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该文在电网不断发展,运维部门管理维护的变电站数量不断增加的背景下,提出了当前变电站运维模式的一些不足,并给出了改进的建议。
关键词:无人值守变电站;运维模式;建议及措施
1 变电站值班模式简介
目前,国内变电站运维管理模式可以分为有人值班管理、无人值班管理和少人值班管理3种模式。从我国变电站发展历程看,20世纪50年代中期至70年代初的早期变电站不能实现四遥功能,无法对变电站进行远方监控,变电站实行24小时有人值守,调度预令、正令直接下发至变电站,变电站人员对设备进行操作。70年代末至20世纪末,我国的变电站逐步向综合自动化变电站过渡,运行管理模式先后经历集控站模式,即一地区设置多个集控站,每个集控站管理、控制若干个变电站,变电站无人值守或少人值守;以及监控中心加运维操作队模式,即一个地区建立一个监控中心,按作业半径分设若干个运维操作队,变电站无人值守,监控中心24小时值班,运维操作队少人值班。21世纪以来,变电站向信息集成一体化、网络化、智能化发展,变电站运行管理模式也将向调控中心加运维操作队模式(调控一体化)转变,即监控中心与调度中心合二为一,按作业半径分设若干运维站,调控中心24小时值班,运维操作队少人值班。
2无人值守变电站运行与维护的策略分析
2.1.体现组织作用,激发工作人员的工作热情
(1)体现组织的作用
要知道,一个优秀的企业不仅仅拥有很多优秀的员工,而且还要有能够发掘员工潜能的能力,从而建立完善的人才培养的机制。一个人的力量绝对比组织的力量小得多,在如今的社会中,如果一个人在社会中单打独斗,没有组织的帮助是很难成功的,甚至是一败涂地。所以说,个人必须依靠组织来发挥自己的能力。组织的作用可以体现在下面五个方面:第一是组织计划和控制的作用,使得工作制定可以更具有长远思想;第二是组织可以完善企业的各项制度;第三是通过将人员进行优劣搭配,发挥各自才能;第四是组织可以处理好过程管理,通过制度来管理人员;第五是内部培训的开展,培训内容主要有专业知识和技能以及综合素质等。
(2)具体途径
首先,因为变电站运行的工作特殊性,对工作人员的工作绩效很难具体地评估,而且很多人觉得这种专业可有可无,导致进行人力资源配置时经常被忽略。这样一来,变电站运行与维护的工作人员素质普遍不高,影响了工作效能。所以,在进行人力资源配置时要重视变电站运行与维护工作的人员分配。其次,由于无人值守变电站的发展,过去的设备有些已经没办法适应了,在可能的情况下,要对设备进行更新。第三,关于巡视检查的工作,可以设计为单人巡视、单人检查操作等形式来提高工作效率。第四,在完善变电站监控体系的基础上,减少巡视无人值守变电站的次数,从而实现遥视。
(3)激发工作人员的工作热情
要充分利用绩效机制的作用来激发工作人员的工作热情。可是由于绩效机制还不够成熟,很多员工不知道具体哪些地方需要改正,这对提高运行与维护的工作效率是非常不利的。企业可以在安全生产标准的基础上,对工作职责的内容进行修改和更新。然后根据这个工作职责来对员工进行绩效考核,量化指标,使得员工的工作有了具体的指标,增强了员工工作的目标性,从而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
2.2.弄清配电操作的关系
在实际的无人值守变电站运维工作中,大部分的运行维护操作队在操作时出现的问题主要集中在变电站出线间隔这个方面。由于农电配的网点较多而且分布范围较广以及用户的原因使得变电站的故障率较高,加大了变电站维护的工作量。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如果让运行维护操作队对配电线路间隔进行统一的管理,会加大工作人员的工作量和工作压力,使得某方面的工作做得不到位,比如检修的时间没办法得到保证。为了更好地运行和维护变电站,企业务必要对操作管理的方式进行改进。要在配电线路出口的地方装一个隔离的设备,这样的话,一方面可以将这个隔离设备作为变电和配电之间的分界处,另一方面又可以将隔离设备作为操作设备来使用。供电局只要按照调度来使用隔离设备,进行一定的安全措施,就可以开展线路工作了。不过,要注意在设计变电站出线的时候,要考虑选择带负荷投切能力的设备。
