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区域转移的影响因素及模式探讨_经济模型论文

产业区域转移形成的影响因素及模型探讨,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模型论文,因素论文,区域论文,产业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产业是在不停的运动,一方面产业在纵向的升级和变动,另一方面产业也在空间上运动,产业的空间运动通常表现在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之间进行的产业区域转移。产业的空间运动究竟通过哪些力作用而成的?而这些力又是由哪些不同的影响因素构成?产业区域转移最终形成什么模型?本文从经济地理学与运动力学的角度,来探讨产业区域转移形成的因素及其模型。

一、产业区域转移形成的影响因素

我们假设发达地区A地的某产业向欠发达地区B地转移,依据唐纳德·博格等人提出的人口“推拉”理论,产业区域转移也存在两种力作用,一种是推力,另一种是拉力。拉力与推力可分解为四种力,而每个力量又都是由诸多因素构成的合力。发达地区产业的推力由产业结构升级与调整、集聚不经济、生产要素禀赋差异、经济发展政策等因素构成的;欠发达地区的拉力是由生产成本低廉、产业集聚与政府改造投资环境等因素构成的;发达地区对产业区域转移的阻力是由产业集聚的“粘性力”、制度创新、政策支持、劳动力流动等因素构成的;欠发达地区的斥力是由产业发展基础相对落后、观念更新慢、要素市场不太健全、区域间无序竞争等因素构成的。

(一)产业转出区的推动因素

(1)产业结构升级。区域产业结构随着时间推移而发生变化的同时,也会随着产业在空间上运动而发生演变。由日本经济学家赤松要提出的产业发展“雁行形态理论”表明在产业演变的不同阶段,有不同的最优时间,相应地,也有不同的最适宜生存和发展的空间[1]。产业空间扩散规律是伴随着产业结构的演替与优化而起作用的,其核心内容就是产业的空间转移。在许多场合,产业区域转移和产业结构调整实际上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随着区域经济一体化和国内经济协调发展的需要,产业结构调整就有了更多的选择,其中之一就是采用产业区域转移的方式。根据产业结构演进的一般规律,大部分国家或地区在工业化进程中,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早期工业化阶段,产业结构从传统产业(主要农业、畜牧业)为中心发展到以工业(主要劳动密集型的轻纺工业)为中心。第二阶段是“重化工业化”阶段,产业结构从以轻纺工业为中心发展到以重化工业为中心,电力、钢铁、化学、机械制造业等资金和资本密集型产业开始起主导作用。第三阶段为技术集约化阶段,也包括一般技术密集型工业为重心和以高新技术密集型工业为重心两个时期[2]。上述三个工业结构变动之间是相互衔接和部分重合的,同时在工业化中期、后期随着工业结构变动和优化,出现劳动密集型工业与资金、技术密集型工业转移的趋势。目前从我国发达地区产业发展现状来看,这三个阶段既存在着演进的先后顺序,又往往受到国家或地区工业发展战略的影响而交错在一起。而产业结构的调整与升级更多地采取产业区域转移的方式,因此,产业区域转移是产业结构调整地域化的载体,是产业结构调整与升级的基本表现形式。

(2)产业集聚不经济。集聚是指同一行业的企业以及该行业的相关企业和支持产业的企业在地域范围内的集中[3]。由企业的空间集聚而产生的效益增加或成本降低称为集聚经济,而集聚不经济大致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与集聚的规模相关联,一类与集聚的规模无关[4]。

与集聚规模相关联的集聚不经济是过度集聚。在一定的技术水平下,产业集聚的集聚规模是有限制的,超过这个最大化水平,集聚企业的边际成本就会升高,边际收益下降,进而影响集聚的相对稳定性[5]。当达到了现有水平下的集聚规模最大程度时,也即集聚企业的总边际收益到达了临界点,即为边际收益为零。随着时间的推移,将企业吸引到一起的集聚经济最终会恶化,拥挤成本、日益剧烈的竞争和知识征用导致集聚不经济,集聚规模出现下降,这时大量的企业向外迁移或者关闭。台湾的新竹等高科技园就是因为规模扩张导致要素价格上涨,使许多企业不得不退出园区,寻找其它成本低的集聚区。

