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东县中医医院 湖南衡东 421400
【摘 要】目的:研究系统性护理干预在四肢长骨骨折围手术期中的应用。方法:选取本院2013 年11 月-2014 年11 月行手术治疗的四肢长骨骨折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50 例,对照组病人进行常规外科护理常规,实验组病人实施系统化护理干预措施,观察比较两组病人手术后疼痛情况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病人及家属的满意度,病人的焦虑及抑郁情况。结果:实验组术后疼痛、并发症发生率及病人的焦虑及抑郁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系统化护理干预措施在手术治疗的四肢长骨骨折病人中有较好的效果,可以降低病人术后疼痛及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病人及家属的满意度,缓解病人术后焦虑及抑郁程度,值得临床上推广运用。
【关键词】护理;四肢长骨骨折;并发症;焦虑;抑郁
四肢长骨骨折在创伤骨科中常见,多因直接暴力、间接暴力或扭转暴力引起。治疗以切开复位,内或外固定为主。应用系统化护理干预骨外固定支架治疗四肢长管状骨骨折,有着很大的功能价值和应用优势[1]。本文将系统化护理干预理念运用于四肢长骨骨折围手术期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选取我院同期住院的四肢长骨骨折,手术治疗的病人100例,男58例、女42例,年龄18~70岁。
入选标准:
①均为我院住院病人,符合骨折诊断标准[2];
②骨折部位为四肢长骨。
③年龄,性别不限;开放性、闭合性骨折不限。
③所有病人均为单一部位骨折,通过手术治疗;
④获得患者和家属的知情同意权。
排除标准:
①合并严重的精神障碍者,影响沟通;
②目前患有严重内科疾病或严重感染,影响骨折的愈合;
③妊娠或哺乳期妇女,影响用药。
对100例患者实施随机编号,单数为对照组50例,双数为实验组50例。两组病人一般情况比较见表1。两组病人在性别、年龄、合并内科疾病等情况方面,无统计学意义。
1.2 护理方法
1.2.1对照组实施普通外科护理常规。入院做好病房的管理工作,测量生命体征,术前备皮,观察病情变化,执行医嘱,引流管护理,生活护理,护理文书及时记录等一系列护理工作。
1.2.2实验组实施针对四肢长骨骨折围手术期的系统性护理。具体方法如下:
入院热情接待患者,介绍责任护士及主管医师,入院规章制度,安排病室及床铺,与病人建立信任的合作关系。做好病房的管理工作,为病人提供清洁、安静,舒适的环境。术前协助完成各项检查、治疗,在检查治疗前,详细介绍检查、治疗的目的及注意事项,建立合作关系。医护人员对病人的情况进行全面的评估,及时调整病人的生理状态达到手术耐受程度,也便于术后恢复。如糖尿病、高血压等的调整。术前护理:心理护理,注意与病人及家属详细沟通,分析病人病情,对于病人出现的特殊心理问题,如紧张、焦虑、担心手术风险、担心致残等,责任护士要关心安慰患者,认真解释病情和治疗手术方式方法,消除病人的焦虑心理,使病人保持积极、乐观的态度,配合手术治疗。
术中护理:体位安置时,注意复位的要求及考虑安全性。手术会造成病人的不适、焦虑与疼痛,护理中注意心理指导,稳定病人情绪,取得病人的配合,利于手术的顺利进行。手术过程中动作轻柔,禁止对病人造成二次伤害,严密观察生命体征。
术后护理:术后病人由手术室运送到病房过程中,医生、护士应指导协调病人的搬运,将病人整体平移到床上。搬运过程中,注意患肢体的保护。条件允许情况下,给予病人使用防压疮气垫床,防止压疮的发生。疼痛护理:骨折术后疼痛常常会引起病人发生心血管、神经、内分泌系统的紊乱,使术后病人处于生理、心理应激状态,从而引起病人产生紧张、恐惧,引起血压、全身性消耗等生理病理反应,严重影响病人的预后。疼痛护理:指导病人进行张口呼吸功能锻炼,通过观看视频或阅读等方式,转移患者注意力。可根据病人疼痛的程度,应用合适的镇痛剂。康复锻炼:术后功能锻炼是骨折治疗过程中的重要部分。功能锻炼遵循三大原则:个体化、全面性、渐进性。对病人及家属宣教功能锻炼的必要,消除病人顾虑,使其克服自身的惰性及惧怕疼痛心理,主动康复锻炼,从而减轻患肢的疼痛、肿胀,避免关节粘连、肌肉萎缩。
