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车组内部电磁环境测试标准研究论文_林玉文,王智超,侯成滨

动车组内部电磁环境测试标准研究论文_林玉文,王智超,侯成滨

(中车青岛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 山东青岛 266000)

摘要:对我国时下的人民出行问题展开深入分析,可以发现由于我国一直以来都有着幅员辽阔、人口众多的特点,因此从古至今,交通运输问题一直以来都是国家重点考虑的工作之一。伴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轨道交通的相关理论研究工作已经极为成熟,相关技术在我国已经有了广泛的应用,其中动车组相较于传统的轨道交通技术而言,在运行的过程中具有速度快、稳定性强等多方面的优势,因此在应用的过程中,不仅可以极大的方便人们出行,而且还能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人们的出行体验。但是从另一个方面进行考虑,动车组相关技术在我国的顺利进展,与其相应的技术检测工作组着密不可分的联系,而其中动车组内部电磁环境检测工作就是十分重要的一项,本文就以此为方向,针对动车组内部电磁环境探测标准相关问题展开详细分析。

关键词:动车组;内部电磁环境;测试标准;工作难关;发展前景

1、前言

伴随着我国近些年来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高速动车组作为我国轨道交通的重点工程,在这些年来也有着众多的技术突破和应用,并且随着技术的不断成熟,针对不同型号动车组的运行质量监控工作,在近些年来也不断趋于完善,相应的质量监测工作也已形成了较为完备的工作标准,而本文所探究的电磁兼容标准就是动车组国家标定体系中至关重要的一项。针对动车组电磁兼容性能的相关问题展开深入探究,可以发现相应系统运行质量,直接关系到动车组运行的稳定性和安全性,也就是说电磁兼容性能与乘客,以及动车组乘务人员的人身安全有着极为密切的联系,因此,针对动车组内部电磁环境探测标准多研究工作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次研究工作在进展过程中,重点分析了世界各国现行动车组内部电磁环境测试标准,并针对时下主流的几种电磁环境测试标准进行详细的分析比较。

2、几种动车组内部电磁环境监测标准浅析

针对动车组应用技术较为成熟的一些国家,所实行的内部电磁环境测试标准展开深入分析,可以发现由于受到本土化因素的影响,各国针对动车组内部电磁环境的测试工作,所实行的相应测试标准也不尽相同[1]。我国在针对动车组内部电磁环境,进行实际监测标准制定的过程中,切实考虑到了我国轨道交通技术,及动车组项目技术等实际录用及运行现状,最终制定了名为《动车组内低频磁场限值及测量方法》的动车组内部电磁环境测试标准,简称为TB/T 3351-2014。在此之前,日本以及欧洲各国,也已经制定了较为完备的动车组内部电磁环境测试标准,其中日本的测试标准的部门为日本工业标准调查会,同样也是结合了日本社会以及动车组技术的实际情况,其测试标准名称为JIS E 4018-2012。欧洲各国的动车组内部电磁环境检测标准名为IEC 62597-2011,该标准的制定部门为国际电工委员会。

3、标准对比

3.1测试频段对比

在实际动车组内部电磁环境监测工作进展的过程中,工作人员首先要做的工作就是要排除外部干扰源的影响,因为如果外部干扰源过大的话,将会对牵引变流器和辅助变流器的监测性能造成影响,进而导致的监测结果与实际情况出现较大的误差。经实验发现导致以上两种设备出现问状态问题的干扰源的频率大多集中在几千赫兹以下,而针对他的成分展开深入探究,可以发现磁场一般都被作为干扰源的主体,而磁场的谐波分量大都集中在20kHZ以下,因此上文中所提到的三种检测标准,所规定的测试频段均为0到20kHZ[2]。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2测试工况对比

在实际动车组内部电磁环境监测工作进展的过程中,关于工况的这是工作也是十分重要的影响,相关的工作内容也十分繁琐且复杂,但综合三种测试标准,测试工况问题大体可分为两类:

