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解决物资采购公开招标工作中招标方案、资格审查、评标办法、专家库、全过程风险防控、招标效率管理、诚信体系建设等难题,有助于更好开展工作。
关键词:物资采购;公开招标;问题思考;
(一)招标方案设计,包含标准化(技术规格书)
问题:招标方案的设计决定招标采购工作是否能顺利开展,决定招标采购的质 量,能否满足招标人的实际需要;是科学、规范、有效地组织实施招标采购工作的必要基础和主要依据。招标方案一般包括:需求分析、范围 、质量、进度、价格以及招标组织形式、招标方式、投标人资格条件、招标程序及时间计划,招标工作目标与保证措施、可能发生的风险和解 决预案等内容。
对策和方法:
(1)合理制定招标方案,选择合适的招标组织形式、分析招标物资基本特征和 需求信息、分析市场供求状况、落实招标条件、招标的经济性和适用性分析。
(2)科学合理地设定产品技术要求,需结合生产需求,与用户、计划、生产、 设备、设计等部门对接确定技术要求;研究市场了解技术革新及其新技术新产品的市场推广应用情况。对于确定技术要求,前期可进行技术交 流,一是通过技术交流,进一步完善技术方案;二是设置关键技术指标,并提出否决条件;三是避免出现指定条款和歧视性条款;四是除了主 要的性能、技术指标外,主要原材料、外购件的品牌不能明确,但必须要明确所处行业的层次,也要在招标文件中列出且不能唯一,要求的品 牌在行业中要处于同等水平。技术参数不明确、技术要求不统一的,均不能进入招标程序。
(3)客观化地制定供应商资格审查条件、评标方法、定标淘汰原则和中标结果 的确定执行等环节,避免主观意识操控招标采购的可能。
(4)功能和性能要求、使用效果要求等内容要完整、清晰,明白“要买什么东 西、要到达什么要求”。
(5)合理的确定投标商的资格审查条件,资格条件的设置本着精诚合作、广泛 调研、深入分析、反复提炼、集中审议、精准定位原则进行,确保依法合规,满足招标项目的需要。
(6)不同的物资类型采用不同的招标方式:战略型物资采用基准价法,杠杆型 物资采用最低价法,常规型物资采用经评审的最低价法,瓶颈型物资采用基准价法。
(7)建立企业招标方案评审机制。建立招标方案多部门评审机制,招标方案需 要招标部门、采购部门、使用单位、技术部门、法律部门共同审核、审批。重点项目或复杂技术产品邀请专家进行审核。
(二)资格审查(包括现场复核)
当前存在的问题:
1.资格审查标准问题。一是现行资格审查标准尚未涵盖所有集团化采购物资目 录,执行过程中缺乏依据;二是同一物资品种在不同项目、不同区域、不同企业设定的资格审查标准不统一。
2.资格审查方式问题。大部分招标业务采用资格后审方式,风险点后移;对首 次响应的供应商还要开展现场审查,依据现场审查结果评定招标结果,时间有限工作处于被动状态。
3.资格审查效率问题。对同一物资品种,根据项目、区域、企业的招标需求分 别开展资格审查,存在重复审查现象。
4.现场审查(复核)问题。一是现场审查标准尚未在招标文件中体现现场审查 标准,与招标文件关联不够;二是现场组织难度较大。现场审查人员大部分来自于石油石化企业,抽出时间较难,并且差旅费仍由企业承担, 组织现场审查难度较大。
措施:
1.一是修订集团化采购物资供应商资格审查标准,合理设置资格审查条件,为 科学规范供应商资格审查提供依据。二是实现同一物资品种在不同项目、不同区域执行统一的资格审查基本条件,但是可以根据招标项目特点 增加个性化的审查条件。
2.科学选定资格审查方式。建议按照集团化采购物资目录划分;框架协议采购 、预期一段时间内多次招标采购物资品种,一般适合采用集中资格预审方式;时间紧迫的、预估投标人较少的、采用最低价评标法的物资品种 ,一般适合采用资格后审方式;其余根据某个项目特点需要资格预审的物资品种,一般适合采用单项资格预审方式。
3.解决提高效率问题。分批发布集中资格预审公告,集中开展资格审查,经资 格审查合格的供应商具备一段时间内投标资格。建议具备集中资格审查条件的物资品种,尽力选用集中资格预审方式,一次资格审查结果一段 时间年内多次享用,避免重复审查,提高工作效率。
4.坚持开展现场审查(复核)。一是在招标文件中体现现场审查(复核)要求 ;二是申请现场审查专项费用,尽力解决现场审查费用。
(三)评标办法(全生命周期)
