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璞至医疗有限公司(北京善尔医院) 100011
摘要:本案例报告中的兰兰是一个即幸运又幸福的女孩。她是一个被领养到福建的幸运孩子。领养她的家庭经济条件很好,因为本家庭三个都是男孩,那时一个月的小兰兰就成为这个家庭的一员了。目的是作为家里的领养媳。当兰兰上初中三年级的时候,一次去同学家玩,同学的妈妈很不客气的将事实告诉了原本学习优秀的她。晴天霹雳的信息从天而降,从那以后她那颗好强的心,就无依无靠了,她不敢接受这个现实。因为她的三哥自由恋爱这年结婚了,对她的打击非常的大。从此她变得自卑、独来独往、学习成绩下降、忧郁、性格内项了,便有不好的行为出现:不与家人打招呼自己出门几天后才回来,家人找不到她、先后有过三次分别用药物和煤气自杀手段轻生,家人发现的早,自杀未成功。随着年龄的增长,意识到心理有问题,自己有抑郁症的倾向,在家人的劝说下来找咨询师。
关键词:心理治疗;激励治疗;家庭治疗
在咨询过程中有五个疗程,从生物、社会、心理的原因分析并精心为她制定了针对性鉴别诊断和治疗,分别选用了《简明精神评量表BPRS》;《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成人治理量表WAIS-RS》等量表来鉴别诊断。最终达到了预期的理想目标。
现在家人更好地爱她,关心她、理解她、按她的要求还给她在北京租一套两居室装修温馨的房子,现在求助者特别珍惜生命、热爱生活、性格不再内项的她找到了自己的生活乐趣。
一、一般资料
杨兰兰,女,24岁,初中文化,领养女,上面有三个哥哥。身高大约1。55左右,体态正常,无重大躯体疾病历史。父母均为公司职员,高中文化,家庭和睦,经济条件很好。她和老人住在一座楼里(不在同一楼层)。其家庭没有精神疾病历史。
出生后一个月左右领养其女孩在福建,领养她的家里因为都是男孩,作为家里的领养媳,父母打算把兰兰嫁给三儿子,她很幸运地成为这个家庭的一员。她从小随父母生活,在幼儿园中班、大班性格较温顺,话语少,由其是对陌生人,胆子也比较小,非常听父母话,养父母非常宠她。她的父母分别是内向型性格的人,教育她要和小朋友们团结,不要与其他人挣抢。从此后她的性格特点和养父母很相似。其他几个孩子他们也是这样教育,这个家的整体氛围特别好。
在小学的她成绩一直非常优秀,老师和邻居都特别喜欢她,养父母觉得这个孩子即聪明又争气,不白培养。很顺利读完小学。
接着开始了她的中学生活,初一年级成绩排在前五名,作业都是自己完成。初二年级也是名列前茅。暑假到了,有一天同学约兰兰到她家玩,不算太远,内向的她在妈妈的鼓励下高高兴兴去同学家了。同学家的环境与她家差不多,都是自己家盖的独立的几层楼,装饰得非常漂亮,兰兰第一次到同学家,以往都是这个同学去兰兰家。她俩玩得正开心有说有笑时,同学的妈妈从外面回来,看见自己的孩子与别人家领养的孩子在一起玩耍,还了得,同学的妈妈认为这类孩子都不是好孩子,别学坏。于是其同学的母亲很生气便地大声喊:你怎么和领养的孩子在一起玩,还把她领到家里,你胡说,兰兰和同学一口同声地喊到。同学的妈妈说:相隔不远也算邻居,这么多年的邻居谁不了解谁呀。她们还是不相信,同学的妈妈接着就把兰兰的名字、养父母的名字都准确地说出来,甚至家里的成员她妈妈都了如指掌。这时的她不得不相信了。这个消息太突然,譬如晴天霹雳,老天怎么不公平,吓得她边哭边跑。拒父母称:自从那以后,她不和任何同学来往,她还带着怀疑和忧郁的目光看家人,从此本来内项的她就不与任何人说话了,她怕同学和老师们笑话她、瞧不起她。在表情上没有笑容了,对任何事情漠不关心、态度冷淡、总是自卑、烦躁。之后与同学的关系不好了,胆小、爱思考、经常一个人偷偷流泪。后来成绩明显下降,成为班级的倒数几名,便退学了。
