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计视角下体育事业单位绩效预算管理的创新模式,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绩效论文,视角论文,预算管理论文,体育事业论文,单位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对体育事业单位来说,以审计为视角进行绩效预算管理,不但能确立行政奖惩的标准,还能在某种程度上提高其管理能力和管理绩效,为体育事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提供更多有价值的数据和信息。为此,在实施绩效管理时要认真考核,把绩效评价信息予以及时反馈,适时向公众公开,在推动绩效预算改革的同时,提高体育事业单位绩效预算管理的效率和效果。 一、体育事业单位绩效预算管理的必要性与预算编制的内容 1.体育事业单位绩效预算管理的必要性 (1)加强体育事业单位的绩效预算管理,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协调和平衡预算,有利于资源的配置和优化。这是因为,对体育事业单位而言,可以借助的资源是十分有限的,预算管理工作只有细致进行,把各部门的资金需求进行汇总,借助沟通和协调,才能权衡利弊,保证资金的使用更加合理和高效。其中,体育事业单位的绩效预算管理要求把业务目标数量化、精细化和标准化,通过审计对其结果进行考核,并借助审计方法对预算进行调整和平衡,使预算真正发挥作用,服务于体育事业的发展。当然,和个人绩效预算管理相比,体育事业单位的绩效预算管理更注重效率的提高,而效率的考核工作通常要在审计部门和相关社会机构的主持下进行,审计结果不但关系到拨款的依据,还会影响到体育事业的进步。 (2)对体育事业单位而言,绩效预算不但要对“投入-产出”效率进行管理,还要对“投入-产出-效益”管理模式加以更为深入、全面的研究。体育事业单位(比如体育局)借助该方法进行预算管理,不但能够保证体育战略规划的正确推进,还能使之建立在可靠可行的基础之上。在体育事业单位的日常活动中,运动员的自身培养或者直接引进都会对绩效预算产生直接影响,两种方式各有利弊,对前者来说,运动员的运动寿命与忠诚度都显著优于后者,但是对后者来说,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取得理想的运动成绩。可是,这两种截然不同的培养方案要配以不同的资金支持方案,也要为此编制不同预算。而选取其中的何种方式,不但与体育事业单位的长远发展目标直接相关,也决定了能否从源头上做好资金规划和预算管理。 2.体育事业单位编制绩效预算的内容 体育事业单位引入绩效预算管理方法,能够在机构内部明确部门和个人的责、权、利,对激发员工的主体意识、竞争意识,全面树立绩效预算管理的集体观念大有裨益。而在这一过程中,编制绩效预算是最为关键的环节,主要涉及收入预算和支出预算的编制。 (1)支出预算的编制。体育事业单位的收入相对多元,国有资产处置收入、捐赠收入、利息收入等都是其收入来源。但是,为了合理安排财政拨款,强化成本控制,提升投入和产出的比例,体育事业单位在编制支出预算时应考虑零基预算的方法,编制的依据也要考虑定额标准。比如,在人员方面,要依照国家与地方政府的有关人事政策统一口径,在公用支出方面要依照实物测算和用量,对当前价格加以确定,以此形成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相结合的工作机制。 (2)收入预算的编制。从财政学的角度讲,财政补助收入指的是依照相关政策和制度,以健全人员信息数据库为基础确定定额标准。体育事业单位的上级补助收入大多源自国家体育总局的补助。因此,对收入预算进行编制时,要尽量结合本单位的业务特点,通过归口管理,不断明确和界定具体的收入项目、征收部门与责任人,只有这样,才能把所有可能实现的收入编入预算之中。此外,对预算外资金要进行双向管理,提升预算编制的完整性。 二、体育事业单位绩效预算管理的特点与困境 1.