1.问题:由于部分物资品种中不同的品牌物资在生命周期内的维护费用、运行 成本、产出效益、运行周期等具有较大的差异,而目前的评标办法无法体现这一差异,导致使用成本高、维护费用高、产出效益低的品牌中标 ,引起使用者对招标效果不好的评价。
措施:对运行周期、维护成本、生产功效等有较大影响的物资,可以根据需要 采用全寿命周期成本计算法计算评标价。即将对特定的指标进行定量分析、测算,将定量测算结果应用于评标过程中,使得评标结果更趋科学 理性。
2.对于付款条件较为复杂,交货期较为紧急的物资,对其付款条件和交货期也 应赋予一定的评标分值。
3.细化评标办法和评审说明的编制。能避免因招标文件内容的缺失,导致评标 委员会无据可依而导致自由裁量权过大的情况
4.完善评标办法,细化评标标准。部分评标办法模板不尽合理,部分物资没有 模板;评标方法没有细化,打分依据不足。
5.各类物资装备的技术评分标准还不够全面,对重点物资、关键装备的覆盖面 不够,容易产生技术评分与供应商综合实力的偏离。评标过程中主要评标依据就是投标方的技术文件,但产品的适用性、标准执行情况等也是 需要在今后的合作中得以验证。
(四)专家库
措施:1.把好专家入门关。严格审核专家的资格条件,把职业道德修养好、业 务素质高、在技术、市场、采购等方面突出并有较高理论水平和丰富实践工作经验的人吸收到专家队伍中。专家库的专业要能更好地细分,每 个专业要保证合适的专家数量。
2.广开门路,对专家库的筛选不拘泥于中国石化,可以从广大院校、科研机构 、兄弟企业等。
3.管理好专家库。专家实行动态管理,既明确专家的责任,有效调动专家参与 采购的积极性,同时又要加强对专家的考评和考核,特别是对因专家原因导致投诉、改变招标结果或废标等情况,要查清原由,找到问题所在 的环节点,严格问责。
4.在采购流程中,明确专家参与的环节点,哪些环节必须邀请专家参与,邀请 哪方面专业的专家参与,工作内容又是什么。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并且组建不同专业的专家小组,按照不同阶段的需求,邀请相应的专家参与。切实利用好专家, 充分发挥专家的优势。
5.建立评标专家责任跟踪追究制度。由于外聘专家都是随机抽取的,对他们来 说评标的结果、项目建设的成败根本与己无关。评标委员会权利、责任不对等是目前专家评标制度的“硬伤”。
6.加强动态监督管理,设置科学、合规、操作性强的动态考核体系,建立评标 专家信用档案。评标专家在评标工作结束后,应由在现场进行评标监督工作的纪检、检查等部门的相关人员或者招标中心的工作人员对每位评 标专家的工作从业务水平、工作能力、职业道德等方面进行全面考核并把结果上报相关管理机构。对于季度/年度考核为基本合格的,由管理 机构给与必要的警告和处分,对于季度/年度考核不合格的,取消启评标专家的资格并从专家库中清除,保证评标专家队伍公正、公平、客观 、廉洁的履行职责。同时要建立评标专家诚信档案,对于曾经在评标过程中出现过不恰当言行和不诚信行为的,应该记录再按,以后慎用或者 取消专家库资格。
7.借鉴法庭证人的宣誓制度,让评标专家在开标现场用几句简洁的固定格式的 誓词保证自己在评审过程中守法、客观、公平和公正,起到警示作用。
(五)全过程风险防控(包括低价中标)
问题:管理规章不细影响招标的管理和操作;需求计划提报不及时,技术要素 和规格书不准确完善,影响项目的及时需求和质量;招标文件编制不严谨影响招标采购的质量;资格审查条件设置不合理与评标标准不细致、 评标管理管理不到位,导致选择的供应商和评标结果不符合招标项目的要求;招标跟踪管理是完整履行招标结果的关键,特别是低价中标的现 象,有些不良供应商抱着先中标再通过制造过程中的不良手段来降低设备成本,以此提高利润率,损害中石化的利益。对以上几个采购关键控 制点的风险识别,及时发现新问题并认真加以研究解决。
对策和措施:
1.完善招标规章制度,实现招标采购决策、计划、执行、控制、评估全过程管 理的“依法合规”。
2.需求计划的管理,加强与需求提报、审核部门的协调沟通,搞清楚需要采购 的是“宝马”还是 “宝来”,保证需求信息不明确、技术参数不完备、技术要求不统一,不得进入招标程序。
3.招标文件的管理。高度重视招标文件的编制,采用多部门合作机制,防止出 现排他性、指向性、歧视性条款,确保招标文件严谨、合理、清晰,具有可操作性,避免法律风险。
4.资格审查和评标管理。条件设定得是否合理影响着招标结果的质量,既要符 合招标法的要求,又要能限制一些在技术、质量、经营状况等不符合要求的供应商参与投标。加强评标过程控制,公平、公正地严格对供应商 资格进行逐条审查核实;技术评定落实好关键的、重要的技术指标要求,确保符合招标文件的技术要求。
