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的人类发展观的科学认知表述与人本评价表述,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马克思论文,发展观论文,人本论文,认知论文,人类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提要:马克思在人类发展观上运用了两种人脑掌握人类世界的方式,一种是科学认知掌握方式,一种是人本评价掌握方式。这两种掌握方式重叠交错,贯穿于马克思的全部世界观中,于是在马克思哲学文本的表述上就呈现出两种不同的话语,一是科学认知话语,二是人本评价话语。本文通过对马克思的几种代表性的哲学性文本的解读,讨论两种话语表述的关系及其意义。
我在《马克思历史观的最低纲领和最高纲领》一文中提出,[①]所谓的唯物主义历史观仅仅是马克思历史观的最低纲领,而人的自由全面发展观才是马克思历史观的最高纲领,由此引起了同仁们的注意和争论。其实“最低纲领”和“最高纲领”两术语尚是一转喻,其真正的含义是认定马克思在人类发展观上运用了两种人脑掌握人类世界的方式,一种是科学认知掌握方式,一种是人本评价掌握方式(当然还有生活审美掌握方式,这里暂不涉及)。我认为,马克思的“新世界观”就是“人的世界”观,或曰人类发展观。以上提到的两种掌握方式重叠交错、此隐彼显、交辉相映,贯穿于马克思的全部哲学世界观中,于是在马克思哲学文本的表述上,就呈现出两种不同的话语,一是科学认知话语,二是人本评价话语。以下我想通过对马克思的几种代表性的哲学性文本的解读,讨论这两种话语表述的关系及意义。
一
马克思曾提出人脑掌握世界的四种方式,即科学理论的、宗教的、艺术的和实践精神的方式,我曾将其归结为真、善、美三种方式,即科学认知方式、人本评价方式、生活审美方式。马克思对人类的历史发展过程的研究及表述,有两条螺旋式的逻辑结构:一条是从人类社会的客观事实出发(尤其是从历史和现存的经济事实出发),科学地揭示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由此表述为带实证性的科学认知话语;一条是从“人类本性”和“作为目的本身的人类能力发展”出发,人本主义性质地揭示人类主体发展的历史形态和未来趋势,由此表述为带理想性的人本评价话语。
我曾认定,马克思的《巴黎手稿》是马克思的新世界观的诞生地和秘密所在,在这里,两种话语相互交错,但显扬的主要是人本主义评价话语,揭示的主要是存在对人的本质、个体对于类、客观必然对于人的自由的价值和意义。
在《手稿》之前,马克思已经将实现人的本质解放的哲学理想从理性解放、政治解放转移到经济解放,由此转向对国民经济的批判和实证研究。
从《手稿》研究的表述顺序看,马克思首先研究的是“工资”、“资本的利润”、“地租”,用马克思自己的话说:“我们是从国民经济学的各个前提出发的。我们采用了它的语言和它的规律。我们把私有财产,把劳动、资本、土地的相互分离以及分工、竞争、交换价值概念等等当作前提”。马克思批判性地转述了“现代国民经济学”的接近客观经济事实的实证科学性结论,如“工人降低为商品,而且是最贱的商品”、“工人的贫困同他的产品的力量和数量成正比”、“整个社会必然分化为两个阶级,即有产者阶级和没有财产的工人阶级”、资本是“一定量的积累和储存的劳动”等等。[②]同时马克思研究了资本社会的经济事实,揭露了资本社会的本质,如“资本、地租和劳动三者的分离对工人来说是致命的。”“资本是积累的劳动;就是说,工人的劳动产品越来越多地从他手里被剥夺了”。“资金只有当它给自己的所有者带来收入或利润的时候,才叫资本。”“劳动分解为自身和工资。工人本身是资本、商品”[③]。科学的发现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是由潜到显、由片面到全面、由粗糙到精细、由不尽成熟到成熟的过程。较后来的《资本论》,马克思这时对资本世界的客观事实的认知是不成熟的,但不能否认这种认知带有潜科学性质,甚至不能否认当时的国民经济学亦带有潜科学性质[④]。还应该看到,当时的国民经济学对资本社会的规律的揭示,是要为资本家提供更经济的剥削手段,并证明资本社会是永恒的,而马克思揭露了这些企图,进而去揭示资本剥削的秘密,证明资本社会是暂时的,工人必将从资本的奴役制中解放出来。