与集聚规模无关的集聚不经济实际上是一种负的外部性。它是一些相互排斥或缺乏联系的工业行业或企业的空间集聚所带来的效益或效用的减少。比如佛山禅城区的陶瓷业与居住地域空间集中,虽然节约了居民上下班的通勤时间和成本,但机器噪声、粉尘、排污严重的工厂,显然会给居民造成种种危害。这种类型的集聚构成了某些产业与居民之间空间集中的排斥力与约束力,最终构成产业迁移的强大推动力。

(3)生产要素禀赋的差异。要素禀赋不同是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区别的重要标志。一般来说,欠发达地区的劳动力相对丰富,而发达地区的资本相对富裕,发达地区的平均资本——劳动力比率高于欠发达地区。从经济发展的角度来看,无论发达地区还是欠发达地区,总是资本的增长率高于劳动力的增长率,且新增资本——劳动力比率呈现提高的趋势。在利益的驱动下,低资本——劳动力比率产业的生产要素向高资本——劳动力比率产业流动,引起发达地区低资本——劳动力比率的产业丧失比较优势,而欠发达地区将把新增的资本和劳动力配置于发达地区已丧失比较优势,且本地比较优势逐渐增强的产业。所以,由经济发展所引致的要素供给结构的变化是推动产业由发达地区向欠发达地区转移的重要动力[6]。

(4)政府产业发展政策。产业政策是政府对经济生活的一种干预,政府制定产业政策的主要目标是发展提高生产力的人力资源和资本。由于产业政策具有很大的政府干预弹性,它既可以通过间接干预的方式而成为增进市场机制的工具;也可以通过项目审批、价格管制等方式强制性的体现政府的意志[7]。产业政策的角色就是刺激产业、鼓励发展,而政府的政策一方面以创造产业发展的环境为目标,另一方面也会影响企业放弃缺乏生产力的产业或产业环节,而走进更高生产力的产业。政府通过一系列政策工具来支持他们所认为的主导或支柱产业的发展,引导产业集聚;同时限制一些产业发展,出台一些政策引导产业区域转移,协调区域发展。政府还可以利用金融税收等手段,来优化产业结构,对不符合地区产业发展要求的产业,通过金融、税收等控制其发展,紧缩信贷,促使该类产业寻找合适的发展空间。随着经济发展的阶段不同、人们的生活水平的改善以及产业结构的高度化,对环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政府通过提高环境标准,促使污染性行业进行治理或者迁移。因此,政府产业政策的导向作用对企业的意义在于可以获得政策的优惠和较大的市场预期,寻找有利的发展空间,也有利于企业降低交易成本。

(二)产业转入区的拉动因素

(1)欠发达地区的生产要素。我国中西部等欠发达地区与中国东部沿海的珠三角发达地区相比,低成本优势非常明显,投资欠发达地区可节省成本20%以上。欠发达地区有着丰富的劳动力、人才资源和水电资源丰富,人均土地拥有量大,电力价格和土地价格远远低于发达东部沿海地区,是发达地区劳动密集型和资源密集型产业区域转移的理想场所。

(2)欠发达地区的产业集聚。产业集群(企业集群)是产业在地域空间上集聚的一种特殊形式,是产业集聚的高级阶段。正是依据产业集群理论,有部分学者对梯度推移理论提出了质疑,认为梯度推移理论有宿命论的倾向,结果会扩大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之间的差距,和“兼顾公平与效率”的发展战略相去甚远[8]。在联合国贸易发展大会发表的《2001年国际投资报告》中,也表达了类似的看法,认为国际投资不再向低成本方向转移,而是向产业集群方向转移。也就是说根植于本地的产业集群才是创造地区竞争优势的关键,也是导致区域间产业区域转移的主要原因之一。当然,国内除浙江、广东两省有大量的产业集群之外,其它的省区只有零星分布,仅仅从这极少的集群角度考虑承接产业区域转移,就会错过区域大发展的良机。

