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国家经济水平的逐步提高,国有企业已成为国家经济支柱。在市场经济的激烈竞争中,许多国有企业改革重组,体量大,人员多,如何认识党建工作在企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扎实推进国企党建工作,发挥政治引领促生产的优势,确保企业健康快速发展,是需要企业管理者进一步研究和探讨的。文章阐述了国企党建工作的重要意义,分析了当前国企党建工作的现状,提出了国企党建工作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国企党建工作;现状;对策探讨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市场经济的不断繁荣,中国经济已跃居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国有企业是国家经济的支柱,它对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起决定性作用,对国家财政收入的贡献最大,国有企业聚集着国家高尖端技术人才和各类管理精英,员工人数达4000万,抓好国有企业党建工作对巩固公有制的主体地位,稳定社会主义制度,推进社会文明进步具有重要意义。但从实际看,许多国企的党建工作仍没有改变原有工作方法和思维方式,不适合新时代改革发展的要求。虽然近年来国企党建工作有所加强,但仍存在着不少问题,如何提高国企党建工作水平,发挥政治优势,坚持党务与企务“两手抓”成为国企党建工作中急需解决的问题。
1.国企党建工作的重要意义
1.1.抓好党建工作能促进国有企业健康发展。国企是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发展社会主义制度的基础,而面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多元化思想的碰撞,各类经济利益的诱惑,造成了企业诸多不稳定因素,所以充分发挥党建工作优势,发扬革命思想政治工作作风,建立完善合理的党建工作体系,才能塑造与时代形势相适应的企业文化氛围,促进国有企业健康持续发展。
1.2.抓好党建工作能增强员工的凝聚力。国有企业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主体,也是社会主义制度的经济基础。国有企业的健康发展至关重要,如何实现健康发展,就是要通过抓党建工作提升企业竞争力和凝聚力,国企党建工作做实了就是生产力,做强了就是竞争力,做细了就是凝聚力。国企党员干部在开展党建工作中做真做细,加强员工间的思想交流,提高政治素养,塑造良好的企业文化形象,可以减少企业员工之间的矛盾,增强凝聚力,提升员工的归属感、责任感、荣誉感,营造出为企业共同努力奋斗的企业文化和工作氛围。
1.3.抓好党建工作能促进人才培养。国有企业开展党建文化建设,不仅能树立企业良好形象,还提高了工作人员的党性觉悟和综合素质,使他们保持积极向上的精神状态,政治素质和工作能力不断增强,为企业培养优秀的管理者和技术人才打下良好的基础。在开展企业的党建工作中,企业及企业员工的党性一致,目标一致,不仅能发挥企业员工干事创业的热情,还可以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带头作用,给企业培养后备人才提供保证。
1.4.抓好党建工作能有效整顿作风,防腐拒变。党风廉政建设是国企党建工作的重要内容,党风廉政建设通过警示教育、整风肃纪、检查监督、责任追究等方式,强化干部员工廉洁教育和责任意识,有效震慑贪腐之风,增强企业管理人员防腐拒变的能力,为企业保持风清气正的政治环境提供保证,为企业经济健康发展保驾护航。
2.国有企业党建工作现状
2.1.企业领导不重视党建工作。目前,大多数国企都面临一个比较严峻的情况,企业的领导者出现“重经营、轻党建”的工作局面,只重视经济发展,忽视企业员工的思想教育,忽视企业文化、企业精神的塑造,对党建工作的开展多流于形式,应付了之。这种经营思想,短期内有一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但是不利于企业的长期发展,加之国企职工管理多以绩效考核为主,而思想政治建设的工作内容又难以量化考核,造成自上而下对党建工作的弱化。
2.2.基层党建人才缺乏、培养滞后。大部分国企缺乏专职党建工作人员,面临着缺人手、缺人才等问题。特别是国企基层党组织,党建工作没人管、管的人员能力和精力不够,导致出现基层党建工作大部分由技术管理人员兼职党务工作的情况,党务工作任务重,时间紧,又无显性实绩,往往只是应付完成上级党委的规定动作,工作被动,创新少,无亮点。有的国企党务干部年龄偏大无激情,业务不熟悉,理论基础不扎实,业务能力低下;有的职责意识不强,忽视政治理论学习,忽略知识和观念的更新,党务干部整体素质有待提升。
2.3.基层党建无专项经费预算,党建目标难落实。“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国有企业党建工作也不失有想法、有创新的管理者,但苦于大部分国企经费预算和项目建设中,没有专项党建工作经费的预算,许多党建工作遇到尴尬的局面。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上级党委把党建工作任务层层分解,层层压实责任,但到了基层出现无人管、无设备、无场地、无氛围的现象,党建目标难以落实,基层领导想做出点成绩还要冒着挪用项目资金的风险,造成党建工作实施困难,基础薄弱,缺少工作经费就是一个重要因素。