我这里不是着重讨论马克思这时的实证认知的科学性程度,主要是想说明,马克思这时对人的解放和总体掌握,已由纯粹的思辨的理性天国,落到现实的经验的世俗人间,首先落到人间的市民社会即经济社会(该著的三个手稿均以资本社会的经济事实为前提)。将《手稿》的深层逻辑前提规定为抽象的类本质,这是不顾文本事实的主观臆断。当然,马克思对资本社会的客观事实的科学认知掌握,是以主体的评价掌握为价值导向的,没有价值导向的认知是没有灵魂的(现代不存在没有价值导向的纯粹自然科学技术)。也正是以对资本社会的客观事实的认知掌握为基础,以人的本质的解放为价值导向才引发出马克思著名的过去的对象化和劳动的异化理论,隐性的人本评价思维方式显露出“诗意”的笑脸。
讲劳动的对象化和劳动的异化,必定以人性和人的本质力量为理论基点和价值尺度,离开人就无所谓异化不异化,马克思这时的异化理论本质上是一种人本评价掌握方式,这应该是共识。现在的问题是马克思所出发的人性或类本质是否脱离事实认知的纯粹抽象的人本思辨?非也!“认识你自己”,这是从古希腊就开始的漫长的认知过程,可以说这是人类投入智能最多的思想领域。我们不能说在成熟的马克思主义之前的事关人的理论都是非科学或唯心主义的(据说关于人的唯心主义认识都是非科学的),如是,人类也实在太无能了,只是到了马克思,人类才一下子科学地认识了自己。实事求是地讲,人类在自我认知的漫长历史中积累了诸多科学性的结论(这与自然科学并无天壤之别),到康德把“自由”规定为人的最高本质,这是人类自我认识史升华出来的杰出科学成果,现代人类也很难绕过这一成果。马克思在《手稿》中不仅继承了前人的科学成果,而且通过对人的生产和动物生产的比较,通过对工人和历史上的其它劳动者的劳动的考察,通过对人的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的分析,通过对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人的关系的事实认知,最后获得了带实证性的科学论断:“人的类特征恰恰就是自由自觉的活动”,人是“有意识的存在物”、“自觉的存在物”、“自由的存在物”,人是“自然的存在物”、“社会的存在物”、“感性的存在物”、“实践的存在物”,“动物只生产自己,而人再生产整个自然界”,“动物的产品直接同它所属的肉体相联系,而人则自由地对待自己的产品”,“动物只是按照它所属的那个种的尺度和需要来建造,而人却懂得按照任何一个种尺度运用到对象上去,因此,人也按照美的规律来建造”。对于不同的人群,马克思还从经济活动角度进行了阶级分析,并对工人的解放和全人类的解放关系做出了深刻的讨论。所以我说《手稿》中的“人”,决非抽象思辨的先验前定的人,而是具体实证的经验后定的人,是人类自我认识史上的一次大综合、大具体。
马克思正是从人和人的世界这一客观事实出发,运用抽象和具体的理性认知方式,获得了对人和类的科学认识,由此升华出理想性的人本价值观念,进一步再具体考察“当前的经济事实”则创造出劳动的对象化和劳动的异化理论,区分出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和这一对象化过程中发生的异化这两种既有联系又能区别的劳动形态,分析了劳动的异化的现实合理性和非现实不合理性,最后提出了积极扬弃劳动的异化,即私有财产亦即人的自我异化的共产主义,即完成了人道主义和自然主义亦即实践的人道主义的新世界观!至此,马克思充分地显扬了自己的实践人道主义的评价方式,表现为既有实证基础又具思辨特色的人本评价话语。这一话语所包含的崇高的人道主义,成为马克思为工人阶级和全人类的彻底解放而奋斗的理论和实践的价值灵魂,成为马克思终生不渝的最高价值追求。
在《手稿》中,马克思对“真正的唯物主义和现实的科学”和“实践的人道主义”这两类带哲学世界观性质的称谓均给予肯定,那么马克思这时的世界观的性质,到底是“唯物主义”性质的,还是“人道主义”性质的?我时下认为是两种性质的统一。说它是“唯物主义”的,但决非本体论性质的物质本体论,而是人类活动论性质的劳动实践主义(马克思拒斥在劳动实践活动之外去讨论宇宙本原本体之类的形而上学问题),由此表述为带实证科学性的世界观话语。说它是“人道主义”的,也决非是仅从先验的人性出发的抽象的人道主义和只以扬弃宗教为中介的“理论的人道主义”,而是以科学性的“人性”、“类本质”为基础,以扬弃劳动的异化,即私有财产为中介的“实践的人道主义”,由此表述为带理想性的人本价值观话语。两类话语如同“DNA双螺旋结构”相互对应螺旋上升构成一螺旋逻辑结构。
