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与环境协调研究综述_可持续发展论文

经济与环境协调研究综述_可持续发展论文

经济与环境协调研究综述,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环境论文,经济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X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04(2002)03-0032-05

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人类对自然资源的需求量越来越大,同时排放出大量的废弃物,破坏了生态环境的结构和功能[1],严重地影响了人类的进一步发展。我国目前正处于工业化中期,环境和生态问题已成为制约国民经济发展的瓶颈[2],严重地影响着经济与社会的发展,因此,研究、探求当代经济与环境矛盾产生的原因、发展趋势、预防措施与解决途径便成为关注研究的重要问题。

1 对经济与环境作用机理的认识

当前经济与环境的协调关系是可持续发展关注的主要内容之一,特别是对发展中国家来说,建立二者的协调关系尤为重要[3]。自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以来,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研究已为越来越多的国家所重视。环境与经济的协调发展与《我们共同的未来》中提出的可持续发展是完全一致的[4],而且从任何区域范围来看,可持续发展都要求要协调社会经济发展与自然资源利用以及生态环境的关系[5]。反过来说,可持续发展实质上就是人和自然关系协调发展的规范[6]。协调发展是处理发展经济和保护环境之间关系的最佳选择,协调发展是保证实现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战略目标的必由之路[7]。

为协调经济发展与环境之间的关系,必须注意二者之间的作用机制。在经济起飞初期,环境会伴随着经济增长而不断恶化,经济发展到一定的阶段,环境恶化会得到遏止,并伴随着经济的进一步发展而向好的方面转化。经济增长与环境之间的这种倒"U"关系,被称为环境库兹涅茨(kuznets)曲线[2][8]。许多经验和数据都验证了环境退化率与经济发展水平的这种倒"U"关系的存在[9]。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的转变模式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发展中国家可以借鉴和利用发达国家的经验和技术来控制和治理环境污染,以避免走“先发展后治理”的传统发展道路,可以使“突兀”的倒U型曲线改变为“平扁”的曲线。如果搞清了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发展中国家可以促使环境质量的转变提前发生[10]。

2 多学科研究的重点领域

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是一个涉及面广、综合性强的复杂系统,不同学科、不同专业领域,如:地理学、经济学、社会学、生态学、人口学、哲学、伦理学等,分别从不同的角度和不同的切入点对区域经济—环境系统的协调进行分析,进而解决协调发展问题。

2.1 地理学主要是研究区域经济与环境的时空布局和优化调控问题

人地关系理论和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理论是人文地理学的基本理论,地理学的基础理论始终离不开人类与地理环境的相互关系。受“人”、“地”两类系统的区域性影响,人地关系也具有明显的区域性,而且,任何区域发展战略的实施都必须落实在具体的区域上[11]。对人地关系的认识,经历了环境决定论、或然论、人类生态学、文化景观论等,现在和谐论逐步占据主导地位,即人类发展必须保持与自然环境的协调。60年代以来,人地关系协调论逐渐被公认[12]。毛汉英提出人地关系理论是区域持续发展的理论基础[13],区域可持续发展实质上是协调人地关系,人类必须自觉地调控自身及系统各要素的发展,使系统总体发展轨迹与资源环境容量的限制作用相适应[14]。地理学是从时间上和空间上研究环境与经济发展在质量、水平、方向和大小等方面的协调关系。

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理论要求特定区域的人口、资源、环境和发展之间要保持经常性的动态协调关系,简称为PRED协调发展。罗马俱乐部的《增长的极限》,首次在全球层次上研究了人口增长、经济发展的资源、环境约束条件;吴传钧院士对中国的PRED协调发展进行了全面的论述;冯玉广等在分析了区域PRED之间关系的基础上,建立了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判别模型,定量分析了经济与环境的协调关系标准[15]。有的学者通过资源模型与社会模型衡量协调发展的水平,并提出了协调度的概念[16];温琰茂等在时间跨度和空间跨度相结合原则下建立了区域可持续发展评价体系[17]。