一方面为静置工况问题,顾名思义又是在实际检测工作进展过程中,并不需要动车组处于工作状态,但是需要动车组通电用于实际测试需要。与此同时,实际检测工作对辅助电路也提出了一定的要求,即必须处于运行状态,并且要求工作人员打开所有的辅助电路设备的开关装置,用于检测动车组的空调工作情况、报名情况、内部加热状况等。为了使得实际静置工况这是工作不影响动车组的运营,相应检测工作可以选择在动车组停靠站的时候进行,换句话说该工况符合动车组停站时的实际运营情况。

另一方面为动态工况,与静置工况不同,动态工况需要动车组的全力配合,工况条件如下:首先,动车组需要从进入工作状态以最大的加速度,在最短的时间内加速到动车组最快运行状态;其次,在加速到最快状态之后保持运行一段时间,也就是业内人士常说的惰行;最后,该工况还要修动车组再多行一段时间之后,采取最大电制动的方式,以最大的加速度是动车组制动停车。相应的测试标准如下,首先,动态工况中要求迁移电路能够按照相应的要求正常运行;其次,要求辅助电路能够正常工作;最后,再整体工作进展的过程中,通过实时监测的相应设备的负载情况,应处于正常标准范围之内。除此之外,在这里要特别指出的一点就是,在最后的电制动过程中,如果现在的动车组所采用的电动系统较为复杂,即整个的制作过程需要经过多种不同的电路,则在整个测试工作进展的过程中,乡镇工作人员必须,对这些工作电路进行区分测试。

4、测试方法对比

我国所采用的TB/T 3351-2014中针对实际的内部电磁环境测试方法有着相对明确的规定,一般的情况下,针对具体测试方法实行对象的不同,相应的测试工作可分为职业磁场测试和公共磁场测试两种。其中职业资产测试的实际使用环境为动车组的司机室和监控室,因此该测试方法的实际实施人员为动车组的乘务人员,该测试方法的相应实时位置在TB/T 3351-2014中也有明确规定,即0.9米和1.5米两个高度。而公共磁场测试方法在实现的过程中,相应的测试工作场地也十分考究,应该在乘客受电磁干扰影响可能性最大的位置展开,TB/T 3351-2014中规定其测试位置,包括0.3米,0.9米和1.5米三个高度[3]。

JIS E 4018-2012的相关规定,主要是针对表面测试法和容量测试法进行了详细的解释。其中表面责任法与我国所采用的TB/T 3351-2014中的相关规定基本一致,也主要是包括职业和公众磁场两个方面,在实际测试工作之前,要求相应的工作人员必须,综合分析测试区的磁场环境,应在离发射源最近的位置设置测试点,并且相应的测试点的位置也十分考究,一般的情况下根据环境的不同,可以包括0.5,1.0和1.5米三个层次。而容量测试法,相对于表面测试法而言,最大的不同就表现在测量高度上,其规定针对职业磁场的测试高度,可分为1.0米和1.5米两个层次,而针对大众磁场的测试高度,应分为0.3,1.0和1.5米三个层次分别展开。

IEC 62597-2011中的相关规定就针对表面法和体积法的相关内容作出了解释,其中表面法规定,对工作人员以及工作人员的测试工作,所设置的测试点高度应该分三个层次,即0.5、1.0、1.5米;而针对体技法而言,相关规定指出针对工作人员的测试高度,应分为1.0、1.5两个层次,针对公众人员的责任高度,应分为0.5,1.0和1.5三个层次展开。

5、结束

综上所述,文章主要是通过对比的方式,详细分析了国内和国际标准的区别和相似之处,通过深入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文章中所提到的三种测试标准,在实际施行的过程中所采用的方法基本相同,由此可知,在国际上针对动车组内部电磁环境的测试标准,不同的国家之间已经达成了基本共识。最后希望通过本次探究工作,能够为促进相关工作的发展提供一定的帮助。

参考文献:

[1]张林畅:电磁兼容标准的国内外概况[J]。新华网,2016-08-14:31-32.

[2]刘松:动车组内部电磁环境测试标准研究[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10):51-52.

[3]刘相:动车组内部电磁环境测试标准研究[J].安徽大学学报.2017(5):10-11.

论文作者:林玉文,王智超,侯成滨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9年第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6/21

标签:;  ;  ;  ;  ;  ;  ;  ;  

动车组内部电磁环境测试标准研究论文_林玉文,王智超,侯成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