潍坊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山东省潍坊市 261205
摘要:近年来,建筑行业的发展趋势越来越迅猛,建筑工程项目类别不断增多,大大改善了人们的居住环境以及建筑功能。但是与此同时,建筑结构设计中还存在一定的问题,需要设计人员进行解决和改善,消除建筑结构设计中的安全隐患,以此提高建筑物的安全性。基于此,设计人员首先要意识到自身工作的重要意义,明确责任,在工作中不断积累经验,提高设计水平,促使建筑结构设计更加科学合理,严格遵守国家的相关建筑规范,切实落实建筑结构设计中建筑安全性的终身责任制。
关键词:建筑结构设计;安全性;对策
中图分类号:TU318 文献标识码A
1我国建筑结构设计中存在的安全性问题
1.1设计师的安全意识薄弱
建筑结构设计的安全性来源于设计师的设计,但是如果设计师的安全性意识不强,那么很难设计出安全性较高的建筑物。在我国现阶段发展中,无论是建筑设计师还是建筑施工人员,对于建筑中的安全性意识都很薄弱,从而导致了安全事故频发,造成了人民利益的损害。因此,建筑结构设计师的安全意识是我国建筑结构设计以及施工中安全性的重要保障。除此之外,在建筑结构设计中要严格按照相关规章制度进行合理的设计,确保建筑物的安全质量。同时,对于刚毕业没有相关经验的大学生而言,首先要严格解析和遵守相关规范并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严格遵守相关技术质量标准,积累经验,争取早日能够熟练运用相关技术知识,提高我国建筑结构设计的安全性能。为了避免后期出现安全隐患的情况,在进行施工过程中要特别注重对施工过程的跟踪监察,保证施工的有效进行。
1.2前期勘察不到位
建筑结构的设计需要从施工现场的地质地貌等多方面因素进行全面的勘察并结合相关科学文化知识进行针对性设计才能够保证建筑工程结构设计的安全性。建筑物的抗震性设计也是建筑安全的重要保证。但是目前我国建筑物的设计以及施工中存在一个误区就是认为建筑施工现场处于一个非地震带就不会发生地震,因此降低了对建筑物抗震性的设计要求,一旦地震发生,那么损失将无法计量。因此建筑物的抗震性设计也是在建筑安全设计中的一个必然要认真考虑的因素,不容忽视。
1.3耐久性设计薄弱
建筑物的特别性在于其实长期暴露在外的物体,因此要受到诸如温度变化、自然灾害、气候以及意外事故等不可控因素的侵蚀,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对其安全性的考验。除此之外建筑物在使用的过程中并不能经常进行养护等工序,因此会出现承载力过早不足的现象,致使建筑物过早损害,从而影响其使用寿命。这种现象的产生来源于对建筑物耐久性设计的不足,建筑物无法长期承受过多的荷载,因此会导致建筑物的安全性问题。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提高建筑结构设计安全性的措施
2.1做好安全教育与宣传工作
结合现阶段建筑结构设计中安全意识不足的问题,相关部门要及时对设计企业与单位等积极开展安全意识的教育与宣传工作,同时还要帮助其认识到做好安全设计的重要性,建立出完善的考核机制,这样才能确保建筑物的安全。必须严格处罚设计中没有认识到安全问题的人员。借助经济等手段来提高建筑结构设计中的安全意识,为安全设计奠定坚实的基础。
2.2提高设计人员的整体素质与水平
勘察设计单位和设计工程师是建筑结构设计中的直接执行人员,其自身水平上的高低直接影响到了设计结构上的可行性和安全性。在实际工作中相关部门要做好专业人员的知识培训工作,提高技能与能力,帮助其掌握好建筑结构设计中的各方面知识,从而保证理论基础上的充实。借助不同的比赛或是交流会等来提高设计人员的设计经验,保证方案设计的合理性,分析好其中存在的问题,真正从整体上来提高设计人员的综合素质。
2.3严格按照国家规定的建筑规范设计建筑结构
建筑行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性产业之一,近年来得到迅猛发展,在这种情况下,建筑结构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和重视,国家也对规定了相应的建筑规范,并且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进行完善和更新,促使建筑规范与时俱进。因此,在进行建筑结构设计时,要严格按照国家规定的建筑规范设计建筑结构,提升建筑施工质量,杜绝一切建筑安全隐患的发生,提高建筑物的安全性。另外,还要及时指出建筑结构设计中不符合国家规范的行为,并提出针对性的措施进行解决,以此避免或者减少建筑安全隐患的发生率,提高建筑结构设计水准,从而确保建筑物的安全性。
2.4加强前期勘察工作
在建筑结构的设计中,无论是对于安全性的设计还是对于建筑物各方面的设计,都要在进行详细的现场勘查后再进行针对性的设计,这样才能够更高程度的保证建筑质量的全面性。在进行建筑安全设计时要考虑到地质状况、气候因素以及自然灾害等多方面因素,同时要对测量点的布置、钻探孔的深度、测量设备的精准度有一个详细的了解,确保每一个步骤都能准确无误的进行。只有保证了每一项细节的全面性才能够保证建筑物整体的安全性。
2.5加强抗震性设计
除加强前期的勘察工作外还需要特别注重建筑物的抗震性能,所以建筑设计师在对建筑物进行安全设计时要特备考虑其对于地震的抗震性要求,这就需要设计师在勘察使其对施工地区的地形、地貌以及地质等方面的因素进行全面性考量,同时利用相关的科学技术知识结合实际情况进行针对性的设计,特别是对施工的材料设施等都要进行严格的把控,确保建筑物的安全性。
结束语
经济的发展推动了城市化的进程,在城市化进程中建筑行业已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支柱性产业。伴随着人们生活需求的逐渐提高,建筑行业必须在新的建筑方针指导下进行设计和建造。建筑物的安全性设计是建筑安全的首要前提,只有做好了建筑物的安全性设计,才能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李达新.关于建筑结构设计中提高建筑安全性的分析[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6,10:244.
[2]侯捷.在建筑结构设计中提高建筑安全性的几点思考[J].江西建材,2016,13:32+35.
[3]曾凡林.浅谈在建筑结构设计中如何提高建筑的安全性[J].建材与装饰,2016,08:71-72.
[4]李书源.浅谈在建筑结构设计中如何提高建筑的安全性[J].建材与装饰,2016,28:110-111.
论文作者:付登安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7年第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6/30
标签:建筑论文; 建筑物论文; 结构设计论文; 安全性论文; 建筑结构论文; 抗震性论文; 设计人员论文; 《防护工程》2017年第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