5.招标后的跟踪管理。在完成招标工作后,由专人负责跟踪项目的合同谈判签 订、实施、验收、使用等环节;特别是做好重要设备和低价中标合同执行过程的质量控制、制造过程监造、外购原材料部件的管控、产品的验 收等方面的工作,防止制造过程采用不良手段降低设备成本,做到对重要设备和低价中标合同的提前干预,提前处置,实现采购供应风险的预 防,把风险消除在萌芽状态。
(六)招标效率管理
问题:按照法律规定,物资招标采购有一套严谨的程序,涉及的环节很多,从 需求计划的提出,到最终发出中标通知书,流程很长,如果某个环节出现延误,时效控制不力,就会影响安全及时保供。因此,提高物资招标 采购的效率是确保安全、及时保供的前提。
措施之一:优化招标流程
1.以国家法律法规规定的流程为基础,全面梳理招标采购流程,凡是国家没有 强制规定和没有增值意义的环节,全部取消。减少审批环节,如中标结果审批、定标审批等可以省略。
2.利用电子化技术,实现投标供应商资格信息的共享,减少投标人相关资质资 料每标一提,评委每标重复审核同一资料的重复劳动。对供应商资质评价,尽量实现电子自动评标。
措施之二:建立招标时效管理,设置每个节点的时效要求,一项招标完成的基 本时效标准。
1、从需求计划的提报开始,每个环节设置合理的时效要求,落实责任部门,及 时督促每个环节按照时效要求推进。
2、招标管理部门要做好招标进度的跟踪,及时掌握进度情况,对某个环节存在 问题的要及时处理、协调。
3、总部相关管理部门要进一步优化招标审批流程、细化招标采购各环节的管理 要求、明确各环节的操作时效、落实对招标中心、专业采购部门等业务执行的考核评价,对总体工作效率进行评价并通报,使招标业务各环节 有序衔接,成为招标相关执行人员的工作标准。
4、以制度的形式,确定招标采购各环节的时效管理,切实考核到位。
措施之三:需求提报部门要及时、准确提报需求计划和所需求物资的技术要求 、参数等。由企业对相关部门进行定期通报,促进各个环节按照时效要求推进工作。
(七)诚信体系建设
问题:1.诚信管理体系虽然出台了制度,但未落到实处。对招标人、投标人、 招标机构、评标委员会等相关方的诚信管理措施未正式实施。尤其是投标人虚假投标的现象层出不穷;2.诚信信息未得到及时共享。
措施:
1.将招标人、招标机构、评标专家等招标投标各参与方,对规避招标、明招暗 定、随意改变招标结果,不按规定组织招标或评标、干扰评标秩序等行为应记入档案,定期通报。
2.明确供应商不良行为的认定标准、主体,以及具体的实施规则和程序,根据 其不良行为划分评定等级,据此确定相应的处理结果。
3.要建立采购部门主导,法律、财务、使用单位及其他部门配合的信息反馈机 制,汇总相关信息及处理结果,共进行公示、公布,以此约束供应商规范、诚信参与招投标活动。
(八)招标结果执行与后评价问题
1.招标结果 执行。分为工程项目投资一单一招和一定时期内预估量框架协议招 标的结果执行,无论哪种情况不能有效执行结果,均会造成物资供应的风险或市场资源配置的不均衡(或未达到招标结果预期),两种不执行 的情况主要又来自内外两个方面的因素,一是中标供应商主动不执行,二是由于需求单位框架协议招标的中标供应商形成被动无法执行,以上 两种问题需建立完善的机制改变现状,确保用得上“一流的产品”,不遗弃“一流的产品”。
2.招标后评价。推广“四个回头看”的招标后评价总结模式:一是招标质量不 高的“回头看”,看资格审查条件是否合法合规,投标人是否形成了有效竞争,招标商务和技术文件是否完善细致严谨;二是招标效率不高的“回头看”,看招标前期策划是否完备,准备工作是否充分,会务组织是否得力,人员职责分工和相互协作是否到位;三是评标过程争议性大 的“回头看”,看技术规格书是否科学公平合理,评标办法和标准是否具有可操作性,否决条款是否有有据可依;四是废标或有异议投诉的“回头看”,看招标过程是否规范、三公政策和信息保密是否落实到位。
论文作者:杨春亮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5/22
标签:评标论文; 专家论文; 物资论文; 资格审查论文; 环节论文; 技术论文; 供应商论文; 《基层建设》2018年第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