2.2 生存保障问题是经济学研究经济—环境系统的出发点

经济学认为经济系统与资源环境系统是分离的,将自然环境作为人类活动的物质仓库和人类生活的空间,它对环境问题的认识是基于环境的外部性。环境经济学认为,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彻底消除污染是不可能的,但是经济活动存在最优污染水平。经济学将控制而不是消除污染作为自己的目标[18]。为解决经济的环境外部性问题,厉以宁认为应将市场调节作为第一次调节,政府调节为第二次调节[19]。许多经济学家认为市场的理性可以克服环境和资源中的问题,而不会出现经济上的资源枯竭,保证经济的平衡增长。为说明这个问题,有的从经济原理上进行证明[20];有的通过历史经验数据进行了证明[21];有的认为市场价格变动可以调节资源的供需矛盾[22]。DeSerpa等人则认为环境与生态破坏具有长期性,会损害后代人的利益,要维护后代人的利益,必须靠国家干预[23]。经济学以前的经济价值核算理论,没有将资源消耗、环境破坏等外部性因素考虑在内。为反映生产的全部成本,对资源环境与经济一体化分析成为国民经济核算的新热点[24][25]。要实现资源环境与经济一体化,需要解决两个关键问题:一要明确资源环境是有价值的,二是要建立资源价值及其货币表现。对于前者,有《中国自然资源定价研究》等专著专门进行了论述。对后者,人们提出了绿色GDP的概念对原GDP进行修正,以将资源、环境全部纳入经济核算体系[26]。

2.3 生态学与环境科学主要是从生态经济学与环境经济学的角度研究经济与环境的关系

生态经济学把社会经济系统作为生态系统的一部分,并强调彼此之间的联系,尊重自然是生态经济学最大的特点,他们认为,资源环境问题不能简单用外部性和替代性解释,它最重要的是经济结构特征[27]。Daly发表了稳态经济的理论,提出经济结构变化对稀缺资源的依赖越来越小,只要经济中的投入水平与外部输入相当,资源就能达到最优利用率[28]。

1990年,Norgaard提出了协调发展理论,认为通过反馈环在社会与生态系统之间可以实现共同发展[29]。这一理论把经济发展过程看作是不断适应环境变化的过程。他指出西方的科学与一体化通过新技术控制自然界,而不注重社会与生态系统之间的深入联系,因此破坏了协调发展的模式。生态经济学认为人类追求的目标是在特定的自然环境与社会条件下,经济平衡与生态平衡有机联系的最佳组合,即寻求最适度的生态经济平衡。

3 经济—环境系统协调相关因子研究

3.1 市场与政策的失效是经济环境关系失调的主要原因

从宏观角度来看,污染是一种经济行为[30],受经济规律制约。影响经济环境失调的原因首先是市场失效,价格不能反映经济活动的费用与效益,反而传递着关于资源稀缺性的错误信息[31]。市场在分配和有效利用环境资源上的失效,使得政府干预成为必要,环境政策也成为研究的一个热点。但是,对市场失效的纠正不是政府干预的主要目标,而在实际选择中经济增长的稳定一般要优于环境目标,政府的政策调控往往有强化资源环境市场失真而非纠正的趋势[32]。因此,要保进经济与环境的协调发展,仅依靠政府与市场调控是不可能的,必须与环境投资、技术进步和控制工业发展速度等手段相结合[33]。

3.2 技术是解决经济—环境矛盾的主要手段

在众多的经济与环境的影响因素中,许多学者认为技术是实现二者协调发展的关键。与传统观点相反,朱德明认为加大环境基础设施的投资不会阻碍经济发展,而且会对经济增长起到拉动作用[34],这主要表现在对市场的牵动、对结构的优化、对就业的吸纳和促进可持续发展等方面。解决环境问题的主要手段是技术[33]。由于技术的非对称性,即资源开发技术的不断提高与环境保护技术的相对滞后,使得目前通过技术解决环境问题进展缓慢[35]。

3.3 经济结构对环境的影响

区域的经济规模、经济发展水平、经济结构对资源环境有着深刻的影响,特别是产业结构作为“资源转换品”和“污染物产业的质和量的控制体”,它的合理性评判及由此做出的产业结构调整措施是经济持续发展的基础,大部分学者对此进行了定性的分析[36]。崔凤军认为产业结构调整的前提是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的分析,通过定量分析产业结构对环境的影响,得出城市产业结构的合理与否的评判标准[37]。

4 经济与环境协调的定量研究

环境—经济系统是一个复杂的体系,对其仅作一些定性分析是不够的。因此,建立一定的指标体系,以反映经济发展与环境的相互关系,有利于定量分析,掌握和评价环境、经济状况及两者之间的相互影响程度,以便根据制约的瓶颈,有目的、有重点、有步骤地采取措施,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38]。近年来,一些学者对社会、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的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模型进行了不少研究[39]。具体来说,对区域经济—环境系统进行定量研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4.1 指标体系的建立