二
《巴黎手稿》完成于1844年的4-8月,到1844年11月的《神圣家族》,马克思急切地认识到“批判者”们的英雄创史观在民众中的消极影响,出于无产阶级革命实践的迫切需要,更加关注作为群众事业的历史活动,这就不能不对客观的社会生活和群众活动进行实证科学研究,以此为基础,尖锐地批判了批判的大脑改造社会的英雄创史观,提出了“历史的活动是群众的事业”的群众创史观,由此表述出来的主要是科学认知话语。同时,马克思又充满热情地高度赞扬了费尔巴哈哲学的人本主义精神,视人的本质为“全部人类活动和全部人类关系的本质和基础”,视历史不过是人为了实现自己的目的活动而已。显现的又是颇为偏激的人本主体评价话语。到1845年3月的《评弗里德里希·李斯特的著作<政治经济学的国民体系>》,马克思一方面进一步从观事实出发,指出在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中,“工人是资本的奴隶,是一种‘商品’,一种交换价值”,这与上面提及的《手稿》中批判国民经济学的科学实证话语一脉相承。同时马克思又从《手稿》归定的人的自由性和这一本性的异化出发,进一步指出工人的劳动“不是他的人的生命的自由表现,而无宁说是把他的力量卖给资本,把它片面发展的能力让渡(售卖)给资本,一句话,他的活动是劳动”[⑤]。象《手稿》一样,马克思以人本主义的价值观念为导向,以极大的人本道德义愤,批判了将人降为物的“肮脏的唯物主义”,使人屈从于整个交换价值的物质条件的“交换价值的唯物主义”,认定资本社会的“劳动”——“按其本质来说,是非自由的、非人的、非社会的、被私有财产所决定的并且创造私有财产的活动”。[⑥]多么典型的“异化劳动”话语,讲“非自由”就有“自由”,讲“非人”就有“人”,实现真正人的自由的出路在哪里?马克思指出“一旦人们不再把工业看作买卖利益,而看作人的发展”,那么,“消除人类不得不作为奴隶来发展自己能力的那种物质条件和社会条件的时刻已经到了。”[⑦]这又是典型的实践人本主义价值评价话语!实现“作为目的本身的人类能力的发展”,恰恰是马克思最高的人本价值目标。这里根本不存在与《手稿》的所谓“异质”!
随后,马克思写下著名的《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提纲》是“格言式”、“断语式”的叙述,将科学实证性和人本评价性的话语融为一体。在这里,马克思用人的感性活动,即实践的思维方式批判和超越了一切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本体论思维方式。何为“实践”、何为“实践的思维方式”?马克思并未提出所谓的“完整的科学的实践定义”(我曾撰文说过,完整的“实践定义在《手稿》里),只说实践是“革命的”、“批判的”。说“批判”和“革命”,这主要不是科学实证话语,而是人本评价话语,即合乎人的本质的活动才是批判的革命的。所谓“实践的思维方式”,我理解就是“环境的改变和人的活动的一致,只能被看作并合理地理解为革命的实践”。一个“合理”,一个“革命”,都是价值观词语。如何才算“合理”,如何才算革命的实践批判的活动?马克思的第十条规定了他的价值取向:“旧唯物主义的立脚点是‘市民’社会;新唯物主义的立脚点则是人类社会或社会化了的人类”。[⑧]何为“市民”社会,其实就是《手稿》中规定的异化劳动和私有财产统治着的资本主义社会,何为人类社会,其实正是《手稿》中扬弃了劳动的异化,实现了作为类的人的本质的共产主义即人道主义的社会。在这里,马克思批判了费尔巴哈理解的“类”,但肯定了自己的《人类》,并将自己价值性理想的未来社会归定为“人类社会和社会化了的人类”,即人类和社会、个体和类的同一。至于对“人类本性”的全面具体的理解,是在《手稿》那里,前面已有说明。到这里我认定,《提纲》的新世界观即人的现实世界观,其表述虽然是科学认知与价值评价融为一体,但显化的主要是人本价值评价话语,“立脚点”是作为社会主体的“人类”,思维方式是“人类感性的活动”,逻辑主向度是人类实践对世界的“改变”,解决的是使“现实的世界”的“自我分裂和自我矛盾”即人的“自我异化”“在实践中使之革命化”,其最高价值目标即“社会化了的人类”,是最高本质上仍然是实践人道主义的世界观!