体育事业单位绩效预算管理的特点 (1)预算考核方面。体育事业单位在绩效预算管理方面具有自身特点,这些特点决定了在编制预算和执行预算的过程中,其考核的难度明显高于企业单位。在实际操作中,对体育事业单位进行预算考核的人员一般要具有较强的体育专业知识,但是实际情况却并非总是如此,在知识和技能的掌握上存在一定差距,甚至只是将已有的数据加以罗列和对比,便得出了结论。这种做法不但难以完全体现预算执行的实际效果,还会耗费大量的人力和物力资源。因此,审计视角下的体育事业单位绩效预算管理对考核人员提出了更高要求,他们只有具备了良好的体育知识、会计知识和审计知识,才能很好地完成预算管理工作。 (2)预算编制方面。近年来,体育事业单位在编制预算时实施的是“零基预算”方法,在确定预算收支水平时依据的是具体人员的情况和业务实际发展状况。可是,体育事业单位具有自身属性,一些决策在实施过程中不排除发生预料之外事情的可能,这就会给资金支出增加不确定性。所以,为了降低预算的运行难度,体育项目的运行就应体现出阶段性与特定性的特征,使某一阶段的体育活动能够与当时社会经济、政治、法律等因素有机结合,保证预算编制更具前瞻性。 (3)预算执行方面。在前文的分析中已指出,体育事业单位的经费来源一般有三种:财政拨款、财政部分拨付和自收自支。对于这些经费,倘若缺少严格的执行预算,其就会出现随意调整和增加预算的情况,甚至会显著降低预算编制工作的效果;此外,如果无法正常实施预算执行,无法保证其规范性与严谨性,还会给预算考核工作带来严重后果。当然,体育事业单位的一些项目具有明显周期性和延续性的特征,这些项目的部分支出费用是无法确定的,体育事业单位的预算执行效率也会处于较低水平。 2.体育事业单位绩效预算管理存在的问题 (1)缺乏有效监督、激励与考评机制。经验表明,体育事业单位的绩效预算执行要在财务部门统计之后,将信息传递至执行部门。但是,在实际操作中,两者之间的信息互动和交流十分有限,一旦遭遇临时性的紧急突发事件,就难以在第一时间构建必要的挽救措施。此外,一些预算监督管理机构未能建立有效的监督机制,导致体育事业单位的经费支出丧失秩序,绩效考核工作难以顺利进行。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比如一些体育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混乱,监控制度缺位,在预算执行方面缺乏刚性与严肃性,机制预算管理制度不健全,系统考核机制缺乏,致使体育经费随意使用。 (2)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原因,对体育事业单位进行绩效预算管理会遭遇诸多瓶颈,人员对绩效预算管理的理解与认识不足就是其中之一。通常情况下,身处预算系统的财务人员在专业知识与专业技能方面有明显优势,但也正因为这些人员的专业特征,导致其对体育项目了解有限。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体育事业单位绩效预算出现了偏差,预算管理人员由于信息化水平和体育专业水平的缺位,必然会拉低预算信息管理平台的使用效率。此外,一些绩效预算管理工作在团队建设等方面缺乏经验,无法很好地掌握预算管理工具,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绩效预算管理效果。 (3)预算执行力不够。对体育事业单位进行绩效预算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不但要在源头上重视预算管理,保证所有员工都能够在全面预算管理的视角下,理解其内涵、明确其实施的具体要求,还要在预算执行方面做出更多努力。但是,实际情况是,体育事业单位的绩效预算管理在实施上无法执行,致使财务预算的辅助决策者难以发挥积极作用。比如,在时间上无法保证预算编制的顺利进行,操作过程也开放有余、严密不足,习惯性的借助基数加因素调整的方法,未能对“零基预算”给予必要的关注,在具体实施中效果有限;又如,对体育事业单位的日常收支编制不足,执行力度十分有限,刚性有余、柔性不足,对一些临时的、计划外的开支无法做到客观调整。