(3)欠发达地区投资环境的改善。产业区域转移实际上就是产业或企业寻找一个有利其发展的再投资过程[9],而欠发达地区资本的缺乏是经济发展中的“瓶颈”,由于本身的区位经济条件、产业发展环境等因素处于劣势,政府往往通过提高工作效率与完善服务意识、水电、土地价格优惠政策、融资政策、社会治安环境等多因素中发挥其主导作用,政府通过作用这些因素影响产业区域转移的实现。

(三)产业转出区的阻碍因素

(1)集聚对产业产生区域“粘性”。产业集群基于地理接近性,生产分工自然依赖当地企业间的相互信任,因而具有可靠性、可预见性,并避免彼此陌生的人进行交易时可能产生的各种机会主义行为[10]。而且,集群企业间的空间接近的优势在频率不断增高的交易中,降低每一次交易的成本,减少资金占用,使连续交易过程的总成本大大减少。产业集聚不仅仅是产业内关联企业在地理上的集聚,最根本之处在于区域内的企业之间的互动关系,即在日常运作中频繁进行正式与非正式的合作及知识、技术的转移和共享。通过建立共同的原料采购中心、销售中心等,不仅使原材料、产品成本降低,也使运输成本、库存成本大幅降低[11]。这为集群提供了一种“胶”,使众多企业粘结在一起,既营造了区域创新环境,又使企业深深扎根于当地。

集群内存在前向、后向和水平的产业联系的供应商、生产商、销售代理商、顾客之间,企业与当地政府、大学或研究机构、金融机构、中介服务组织等相关支撑体系之间,通过长期的联系形成本地化网络[12]。正是区域内的行为主体可以通过网络关系,可以“面对面”地交流[13];同时一些重要类型的知识通常具有非正式、隐含的特性,且难以编码化、难以通过正式的信息渠道传播,集群内由于空间接近性和共同的产业文化背景[14],便于传播、扩散与学习。这种内部的学习效应对创办新的企业所需资本的极大节省和稳定的成熟生产技术及管理经验,对促进企业的衍生和降低创业的风险具有关键性的作用。

通过发挥集群外部规模经济和外部范围经济的优势以及区域创新环境弥漫着马歇尔所说的“新鲜的产业空气”,既促进集群内部新企业的衍生,又增强对集群外部企业进入的吸引力,从而使集群的规模不断扩张、优势持续累积,体现出一种“路径依赖”和“累积因果”的自我加强过程。一些集群的发展经验证明,成为先入者将是集群发展成功的关键所在,集群内长期形成的完整产业链体系,促使企业在集群内落地生根,除非整个产业链出现转移,企业才会考虑迁移到其它地区。

(2)发达地区政府的制度创新。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沿海地区经济获得了持续、稳定的高速度增长,其根本动因除了来自中央政府推动的制度创新之外,由地方政府推动的制度创新是一个不可忽略的动因。制度提供了人类相互影响的框架,它们建立了构成一个社会,或更确切地说一种经济秩序的合作与竞争关系,制度是一系列被制定出来的规则、守法程序和行为的道德伦理规范[15]。而制度创新则表现为经济发展过程中合理的制度变迁,包括市场开放时间、产权制度改革、专业化市场发育等。制度变迁是制度形成、变更及随着时间变化而打破的方式。制度变迁可以理解为一种效益更高的、交易费用更低的制度对另一种效益较低的、交易费用较高的制度的替代过程[16]。而降低生产成本和交易成本,寻求高的生产率和交易效率是企业集聚的重要原因,因制度创新而导致交易成本的降低将为区域产业带来粘性。

