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光散射学报2004年第16卷总目次(论文文献综述)
王文炳[1](2010)在《山东道地药材金银花三种品系的鉴别研究》文中认为目的:研究山东道地药材金银花三种主要栽培品系鸡爪花品系、毛花品系和四季花品系的植物形态、药材性状、显微粉末以及HPLC化学指纹图谱和RAPD生物指纹图谱的鉴别特征,为完善山东道地药材金银花的质量标准提供科学数据。方法:采用中药基原鉴别、性状鉴别和显微鉴别法,高效液相色谱法和RAPD生物技术研究金银花三种主要栽培品系的鉴别特征。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进行了绿原酸和木犀草苷的含量测定。结果:研究获得了金银花三种主要栽培品系的植物形态、药材性状、显微粉末的鉴别特征。HPLC指纹图谱方面:鸡爪花品系与四季花品系的相似度最大,为82.4%;毛花品系与四季花品系的相似度次之,为77.4%;鸡爪花品系与毛花品系的相似度为55.5%。参照2005版《中国药典》对金银花的三种栽培品系进行了绿原酸和木犀草苷的含量测定比较,其结果是:毛花品系>四季花品系>鸡爪花品系。在生物指纹图谱方面:引物SBSD06、SBSB19的扩增条带能清楚地区分金银花的三种栽培品系。按UPGMA法进行聚类分析,计算其遗传相似系数,金银花三种品系聚为两类,鸡爪花品系与四季花品系聚为一类。结论:为深入开展山东道地药材金银花栽培品系研究做出了积极探索,为建立山东道地药材金银花不同栽培品系的质量标准提供了科学数据。
蔡光明[2](2015)在《紫外探测与紫外多信道通信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紫外通信是利用紫外光作为载体,在自由空间传播信息的一种新型无线光通信技术。日盲紫外通信技术具有抗干扰能力强、低窃听率、低位辨性、可全天候实现非严格对准通信等优点;日盲紫外探测具有背景噪声极低、误判很少、灵敏度高等特点。因此,日盲紫外波段可以作为常规通信和探测技术的补充手段,在特殊场合具有很高的研究和应用价值,从而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国内外对紫外通信和紫外探测技术的研究已经有了部分成果。本论文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为依托,以提高紫外探测、通信系统的性能为出发点,围绕提高系统性能的关键技术和原型系统的设计展开研究与开发。论文归纳总结了紫外通信和紫外探测的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比较分析了日盲紫外通信及探测与常规技术的区别和特点。结合理论分析与实验测试,分析了紫外光在大气中的传输特性,得到了紫外光的传播损耗与传输距离之间的关系。以提高紫外探测与紫外通信的系统性能为出发点,结合实际测试,比较分析了几种紫外光源与紫外探测器件的适用性,设计并搭建了一种紫外探测实验系统,完成了紫外探测的部分实验测试。结合多幅调制方法,提出了一种多发单收(MISO)的紫外通信方案,并搭建了实验原型系统进行了实验测试。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案可以使得通信比特率提高一倍。
