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莹 辽宁省大连市沙河口区教育事业服务中心
中图分类号:G688.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1001-2982(2020)02-027-01
近期,央视网《联播+》和我们一同重温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深情讲述,鉴定文化自信,积聚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文化根脉,其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模范,不仅是我们中国人思想和精神的内核,对解决人类问题也有重要价值。
优秀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传承和发展的根本,如果丢掉了,就割断了精神命脉。鉴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宝贵价值和独特作用,我们要把优秀传统文化进行传承与发展。教育部早于2017年8月制定了《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作为《指南》五大内容之一,需要全面细致落实。
作为一名德育研训教师,曾对部分中小学进行了问卷调查与实地调研,了解教育现状。
一、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现状
(一)以课程为载体实现课程育人
课程作为集中体现国家意志、教育目标和教育内容的主要载体,是学校教育教学活动的基本依据。很多学校深化义务教育课程改革,着力拓展徳育课程,増加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内容,通过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三大课程体系,以课程为载体实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通过国家课程进行传统文化教育的学科渗透,尝试德育课程《道德与法制》《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学科课程《语文》《历史》《地理》等进行资源整合;通过地方课程进行传统文化专题性教育,如借助《中华传统优秀文化教育读本》《魅力辽宁》《滨城大连》等开设课程;通过校本课程进行传统文化特色性教育,如开设《童蒙养正》《国学经典》《中国传统文化》《民俗风情与人文地理》《汉字文化与书法》《弟子规》《三字经》等课程;课堂教学作为德育教育的主渠道,以授课的方式提高学生的人文自觉和人文自信,使学生感悟文化、沐浴文化、享用文化。
(二)以活动为载体实现活动育人
活动是中小学开展教育教学的重要形式,也是学生道德形成和发展的重要途径,更是学生喜欢的一种学习方式。很多学校精心设计主题明确,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特色活动。开展科技文化艺术节活动;开展民俗歌舞、古典音乐进校园活动;节庆纪念日活动;中国文化之旅——多彩民族风;格韵讲坛;家风家教故事;诗意教育——诗词大会;书文教育——说普通话,写规范字等丰富多彩的传统文化教育活动。让经典走向学生,让经典感染学生,让经典引领学生。
(三)以实践为载体实现实践育人
实践育人是学校全面育人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学校在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活动时,能够拓展课堂教育,走出校园,加大对地方社会资源的利用,如博物馆、纪念馆、文化馆、图书馆、美术馆、烈士陵园等,开展形式多样的社会实践活动,增强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二、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主要问题
(一)课程落实不够教师资源欠缺
目前,部分学校仍然把升学率作为评价学校、考核教师、掌控学生的唯一标准。部分学校德育课时不足,学科德育渗透落实不够。因个别学校规模小,教师编制少,实施小班化教学,教师资源相对短缺,多口教学任务往往由一个教师担任,班主任老师学科教学、日常班级管理工作繁杂,很难有更多的精力投入传统文化教育中。并且很多教师因本身能力的欠缺无法把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使得教师对传统文化的教育仅限于教科书,对教科书中的传统文化知识也没有进行更深层次的探讨和挖掘。只能依靠散落在各科中少量的传统文化内容,并采用简单机械记忆的方法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教育。
(二)活动注重形式理念把握不足
学校每年都开展丰富多彩的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活动,部分学校德育活动的开展没有根据不同年龄段学生的身心特点和发展需求,没有贴近学生的生活,没有体现学生的参与性。活动的开展注重形式,疏于内容,没有体现学生的主体意识,出现部分活动内容与学生年龄特点不符,节日纪念日的庆祝活动流于形式,学生出现走过场的现象。
(三)实践受限过多教育脱离生活
目前,我们学校的教育教学活动基本上是以教师指导下的学校内活动为主,要想走出校园,步入社会,活动组织起来会有一定的难度。在时间、地点、参与人员、活动内容、活动形式上都有特殊的要求。安全保障工作更是重中之重。
三、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建议
(一)保证德育课时加强师资培训
建议行政及教研部门对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中的德育类课程进行全面的梳理,对内容和课时要有整体安排。
建议行政及教研部门对学校学科教师开展学科德育渗透指导,挖掘学科教学所具有的独特价值,将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融入学科教学之中;为学校配备专门的优秀传统文化任课教师,并尽量为任课教师提供专业研修平台,有计划开展传统文化教育师资专项培训。
(二)注重活动实效共享优质资源
建议政府相关部门及各校开展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活动时,主题明确,活动“做小、做细”,要让学生自主选择、自发参与。
建议在中华传统节日、国家重大节庆日、纪念日等主题日期间,政府相关部门统一组织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团队进入校园,组织学生开展高端、优质的德育活动。
建议借助课后托管,政府统一购买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服务。
(三)增强教育实践实现全员育人
建议如科技中心、劳技中心一样,成立专门的区域传统文化活动中心,或在科技、劳技中心增设传统文化教育场所,组织学生走出校园开展教育实践活动。
建议政府部门开展让学生走进优秀传统文化惠民工程。
建议社会各界(博物馆、展览馆、纪念馆等)加大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服务力度。
建议政府部门联合各大媒体加大传统文化教育的宣读力度,实现全员育人,全方位育人。
论文作者:焦莹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20年2月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3/19
标签:传统文化论文; 文化教育论文; 优秀论文; 传统论文; 课程论文; 中华论文; 学生论文; 《中小学教育》2020年2月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