(3)发达地区政府的政绩考核体制。由于东部发达地区率先实现现代化的安排,使东部地区地方政府更加重视人均GDP的增长。虽然地方政府也注重推进产业结构升级,但为了保持较高的经济增长率,往往对衰退产业进行保护。即使对那些已经丧失绝对优势而必须向外转移的产业,也鼓励在所管辖的地区内进行。

(四)产业转入区的排斥因素

(1)欠发达地区产业发展的基础相对薄弱。任何产业都不能脱离其他产业而孤立地存在和发展,只有那些能为发达地区转出产业提供良好协作配套条件、交通便利的地区,才最有可能成为承接发达地区产业区域转移的基地。一般来说在劳动力成本和其它投资环境条件相近的情况下,运输成本成为转移区位选择的重要因素。而欠发达地区大多数处于偏远山区,远离经济中心,交通受阻,信息不畅,对外的联系受到很大程度的限制和制约。如我国经济欠发达的西部地区,虽然土地面积占全国的70%以上,但2003年铁路营运里程仅占全国的37%,公路营运里程也只有全国的41%,其中高速公路仅为全国的23.8%。到2000年年底,我国西部不通公路的乡镇、行政村分别达到703个和4.4万个,分别占全国总数的91%和57%,物资交流和商品输出十分困难[17]。这种联系并不十分方便的交通运输网络,对于发达地区出口导向的劳动密集型产业以及与母公司形成企业内部分工的产业区域转移具有较强排斥力。另外欠发达地区的基本特征之一是工业化水平低,产业结构低级化,产品竞争力弱,工业化进程一般仍处于工业化初级阶段向中级阶段的初中期转化过程中。在这样的生产力水平下,很多产业部门还未得到有效发展,产业配套严重不足,从而限制了部分产业的转移。而有些企业转移过来后,由于中间产品外购成本过高也难于集群植根[18]。

(2)欠发达地区的观念更新慢。观念落后是欠发达地区一笔凝重的历史遗产。突出表现在因循守旧、小富即安的思想与市场经济所要求的锐意改革、开拓进取的精神相冲突;自然经济、小农经济思想与商品经济、市场经济观念相矛盾;平均主义与市场经济要求公平竞争、全方位开放的观念不适应;“等、靠、要”依赖心理和懒惰思想与市场经济要求自立自强、艰苦创业格格不入等等[19]。同时欠发达地区的政府常常沿用计划经济的思维模式,把精力主要用于从上级或中央政府跑资金、跑项目上,而不是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转变观念和职能,积极改善投资环境,以吸引更多的区外企业投资。由于欠发达地区在人的观念、政府效能、管理水平、法制环境、区位条件、基础设施、员工素质、配套能力以至信息系统、社会诚信等方面存在着这样那样的缺陷,在产业区域转移过程中致使多项不合理成本明显上升。尤其是那些以“三乱”形式出现,且人们几乎无法事先控制的高额的“隐性成本”,使得一些产业的转移望而却步,或者进而退却。

(3)欠发地区要素市场不健全。欠发达地区至今是以国有企业为主,公有经济比重过高,虽然名义上是独立的经济主体,多数企业也按照现代企业制度进行了改制,但地方政府仍然对所拥有的企业或所管辖地区的企业的重大决策产生重要影响,对政府依赖很强,政府对经济的干预过多。市场经济配套改革落后,要素市场尤其是金融市场、资本市场发育滞后;还存在比较严重的地区封锁和条块分割现象;信用体系还很不健全;对外开放水平较低[20]。当地地方政府主要关注的是财政收入、经济增长和就业;而外来企业的投资决策是以利润最大化为目标,这两者之间存在一定的冲突。如有些地方提出承接转移的企业希望是税源型的企业就是例证。