2.3.采取多方面的设备巡视机制
对设备进行更新和改造后,设备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得到极大地提高。要知道,因为设备的检修周期被延长了,所以对定期巡视检查的质量有较高的要求,如果仅仅依靠变电站调度与监控中心的日常巡视检查是不够的,应该采取多方面的设备巡视检查机制。首先,调度和监控中心要进行定期的巡视和检查,检查设备是否有什么缺陷以及问题,并及时给予处理。其次,变电工区每个月要对变电站的运行状况进行检查,找出提高设备使用率的建议,实施减少设备安全隐患的措施,将处理缺陷设备的建议上报到公司。第三,检修的相关单位也要组织人员对变电站进行定期的专业性巡视检查,掌握设备的实际运行状况,找出不易被运行维护人员发现的隐蔽性问题,制定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2.4.变电站值守职责
无人值守变电站的优势在于能够智能的执行工作,自动化较高。但并不是意味着工作人员可以撒手不管。我们知道,无人值守变电站原本是属于营配合一的形式,现在是从中分离出来的。在当地都会有相应的供电营业店,而供电营业点的职责之一是管理变电站。这样一来,变电站的卫生问题、安全问题以及突发事件的处理问题都可以得到解决。不过要注意的是,巡视和检查工作必须是合格的工作人员并且是被授权了的,切不可让其他的值守人员进行单独地巡视和检查。
2.5.理清变电设备的管理关系
通信系统一开始是用来实现调度系统的自动化而建立的,它是属于调度直接管理和维护的。通信系统作为辅助的设备,与主系统的运行没有直接的联系。可是,伴随着无人值守变电站的发展,通信系统在总系统中的作用和地位与之前就大大不同了。通信系统在无人值守变电站远方的监视与管理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可以说,通信系统的运行与维护状况如何直接影响了总系统的安全运行。因为变电站自动化的提高,遥视的保护系统显得非常重要。所以要在变电工区需要建设通信远动班,将变电工区作为供电局的设备维护部门,这是非常重要的。
2.6.做好设备负荷维护的管理工作
要知道,电力设备负荷维护管理是变电站设备运行与维护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首先有关部门要对电力负荷进行科学地预计,同时制定未来电力发展的规划。其次,需要提供用户关于负荷方面的建议。第三,为了保证电网的安全运行,需要依据负荷潮流的分布状况来选择合适的运行方式。第四,为了更加合理地安装低周减载设备,可以按照负荷的性质将其分为三个等级,在用电高峰期时合理安排限电。最后,可以按照最大负荷和最小电荷来安排电网调峰的容量
3 结束语
当前变电站运维模式是经过长期摸索和积累形成的,基本能适应当前电网发展及变电站无人值守化趋势的要求,但当前的运维模式还需不断完善。设备运维管理水平直接关系到整个电网安全、稳定。做好无人值班变电站设备运维工作,优化管理模式刻不容缓,要从思想上引起对无人值班变电站设备巡视工作的充分重视;树立“安全第一”的良好理念;加强对设备巡视人员的培训力度;对设备巡视的各种技术手段和方法要不断地进行探索创新,确保无人值班变电站能够得以经济、安全、稳定地运行。
参考文献:
[1] 覃美世 探讨110kV及以上变电站无人值守管理模式存在的问题.应用科技,2010.
[2] 宋利洪.变电站集中监控运行管理模式[J].自动化应用,2012.
[3] 廖玲芳.浅析无人值班变电站管理模式.经济管理.
论文作者:侯彦农,刘浩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8年第2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28
标签:变电站论文; 设备论文; 工作论文; 操作论文; 组织论文; 负荷论文; 管理模式论文; 《电力设备》2018年第2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