这一年,兰兰的三哥在外地工作,自由恋爱找了一个非常满意的女朋友,年底举行了隆重的婚礼。这时兰兰受到非常大的打击,对她的心理、生理都有很大的影响,总是觉得她三哥及全家人都瞧不起她,认为从自己的形象上、文化上都不如别人,从此以后认为自己是一个无依无靠、孤独、被别人瞧不起的人。
20岁时养父母想调节她的情绪,换个环境把她送到烟台的二哥家,不但没有好反而更严重了,哥哥看她每天吃饭时自己躲在一个角落里,关心的角度说了她,第二天她就吃安眠药,被家人发现送就进医院抢救过来。四年后在北京的大哥又把她带到首都散散心。在北京的生活让她感到更自卑,没有朋友,工作又不顺心,总觉得自己不如别人,凡是都作不好,便没有几天就换份工作。现在已经24岁的她更加忧郁寡欢、兴趣低降、似乎与世隔绝。坚持到天津的一所尼姑庙里出家,第二天自己就回来了,说不适应那里的环境。回来后没几天不与家人打招呼就外出,几天后自己才回来,问他去哪里了她就是不回答。先后有过三次自杀行为,分别是用药物和煤气的自杀手段,但都被家人及时发现。自己觉得患有忧郁症,在家人的劝说下来找心理医生。
二、心理测验结果:
(一)《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测验结果:总评分(1)轻度~中度。
(二)《简明精神评定量表BPRS》测验结果:1,2,5,9四项焦虑忧郁
(三)《成人治理量表WAIS-RS》测量结果:28/82,F量表T分高于70。
(四)主诉
杨兰兰称,“恨她的亲身父母,为什么那么狠心”;“现在的亲人是可怜她,不是真正对她好”;“讨厌这个现实,怪自己命不好”;“没有喜欢的人和事”。
(五)观察和他人反映
父母主诉:兰兰对家里家外的人很少说话,更不愿意接触陌生人,吃饭自己独在一处,不高兴时就把自己的房间门反锁起来,有时想起这事就烦躁,在洗手间里把头用力往强上撞、高兴时就帮家人作家务,目光不敢直视对方,眼神带着忧郁,性格急躁见谁都烦,易怒,失眠,多梦,胃痛。
三、评估与诊断
根据对临床资料的收集,该求助者智力水平正常;个性孤僻、与家里家外人难以适应、情绪低落、焦虑、自我评价低、绝望、有自杀倾向、整体心理健康状态较差。
综合分析所获得的临床资料,对求助者问题持续的时间、强度和较为异常的心理行为异常表现的性质和严重程度进行分析判断;根据心理测验结果、精神病历史以及典型心理与行为异常的表现排除了简明精神评定量表的重度程度,例如:没有思维和言语缓慢、注意力难以集中、主动性减退、过渡换气和叹息、月经紊乱、非真实感或虚无妄想、强迫思维和强迫行为。
求助者的心理与行为表现属于心理问题的范畴
问题主要表现以下五个方面:
1.只在问题时才诉述;
2.在谈话中自发地表达;
3.不用语言也可以从表情、姿势、声音或欲哭中流露出这样表情;
4.求助者的自发语言和非语言表达(表情、动作),几乎完全表达为这种情绪;
5.丧失兴趣、对以往爱好缺乏快感。
四、咨询目标的制定
根据以上的评估与诊断,同家长和求助者协商,确定如下咨询目标:
具体目标与近期目标:改善其当前的内外人际关系;减少求助者的偏激行为;增加对事物的兴趣;帮助求助者减少压抑、抵抗和依赖,善于用移情作用,以期达到“领悟”。
最终目标与长期目标:帮助她提高对自己,对他人和对环境的认识水平以及能够理性地加以处理的能力、完善求助者的个性,增强其社会(人际)适应能力,建立良好的人际沟通模式,习得健康有效的人际交往技巧。
五、咨询方案的制定
