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解剖钢板和锁定钢板内固定术治疗复杂性胫骨平台骨折临床疗效观察论文_姜翔宇

(黑龙江省海林市人民医院骨外科 黑龙江海林 157100)

【摘要】目的:对比分析普通解剖钢板和锁定钢板治疗复杂性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8例患者分成对照组39例和观察组39例,对照组采用普通解剖钢板内固定治疗,观察组采用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的优良率为94.87%,对照组的优良率为79.49%,两组优良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的手术时间比较,差异不显著,但研究组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术后负重时间,分别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5.13%,对照组为15.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普通解剖钢板比较,锁定钢板治疗复杂性胫骨平台骨折具有出血少、骨折愈合快、并发症少等优势,且能显著改善患者的膝关节功能,值得广泛推广和应用。

【关键词】复杂性胫骨平台骨折;锁定钢板;普通解剖钢板;内固定术

【中图分类号】R683.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7)06-0113-02

胫骨平台骨折是临床常见骨折类型之一,属于关节内骨折的范畴,占据人体全身骨折的4.0%左右,多由高能暴力损伤所致,手术是其一般治疗方案,通常需保障关节面解剖复位完整,内固定稳定。若手术处理不当,则可能引起关节功能障碍、关节炎、关节疼痛等并发症产生,影响患者的术后恢复,尤其针对复杂性胫骨平台骨折患者而言,手术内固定处理更为重要[1]。我院对近几年收治的复杂性胫骨平台骨折患者实施了普通钢板内固定术和锁定钢板内固定术,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现将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3月至2015年9月在我院住院的确诊为复杂性胫骨平台骨折的患者78例,其中男性42例,女性36例,年龄18~60岁,平均年龄(44.2±8.2)岁。受伤原因中坠落跌伤的病例16例,车祸骨折的病例58例,其他原因的4例,Schatzker分型Ⅴ型38例,Ⅵ型40例。纳入标准:①符合本病诊断标准和Ⅴ型、Ⅵ型分型;②年龄18~60岁;③双侧平台髁劈裂,胫骨平台干骺端骨折,髁移位或关节面的塌陷;④依从性强,愿意接受本临床研究者。排除标准:①年龄<20岁或>60岁的患者,妊娠期、哺乳期的患者;②有严重其他系统疾病和恶性肿瘤的患者;③外侧平台劈裂型而无关节面塌陷,外侧平台单独塌陷型,外侧平台劈裂合并压缩塌陷型;④关节面塌陷型和(或)内侧平台劈裂;⑤不愿意接受本临床研究,依从性差的患者。根据手术方式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9例,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及受伤机制和分型等创伤情况相比无统计学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

1.2 方法

1.2.1对照组行普通解剖钢板内固定,患者取仰卧位,硬膜外麻醉,根据骨折类型选择手术切口,从骨折部骨膜外切开,撬起半月板。对于关节面塌陷的骨折,于塌陷侧髁内外缘1.5~2.5cm处开窗,使用骨膜剥离子触及其下方的松质骨区,恢复关节面正常高度,克氏针同定,加压植骨;将解剖钢板近端放置于干骺端,远端延伸至胫骨干,螺钉固定。

1.2.2观察组行锁定钢板内固定,患者取平卧位,全麻,采用膝前外侧和内侧,双切口的联合入路,胫骨平台后内或后外有较大移位骨块,复位困难,有时需加用后内或后外切口,利于后侧移位骨块复位固定,沿着半月板的下缘切开关节囊,显露出关节面,在直视或者C臂机透视的情况下恢复关节面平整,之后选取较大一侧的平台实施复位,使用克氏针进行临时固定,然后再行另外一侧平台复位。复位时尽可能少的剥离损伤软组织,确保胫骨轴线的正常。通过C臂透视,如果骨折复位符合要求,则使用锁定钢板进行内固定。

1.3 疗效评估[2]

术后10个月采用HSS膝关节功能评分标准进行膝关节功能评估:差,HSS<59分;中,59分≤HSS<70分;良,70分≤HSS≤85分;优,HSS>85分。

2.结果

观察组的优良率为94.87%,对照组的优良率为79.49%,两组优良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的手术时间比较,差异不显著,但研究组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术后负重时间,分别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5.13%,对照组为15.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研究证明[3]胫骨平台骨折理想的手术治疗需要达到关节面的解剖复位、坚强的内固定、塌陷关节面复位的有效植骨填充以及早期恢复功能锻炼,且复杂性胫骨平台骨折多为严重暴力创伤引起,多伴有关节面的塌陷以及韧带、半月板的损伤,因此手术治疗有一定的难度,术后膝关节功能的恢复不甚理想。伴随着当前微创医学的发展,微创锁定钢板同时在骨科手术中得到了推广,其优势也日益凸显。 在复杂性胫骨平台骨折患者的手术治疗中,应用锁定钢板内固定,在未预弯螺钉的条件下,同样不会影响骨面与钢板的贴合,且为有锁机制,内固定效果好,可避免骨折移位,主要经由肌肉或皮下插入,经骨膜外固定,骨折区域暴露时间短,不会影响患者骨折区域的血运情况,有其微创性优势,且应力相对分散,可降低术后内固定物折断的发生率。

综上所述,锁定钢板内固定,疗效确切,并发症少、术后恢复快,能为早期功能锻炼创造良好的条件,术后骨折愈合好、关节功能恢复满意,因此可作为复杂胫骨平台骨折较理想的选择术式。

【参考文献】

[1]李雄辉,黄乐辉,刘阳灿.普通解剖钢板和锁定钢板治疗复杂性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疗效对比分析[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5,26(7):1635-1636.

[2]匡忠斌.锁定钢板与普通解剖钢板治疗复杂性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研究[J].中国冶金工业医学杂志,2016,33(2):211-212.

[3]邢彬,翁茂盛.锁定钢板与双切口双钢板内固定治疗复杂性胫骨平台骨折的疗效比较[J].中华全科医学,2015,13(2):334-336.

论文作者:姜翔宇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7年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5/26

标签:;  ;  ;  ;  ;  ;  ;  ;  

普通解剖钢板和锁定钢板内固定术治疗复杂性胫骨平台骨折临床疗效观察论文_姜翔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