解孝锋[3](2010)在《线粒体活性氧与糖尿病性白内障的关系及茶多酚干预作用的实验研究》文中认为目的:通过体内外实验探讨高糖及茶多酚干预对大鼠晶状体上皮细胞的影响,阐明茶多酚对糖尿病性白内障的预计疗效及作用机制。方法:体外培养大鼠晶状体上皮细胞,培养基中葡萄糖浓度分别设定为5mmol/l、30mmol/l两种浓度,在30mmol/l葡萄糖浓度培养基中分别加入茶多酚配成0.1μmol/l和0.3μmol/l茶多酚浓度的培养基进行细胞培养。用MMT检测晶状体上皮细胞的活性,流式细胞仪检测LEC细胞死亡率和线粒体膜电位,线粒体活性氧的变化,以及使用免疫细胞化学和免疫荧光法检测内质网表达量的变化。利用统计学分析高糖及茶多酚干预对大鼠晶状体上皮细胞的影响。体内试验通过STZ尾静脉注射诱导建立糖尿病大鼠模型,分为正常组、STZ诱导糖尿病组(STZ-DM)和茶多酚干预糖尿病组(TP-DM)三组,通过HE染色、电镜观察大鼠晶状体的超微结构,生化法测定各组大鼠晶状体中GSH、GR及CAT生化指标的活性,RT-PCR法检测各组大鼠晶状体中UCPs、MnSODmRNA的表达量变化,探讨茶多酚对STZ诱导糖尿病大鼠晶状体上皮细胞干预的影响。结果:在高葡萄糖浓度条件下培养的上皮细胞逐渐丧失原有特征,形态表现多样,渐则细胞肿胀,出现空泡和颗粒,细胞数量明显减少,传代后容易老化,死亡率CDR(%)明显升高,线粒体膜电位MMP(FI)降低,线粒体活性氧增多,内质网的阳性率明显降低;而茶多酚干预组细胞则较好的保持了上皮细胞的形态,细胞之间紧密相靠,排列规则,较少出现细胞肿胀、空泡和颗粒等,传代未见老化,细胞死亡率降低,线粒体膜电位升高,线粒体活性氧的产生明显减少,并且内质网的阳性率明显升高。低浓度与高浓度的茶多酚干预效果差别不明显。体外实验表明在建模8周时,STZ-DM组76.2%的糖尿病大鼠晶状体表现为Ⅲ级混浊,而TP-DM组糖尿病大鼠晶状体混浊发展不明显,30%的糖尿病大鼠晶状体表现为Ⅱ级混浊。第12周时STZ-DM组糖尿病大鼠晶状体完全混浊,而TP-DM组61.1%糖尿病大鼠晶状体表现Ⅲ级混浊。扫描电镜观察大鼠的晶状体的超微结构,发现STZ-DM组大鼠的晶状体纤维严重受损,而TP-DM组受损明显减轻;通过HE染色观察大鼠的晶状体细胞形态,发现STZ-DM组的大鼠晶状体纤维细胞内有大量未被降解的细胞器,无细胞器区域缩小。而TP-DM组晶状体纤维细胞未被降解的细胞器明显减少,无细胞器区域显着扩大。通过对大鼠晶状体中CAT的活性和GSH的含量进行测量,发现STZ-DM大鼠晶状体中CAT的活性和GSH的含量均明显下降,而TP-DM组晶状体中保持了CAT的活性和GSH的含量;应用RT-PCR的方法对大鼠晶状体中UCPs、MnSOD表达的变化进行检测,发现STZ-DM大鼠晶状体中UCP2及MnSOD mRNA表达量逐渐减少,而TP-DM组大鼠晶状体中的UCP2及MnSOD mRNA表达增加且维持在较高水平。结论:大鼠晶状体上皮细胞在高糖条件下培养时细胞凋亡的各项特征明显加强;而应用茶多酚干预后,以上细胞凋亡现象对比高糖组均有明显减轻。表明茶多酚可延缓和阻止晶状体上皮细胞受损伤,对高糖条件下晶状体上皮细胞的凋亡具有抑制作用,对防治糖尿病性白内障有可预计的积极疗效。体内实验表明茶多酚可以显着减轻糖尿病性白内障大鼠晶状体的超微结构的损伤,维持晶状体内正常的细胞器降解,可以保持CAT的活性和GSH的含量,维持晶状体正常的氧化还原状态,甚至逆转了抗氧化酶类活性的降低;茶多酚可以上调糖尿病大鼠晶状体中的UCP2及MnSOD mRNA表达并使其维持在较高水平,进而影响晶状体中活性氧的清除,阻止或者延缓晶状体的混浊,显着延缓糖尿病性白内障的发生。
二、光散射学报2004年第16卷总目次(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光散射学报2004年第16卷总目次(论文提纲范文)
(1)山东道地药材金银花三种品系的鉴别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提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
第一章 山东道地药材金银花的研究概况 |
1 本草文献考证 |
2 山东金银花资源及生产情况 |
3 山东省金银花品种调查 |
第二章 金银花的现代研究概况 |
1 金银花的主要化学成分 |
1.1 有机酸类 |
1.2 黄酮类 |
1.3 三萜皂苷类 |
1.4 挥发油 |
1.5 环烯醚萜类 |