经济—环境系统其指标包含在资源—环境—人口—经济大系统中,涉及范围较广。由于系统的复杂和对系统的理解不同,在指标选取上也有所不同。大部分学者是基于可持续发展的思想构建了某些区域的指标体系[40],有的学者采用了联合国可持续发展委员会与联合国政策协调和可持续发展部共同提出的“状态—压力—响应”指标体系框架[41];杨士弘等根据协同论的原理构建了经济—环境系统协调评价指标体系[42]。

4.2 将承载力作为衡量区域经济与环境协调的重要标准

尽管对承载力的界定、承载力的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不同,但许多学者都将承载力描述为判别经济—环境协调度的重要标准之一,认为环境承载力既不是纯自然环境特征的量,也不是描述人类社会的量,它反映了人类与环境相互作用的界面。唐剑武、叶文虎认为当今环境问题,大多是人类活动超过了环境承载力所造成的[43],高吉喜认为生态承载力涵盖了资源承载力、环境承载力和生态弹性能力[44]。王学军将环境承载力和人口承载力概念结合起来,提出地理环境人口承载力的概念。并从自然、社会、经济三个方面对中国分省的地理环境承载潜力进行了评判[45]。徐强提出了区域矿产资源承载能力,并将其分解为矿产资源的人口和经济承载力两方面[46]。

4.3 区域经济—环境协调发展的实证研究

国外的环境经济学家主要研究实现最优污染水平,如鲍莫尔用一般均衡分析方法寻找污染控制最优途径[47]。很多学者也对人口、消费、生产等因子与环境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构建了许多模型。但内斯对常用的6种模型进行了比较,发现各种模型的结构及核心内容大致相同[48]。

冯玉广在分析了区域PRED之间关系的基础上,建立了可持续发展的差别模型,定量分析了经济与环境之间的协调关系标准[15];有的学者通过模糊数学中贴近度的概念定义协调系数,分析了山东某县的可持续发展状况[49];秦耀辰、赵秉栋用系统动力学的方法模拟分析了河南人地系统的自然演变模式[50];基于环境经济协调发展的时空性,通过环保投资与环境质量和经济发展之间关系的特征研究,提出经济环境协调标准,用于分析不同时空的经济环境协调问题[51];以可持续发展理论为指导,借助系统工程多目标优化的思想,建立了新型环境—经济系统协调度模型[52];在行业产值关联性的基础上,分析了区域产业投资所带来的间接经济效益和间接环境污染,通过建立多目标决策模型,得出某省区域产业投资与环保投资的最优分配比例[53];以区域“人—环境系统是自组织系统”为出发点,应用自组织理论建立了区域经济—环境系统的非线性演化模型,并在许多城市进行了实证研究[54];有的学者利用遥感与GIS技术,分析经济活动、人口增长与资源环境的相互影响和区域可持续发展研究[55][56]。

5 结论

纵观国内外区域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的研究,不难看出,中外的专家学者都十分重视区域经济与环境的协调,他们从不同角度、不同学科、不同专业领域、不同的切入点来研究、分析人地关系地域系统中发展的若干重大问题。为了从不同的视角观察和研究区域社会经济与自然环境的相互作用,从各自学科角度出发,采用了多种研究方法。GIS、GPS和RS技术等技术支持系统和计算机辅助决策支持系统在研究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系统动力学模型、基于资源环境的扩展投入—产出模型、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系统集成模型的建立与应用,使得区域经济—环境系统协调发展研究的方法论和方法不断更新和完善。但总的来讲,关于区域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研究还存在以下不足:

(1)对经济与环境的相互作用机理研究不够透彻,不能说明经济与环境协调的本质,对经济发展所导致的环境污染很难给出客观和正确的评价。

(2)经济—环境系统是一个复杂的巨系统,仅从某个或少数几个学科得出的结论不可能反映区域经济—环境系统协调发展的全部内容和要求。

(3)不同区域由于不同的自然条件,加之行政管理等人为因素的影响,不同级别的区域单元经济—环境系统都保持相对的独立和相对完整性。许多实证模型和结论是经验性的总结,在其他地区不一定适用。

(4)现有的指标与模型大部分还是多层次、多指标的罗列,不能真正反映经济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

收稿日期:2001-12-31

标签:;  ;  ;  ;  ;  ;  ;  ;  ;  

经济与环境协调研究综述_可持续发展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