(一)主要咨询方法与适用原理:行为治疗和认知行为治疗
求助者的心理问题表现在其适应不良的社会交往行为上(不敢面对现实),内外的人际关系紧张,不看书不看报,都是因其不良的社会适应模式所直接导致的。而这一系列的不良行为模式,都是在其成长经历的背景下和个性特点的基础上,不断习得形成的。这其中无论是情绪的变化,还是行为的异常,也都同样存在着个体对社会认知的偏离,再加上周边环境等不利因素的加重和催化。如果不及时采用操作性、目标性、时效性很强的行为治疗和认知行为治疗方法加以矫正,求助者将陷入恶性循环的怪圈,容易导致反社会型人格的养成。
(二)双方权利和义务
1.权利:
(1)咨询过程中,求助者可以根据个人意愿选择咨询师;
(2)对咨询进程不满意可要求更换咨询师;
(3)对咨询方案、咨询费用、咨询时间的知情权、协商权和选择权。
2.义务:
(1)遵循咨询机构的有关规定;
(2)遵循和执行商定好的咨询方案、咨询费用、咨询时间等方面的规则;
(3)咨询者应尊重咨询师,按照预约的时间不失约、不迟到,如有特殊情况提前通知咨询师。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咨询过程中,咨询师的权利和义务:
(1)热爱本职工作,鉴定为社会做奉献的信念,刻苦钻研专业知识,增强技能,提高自身素质,遵守国家法律法规,与求助者建立平等友好的咨询关系;
(2)心理咨询师不能因求助者的性别、年龄、职业、民族、国籍、宗教信仰、价值观等任何方面的因素歧视求助者;
(3)心理咨询师在咨询关系建立之前,必须让求助者了解心理咨询工作的性质、特点、这一工作可能的局限性以及求助者自身的权利和义务;
(4)心理咨询师在对求助者进行工作还时,应该与求助者对工作的重点进行讨论并达成一致意见,必须时(如采用某些疗法)应与求助者达成书面协议;
(5)心理咨询师与求助者之间不得产生和建立咨询以外的任何关系。尽量避免双重关系(尽量不与熟人、亲友、同事建立咨询关系),更不的利用求助者对咨询师的信任谋取私利,尤其不得对异性有非礼的言行;
(6)当心理咨询师认为自己不适合对某个求助者进行咨询时,应向求助者做出明确的说明,并且应本着对求助者负责任的态度将其介绍给另一位合适的心理咨询师或医师;
(7)心理咨询师始终本着严格遵守保密原则。
4.咨询时间与费用
咨询时间:每周1次,每次1小时
咨询收费:每次300元人民币
心理测量收费:每项测量收费180元
六、咨询过程:
(一)咨询阶段大致分为:
1.诊断评估与咨询关系建立阶段;
2.心理帮助阶段;
3.结束与巩固阶段。
(二)具体咨询过程:
第1次2017年5月11日
(三)目的:
1.了解基本情况;
2.建立良好的咨询关系;
3.确定主要问题;
4.探寻改变意愿;
5.进行咨询分析。
(四)方法:会谈、心理测验
1.过程:
填写咨询登记表,询问基本情况;介绍咨询中有关事项与规则;
父母做CBCL;EPQ人格特征,同时向父母了解孩子的成长过程,尤其是重大事件;
2.确定咨询目标:
与来访者交谈,收集临床资料,探寻来访者的心理矛盾及改变意愿;
将测验结果反馈给求助者及父母,并做出初步问题分析,让父母与孩子理解“为什么会这样”。
3.布置咨询作业:
4.“再现”事件:父母与孩子讨论知道现实与现在美好生活的对比,着重让孩子表达“当时怎样想,想怎么做,感就如何”,目的一在于让孩子宣泄;二是让父母及家人更了解她的心态好针对性地与她沟通;三可以顺势引导如何更好。
5.让孩子说出自己最喜欢的人。
第二次治疗2017年5月18日
(一)目的:
加深咨询关系;
突破“自杀倾向行为”的应对策略;
(二)方法:
会谈、行为治疗代币法