1.6 醇类 |
1.7 微量元素 |
2 金银花的药理药效研究进展 |
2.1 抗菌、抗病毒作用 |
2.2 解热、抗炎作用 |
2.3 利胆保肝作用 |
2.4 降血脂作用 |
2.5 止血作用 |
2.6 抗氧化作用 |
2.7 抗生育作用 |
2.8 抗氧化作用 |
2.9 抗肿瘤作用 |
2.10 毒副作用 |
2.11 其它作用 |
3 金银花指纹图谱研究概况 |
3.1 金银花的高效液相指纹图谱研究进展 |
3.2 金银花的紫外—可见分光光度(Uv-Vis)法研究进展 |
3.3 金银花红外光谱法IR研究进展 |
3.4 金银花的生物指纹图谱研究进展 |
第二部分 实验部分 |
第一章 金银花三种品系的原植物鉴别 |
1 试验材料 |
2 试验方法 |
3 原植物鉴别结果 |
3.1 忍冬(毛花系) |
3.2 忍冬(鸡爪花系) |
3.3 忍冬(四季花系) |
第二章 金银花三种品系的性状鉴别 |
1 试验材料 |
2 试验方法 |
3 性状鉴别结果 |
第三章 金银花三种品系的显微鉴别 |
1 试验材料 |
2 试验方法 |
3 显微鉴别结果 |
3.1 金银花(毛花系) |
3.2 金银花(鸡爪花系) |
3.3 金银花(四季花系) |
第四章 金银花三种品系的HPLC指纹图谱研究 |
1 试验材料 |
1.1 仪器 |
1.2 试剂及对照品 |
1.3 供试药材及生药鉴定 |
2 试验方法 |
2.1 供试品溶液制备方法的优选 |
2.2 标准品溶液的制备 |
2.3 高效液相色谱条件的选择 |
2.4 稳定性试验 |
2.5 精密度试验 |
2.6 重现性试验 |
2.7 对照品检验 |
3 指纹图谱的建立 |
3.1 山东金银花共有峰保留时间的比值 |
3.2 共有峰面积的比值 |
3.3 非共有峰面积 |
3.4 相似度的计算结果 |
3.5 不同产地金银花的相似度结果比较 |
3.6 金银花三种品系的HPLC指纹图谱比较 |
4 数据处理 |
5 讨论及结论 |
5.1 供试品制备方法的研究 |
5.2 测定方法的研究 |
5.3 指纹图谱的相似度 |
第五章 金银花中绿原酸和木犀草苷含量的测定 |
1 试验材料 |
1.1 仪器 |
1.2 试剂及对照品 |
1.3 供试药材及生药鉴定 |
2 试验方法 |
2.1 绿原酸含量的测定 |
2.2 木犀草苷含量的测定 |
3 绿原酸及木犀草苷含量测定结果 |
第六章 金银花三种品系的RAPD研究 |
1 试验材料、仪器和试剂 |
1.1 材料 |
1.2 仪器 |
1.3 试剂 |
2 试验方法 |
2.1 DNA的提取 |
2.2 PCR反应体系的优选 |
2.3 以鸡爪花的DNA为模板,不同引物的扩增结果 |
2.4 三种不同模板的不同引物扩增结果 |
2.5 数据处理 |
3 结果 |
3.1 RAPD-PCR扩增结果 |
3.2 聚类分析结果 |
4 讨论及结论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论文着作 |
(2)紫外探测与紫外多信道通信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紫外光传播特性 |
1.1.1 紫外光光谱及大气吸收特性 |
1.1.2 紫外光大气传播特性 |
1.1.3 日盲紫外光的独特优势 |
1.2 紫外光通信与可见光通信比较分析 |
1.2.1 紫外光通信与可见光通信应用方向的不同 |
1.2.2 信号处理技术在无线光通信中的重要性 |
1.3 紫外探测和紫外通信的发展现状 |
1.3.1 国外研究历程现状 |
1.3.2 国内研究历程现状 |
1.4 论文结构与安排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紫外大气信道的建模分析 |
2.1 紫外光在大气中的散射方程 |
2.2 传播距离与信道损耗关系 |
2.2.1 信道损耗的解析表达 |