三
通常认为,《德意志意识形态》表达了成熟形态的唯物主义历史观(也即是马克思的整个历史观),其基本的话语是:“一切人类生存的第一个前提,也是一切历史的第一个前提就是:人们为了能够‘创造历史’,必须能够生活。但是为了生活,首先就需要衣、食、住以及其它的东西。因此第一个历史活动就是生产满足这些需要的资料,即生产物质生活本身”。随之又表述了历史活动的第二个事实,满足需要后的新的需要;第三种关系,生产另外一些人;第四个因素,人们所表达的生产力的总和所决定着的生产方式;最后才发现:“人也具有‘意识’”。随后马克思综述道:“这种历史观就在于:从直接生活的物质生产出发考察现实的生产过程,并把与该生产方式相联系的、它所产生的交往形式,即各个不同阶段上的市民社会,理解为整个社会的基础;然后必须在国家生活的范围内描述市民社会的活动,同时从市民社会出发来阐明各种不同的理论产物和意识形态,如宗教、哲学、道德等等”。这就是所谓的马克思的历史观的经典表述和基本公式,传统教科书均以此来建构历史唯物主义。但我认为这类话语所表达的仅仅是马克思对人的世界的经验事实的实证认知掌握,是超越了德国哲学纯粹的精神思辩所开始的“真正实证的科学”。[⑨]马克思说:“这里我们是从地上升到天上”[⑩],以上还仅仅是马克思历史观的“地”,还不是“天”!那么“天”是什么?那就是马克思实现人的自由本性的共产主义人本价值观。
马克思在《共产主义》一节开宗明义:“共产主义和所有过去的运动不同的地方在于:它推翻了一切旧的生产关系和交往关系的基础,并且破天荒第一次自觉地把一切自发产生的前提看作是先前世世代代的创造,消除这些前提的自发性,使它们受联合起来的个人的支配。”这种个人是“有个性的个人”,不是“偶然的个人”,即受等级制度、家庭和社会支配的个人。有“个性的个人”即是有自由个性的个人。“物质生活与这种生活有关的东西”,“是个人自主活动的条件,而且是由这种自主活动创造出来的”。马克思正是把自由、自觉、自主的活动视为人的最高类特征,并以此作为认知和评价全部人类发展史的价值灵魂。如在考察农奴制社会时,他指出:“逃亡农奴仅仅是力求自由地发展和巩固他们现有的生存条件,因而归根结底只是力求达到自由劳动”。[11]在考察当下的资本社会时,马克思重提《手稿》中的“异化”范畴,揭露了资本生产活动对人来说“成为一种异己的、同他对立的力量,这种力量压迫人,而不是人驾驭这种力量”。“个人在资产阶级的统治下,被设想得要比先前更自由些(即脱离了人的依赖关系一笔者注);然而事实上,他们当然更不自由,因为他们更加受到物的力量的统治(陷入物的依赖关系一笔者注)”。[12]最后他号召无产者:“为了保住自己的个性,就应该消灭他们至今所面临的生存条件,消灭这个同时也是整个旧社会生存的条件,即消灭劳动(亦即消灭异化劳动一笔者注)。”[13]这就是贯穿于《费尔巴哈》这章并成为其灵魂所在人本主义理想评价话语。介于布鲁诺门对“现实的人道主义”的“胡言乱语”[14],介于这时马克思集中批判的是费尔巴哈的自然唯物主义和历史唯心主义,也介于马克思这时主要是为自己的历史观奠定实证的科学基础,马克思这里没有使用“实践的人道主义”的称谓,但在人本主体话语中也没有用“唯物主义”称谓。只要我们不是拘泥于字面上的哲学称谓,而是注重语境下的话语意义,就不难发觉在马克思价值评价的话语中发挥的正是《手稿》中的异化劳动和实践人道主义的评价掌握方式。由此我发现,马克思所谓的与唯心主义不同的唯物主义历史观表述,仅仅是马克思历史观或人类发展观的最低纲领和低音部,而马克思的解放人的自由、自觉、自主类本性摆脱自然物和社会物盲目支配的人本主义评价话语,才是马克思历史观或人类发展观的最高纲领和主旋律。既然应该“消灭劳动”,摆脱物质力量的统治,推翻一切自发产生的物质前提;既然应该用自由自觉的精神力量的对象化去驾驶自发的物质力量,再称这是“唯物主义”无论在何种意义(本体论、认识论、活动论)上都已经是不可能的了!
