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市鼓楼区文明建设具有三个特点_文明创建论文

南京市鼓楼区文明建设具有三个特点_文明创建论文

南京市鼓楼区:文明创建彰显三大特色,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鼓楼论文,南京市论文,三大论文,特色论文,文明创建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作为江苏省会城市的核心城区,在全国新一轮文明城市创建中,工作扎实、成效显著,亮点频频,尤其在争创过程中,突出彰显了三大特色。

一是政府主导,立足惠民,文明创建形成了强大动力。

1、拟订方案、健全组织。年初,区委区政府先后制定了创建方案、意见和相关措施等;成立了由区主要领导挂帅的文明城市(区)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和区纪委、区人大、区政协参与的创建督查工作组,着力加强和推动创建工作的组织领导与督促检查。区文明办依据《全国文明城市测评体系操作手册》、《南京市文明城区创建工作资料汇编》标准和要求,对《手册》内容进行了进一步分解细化,确保各项指标内容落实到人、到位、到单位。

2、宣传发动、全面推进。区委宣传部、区文明办联手街道等单位,在辖区内主要交通干道、商业街区、候车站台、地标性建筑等场所悬挂横幅,播放文明动漫、创建电子标语等;还借助省、市电台、平面媒体和区政务网络平台及时报道全区创建动态,为文明创建营造了浓厚氛围。全区及时组织召开了驻地省市区文明单位和地区精神文明委员会成员单位创建工作协调大会,进一步完善了互动机制,健全活动平台,并分别与成员单位签订了“文明创建目标协议书”。全区上下形成了省市区联手共创、党政群齐抓共建的生动局面。

3、改善环境,服务民生。“惠民”已成为此轮创建又一大特色和亮点。区委区政府从改善外出、购物、休闲等与群众息息相关的生活环境入手,开展了以“交通秩序、公共卫生、市容市貌、沿街店铺、农贸市场、网吧游戏厅、公共消防基础设施”为主要内容的专项整治。在集中整治行动中,政府针对群众反映的农贸市场、干道路径、小区绿化等突出问题,相继投入3千多万元,对10多个农贸市场实施了提档升级,多个老旧小区进行了出新,300多条街巷“五小行业”进行了规范等。在关注弱势群众、加大社会救助方面,政府继续落实对重度残疾人、老养残、一户多残、孤残发放生活补助费,对接受中、高等教育的残疾学生给予教育救助,对独居老人居家养老全覆盖基础上,进一步扩大了救助范围和标准,对象涵盖到低保边缘户,同时加大对困难群体的大重病医疗救助力度,并为全区2000多(户)“空巢”和困难老人实施了生活照料、定期探访和安装“安康通”等免费服务。

二是群众参与,文明践行,居民素质得到了有力提升。

争创工作启动之初,全区上下就形成共识,必须发挥老百姓在创建中的主体地位。区委宣传部、区文明办等相关部门,先后组织开展“文明礼仪”、“万名干部进万家”、“志愿者大行动”等一系列主题活动。

1、“文明示范路口志愿服务”。自4月下旬,迎接奥运会倒计时100天,区委宣传部、区文明办组织了“文明示范路口志愿服务”活动即在城区7个中心道口,设立了“文明示范岗”,目的就是为市民提供践行文明窗口,劝导过往行人遵守“七不”,文明出行。半年来,前后志愿报名参与活动涉及的单位近千家,其中省市区文明单位1OO多家;参与文明岗义务执勤的人员达14万余人次。

2、“万名干部进万家”。参与活动的每名机关干部,作为社会志愿者,主动与多个家庭结成“创建对子”,并自发地从每周休息时间挤出2小时到社区进行义务劳动。进一步调动和激发了广大群众参创争创、践行文明的积极性和自觉性。据统计,仅7、8、9三个月,在万名机关志愿者进社区、进家庭的影响和带动下,走出家门、走出学校、走出单位参与创建的群众志愿者20余万人次,他们分别走进院落、走上道口,走向站台,成为了创建宣传员、网吧监督员、小区保洁员、院落安全员……。

3、小公民道德巡访活动。今年初,区文明办在街道(社区)成立了未成年人公民道德引导中心(站),并由l000多名小公民志愿者组成的未成年人文明道德观察团。自3月在全区开展的“小手拉大手”活动中,区文明办、教育局共收集未成年人文明观察员信息反馈表1032份、反映问题720多件次、建议390余条。区文明办、教育局通过社会公示、家长座谈等方式,在社会中引起较大的社会反响,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应。创建期间,许多学校、社区开展未成年人给文明人“送束花”活动,也曾一度引导社会关注,成为南京街头巷尾又一道亮点。

三是总结经验,转化成果,文明建设实现了长效机制。

伴随着这一轮文明创建工作,全区上下及时地把创建过程中的特色做法、经验成果等进行了总结,并拟订出市容市貌、农贸市场、“五小行业”、公民思想道德素质、志愿者服务等近10类专项计划。政府部门正在进行整合,即将拟定为全区下一步文明建设的长效机制。

标签:;  ;  ;  

南京市鼓楼区文明建设具有三个特点_文明创建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