(4)欠发达各地区间无序竞争。我国是一个发展中的大国,各地区发展不平衡,客观上为区域的产业区域转移提供了可能。但是由于在我国发达沿海东部地区也存在发达与欠发达地域、城市与农村、现代产业与传统产业并存的二元经济结构,在经济总量和经济结构等方面存在很大的区域差距[21];而产业区域转移中有一类所转移的产业,不是产品的整体转移,而是把不符合本地比较优势的零部件生产或生产的某种环节向外转移,所转移的产品与母公司在本地生产的产品还需要重新进行整合,才能为消费者提供最终产品。对于这类产业的转移,如果对所选择区位没有特殊要求,一般来讲,距母公司所在发达地区越近,越具有吸引力。因此,对于吸引这类产业的转移,我国欠发达的中西部地区与发达地区东部地区内部欠发达地区相比也具有一定的弱势。同时为了促进区域发展,广东、浙江、江苏、福建等经济相对发达省份也出台一系列强有力的政策,包括改善基础设施、完善产业配套、优化投资环境、税收和土地优惠等措施鼓励本省资金、产业向本辖区内相对欠发达地区转移。

另一方面欠发达地区地域辽阔、经济比较落后,从总体上看处于低梯度的欠发达中、西部省区,其中总有一部分地区或中心城市属于该省区的相对先进地区。而且,有些欠发达中、西部省区内的先进地区已经具有较高的经济发展水平。发达东部地区的产业向欠发达中西部地区转移,一般是选择欠发达中、西部省区内的先进地区或中心城市。而发展经济是各地地方政府的首要任务,由于是一头对多头的转移,地方政府为了承接产业区域转移可能出现恶性竞争,往往为了引进一个项目,不惜降低“门槛”,导致公共利益受损。基于上述情况,产业转出地区与转入地区之间在发展水平上有可能缺乏足够的“落差”,而使转移失去动力和实际意义。

二、产业区域转移的“推拉”模型

产业区域转移的微观主体是企业,企业也是理性的“经济人”,只是它的目标是追求利润的最大化,更多考虑经济因素。产业的转移最终要通过企业来完成,企业迁移行为也就决定于净推力和净拉力的大小。借鉴日本学者中松义郎目标一致理论模型[22],构建企业迁移行为推拉模型(如图1)。推力包括产业转出地的推力和转入地的推力(实际上是转移的排斥力),拉力包括产业转入地的拉力和转出地的拉力(实际上是转移的阻力)。作用于产业的合力=(转出地的推力+转入地的拉力)-(转出地的阻力+转入地的排斥力)=转出地的净推力+转入地的净拉力,发达地区产业向欠发达地区转移的方向和倾向性程度取决于这个合力的大小。当然,只有在推拉力(包括推力和拉力)大于障碍力(阻力、斥力)时,产业才能从发达地区A地向欠发达地区B地转移。

图1 企业迁移行为的推拉模型

为了分析产业区域转移问题的方便,我们利用二维构面图做进一步说明,把净推力分解为产业转出地的推力和阻力,把净拉力分解为产业转入地的拉力和排斥力,再把四种力相匹配,组成矩阵关系,就可以反映各种产业在不同合力的情况下所表现出来的动态关系。

图2 产业区域转移的四种力关系矩阵图

从图2可见,当欠发达地区的拉力强、斥力弱,发达地区的推力强、阻力弱时,产业(企业)会发生转移;当欠发达地区的拉力弱、斥力强,发达地区的推力弱、阻力强时,产业(企业)不会发生转移;当欠发达地区的拉力强、斥力弱,发达地区的推力弱、阻力强;或者欠发达地区的拉力弱、斥力强,发达地区的推力强、阻力弱时,产业(企业)处于观望态度,最终取决于它们的净推力与净拉力之和是否大于零。

三、结语

产业区域转移形成取决于两种力的作用,一种是推力,另一种是拉力。拉力与推力可分解为四种力,而每个力量又都是由诸多因素构成的合力。只有在推拉力(包括推力和拉力)大于障碍力(阻力、斥力)时,产业才能从发达地区向欠发达地区转移。

标签:;  ;  ;  ;  ;  ;  ;  ;  ;  

产业区域转移的影响因素及模式探讨_经济模型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