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衍军 山东新泰市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271200
不少班主任有这样的困惑:魏书生、李镇西等教育专家的许多教育策略听起来很有效,但是移植到自己的班级却行不通。这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这些班主任没有做好基础性的工作,与学生之间缺少信任与认同。实际上,取得学生的信任是开展教育工作的前提。
那么如何取得学生的信任呢?本文结合一些案例分析了班主任如何取得学生信任。
一、树立生本教育的理念,要为学生谋发展,不为自己谋利益
王老师班上有一名学生小夏,成绩很差,是以绝对优势稳居倒数第一的那种。更为头痛的是,小夏的行为习惯也很差,总是违反学校规章制度,实在让人头痛。但是非常奇怪的是,王老师对这位学生非常好,从来不说什么,就是连小夏旷课也是轻描淡写地说几句就算了。在我还在佩服王老师的忍性如此之好的时候,一件事情让我忽然明白了:小夏被学校勒令退学了。小夏因为晚上翻墙外出上网被政教处抓住了,而王老师也适时地拿出了小夏进校来的所有违纪记录。在事实面前,小夏被退学了,王老师就是这样巧妙地解决了一个大麻烦。
很显然,王老师与小夏同学不可能建立信任关系,即便建立了信任关系也会在小夏离校的那一刻瞬间崩塌。实际上,王老师教育小夏同学是有问题的。说得不客气一点,有点自私。认真分析,王老师把问题学生当成了一种包袱,这样怎么可能与学生建立信任关系呢?!
老师总希望遇到理想的学生。总是听到老师这样说:我们班如果没有这几个学生就好了。其实,班主任应该树立正确的学生观,要充分认识到学生是正在成长中的孩子,孩子还不成熟,因此要有足够的爱心,用呵护的态度对待学生。孩子还在成长,成长就会犯错误,因此要有宽容心善待学生错误,把学生犯错误作为教育的机会。孩子还在学习,学习就有一个过程,因此要有足够的耐心等待学生的成长,把过程看成是成长的需要。孩子还在改变,因此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学生,相信每一个学生都会成人、成才、成功。
二、坚持坦诚相见,信任学生,用信任才能换来信任
寄宿制学校一般都需要班主任住校,以便日常管理。等到哪一天要回家,班主任就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程老师很聪明,每次回家都把房间的灯亮着,把摩托车继续留在学校,给学生制造一种假象,让学生误认为老师没有回家,从而不敢轻举妄动。
毫无疑问,程老师的想法是好的,不想因为自己的离开影响到班级、影响到学生。但是程老师的这种做法不坦诚、不信任学生也是显而易见的,对与学生建立信任关系是无益的。
有位哲学家说过:“上帝对他的女儿说道:我传给你我唯一的知识,那就是真诚。你在无论什么情况下都要做到对自己真诚。你对自己万万不能撒谎,那会玷污你纯洁的身体。”如果我们不对自己坦诚,我们就不可能对学生坦诚。威廉·莎士比亚在《哈姆雷特》中说:“最重要的是:对你自己坦诚。这一条必须遵守,无论在白天或黑夜,你都不能虚伪地对待任何人。”坦诚往往会散发出令人难以置信的巨大威力。
老师在一些关键事件上要相信学生,用信任才能换来信任。经常看见这样的场景:班主任不能确定学生是否有违规违纪行为,例如抽烟等,那么怎么办呢?就与学生拉开心理战,俨然是公安干警审犯人一般。其实,不用多说,学生和犯人是本质不同的。我们不能把学生当犯人,进而丧失教育的本原。我要是回家就会非常坦然地回家,不需要打招呼,如果出差时间稍长一点就和学生说清楚原因以及要求。也许一两次不奏效,但是长期下来形成的信任力量会使班级一如往常。
三、采用民主的工作作风,要为学生多考虑,不为管理图方便
学生小李和小程同位时经常讲话,被班主任朱老师发现好几次了。现在又到了要编排座位的时候了,朱老师充分利用编排座位这一机会,把小李和小程两位同学分开了。但是小李和小程却不领情,到班主任室质问朱老师,希望朱老师继续让他们坐一起。在朱老师的一再坚持之下,小李和小程道出了事件的原委,原来小李父母正在闹离婚,而小程父母已经离异,两人惺惺相惜。一番交流之后,朱老师也感到自己的做法有些欠妥。
朱老师的失误在于没有事先沟通,缺少民主。如果朱老师事先了解小李和小程讲话的原因,或者在编排座位的时候征询小李和小程的意见,或许就不会被动了。民主的作风才能够让学生感觉到老师对他们的关爱。我在编排座位的时候会让学生填写志愿,可以有三个:1、最希望坐的位置;2、最希望的同桌;3、最不想的位置或者同桌(即保底志愿)。三个志愿我一般至少满足一个,这样学生就会感到自己受到了尊重,从而拉近了与老师的距离,容易建立信任关系。
班主任与学生建立信任关系,是一项基础性的工作,也是做好教育工作的前提。我们广大班主任要树立正确的学生观,事事、时时、处处为学生着想,让学生感受到老师对学生的关爱、对学生的信任、对其成长的付出,将教育做到学生的心坎上,这样就能够赢得学生的信任。
论文作者:金衍军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14年总第167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4-3-4
标签:学生论文; 老师论文; 班主任论文; 王老师论文; 小李论文; 还在论文; 自己的论文; 《中小学教育》2014年总第167期供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