这样一来,绩效预算台账也就失去了作用,预算和审计过程难以在第一时间得到信息反馈。 三、体育事业单位创新预算管理模式的构建 体育事业单位的绩效预算管理是现代预算管理的新领域,其重点在于如何处理好绩效预算管理的刚性和灵活性,通过有效的监督和激励,使考评机制更加灵活和客观,使绩效预算管理得到足够的监控,保证预算执行得到正常的贯彻。 1.正确处理生存和发展的关系 长期以来,我国体育事业单位的资金预算体系十分复杂,预算管理多为对专项体育项目资金的管理。因此,在绩效预算管理的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到体育事业单位的业务特征,尤其当国家、体育事业单位的财力十分有限时,要对支出计划进行统筹安排。比如,要考虑生存与发展的问题,在保证生存的基础上,动用全部力量发展体育事业,保证项目支出在项目实施阶段能够持续性支出。比如,一些项目的初始投资并较少,但是在完工之后,会随着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的变化,而消耗大量费用。此外,倘若项目维护费用缺少保障,体育事业单位的项目就难以发挥既定效能,会对体育事业单位的发展造成不良影响,甚至会产生大量的资金浪费。因此,为了保证体育单位事业的可持续发展,那些负责财务管理的预算编制人员需要熟悉事业发展目标和远景规划,准确把握资金的来源、渠道与使用方向,合理安排基本支出和项目支出。 2.深化预算管理效果 对体育事业单位来说,执行绩效预算管理需要在批复程序上做更多努力,以深化绩效预算管理效果:(1)对已经批准的项目支出,要制定科学的项目进度,以此保证项目实施能够按照进度进行;(2)对所有经费支出要进行绩效预算,在办理日常收支与资金拨付业务时,应严格依据预算与项目计划进度执行,通过调整支出明细,控制总体收支预算规模;(3)按照上级单位的批复对预算规模进行及时调整,从当年的财力与整体事业发展需要出发,以全局视角,对预算进行综合考虑和统筹兼顾。如果批复的总体收支规模和上报预算存在显著差别时,体育事业单位要及时调整相关收支预算,以保证经费收支任务可以完成,以保证体育事业发展目标的最终实现。 3.加强预算执行审计 经验表明,对体育事业单位的资金使用过程加以监督,除了要依靠单位财务部门的力量外,还应制定必要的内部制约监督机制,保证监察、审计、业务主办部门等主体都能够参与到资金使用的监督活动之中,以此保证资金使用的全部环节都能够处在全方位、多角度的管理范畴之内,真正做到对资金使用的全过程监督和约束,保证资金使用的安全、合理和有效。此外,要针对资金使用效益构建考核评价机制,以便对预算编制水平进行检验,对预算的实际执行情况和预算之间的差别进行跟踪和监控。尤其当预算资金较大或者资金使用效益不理想时,应考虑对预算编制标准和方法进行调整。同时,绩效预算管理要对资金的使用效益进行评价,对项目实施的全过程加以综合审计,对项目资金使用情况予以充分考核。唯有如此,才能使体育事业单位的资金使用做到事前有计划、事中有监督、事后有评价,才能真正实现对资金使用的全过程跟踪审计,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 当前,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持续进步,体育事业呈现出了旺盛的需求,并向产业化的方向发展。在这一过程中,体育事业单位除了要致力于建立优秀运动团队,还应加强公共体育事务的管理、监督与服务,以便在更多的社会领域助力经济建设,全面促进体育事业的发展。优化和配置体育资源,避免产生无效的投资,减少不必要的浪费,这是我国体育事业单位今后绩效预算管理的新课题。标签:预算管理论文; 预算执行论文; 资金预算论文; 预算控制论文; 事业单位编制论文; 预算调整论文; 一般预算收入论文; 审计计划论文; 事业单位论文; 绩效反馈论文; 绩效目标论文; 绩效沟通论文; 项目执行论文; 项目预算论文; 审计方法论文; 事业收入论文; 审计目标论文; 事业支出论文; 全面预算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