术后护理特别针对并发症的护理:
1.感染:多见于开放性骨折,可能发生化脓性感染或厌氧菌感染。护理过程中严密观察生命体征的变化,特别注意体温、脉搏、血压的变化,并做好观察记录,以判断体温升高是由手术创伤引起还是因为感染引起。同时注意保暖,牵引病人长期仰卧,容易发生坠积性肺炎,指导病人做抬起上身运动,进行深呼吸锻炼,预防肺炎发生。
2.脂肪栓塞:骨折部位骨髓组织破坏,脂肪滴通过破裂的静脉窦进入血液循环所致,常见有肺脂肪栓塞、脑脂肪栓塞。本病发病急、病情重,首先做好患者的心理疏导,缓解心理;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做好基础护理,必要时心电监护;做好对症护理,如高热时采取降温措施,高流量吸氧,躁动抽搐者做好安全防护;遵医嘱及时用药维持电解质酸碱平衡,控制抽搐等。
3.关节僵硬:骨折后不注意功能锻炼,关节长期固定引起。责任护士与病人一起制定锻炼计划,病人在医生和护士的指导下进行功能锻炼,早期进行肌肉等长收缩、关节被动活动;后期以患者主动活动为主,循序渐进,以病人不疲劳、不感到疼痛为宜。
4.缺血性骨坏死:治疗过程中骨折部位血液循环未恢复导致。观察并记录骨折端血运,如皮肤感觉、温度、动脉搏动、毛细血管充盈情况等,
5.压疮:长期卧床、肢体制动引起。在容易发生压疮的部位防止气垫或棉圈,定时翻身,局部按摩、擦浴。
6.下肢牵引时易发生垂足畸形:护理时在膝外侧加棉垫,避免损伤腓总神经,经常检查足底部位,协助病人做足背伸曲运动。
出院前健康指导:骨折病人治疗周期长,往往带石膏或夹板、钢板回家继续治疗,出院前责任护士需对病人及家属做好健康教育。带石膏回家病人护士要详细介绍带石膏的护理、石膏的清洁、石膏的保护,以及患肢功能锻炼方法,教会患者和家属观察骨折肢体情况,如肢体麻木、肿胀、疼痛、肢端发凉、肢体血运等。指导病人加强功能锻炼,要按计划、逐步进行,提高身体协调性,预防骨质疏松、关节僵硬、肌肉萎缩等,出现意外情况及时返院治疗。同时病人长时间经受骨折病痛影响,情绪波动大,家属要对病人多安慰、支持和理解,保持病人身心健康。
1.3观察指标:
1.3.1 术后疼痛及并发症的发生率:术后疼痛评估采用主诉疼痛程度分级法(VRS)[3]:根据患者对疼痛的主诉,将疼痛程度分为轻度疼痛:有疼痛但可忍受,生活正常,睡眠无干扰。中度疼痛:疼痛明显,不能忍受,要求服用镇痛药物,睡眠受干扰。重度疼痛:疼痛剧烈,不能忍受,需用镇痛药物,睡眠受严重干扰,可伴自主神经紊乱或被动体位。病人术后回病房后,每小时巡视病房时,询问主诉并记录或主诉疼痛时随时记录,共测量72h,以记录最高程度为准。并记下服用镇痛药的情况。
1.3.2 住院天数、住院费用及满意度比较
Likert评分[4]:病人满意度。该量表由自制题目组成,每题目有"非常满意"、"满意"、"不一定"、"不满意"、"非常不满意"五种回答,记为5、4、3、2、1,每个被调查者对每一道道题的回答,所得分数相加,分数越高表示病人越满意。调查结果在95分以上为满意,91~95分为较满意,90分及以下为不满意。出院前每一位病人发放调查表,如实填写。
1.3.3SDS量表评价病人护理前后抑郁及焦虑的情况,SDS为短程自评量表和问卷,操作方便,容易掌握,不受年龄、性别、经济状况等因素影响,国外已广泛应用。
2.结果
2.1两组患者一般情况比较(分,x±s)
2.4 两组病人护理前后抑郁程度比较
3.讨论
四肢长骨骨折在创伤外科占的比例较大,临床上以局部疼痛、肿胀、和功能障碍,可有畸形、异常活动、骨擦感等骨折专有体征,给病人造成极大的痛苦。在治疗上。手术治疗较常见。随着医学模式的发展变化,常规护理模式在针对性方面表现较差,已经不能满足病人多样化的需求,每位病人病情表现不同,需要的护理方式也应有针对性,系统化护理服务就是针对每位病人制定针对性的护理计划,针对疾病特点、病人生理需求、心理变化制定对应的护理措施。系统化服务是强调物质、社交、感觉和行为的多层次、多水平的护理干预模式,现已经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5]。在病人围手术期加强护理能够有效地减轻术后疼痛及并发症的发生,使患者在生理、心理、社会、精神上处于满足舒适的状态,减少或降低了不足的程度[6]。本文通过对实验组病人实施系统化护理,显著减轻了减轻术后疼痛及并发症的发生,并提高了病人及家属的满意度。
