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肺心病心力衰竭63例临床护理观察分析论文_赵翠翠

慢性肺心病心力衰竭63例临床护理观察分析论文_赵翠翠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道里区新发红十字医院 150010

[摘要]慢性肺心病心力衰竭患者由于慢性缺氧、感染导致水电解质紊乱,临床应用心先安可以使患者心力衰竭的症状、肺部的湿罗音及运动耐量大多数得到了明显的改善,能增强心肌收缩力,改善心力衰竭症状;用药的同时积极采取有效的护理配合,保持环境安静、空气新鲜维持适当温湿度,有计划地进行护理治疗活动,以减少不必要的干扰;给予持续低流量吸氧,必要时可通过面罩或呼吸机给氧,定时监测血气分析;遵医嘱正确使用抗感染、强心利尿、祛痰平喘、营养支持等药物,观察疗效和副作用;给予清淡易消化富含营养、高维生素饮食、少量多餐,保持大便通畅;病人烦躁不安时要警惕呼吸衰竭、电解质紊乱等,切勿随意使用安眠、镇静剂以免诱发或加重肺性脑病。

[关键词]肺心病;心力衰竭;临床诊治;护理措施

慢性肺心病心力衰竭患者由于慢性缺氧、感染导致水电解质紊乱[1],临床应用心先安可以使患者心力衰竭的症状、肺部的湿罗音及运动耐量大多数得到了明显的改善,能增强心肌收缩力,改善心力衰竭症状;肺心病的患者到底应该如何护理才能提高我们临床的治疗效果,我们都知道这种疾病容易发生在老年的身体之上,为此我们应该给予老年一定的知识宣教,再者我们还应该给予陪床患者家属一定的知识宣教,为此本文收集整理了2015年10月-2018年12月我院收治的63例肺心病心力衰竭患者的康复病历资料,总结诊治与护理经验,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收集整理了2015年10月-2018年12月我院收治的63例肺心病心力衰竭患者的康复病历资料,其中男40例,女23例;年龄48-74岁,病程12-20年。心功能Ⅳ级者56例,心功能Ⅲ级者14例,心功能Ⅱ级者14例,合并高血压者20例,心电图显示ST-T段改变者16例,所欲例患者肝、肾功能基本正常。

1.2 治疗方法:患者入院后均给予吸氧、抗感染、祛痰、平喘、维持水电解质平衡、使用利尿剂、洋地黄类药的基础上,给予心先安90mg加5%葡萄糖注射液250ml中缓慢静脉滴注,每日1次,疗程为5-10天。主管护师详细记录呼吸频率、心率、血压、肺部罗音、肢体水肿程度,治疗前和治疗后均描记常规12导联心电图,观察ST-T段的改变,同时在治疗前、疗程第5天和治疗后各测动脉血气分析,并在治疗前后检查血、尿常规,肝、肾功能及电解质等。

1.3疗效判定标准[2]及结果:显效: 心力衰竭症状、体征消失,心功能恢复正常为;有效:心力衰竭症状、体征改善,心功能改善1级以上者;无效:症状、体征无明显改善,心功能改善不超过1级。入选的63例患者经过10天的治疗,显效50例,有效12例,无效1例,有效率为98.41%。患者在治疗后动脉血气均有好转。极少数患者在静脉滴注速度过快时出现恶心、心悸,减慢滴速后症状消失。

2.护理措施:对于肺心病,一定要做好相应的护理准备,包括及时的清除痰液,改善肺泡的通气,避免呼吸道出现阻塞这种现象,同时要给予持续低流量的吸氧。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一般对于重症的患者,会出现呼吸困难、心力衰竭的现象,为了缓解症状的,可以持续的给予低流量的吸氧,一般的痒流量在每分钟一到两升,经导管持续的吸入。那么同时要保证,水和盐的摄入量,一定要准确,不宜过多,避免出现水肿的现象,或者是诱发其他的高血压等症状。同时要改善病人的营养状态,饮食可以多吃一些高蛋白、高维生素容易消化的饮食。也可以通过,少食多餐的方法,进行护理。同时也可以帮助病人加强锻炼,比如腹式呼吸,或者全身的有氧运动,同时也可以用冷水洗脸或者是洗鼻,对于家属,也要做好相应的心理护理工作,包括帮助病人减轻心理负担,这些都是必要的。由于绝大多数慢性肺心病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并发肺气肿后果,因此积极防治这些疾病避免慢性肺心病发生了根本措施[3]。讲究卫生戒烟和增强体质,提高全身抵抗力,减少感冒和各种呼吸道疾病发生,呼吸道感染是慢性肺心病病患者发生呼吸衰竭常见的诱因,应积极给予治疗。于以发生慢性肺病的患者分别加以处理,缓解期治疗是防治肺心病发展关键,可采用一冷水擦身,膈式呼吸以及改善肺通气的耐寒及康复训练,二镇咳平喘和预防感染的对症处理。

3.小结:慢性肺心病患者,由于慢性缺氧、感染及水电解质紊乱,对洋地黄类药物耐受性降低,疗效较差,经常规应用利尿剂、血管扩张剂及洋地黄类药物、抗感染、吸氧等治疗无效或疗效不满意,若进一步加大洋地黄用量,又担心发生洋地黄中毒或已有中毒迹象,故加用心先安静脉滴注。在配合应用心先安后,心力衰竭的症状、肺部的湿罗音及运动耐量大多数得到了明显的改善。对于肺心病的患者来说我们最好给予患者一定的心理护理和用药护理,再者教育肺心病患者还应该及时调整自己的心态,让自己随着自己所生活的环境而发生改变,适应目前生活的环境。主管护师保持病房安静,严格探视制度,避免情绪激动。室内要求空气新鲜,保持一定的温湿度,禁止吸烟。给予适当抬高头部或取坐位,双下肢下垂,减少回心血量;要做好解释,保持情绪稳定。消除心理压力和恐惧。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指导病人使用放松技术;保持呼吸道通畅:清醒病人协助翻身、拍背,痰液粘稠者给予雾化吸入,多饮水,以利于痰液排出。无力咳嗽者经口或鼻导管吸痰。

肺心病病程长,对慢性CO2潴留病人持续低流量吸氧1-2L/MIN。氧浓度控制在25-30﹪。病人由于长期吸氧,吸入干冷的氧气不利于气道的湿化,痰液不易排出,可在湿化瓶中加温开水,60-70℃为宜[4]。氧疗中每天更换湿化瓶、湿化液和鼻导管,并注意各种导管是否通畅以及观察用氧后的反应。管道及湿化瓶每日消毒。注意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及发绀情况,定时作血气分析。但是我们在护理肺心病的患者的时候还应该注意患者营养,因为我们肺心病的患者会出现护理的问题,为此还应该多多的休息,不能劳累,此外我们在接受治疗出院之后,还应该定期的复查我们的疾病发展状况,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给予肺心病患者较好的治疗和护理。

[参考文献]

[1] 刘坤申.心源性休克的当代治疗.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16,23:18.

[2]朱文清.血管扩张剂在心力衰竭中的应用与进展.新医学,2016,17:212.

[3]蔡飞.第四代喹诺酮类抗菌药物的不良反应及药物相互作用.中国临床药学杂志,2017,8:11.

[4]吴广明.左氧氟沙星治疗49例地方性斑疹伤寒.中国抗感染杂志,2016,5:104.

论文作者:赵翠翠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9年第0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9/5

标签:;  ;  ;  ;  ;  ;  ;  ;  

慢性肺心病心力衰竭63例临床护理观察分析论文_赵翠翠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