(三)过程:
1.行为契约法,反馈咨询作业:父母与孩子交流“委屈”等事件,母亲主动向孩子道歉,应该在她懂事的时候把事实的真相告诉她,心灵就不会有这么大的创伤了,孩子有了些理解父母,她知道养父母对自己与其他的几个哥哥一样好;
与孩子就“最喜欢的人”谈“人际关系”问题,找出差异,促进自我觉知。
2.初步制定“行为契约”,以加强自我控制,并在咨询室进行演练。
3.布置咨询作业;
父母继续“积极评价”:只找出孩子的优点,并准备7句好话;
孩子按“行为契约”行事,诸如:不再有轻生的念头、和家里家外人主动打招呼。
制定反馈表,记录行为。
第3次2017年6月1日
(一)目的:
1.学会合理评价;
2.提高自控力;
3.加强家人交流。
(二)方法:会谈、合理情绪疗法、行为治疗代币法。
过程;
1.馈咨询作业:“行为契约顺利”得到家人与邻居的表扬,别人再提起她的生事,她没有什么反应了;父母说的七句话,让孩子体验感受;
2.进一步分析行为与情绪、人际的关系、强化“合理观念”,并引导对人对事务的合理评价,练习评价家人及邻居。
3.改“行为契约法”为“代币法”,增强家人之间的关系。
4.咨询作业:
找出邻居那位阿姨的五个优点:
执行“代币法”,以“代币”量赢得自己愿望满足,如:旅游、逛街购物、买喜欢看的书。
第4次2017年6月15日
(一)目的:
1.巩固咨询效果;
2.发展学习策略;
增强自信心。
会谈、心理测验法、认知行为法。
(二)过程:
1.反馈作业:完成顺利,继续执行;
肯定其学习能力,找出学习策略问题;
训练“提问法”,以提高课堂效率,将注意力集中在工作上。
2.布置咨询作业:
找自己喜欢做的行业和职位;
收集别人对他的“微笑”,与“好话”;
父母继续“代币”激励。
第5次2017年6月30日
(一)目的:
1.巩固咨询效果;
2.结束咨询。
(二)方法:
1.反馈作业:找到自己喜欢的工作心得体会;
2.指出继续努力的方向:自我监督与控制;
3.基本结束咨询。制定行为目标,加强自我管理能力;
4.进一步巩固与父母、同事、朋友的关系。
七、咨询效果评估
(一)求助者及家人的评价:
“感觉同事对我都很好”;“我不在害怕与陌生人接触了”;“家人经常鼓励我”;“这件事情已经是事实了,我无法改变命运”;“我在这个家既幸运又幸福”。
“孩子回家后主动和家人打招呼,愿意说话了”;“回家后经常讲起单位的人和事”;
“多鼓励她还是有好处的”。
(二)咨询师的评估:
通过回访和跟踪,发现咨询已经达到预期目标;改善了偏激行为促进了良好人际关系的发展,提高了学习适应性水平。咨询过程较完善,有条理。
参考文献:
[1]图书:1)心理咨询师《辅导习题集》二级,案例一;
[2]作者:汪道之、心理咨询《心理问题个案分析与解决方法》、出版城市:北京、出版社名称:中国商业出版社出版发行、出版年:2002年1月、板次:第二次、页码:、95、198、180、229。
[3]资料:高文斌老师的讲课提纲。
论文作者:赵悦宏,肖顺旺,王永胜(通讯作者)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误诊学杂志》2017年第2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6
标签:父母论文; 孩子论文; 家人论文; 作业论文; 都是论文; 兰兰论文; 同学论文;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7年第2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