四
在《资本论》中,马克思运用理性辩证逻辑揭示了资本社会中的商品二重性、劳动二重性,科学地界定了劳动和劳动力、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发现了资本剥削的秘密——剩余价值理论,暴露了资本社会的基本矛盾及发生、发展、消亡的规律,预示了社会主义必将战胜资本主义的客观趋向。在这一政治经济学的科学批判性实证理论中,马克思运用的主要是科学理论的方式即实证认知方式,所持的是资本和劳动辩证法的客观取向,把握的是社会发展的客观趋势——共产主义能够实现的趋势。正是这科学理性的客观把握,为马克思青年时代的实践人本主义的理想价值取向奠定了坚实的科学基础,这仅是问题的一个方面。另一方面,马克思对劳动和资本的科学掌握中,内含着鲜明而强烈的人本评价意味,在科学的的表述中,不时爆发出痛斥异化劳动的人道主义的激愤话话,马克思在《资本论》及其手稿中,大量使用《巴黎手稿》中的“异化”话语,尖锐地批判商品拜物教、货币拜物教、资本拜物教,深刻地揭露出资本社会人和物的主客体关系的颠倒,即物对人的奴役的实质是资本家对工人的奴役。我认为这些“异化”话语正是早年劳动的对象化和劳动的异化理论的同质复制。有的学者将这里的物化区别出“物化和物役性”是有价值的,但一定要将这“物化和物役性”与“劳动的对象化和劳动的异化”异质性地对立起来,我认为是在故弄玄虚,是传染上了“阿尔都塞病毒”!
在《资本论》及其手稿的研究和解释上,我们过去的一个严重弊端,正在于忽视马克思的人道主义价值取向。近年来许多学者集中发掘这里的人性、人类本质、人类的自由、平等、权力、民主等人道主义的精神精华,认定马克思是最伟大的人道主义者,马克思的学说是最彻底的人道主义。尤其是马克思的“自由”理论,时下已被层层发掘于光天化日,闪现出灿烂的光辉。[15]而马克思的人道主义价值观念,集中表达在他的大量经济学手稿中。
首先,马克思突破了仅从生产关系角度划分社会形态的经济科学性的实证表述,进一步从作为目的本身的人类能力发展的人本哲学角度进行划分:“人的依赖关系(起初完全是自然发生的),是最初的社会形态,在这种形态下,人的生产能力只是在狭窄的范围内和孤立的地点上发展着。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是第二大形态,在这种形态下,才形成普遍的社会物质交换、全面关系、多方面的需求以及全面的能力体系。建立在个人全面发展和他们共同的社会生产力成为他们的社会财富这一基础上的自由个性,是第三个阶段”。[16]将这“第三个阶段”的表述与《巴黎手稿》中的共产主义是“通过人并且为了人而对人的本质的真正占有”,是“完全的、自觉的而且保存了以往发展的全部财富的”表述加以比较,两者的人本主体逻辑视角是完全一致的。前者的“自由个性”实质上指的是人类的自由本性,这与《巴黎手稿》将人的类本性归定为自由自觉的活动也完全一致,取的都是实现全人类自由的最高价值目标。
其次,马克思极度升华了自己的“自由王国”这一人本主义价值观:“事实上,自由王国只是在必需和外在目的规定要做的劳动终止的地方才开始;因而按照事物的本性来说,它存在于真正物质生产领域的彼岸。象野蛮人为了满足自己的需要,为了维持和再生产自己的生命,必须与自然进行斗争一样,文明人也必须这样做;而且在一切社会形态中,在一切可能的生产方式中,他都必须这样做。这个自然必然性的王国会随着人的发展而扩大,因为需要会扩大,但是,满足这种需要的生产力同时也会扩大。这个领域内的自由只能是:社会化了的人、联合起来的生产者,将合理地调节他们和自然之间的物质交换,把它们置于他们的共同控制之下,而不让它们作为盲目的力量来统治自己;靠消耗最少的力量,在最无愧于和最适合于他们的人类本性的条件下进行这种物质交换。但是不管怎样,这个领域始终是一个必然王国。在这个王国的彼岸,作为目的本身的人类能力的发展,真正的自由王国,就开始了”。[17]对比一下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关于“不是人们的意识决定人们的存在,相反,是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意识”那一大段话,就可以看出,马克思在那里,仅仅是对人类史前社会人及人的意识受物质生活的生产关系和交换关系这些盲目的、似自然性的社会力量的统治和被决定的客观事实的科学认知加以表述,而对人在自然王国中人的有限自由状态却未予表述,更不用说“真正的自由王国”了。而且在那里,既未提及人及人类本性,也没提及作为内在目的本身的人的发展,更没提及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所以旧教科书以此建构的“历史唯物主义”体系,只能是失落人、失落的人自由、失落人的意识能动性的唯物质生产主义、唯经济主义、唯生产力主义、物本主义体系。对于此类执马克思事实认知表述之一端而失落人本价值观念的解释者,马克思极为气愤,甚至声明自己不是“马克思主义者”。我认为马克思的这一声明,所表示的正是要与此类历史唯物主义划清界限。
