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我国测绘事业实现了划时代的变革,测绘技术在社会经济各个领域得到广泛应用,服务能力显著增强,已被社会各界广泛接受,对国民经济建设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如何保障测绘事业持续健康发展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一、当前测绘工作面临的现状
随着测绘法律法规的逐步健全,测绘技术突飞猛进,测绘工作进入法制化、数字化、网络化、信息化时代,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测绘工作走上法制化轨道,依法行政不断加强。《测绘法》颁布以来,测绘事业进入法制化时代,各项制度不断完善,依法测绘、依法管理的力度不断加大。测绘管理机构不断健全形成的测绘管理网络,依法决策和依法监管能力进一步提高;社会对测绘服务需求旺盛,全社会越来越认识测绘、了解测绘、支持测绘,测绘市场进一步规范,测绘环境不断优化。
二是测绘科技不断进步,进入信息化时代。我国测绘技术实现了划时代的变革,工作效益和效能得到提高。数字化测绘技术取代了传统的测绘生产方式并向现代地理信息产业发展,在数字城市、天地图、国土资源“一张图”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取得了明显的社会和经济效益。地理信息实行了获取实时化、处理自动化、服务网络化和应用社会化,自主创新和信息化测绘体系建设不断提高。
三是测绘工作日渐重视,服务能力日益提升。测绘地理信息是国家重要的战略信息资源,涉及到国家安全和利益,在经济建设、国防建设、社会发展中发挥基础、保障和先导作用,基础测绘已列入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计划。测绘在管理决策、工程建设和社会生活等方面的保障服务能力日益提升,能及时准确地为政府和全社会提供三维空间定位数据、基础地理信息数据等,服务保障不断增强。
二、测绘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测绘事业虽然在技术设施、基础地理信息资源、公共服务水平、科技创新能力、管理体制机制等方面取得了很大成绩,但还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测绘管理体制还不完善,行政执法机制还不健全。当前测绘行政隶属关系还比较复杂,行政管理职能分属测绘、国土、建设、规划等部门,没有形成统一的测绘行政管理体系,严重制约了测绘依法行政工作,市县测绘行政管理机构难以到位,基层测绘管理部门还是比较单薄。测绘活动和测绘市场缺乏统一监管,测绘管理工作仍处于消极被动的局面,有法不依、执法不严的现象依然存在,测绘管理和依法行政方面存在“缺位”、“失位”、“错位”的现象。
二是测绘市场混乱,非法现象严重。测绘市场管理机制不健全,招标、投标不够规范陪标、串标及借用资质的现象大量存在,有的仍是上级主管部门安排测绘项目,没有纳入依法管理的轨道。为获得测绘项目,测绘单位压价竞争现象严重。有的采用不正当的手段承担业务,然后层层转包,从中谋取暴利;有的为了获取测绘资质,存在借用证书、人员现象,有证无人,尤其是丙、丁级民营测绘资质单位。测绘资格审查、项目立项登记备案和开工审批管理制度没有很好的执行,为重复测绘埋下隐患,造成巨大的经济浪费。
三是测绘成果存在问题较多,成果应用差。很多单位没有严格落实质量保证体系,导致测绘成果质量差或测绘后成果保存不完整,测绘成果没有整理归档或没有进行成果汇交达不到资源共享,导致同一地区重复测绘存在着几套测绘成果,造成巨大浪费。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测绘软件不一、存储方式不同、数据更新滞后,导致成果应用难、数据丢失损坏,对社会提供的技术服务和成果资料也相对狭隘,同时成果的安全性和保密性得不到保证。测绘成果版权意识淡薄,自我保护能力不强,这也给测绘成果的管理带来了一定的难度。