2.4.作风建设有待加强。许多国企管理人员仍沿用老套路的工作方法,对抓党建工作还存在厌恶情绪,认为党建工作与业务无关,作用不大,造成工作作风疲沓,出现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现象。有的员工遇到难题就相互抱怨、推诿扯皮,没有相互配合意识,导致国企机构凝聚力战斗力下降,给国企党建工作开展带来较大的阻力。有的员工思想觉悟和政治素养偏低,防腐拒变能力薄弱,容易出现贪污腐败现象。
3.加强国企党建工作的对策
3.1.进一步加大思想政治教育力度。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具体来说就是政治立场、观点和行为的引导工作,在各项工作中起到的是最基础的作用,基础不好,高楼不稳。抓好国企党建工作,首要是加强思想政治教育。一是提高思想认识。把贯彻宣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作为首要政治任务,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强化思想阵地建设,筑牢思想信念之墙。二是强化教育培训力度。强化学习培训,分层分批分类进行各种岗位培训,做好年度培训计划,落实培训目标。加强政治理论与业务知识常态化学习,各单位、各部门分类学,领导干部带头学,员工正常学,以上率下,形成良好学习氛围。三加大检查督查和考核评价力度。抓住党政主要领导、党建工作重点人员、重要事项,层层压实责任,层层传导压力,签订责任状,制定严格的考核评价制度,做到按章办事、严格要求,奖励先进、惩戒后进,逐步提高“抓党建、促生产”的思想认识。
3.2.加强党建人才队伍建设。
十八大、十九的胜利召开,给新中国带来更多洗礼和提高,根据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引和要求,党的政治建设是重中之重,必须加强企业党建人才配备和培养,化解党建工作滞后的问题。一是设岗补位。国有企业基层党组织是党建工作最薄弱的环节,党建抓落实必须针对基层配备专职党建工作人员,把政治素质强、群众基础好、熟悉党务工作的同志充实到企业基层班子队伍中来,或配备专职党支部书记、副书记和政工秘书等岗位,保障国企基层党建领导到位、人员到位。二是提高素质。一方面严把入口关,任命素质高、有经验的基层管理人员为党建负责人,招聘专业对口的党建工作者,保证国企党建工作的正常运转。另一方面强化专业能力的培训。通过外请专家、专题培训、网络教育等方法,将党务知识培训与生产经营培训相结合,着力提高企业基层党组织队伍的学习能力、工作能力、创新能力。三是示范带动。基层党员的先进示范作用至关重要,强化党员的党性教育和政治修养,树立党的良好形象,将国家利益、集体利益放在个人利益之上,充分发挥出一个党员应有的模范带头作用,确保示范引领到位。四是考核激励机制。考核激励政策是保证集体和个人充分发挥能力,积极向上的有效手段。坚持企业党政管理人员同级同酬同考核,完善党政领导干部收入分配和考核奖励制度,消除企业基层党组织书记等岗位薪酬打折的现象,党建工作人员与专业技术人员的任用提拔、职级晋升实行平等待遇,提高企业党建工作和相关人员的重视和地位。
3.3.国企基层党建专项经费列入预算,保证经费落实到位。抓党建工作才能有效塑造企业文化,企业文化发展要遵循党的领导,因此国企领导者要认识党建与企业发展息息相关,必须认真贯彻党中央政策方针,落实党建工作经费,保证企业党委的各种活动顺利进行和落实。企业管理者要编制合理的年度党建工作经费预算,在规划、实施各种项目管理工作中,也要把党建工作经费列入项目经费预算中,并按照工作量和基层组织的规模,配置相应的党建、宣传、文化、群团建设等工作经费,确保党建工作规范化、正常化开展。
3.4.加强作风建设,提高抗腐能力。一是严格实行考核机制。抓作风就要严考核,制定党建目标与业务成效相结合考核评价体系,按照办结时限完成各项工作任务,并根据具体工作目标,强调跟踪监督,实行定期或不定期检查,开展“回头看”督查活动,促使党建工作扎实开展,做到真实有效,激发企业管理者积极作为、勇于担当的责任意识。二是严格实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国有企业担负着国家重要项目、重要行业的建设任务,管理者手上握着重要的经济权利,很容易成为不法分子的涉猎对象,给国家人民造成巨大经济损失。抓好党建,改变工作作风,实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落实党风廉政建设党组织书记第一责任人的主体责任,明确党政领导“一岗双责”的工作职责,层层签订责任状,把权力关进“笼子里”,充分认识理解党中央对贪污腐败零容忍,对反腐败斗争压倒性态势的政治环境,营造清正廉洁的工作氛围,保证国有企业平安稳定发展。
4.总结
总之,我国的经济发展变得越来越快,在日益深化的国有企业转型发展过程中,暴露出建党工作滞后的问题,在良好的政治经济大环境下,国有企业领导者更应把握时代的脉搏,以高度的市场洞察力和政治敏感性,不断深化国企改革发展,把企业党建工作摆在重要的地位,努力研究、分析并实施新形势下企业的党建工作,才能促进国有企业的健康快速发展,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勇敢的面向未来,走向世界。
论文作者:王胜波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1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7/23
标签:党建工作论文; 国企论文; 党建论文; 企业论文; 国有企业论文; 经费论文; 基层论文; 《基层建设》2019年第1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