一、系统化护理减轻术后疼痛及并发症的发生
疼痛是骨折病人的主要症状,使骨折病人倍受折磨,围手术期的疼痛更明显。减轻病人肢体疼痛,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早期活动、早期功能锻炼、促进病人的康复有积极的作用。本文通过对实验组病人实施系统性护理,如在为病人进行操作注意了动作的准确、熟练及轻柔,采取放松疗法、音乐疗法缓解疼痛[7]等使病人的围手术期疼痛明显减轻,重度疼痛比例明显减少,服用止痛药物者明显减少。对实验组的护理过程中加强了针对并发症的系统护理,起到了显著地效果,实验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减少。实验组术后并发症方面发生两例,主要是切口的感染,而对照组发生9例,包括肺炎,下肢静脉血栓、关节僵硬等,对比有显著差异。
二、系统化护理提高了病人及家属的满意度。
系统化护理需护理人员对病人的心理、身体状况进行综合性评估,根据评估结果制定系统化的护理方案,并加强了心理护理及健康教育等措施[8]。根据病人真正的需要,实施有效的健康宣教及人文关怀,使工作无疏漏,提高了患者及家属的满意度。
三、疼痛护理干预对病人 SDS 的影响
骨折术后疼痛,主要来源于术中周围肌肉及皮肤切口,骨折本身的疼痛。对病人的生理及心理影响很大:疼痛刺激可通过脊髓灰质及交感神经通路反射引起肌肉及血管的收缩,影响切口的愈合;同时疼痛会使病人处于应激状态,产生焦虑、抑郁等心理反应。目前骨折术后的镇痛方法不能完全消除病人的疼痛及疼痛带来的抑郁、焦虑。这种情况下对于疼痛的心理护理更为重要。本文通过对病人手术期疼痛的心理干预,综合运用放松及生物反馈疗法,支持心理疗法等心理干预手段,使实验组抑郁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
综上所述,系统化护理运用于四肢长骨骨折围手术期中,有利于减轻病人的疼痛,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减少不良心理的发生,提高病人及家属的满意度,有利于骨折病人的康复。
参考文献:
[1] 陈刘群. 系统化护理在骨外固定支架治疗四肢长管状骨骨折患者中的应用[J]. 齐鲁护理杂志,2014,20(14)73-74.
[2] 谢庆丰,左斯为. 多功能外固定支架治疗四肢骨折的临床护理[J].当代护士(学术版),2003,10(9):122-123.
[3] 中华医学会. 临床诊疗指南:疼痛学分册[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175-182.
[4] 陈易,魏月侠,王志华等. 全身麻醉患者麻醉满意度的相关因素分析[J]. 上海医学,2015,38(2)97-99.
[5] 胡世俊. 早期系统化护理在防治胸腰椎骨折后腹胀中的应用体会[J]. 东南国防医药,2007,9(3):219-220.
[6] 赵惠芳,董丹文,陈小萍.舒适护理的应用与患者满意度[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6,15(3):398~399.
[7] 杨旭芳,宣彩君.股骨粗隆骨折患者的舒适护理[J].护理与康复,2009,8(4):318~319
[8] 朱艺萍. 系统化护理对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患者治疗效果的影响[J]. 按摩与康复医学,2014,5(4):183-184.
论文作者:赵红琼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蒙医药》2016年5月第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11/8
标签:病人论文; 疼痛论文; 术后论文; 长骨论文; 实验组论文; 并发症论文; 患者论文; 《中国蒙医药》2016年5月第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