穆棱市人民医院 157599
【摘 要】目的:分析针灸结合刺络放血拔罐法对肩周炎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该我院自2014年9月至2015年6月收治的该病患者 64 例,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予温针灸配合拔罐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针刺方法治疗。结果 治疗三个疗程后(一个疗程10天)观察疗效。总有效率 84.38 %,愈显率 62.50 %。与对照组比较(P<0.01),差异具有显著意义。结论:针灸结合刺络放血拔罐法对肩周炎疗效优于单纯针刺疗法。
【关键词】针灸;拔罐;肩周炎
前言:肩周炎又称肩关节周围炎,主要表现的肩关节囊及其周围韧带、肌腱和滑囊的慢性特异性炎症。肩周炎是以肩关节疼痛和活动不便为主要症状的常见病症。本病的好发年龄在50岁左右,女性发病率略高于男性,多见于体力劳动者。如得不到有效的治疗,有可能严重影响肩关节的功能活动。因此我院采用针灸结合刺络放血的拔罐的方法治疗肩周炎,现报道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临床资料
选取该我院自2014年9月至2015年6月收治的该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64例确诊肩周炎患者采用单盲随机方法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 32 例。观察组中男性10例,女性22例; 年龄最大75岁,最小42岁,病程最短1个月,最长3年余; 有明显受寒史者27例,不明原因者5例。对照组中男性13例,女性19例; 年龄最大70岁,最小43岁,病程最短1个月,最长3年余; 有明显受寒史者22例,不明原因者10例。两组间所有指标比较经t检验,差别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采用温针灸、运动针法治疗。①温针灸:穴取患侧肩髃、肩前、肩贞、臂臑、曲池、手三里、外关、合谷、阳陵泉、阿是穴等。操作方法:患者取健侧卧局部消毒后,用云龙牌一次性不锈钢毫针(0.35 mm ×40 mm,其中合谷采用 0.35 mm×25 mm 毫针)对准穴位垂直刺入,针刺得气后,其中肩髃、肩前、肩贞、臂臑,在其针柄上方插入一长约2 cm 的点燃艾条,下方用一硬纸片将皮肤隔离,以防烫伤。待艾条烧尽后,除去灰烬并出针。每天 1 次,治疗 10 天为 1疗程。②运动针法:患者坐位,取健侧中平穴,常规消毒后垂直进针(0.35 mm×40 mm),医者一边行上下提插手法,以出现触电式针感向足面、足趾或外踝关节方向传导为佳,一边嘱患者进行肩关节的外展、外旋、上举及后伸等主动活动训练,角度以患者能耐受为度,活动幅度由小到大,循序渐进,直到肩关节活动幅度有较大的改善后起针。
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刺络拔罐治疗。刺络拔罐:取肩关节周围的阿是穴,局部常规消毒后,用梅花针叩刺至局部微微出血后,并拔罐治疗,留罐3 min 后取罐,用消毒棉球擦净污物。隔天 1 次,10天为一疗程。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结果
治疗三个疗程后(一个疗程10天)观察疗效。总有效率84.38 %,愈显率 62.50 %。对照组的治愈率为52.7%,总有效率为87.3%。分别比较两组的治愈率和总有效率,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Ρ<0.05)。因此,针灸结合刺络放血拔罐法对肩周炎疗效优于单纯针刺疗法。
3.讨论
肩周炎是以肩关节疼痛、活动受限为主要特征的慢性疾患,好发于 40 岁以上的中老年人。女性多于男性,左侧较右侧多见,双侧同时发病者少见[1]。肩周炎又称“冻结肩”、“五十肩”、风”,属于中医的“痹症”范畴,其中以“寒痹”尤为多见。《素问•痹论》说:“痛者,寒气多也。有寒故痛也。”《素问•举痛论》曰:“寒气入经而稽迟,涩而不行,客于脉外而血少,客于脉中则气不通,故卒然而痛。”可见肩周炎的发生与寒气侵袭而导致血脉气血不通有密切关系[2]。针刺是通过刺激穴位以达到疏通经络,行气活血的作用。故应“以微针通其经脉,调其气血”。《名医别录》载:“艾叶苦,微温,无毒,主灸百病。”现代医学研究表明:艾灸可通过温热效应和艾灸的药力等因素作用于患处穴位附近的神经血管,调整患处的血浆渗透压,改善患处的血液循环,增强患处的免疫功能,而起到促进炎症消退和功能恢复的作用[3]。
根据中医学“以痛为腧”、“经之所过,主治所及”的理论,采用局部取穴与循经远端取穴相结合,旨在疏通经络,调和气血,达到通则不痛的目的。而手阳明经、手少阳经、手太阳经分别循行于肩臂的前缘、中线、后缘,故常取手阳明经的肩髃、
手少阳经的肩髎、手太阳经的肩贞作为治疗肩周炎的主穴,即“肩三针”。其中肩髃主治上肢不遂,肩痛不举,《甲乙经》云:“肩中热,指臂痛,肩髃主之。”肩髎主治肩臂挛痛不遂,《针灸大成》曰:“主臂痛,肩重不能举。”肩贞主治肩背疼痛,手臂麻痛,《千金方》曰:“肩贞主手麻木不举。”三者合用,可祛风散寒,行气血,疏通经络。配合条口透承山,运用透刺能使经络与经络、腧穴与腧穴之气得以沟通,营卫气血得以疏导,加强了多经间的联系。曲池为手阳明经之合穴,能医上肢不遂、手臂肿痛等症; 阳陵泉为足少阳经之合穴、下合穴,且为筋会,主治诸筋之疾。
综上所述,本研究所取穴位以局部穴位为主,同时配合艾灸。艾灸是中医传统外治法之一,具有针、药所不具备的独特作用,早在灵枢•官能就有“针所不为,灸之所宜”的记载。艾灸借助艾火的温热及艾草的药理作用,通过经络腧穴,可以达到温通经络、疏风散寒、通络止痛之功。拔罐疗法对局部皮肤主要有温热刺激的作用,可以逐寒祛湿、疏通经络、祛除淤滞。两者共同作用,可大大提高疗效,缩短疗程,促进肩关节功能的恢复,达到治愈疾病的目的。因此,温针灸配合拔罐治疗肩周炎疗效显著,治愈率高。我院选择对64例肩周炎的患者进行治疗,治疗结果显示,针灸结合刺络放血拔罐法对肩周炎疗效优于单纯针刺疗法。值得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 张升.针灸治疗肩周炎95例观察[J].中国社区医师,2013,15(5):222.
[2] 祝丰奎,王弟红,程摇鹏.温针灸结合动态手法治疗肩周炎疗效观察[J].实用中医药杂志,2012,28(12):1042-1043.
[3] 李梅英.温针灸治疗肩周炎 60 例[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2,10(4):39.
论文作者:赵光灿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医学人文》(学术版)2016年6月第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6/24
标签:肩周炎论文; 针灸论文; 肩关节论文; 经络论文; 拔罐论文; 艾灸论文; 疗程论文; 《中国医学人文》(学术版)2016年6月第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