四是测绘队伍人才匮乏,高水平人才少。测绘工作的特殊环境和野外作业,缺乏对人才的吸引力,导致了骨干力量少、重要岗位空缺、人才出现断层。现代测绘是以全球定位系统、地理信息系统和遥感即3S技术为主要技术,具有高新技术、科技含量高的特点,需要高素质、科技型、复合型的人才。目前这方面的技术人才明显不足,许多测绘单位和部门在人才培养和引进上重视力度不够,必须引起高度警觉。
五是测绘工作宣传力度不够。现在社会上普遍认为,测绘是测绘部门的事与政府和社会无多大关系,导致工作中很多事情测绘部门在唱“独角戏”。同时,测绘宣传未接触实质,往往只是设个宣传站发发传单、宣传页等,只是为了宣传而宣传;对版图、主权、国家安全和利益、保密等重大的问题和群众比较关注的测绘问题的没能在深度、力度上下功夫,从而引导社会和群众对测绘工作的重视、增强测绘意识,
三、测绘工作的研究对策
当前测绘事业得到极大发展,测绘的服务范围得到极大扩展并渗透到社会的各个行业和角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为此我们应进一步抓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是加强领导,依法行政,规范测绘市场。要进一步完善测绘管理体制,实行由国土资源部门统一管理的测绘行政管理体制。履行职能依法行政,严肃查处测绘违法案件,严厉打击各种违法违规编制、出版、传播、使用地图知识产权以及非法销售测绘成果等违法行为。强化测绘项目的承发包管理,落实招投标制度,实行测绘项目的前、中、后三级检查与监督,杜绝无证测绘、超资质测绘、出租资质和不正当竞争等违法行为。
二是加强测绘资质管理,净化测绘市场。认真履行国家赋予测绘管理部门加强测绘资质审查认证的职责,强化“资质入市”的前提条件。工作中认真查处转让、出借资质、超资质许可范围测绘、违法转包分包测绘项目、恶性压价竞争等违法行为,发现问题坚决处理,直至降低资质等级,甚至吊销测绘资质,清理出测绘市场;要强化资质年检及事后监管,建立资质信用登记制度,测绘作业做到持证作业。
三是加强测绘产品质量管理,促进成果共享。要完善和推广测绘质量管理体系,加强测绘产品的质量监督,依法查处质量不合格的测绘成果;将质量监督工作与测绘资格认证和年检有机结合起来,增加质量在资格认证和年检中的比重;不定期地举办质量管理、测绘新技术和成果交流学习班,让测绘工作者学习先进的质量管理和测绘科学技术知识;加强测绘档案管理,采用信息化管理手段,存储、管理、使用测绘成果,促进测绘成果共享,提高测绘成果服务水平。
四是加强测绘队伍建设,建立高素质人才队伍。打造现代化测绘队伍和实施人才强测战略是测绘行业共同关心的问题,要优化人才结构,提高队伍的整体素质。加强与高校、院所及先进单位的技术交流和人才交流,提升本单位的技术能力、人员素质及创新能力,达到合作一个项目,培养一批人才。加强人员的培训,大力推进学习型人才队伍建设,使队伍的年龄结构、学历水平、技术层次有一个比较合理的梯队,以保持发展的后劲。
五是加强测绘宣传,推动测绘事业发展。
我们要大力宣传测绘事业,宣传测绘在国防、军事、数字城市、数字中国及数字生活中的作用;宣传测绘在城市建设、卫星导航及区域发展中的作用;发挥宣传工作引导人、提升人、凝聚人的功能,通过举办测绘知识讲座、公布测绘违法案件、“8.29”测绘法宣传日、广泛宣传测绘法律法规、测绘成绩亮点、典型事迹案例、行业精神风貌等,让老百姓了解测绘、让社会了解测绘,树立法律意识、国家版图、安全、利益和保密意识,推动测绘事业科学健康发展。
论文作者:孟光明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2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9/17
标签:成果论文; 资质论文; 工作论文; 人才论文; 依法行政论文; 社会论文; 技术论文; 《基层建设》2018年第2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