2.2.2 信道损耗与传播距离关系测试分析 |
2.2.3 信道损耗的拟合模型 |
2.3 阳光中紫外噪声的测量与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紫外探测实验系统方案与实测 |
3.1 紫外辐射的模拟源 |
3.1.1 紫外气体灯 |
3.1.2 紫外激光器 |
3.1.3 紫外LED |
3.1.4 燃烧物质 |
3.2 紫外探测器件分析 |
3.2.1 PMT特点分析 |
3.2.2 APD特点分析 |
3.2.3 AlGaN探测器特点分析 |
3.3 紫外探测实验系统方案 |
3.3.1 探测系统结构 |
3.3.2 实验系统关键器件选型 |
3.3.3 实验结果与分析 |
3.4 探测平台中模拟电路滤噪方法设计与实现 |
3.4.1 光电噪声理论 |
3.4.2 去噪电路实现方式 |
3.5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多幅调制的MISO紫外光通信系统方案 |
4.1 MIMO原理 |
4.2 紫外LED阵列极限调制速率测试 |
4.3 紫外通信中的多幅值可行性分析 |
4.4 基于多幅调制的一种MISO紫外光通信系统方案 |
4.5 实验方案 |
4.6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5.1 主要工作 |
5.2 存在的问题及展望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
(3)线粒体活性氧与糖尿病性白内障的关系及茶多酚干预作用的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提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部分 高糖对大鼠晶状体上皮细胞线粒体活性氧、内质网的影响及茶多酚干预后的变化 |
1 高糖及茶多酚干预对大鼠晶状体上皮细胞的影响 |
1.1 材料与方法 |
1.2 实验方法 |
1.3 结果 |
1.4 讨论 |
2 高糖条件及茶多酚干预后细胞线粒体活性氧的变化 |
2.1 材料与方法 |
2.2 统计学分析 |
2.3 结果 |
2.4 讨论 |
3 高糖条件及茶多酚干预后线粒体膜电位及细胞死亡率的变化 |
3.1 材料与方法 |
3.2 结果 |
3.3 讨论 |
4 高糖条件及茶多酚干预后细胞内质网的变化 |
4.1 材料与方法 |
4.2 结果 |
4.3 讨论 |
5 小结 |
第二部分 STZ诱导的糖尿病大鼠晶状体的观察和晶状体中UCPs、MnSOD的表达及茶多酚干预的影响 |
1 诱导的糖尿病大鼠模型的建立、观察及茶多酚干预的影响 |
1.1 材料与方法 |
1.2 结果 |
1.3 讨论 |
2 不同病程糖尿病大鼠晶状体超微结构和细胞形态的观察及茶多酚干预的影响 |
2.1 材料与方法 |
2.2 方法 |
2.3 结果 |
2.4 讨论 |
3 不同病程糖尿病大鼠晶状体生化指标的测定和UCP2、MnSOD的表达及茶多酚干预的影响 |
3.1 材料与方法 |
3.2 结果 |
3.3 讨论 |
4 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查新报告 |
发表论文着作 |
中文详细摘要 |
四、光散射学报2004年第16卷总目次(论文参考文献)
- [1]山东道地药材金银花三种品系的鉴别研究[D]. 王文炳. 山东中医药大学, 2010(02)
- [2]紫外探测与紫外多信道通信技术研究[D]. 蔡光明. 北京邮电大学, 2015(08)
- [3]线粒体活性氧与糖尿病性白内障的关系及茶多酚干预作用的实验研究[D]. 解孝锋. 山东中医药大学, 201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