再次,马克思在以自由为价值导向的人类发展观中,突出了人的自觉意识对社会存在的能动的乃至决定性的作用。在《巴黎手稿》中,马克思将“有意识”视为人的最本质的类本性,他说“有意识的生命活动把人同动物的生命活动直接区别开来”,“通过实践创造对象世界,即改造无机界,证明了人是有意识的存在物”。正由于人是有意识的类存在物,“他的活动才是自由的活动”。[18]按照人的本性来说,人能够依照自己的意志和意识来决定和创造对象世界即社会存在,因为人能够按照任何一个种的尺度、内在的尺度和美的规律来建造社会存在。问题在于,在劳动的分工、异化的社会条件下,人的有意识的本质的对象化,一方面可以实现人的自觉意识,创造出合乎人性的社会存在,但另一方面则违背人的本意而盲目地创造出压迫人性的社会存在,人反过来要受人的创造物——社会存在物的决定和统治,对这种事实存在,马克思作出了“社会存在决定人的意识”的认知表述。但这仅仅是人类史前社会人和物、主体和客体、意识和存在关系的颠倒或异化状态。马克思在晚年的经济学手稿中,依人的能力(当然主要是人的智能,包括人的认知、评价、审美诸智能)的发展趋向,认定人类必将超越人对物、意识对存在的依赖和被决定状态,依联合起来的人们的自觉的意识合理调节和共同控制社会物质存在,使之合乎自由自觉的“人类本性”,但这实现的尚是必然王国中的有限的自由。“真正的自由王国”是以实现人的认知、评价、审美的能力为内在目的的,这一王国本质上是——精神王国,正如马克思所说:“个性得到自由的发展,因此,并不是为了获得剩余劳动而缩短必要劳动的时间,而是直接把社会必要劳动压到最低限度,那时,与此相适应,由于给所有的人腾出了时间和创造手段,个人会在艺术、科学等方面得到发展”[19]。如果说,史前社会人的物质生产活动起决定作用,人的社会存在决定人的意识,那么在“自由个性”充分发展的“人类社会”,人的精神生产活动起决定作用,人的自觉的意识将决定社会存在,不仅科学技术成为第一生产力,而且由人的自觉的意识所制造的全部精神文明将成为社会发展的第一的、决定的力量。
总之,马克思在《形态》和《序言》中的所谓唯物主义历史观的经典表述,仅仅是马克思对史前社会物质活动决定精神活动、物统治人的异化事实的科学认知表述,以此为科学理论基础,马克思进一步揭示出人的自由、自觉、自主的类本性,并以这一“人类本性”为价值取向,批判了史前社会的似自然性、物奴役人的异化历史,预见到未来社会必将通过“每一个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实现所有人的“自由个性”,实现“人类本性”的彻底解放,这又形成了一套以人的自由本性为前提和轴心的人本主义评价表述。
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和全人类获得自由和解放的学说,是最彻底最伟大的人道主义,这一基本价值态度正是马克思主义的灵魂所在,失落了这一灵魂的所谓历史唯物主义和唯物主义历史观就不再是马克思的人类发展观。
注释:
①《理论探讨》,1996年第2期。
② ③《马恩全集》第42卷,第89、62页、49、62、63、111页。
④拙著:《潜科学哲学思想方法》,山东教育出版社1993年版。
⑤ ⑥ ⑦《马恩全集》第42卷,254、254-255、285页。
⑧ ⑨ ⑩ (11) (12) (13) (14)《马恩选集》第1卷,第32-34、43、31、30、84、85、77页。
(15)拙文《自由是马克思历史观的最高视角》,《开放时代》1996.2期。
(16) (19)《马恩全集》第46卷,第104、218页。
(17)《马恩全集》第25卷,第926-927页。
(18)《马恩全集》第42卷,第9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