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创业教育与“纲要”课教学相融合问题的研究——以天津大学仁爱学院为例论文_郭文慧

创新创业教育与“纲要”课教学相融合问题的研究——以天津大学仁爱学院为例论文_郭文慧

(天津大学仁爱学院)

【课题项目】 天津市高等学校提高创新能力引导项目和专项资金管理项目、天津大学仁爱学院2017—2019年教改项目:“创新创业教育视域下仁爱学院思政课教学改革的研究与实践”之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2017-1-10)

摘要:开展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是我国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推进高等教育综合改革的重要内容。高校思政课教学责无旁贷要有所担当并有所作为。顺应这一趋势,我校思政部教师开展了这方面的研究与实践。本文主要阐述了我校将创新创业教育和“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相融合的具体举措,旨在为创新创业教育的开展和“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自身的发展提出一些有效建议。

关键词:创新创业教育;“纲要”课教学;融合问题

2012年教育部办公厅下达了关于印发《普通本科学校创业教育教学基本要求(试行)》的通知,其中明确指出在创业教育的课程设置中要把创业教育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机衔接起来。鉴于此,我校思政部教师以创新创业教育和思政课教学相融合为视角进行了研究与实践。课题组成员在尝试将创新创业教育和“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相融合之后,又尝试将其与“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以下简称“纲要”课)的教学相融合,在以下三方面采取了相应的举措。

一、教学内容方面采取的举措

创新创业教育与“纲要”课教学相融合首先必须在教学内容上有所体现,在课程的相关章节中应适当融入创新创业教育。目前最新版(2018年版)“纲要”课在教材体系上分为三大部分,即上编“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前夜(1840—1919)”、中编“从五四运动到新中国成立(1919—1949)”和下编“从新中国成立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1949—2018)”。我们在教学内容上主要致力于把创新创业教育和中编、下编内容进行有机融合,旨在为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提供正确的价值观和创新型的思维方式。具体教学设计如下:

本课程中编部分主要讲述了全国各族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进行伟大的艰苦的斗争,经过新民主主义革命,创建中华人民共和国,赢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历史。下编主要讲述了经过社会主义革命、建设、改革,把一个极度贫弱的旧中国逐步变成一个持续走向繁荣富强、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主义新中国的历史。我们将创新创业教育与第五章“中国革命的新道路”中第一节“对革命新道路的艰苦探索”进行融合,与第八章“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中国的确立”中第三节“有中国特点的向社会主义过渡的道路”进行融合,与第十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开创与接续发展”中第一节“历史性的伟大转折和改革开放的起步”进行融合。从而突出“纲要”课对创新创业提供纵向思考的课程特色,以史为鉴让学生感受到创新对于中国发展的重要性。

二、教学方法方面采取的举措

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中一个至关重要的内容是人生观、价值观教育,如果没有正确的价值导向就不可能有成功的创新创业活动。因此,采用何种教学方法以真正有效地对学生价值观加以引导就成为创新创业教育课题中的应有之意。而包含“纲要”课在内的几门思政课传统的教学方式主要是授予式、注入式,这种教学方式容易让学生感觉到枯燥乏味。因此,课题组成员打破了单一的授予式教学方法增加了参与式教学方法。参与式教学法包括很多内容,根据这门课程的特征,我们主要采取对历史人物的情景剧表演活动或讲述活动。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具体教学设计如下:

学期初,授课教师先对授课班级进行了分组(约6——8人为一组),并要求小组成员选取古今中外创新创业的经典人物故事,以情景剧表演或讲述的形式呈现给大家(限制在5分钟之内完成)。一学期结束后,我们共进行了10多个人物故事讲述和2次情景剧的表演。比如,讲述了中国历史上商鞅的故事,商鞅勇于创新改革旧制度使秦国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封建国家;讲述了当今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的故事,袁隆平教授是最早开创了水稻杂种优势利用研究的科学家……。此外同学们还讲述了世界历史上一些具有创新精神的人物故事,像发明大王爱迪生的故事,爱迪生历经了几万次失败,但他始终不气馁最终发明了电灯为人类带来光明。通过这些创新创业成功人士的故事让学生体验和感受创新对个人、国家、民族的重要性。

三、考核方式方面采取的举措

为了更好地服务于创新型人才的培养,“纲要”课除了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上要注意和创新创业教育有机结合以外,在考核方式方面也要有所结合。我校包括“纲要”课程在内的整个思政课的考核结构是平时成绩和期末卷面成绩两部分。在此次教学改革之前,我校“纲要”课程平时作业的设置和期末试题的命制都比较侧重于标准答案式问题,而这不能更好地检验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也不能更好地检验学生价值观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而不利于创新型人才的培养。鉴于此,本学期我们在平时作业的设置和期末试题的命制中都进行了一些调整。

首先,此次教学改革中我们在考查学生知识性问题的掌握情况时,改变以往侧重考查学生死记硬背的能力,而转变为侧重考察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历史现象及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例如,本学期测验中我们设置了这样一些题目,“资本——帝国主义的入侵给中国带来了什么”、“怎样正确认识和评价毛泽东的历史地位”、“怎样理解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取得了哪些主要成就,其原因是什么”。其次,除了考查学生对基本理论知识的掌握外,还注重对其思想信念价值观方面的考量。例如,本学期测验中我们设置了这样一些题目:“列举天津近现代史上的一个历史事件或一个历史人物或一座历史建筑,并谈谈给予你的启示”、“通过本学期学习,我们了解了中国的‘昨天’和‘今天’,看到了全国各族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进行的伟大艰苦的斗争,请结合自己所学专业及职业生涯规划谈谈如何为中国的‘明天’贡献自己的力量”等问题。

以上是本学期我们在“纲要”课程中采取的一些措施。总体来说,经过一学期的研究与实践,我校思政部教师在创新创业教育和“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这门思政课的有机融合中有了初步的经验和成效。比如在对学生进行调查反馈中有同学提到“通过本学期对这门课程的学习,今后会自觉地继承和发扬近代以来中国人民的爱国主义精神,进一步增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责任感和使命感”、“通过本学期对这门课程的学习,今后会进一步增强拥护共产党的领导和接受马克思主义指导的自觉性”、“通过本学期对这门课程的学习,我充分地感受到创新对于一个国家的重要性”……学生的这些认识为其今后开展创新创业活动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这是我们的教学改革成果。但是也存在很多不完善的地方,比如在教学内容上如何更自然地和创新创业教育有机结合、在考核方式上如何更好地考核创新创业教育所需要的实际能力等问题,这需要课题组成员进一步探索。

参考文献

[1]余展洪.创新创业教育导向下高校思政课教学整体设计改革刍议[J].高教学刊,2015,(13):13-15.

[2]陈哲.创新创业教育嵌入思政课教育教学的操作模式研究[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5,(07):53-55.

作者简介:郭文慧(1988年—)女,汉族,河北省衡水市人,研究生学历,天津大学仁爱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论文作者:郭文慧

论文发表刊物:《知识-力量》2018年9月下

论文发表时间:2018/9/27

标签:;  ;  ;  ;  ;  ;  ;  ;  

创新创业教育与“纲要”课教学相融合问题的研究——以天津大学仁爱学院为例论文_郭文慧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