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对党的执政观的深化,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重要思想论文,代表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D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3605(2006)05-0034-02
建设什么样的执政党和怎样建设执政党,这是一个事关中国共产党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前途和命运的重大问题。作为执政兴国的思想武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站在时代的高度,从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各个领域和党的思想、组织、作风、制度建设各个方面,紧密结合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科学地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执政党和怎样建设执政党的根本问题,深刻揭示了共产党执政的本质规律性。标志着我们党对执政规律的认识达到了一个新的境界,是我们党执政观的伟大提升。
1.深化了中国共产党对执政规律的新认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进一步深化了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深刻揭示和回答了共产党的执政本质、执政内容、执政基础、执政纲领、执政资格、执政方式和执政前途等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形成了共产党执政的科学理论体系,开辟了马克思主义执政理论的新境界。
历史和现实的经验告诉我们,政党在取得了政权、成为执政党之后,最根本的,就是要运用手中的权力,推动国家和社会的发展,致力于为人民谋福利,以取得人民的认同和长久的支持。对于这个所有政党都必须遵循的道理,共产党不但不能例外,而且由其性质所决定,在这一点上应该做得比其他政党更好。共产党是人民用来实现当家作主愿望的工具。党之所以能够执政,归根结底,就在于它反映了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发展要求,代表了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人民因此才拥护党,信任党,才把权力交给党。离开了人民的拥护,政党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所以,共产党要长期执政,就必须始终不离开这个根本。这是执政规律中最根本的规律。回顾我们的历史经验,在这个问题上的认识越是清醒,党的事业的发展就越是顺利;反之,我们离尊重规律越远,失误就越严重。可见,只有坚持“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持全面的发展观,强调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才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不断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
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党要长久执政,关键在坚持与时俱进,核心在坚持党的先进性,本质在坚持执政为民。正是在认真总结共产党执政的历史经验,科学把握社会发展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政党执政规律的统一性,深刻分析当今世界和中国以及党的队伍发生的一系列重大变化的基础上,“三个代表”把立党、执政、兴国有机统一起来,从党执政的经济基础、思想基础、群众基础等重要方面,对共产党执政规律作出了新的总结和概括,这一科学论断,创造性地回答了新的历史条件下建设什么样的党和怎样建设党的问题,成为新世纪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行动纲领。
2.凸现了对中国共产党执政合法性的新思考。“三个代表”是在世纪之交国际国内形势发生深刻变化的历史条件下提出的。它表明执政党合法性问题,即取得人民支持和认同,不是一个彻底解决了的问题。马克思主义政党观认为,任何政党总是代表一定阶级、阶层和社会集团的利益,都需要赢得本阶级、阶层和社会集团的支持,以巩固自己执政地位,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离开了一定阶级、阶层和社会集团的支持,党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从中国共产党面临的国际国内环境来看,获得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将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形势的变化,愈显重要和紧迫。在苏联、东欧等国,由于这个问题没有解决好,共产党不但失去了执政地位,而且自己也垮掉了。它意味着,回答不好这个问题,不但不能执好政,已经在手的政权也仍然有得而复失的危险。
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不是自封的,而是历史形成的。这种领导地位和执政地位也被庄严地写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里。但是,严格地说,执政的合法性,不仅不应停留在历史形成的既有事实上,也不能仅仅体现为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法律条文中,最根本的要体现为人民群众支持和拥护的道义上。只有这样,党的执政的合法性才能获得最深厚的现实基础。
在当前世界经济全球化、政治多极化、多元文化相互激荡的大的背景下,国内改革和建设进入关键时期,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正发生着深刻而广泛的变化,经济主体、利益主体、社会阶层、价值取向、生活方式都呈现出多样化和复杂化的特点。这种发展、变化,从一定意义上说对党的执政地位和能力提出了重大挑战和考验。我们必须做到准确观察世界风云变幻,沉着应对各种危机和挑战,深刻认识“执政合法性”这一问题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真正做到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只有这样,我们党才能不仅成为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而且成为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党才能始终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衷心拥护和支持,党的执政才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和现实基础,党执政的合法性才能有根本的保障。
