乌头而生;蛇床、连翘、知母、黄连皆如是。
3.中草药命名的“部分-整体”图式
如:藁本,其根上苗下如禾藁;缩砂藌,其果在根下,仁在壳内;;荆三棱,其叶有三棱;牛膝,其茎有节,似牛膝;补骨脂、续断、五味子、马兜铃等皆如是。
(三)中草药命名的转喻模式
转喻具有认知域内部特征,是用同一认知域中一个形象的事物或概念来替代另一事物或概念。
1.中草药命名的部分整体转喻
如:细辛,根细而味辛;虎杖,杖言其茎,虎言其斑;半边莲,秋季开淡红紫色的小花,只半边,状如莲;牛膝、款冬花亦如是。
2.中草药命名的地点模型转喻
如:曼陀罗花,佛说法时天上所降之花。又道家北斗有陀罗星使者,指杂色;石胡荽,生于石缝及阴湿的小草;地锦,赤茎铺于地;泽泻、石韦等亦如是。
3.中草药命名的用品与用品使用者间的转喻
如:何首乌,被其人采食;王不留行,王命也不能留其行;牵牛花、刘寄奴草等如是。
4.中草药命名的谐音转喻
苏,舒畅意;菊,本作蘜,从鞠,穷尽意;箬若竹而柔弱;葵,揆,揣度;紫菀、麦门冬等皆如此。
(四)中草药命名的隐喻模式
隐喻的形成具有认知域外部特征,是不同认知域之间的映射,一个命题模式从某个认知领域映射到另一认知域里相应的结构上。如:赤箭天麻,其茎像箭杆;术,像其根干枝叶的形状;远志,能益智强志;白头翁,状如白头老翁;地榆,其叶像榆,铺在地上;防风,以治风为要;升麻,叶像麻,性上升;山慈姑,根像水慈姑;龙胆,叶如龙葵等。
通过对《本草纲目》草部药名的整理分析可知,能指的命名大多是修辞化的命名,药名的能指与所指都是有一定依据的,命名与人的认知有关,更便于记住药名,也显示了能指与世界的关系。
参考书目:
[1] 高海波.盖国忠.本草纲目(精版)[M].南京:江苏凤凰科学技术出版社,2016.
[2] 张敏.认知语言学与汉语名词短语[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
[3] 席扬,翁强.文学思维活动的修辞化探寻:“文学命名”初论[J].山西大学师范学院学报,2002.
[4] 李绍林,李俊德.《本草纲目》“释名”研究综述[J].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2013.
作者简介:岳贺云,河南师范大学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专业研二学生。
论文作者:岳贺云
论文发表刊物:《语言文字学》2018年第9月
论文发表时间:2018/9/27
标签:药名论文; 中草药论文; 本草纲目论文; 认知论文; 图式论文; 慈姑论文; 修辞论文; 《语言文字学》2018年第9月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