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重视概念、定理教学,增强数学语言表达的严谨性
数学中的每个概念都有确切的含义,每个定理都有确定的条件制约其结论。所以在教学中要求做到用词准确,叙述精练,逻辑性强,要注意不要用日常用语言代替数学术语,不要以简略的形式代替完整的语句,进而遗漏了概念和定理的重要条件。比如:叙述直线与平面垂直的判定定理中用“线线垂直→线面垂直”进行概括,教师要强调“线线垂直是一条直线垂直于平面内的两条相交直线”这一重要条件,加强对此定理的理解。又如:叙述直线与平面颊行的判定定理时用“线线平行→线面平行”进行概括,然而“此线非彼线”,针对学生理解上的偏差,要强调“一条是平面内的直线,另一条是平面外的直线”这一重要条件。以上这些都应在常规教学中引起足够的重视,增强数学课堂教学中语言的严谨性。
二、创设情境教学,促进数学语言表达的精确性
创设情境的教学策略重在通过对生活中实际物体和现象的观察入手,建立模型,引导学生大胆的用文字语言表述数学知识,并尝试用符号语言进行翻译,锻炼学生的图式语言、文字语言和符号语言,解决学生不能完全理解文字语言表述的问题和死记硬背由希腊字母、英文字母、特殊符号等表述的数学定义、公理等,解决不能根据数学问题作出相应的图形和符号过多的问题。因此通过创设典型的情境去帮助学生理解所学内容,通过看得见摸得着的物体在头脑中建构数学模型。例如:在讲平面与平面的垂直的判定时,创设问题情境(一):如何检测所砌的墙面是否垂直?我们都知道(如下图),建筑工人砌墙是否和地面垂直,如果系有铅锤的线和墙面紧贴时,那么所砌的墙面与地面就垂直。然后鼓励学生大胆用文字语言进行描述如何判断两个平面垂直,并画出图像(如下图),用符号语言翻译出此命题,,
创设问题情境(二):打开一本书,怎样放置在桌面上,能使书的每一页所在的平面与桌面所在的平面都垂直?可以发现,只要使书的装订线与桌面垂直,书的每一页所在的平面与桌面所在的平面都垂直(如图所示)。
然后引导学生根据此情境得出定理:如果一个平面经过另一个平面的一条垂线,那么这两个平面互相垂直。
三、给予表述指导,促进数学语言表达的简洁性
简约是一种美,而数学的首要特点在于它的简法。数学家莫德尔说:在数学美的各个属性中,首先要推崇的大概是简单性了。其主要表现在:一是数学概念的简法性。数学的每个概念都是十分言简意赅的,不存在任何一个无关的文字乃标点符号;二是数学符号和公式的简洁性。前苏联著名教育家马卡连科说:“用同样的教学方法,因为语言不同效果就可以相差20倍。”教师的数学语言表达水平直接影响学生的数学语言表达能力的发展。教师科学、规范的数学语言表达为学生提供模仿榜样,对学生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师范生的数学语言表达相当重要,以后招聘面视都面临需要有准确的数学语言表达。所以教师应不断规范自身的数学语言表达,做到逻辑严谨,表达准确,为学生提供正确的示范。
四、培养阅读习惯,促进数学语言表达的概括性
学生仅靠课堂上听教师的讲授是难以丰富和完善自己的数学语言系统的。只有通过阅读,作好与标准数学语言的交流,才能规范自己的数学语言,增强数学语言的理解力,从而建立起良好的数学语言系统,提高数学语言的表达和交流能力。作为师范学校的教师应从基础数学开始就应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改变课堂上只顾讲和练,而忽视指导学生阅读,为学生提供更多的说数学和读数学的机会,将学生阅读教材能力的培养作为课堂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来抓,进而促进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五、重视文字语言、符号语言、图形语言之间的互译教学
在数学教学和学习中,根据数学问题表述的形式,国内外的专家和学者常常把数学语言分为文字语言、符号语言和图形语言三类。我们教师要运用丰富课堂的教学策略并应用于教学实践,以锻炼学生的文字语言、符号语言、图式语言和这三种语言之间“互译”。“互译”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数学兴趣,加深对数学本质的理解,互译的过程体现对立统一的思想,有助于不同思路的转换与问题的化归。
高中数学的教学内容中,涉及到这三种数学语言之间转换的很多。如几何教学中有一例题:已知平面外的两条平行直线中的一条平行于这个平面,求证:另一条也平行于这个平面。此例题只给出语言描述,没有给出已知、求证,所以必须要根据语言描述作出图形,写出已知、求证,才能够证明此题。
如图:已知直线a,b,平面α,且a//b, a//α, a,b都在平面α外,求证b//α。这道例题要将文字语言用精确的图形和符号语言进行描述,其实质是真正将数学的理论知识转化为自身内在的知识,同时也是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及总结概括能力的一种方式。
再比如空间几何的定理都需要学生会用三种语言的相互转换,比如:判定平面与平面平行的定理: 如果一个平面内有两条相交直线分别平行于另一个平面,那么这两个平面平行。
图形语言如图所示,平面与平面平行的判定定理用符号语言表示为:若a,b,a∩b=P,a//,b//,则//。
三种数学语言形式从不同方面表达了一个共同的问题,即同一数学问题的多重性表达。这种多得性表达的训练对于解题有着很大的帮助,如;求曲线的方程 ,这节内容很好地体现了数学语言里三种语言的交互性,以此为契机可训练学生对数学语言的熟练和敏感,并由此认识倒一些看起来较高深的数学技巧实际上认真分析之后,都要回到最基本的认识中,并非是他们能力之外的东西,只要用点心,仔细点就行了。
总之,培养师范生数学语言表达能力,除了要突显学生的主体性外,还要充分发挥数学教师的主导作用,在今后的数学教学实践中还需要进一步探究、摸索,使数学表达能力的培养对师范生的数学学习及实践能力更有帮助,对其今后有效进行课堂教学能有所借鉴。
烟台市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课题《初中起点七年一贯小学教育本科生基础数学语言表达能力培养的行动研究》阶段性成果,课题编号YJGH135196
论文作者:位新丽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文摘》2019年第1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2/6
标签:数学论文; 语言论文; 平面论文; 语言表达论文; 定理论文; 学生论文; 符号论文; 《教育学文摘》2019年第1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