3.强化了中国共产党执政为民的价值取向。“三个代表”不仅是治国治党的指导思想,它更是一种升华了的执政的价值观念和行为理念。首先,它集中体现了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邓小平同志说:“中国共产党党员的含义或任务,如果用概括的语言来说,只有两句话: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一切以人民利益作为每一个党员的最高准绳。”因此,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就成为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唯一宗旨,成为区别于其他任何政党的根本标志。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江泽民同志把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同代表中国先进的社会生产力发展要求和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联系和统一起来,深刻地体现了党的先进性和人民性的内在统一。由此可以看出,代表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是我们党三代领导人一以贯之的思想,是我们党本质特征的集中体现。
其次,它反映了执政为民的本质。执政是执掌政权、治理国家、管理社会的活动,为谁执政是其本质问题。相信谁、依靠谁、为了谁,是否始终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是区分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的分水岭,也是判断马克思主义政党的试金石。对于马克思主义执政党来说,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充分发挥全体人民的积极性来发展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始终是最紧要的。全国各族人民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人民群众积极性创造性的充分发挥是我们事业成功的保证,不断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我们党全部奋斗的最高目的。党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党的全部活动和工作,党的领导干部和广大党员的所有行为,都必须统一到执政为民的根本要求上来。
其三,它饱含着一切为民的情怀。“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人心向背,是决定一个政党、一个政权盛衰的根本因素。马克思主义政党的理论路线和方针政策以及全部工作,只有顺民意、谋民利、得民心,权为民用,利为民谋,情为民系,始终坚持一切相信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尊重人民群众的创造,倾听人民群众的呼声,关心群众的疾苦,努力维护好、实现好和发展好中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同群众同呼吸、共命运,同甘苦、共患难,成为群众的知心人,也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始终得到人民群众的理解、关心和支持。
4.揭示了中国共产党执政能力建设三大主体内容。认识和评价党的执政能力,可以从多方面、多角度进行,也可以细分为很多种,但就一个政党整体而言,党的执政能力最根本最主要地体现在三个方面。其一,是领导经济建设的能力。经济建设是我们一切工作的中心,只有集中力量进行经济建设才能发展自己。才能提高我们的综合国力,才能充分地显示出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才能更好地坚持党的领导,巩固党的执政基础。随着我国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深入发展,迫切要求我们改变长期以来在计划经济体制下领导经济建设的方式和方法,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领导体制和领导机制,在实践中不断认识和运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规律。特别是随着我国加入WTO,中国经济进一步融入经济全球化的进程,这要求我们党必须熟练掌握市场经济的运行规律,熟悉WTO的运行规则,提高驾驭经济全球化的水平和能力。
其二,是引领社会思想文化的能力。执政党要获得人民群众的普遍认同和拥护,既需要有物质力量做基础,也需要相应的精神力量作保证,执政的思想文化基础是执政基础的灵魂。坚实的思想文化基础可以解决人民群众对党作为执政党的思想认同感的问题,使人民群众在社会发展进程中与执政党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为人民群众投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只有提高党对文化建设的领导水平,党才能确保文化建设的正确方向。在新的历史时期,面对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和人们思想变化的特点,在思想价值观念日益多样化的趋势下,我们如何在坚持和巩固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的同时,积极吸收和借鉴古今中外一切有利于我们发展、能为我们所用的人类文明成果,从思想、道德、文化等各个方面锻造和磨砺我们的精神武器,使这一精神武器包含更加广泛丰富的内容,这需要党不断创新思路、改进方法。
其三,是凝聚和团结群众、构建和谐社会的能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巩固党执政的社会基础,实现党执政的历史任务的必然要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必然要求,是我们党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重要体现,也是我们党实现执政的历史任务的重要条件。这要求我们,必须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积极因素;必须正确认识及妥善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和其他社会矛盾,协调好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必须抓紧解决人民群众生产生活中的突出问题和困难;必须加强社会建设和管理,营造良好的人际环境,保持良好的社会秩序,维护社会稳定。只有把这些工作都更加自觉、更加主动地做好了,我们党才能不断增强执政的社会基础,才能更好地实现时代赋予我们的历史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