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案例的语文教学反思,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语文教学论文,案例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截然不同的两种教学
《木兰诗》是我国南北朝时期北方的一首长篇叙事民歌,也是一篇乐府诗,它记述了木兰女扮男装代父从军、征战沙场、凯旋回朝、建功受封、辞官还家的故事,充满了传奇色彩。我国的初中语文教材将其编排在七年级。无独有偶,美国的语文教材也选用了《木兰诗》,只是“下降”到了三年级。教学这首《木兰诗》,下面案例1中的中国教师和案例2中的美国教师采取了不同的教学方式,折射出两种不同的教学理念和教学价值取向。
【案例1】
(一)初读感知
1.请学生诵读课文。
2.请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自主翻译课文。
教师提示:请你把在翻译过程中的疑惑或发现先在四人小组中相互交流一下,待会儿全班交流。
3.请学生说说翻译过程中的发现或疑惑。教师的教学预设是:
1.关于互文:意思是一联中的两句互相补充,需合解,正式名称叫“互文见义”。
(1)“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说的是,有一些将军和壮士战死沙场,另一些将军和战士胜利归来。
(2)“开我东阁门”两句,表现木兰对故居的亲切感,意思是,每间房子都要开了门进去坐坐,不是开了东阁门而不进去,却转身跑到西阁的床上坐着。
(3)“当窗”两句,意思是当着窗子,对着镜子,先理云鬓,后贴花黄。
(4)“东市买骏马”四句,意思是紧张地备办鞍马,突出木兰的英雄形象,而不是在一个市场买一件可需之物。这是民歌叙事的特色,如果只说一处,则淡乎寡味,读几遍就能体味出来。
2.诗中的数字如十、十二、百、千等,无非是言其多,不能看作确数。
“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与“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中的时间均表示约数。
3.复沓、顶真(联珠)的意思。“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这就是复沓;“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这叫顶真。
(二)再读明意
请学生复述故事情节。要注意的环节是:第1、2段——代父从军;第3段——准备出征和奔赴战场;第4段——十年来沙场征战;第5段——凯旋回朝,建功受封;第6段——辞官回家;第7段——歌者赞辞。
(三)三读品赏
要求学生结合翻译,读出情感:
(1)各选一段或几段练读,并依据这样的句式:我从________这些句子中,读出了木兰的________。说说你的阅读感悟。
(2)读书的最高境界不是读出一个个句号,而是读出一个个问号,请你对课文在内容及写作上读出自己的思考和心得。
教师的教学预设是:
问题1:“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可能吗?古代妇女要缠脚,花木兰小脚怎能行军打仗?她的“战友”没看出来?
问题2:木兰为何不愿做官?
问题3:封建社会女性要想成名为何不易?
(四)拓展延伸
想象作文:《木兰到家第二天》。
(五)课后作业
课后请比较中外影视作品中所塑造的木兰形象的差异,并背诵全文。
【案例2】
1.阅读课文,思考下列问题:
(1)为什么木兰一得知战争的消息就立刻告诉母亲?
(2)如果木兰以女性士兵身份申请出征,可能会发生什么?
(3)为什么与木兰并肩战斗的男性士兵如此惊讶木兰其实是女性,请列出不少于一个理由。
(4)木兰的行为让你对“勇气”有什么样的理解?
(5)花木兰的故事千百年来被人们传诵,人们为什么如此喜爱这个故事?
(6)木兰和Axel(《攀援者》的主人公)各自都有艰难的任务,他们面对的困难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呢?
2.表达:写一封信。
多少个日日夜夜,木兰远离父母、家乡,出征在外,请代木兰写一封信给父母亲,告诉他们自己离家后这段时间都做了什么,现在的状况怎么样?
提示:请使用生动的词汇描述任务、地点和事件,可仿照诗歌“五部分”的格式。
3.社会学习:制作一个“领导者奖状”。
我们知道木兰是一位优秀战士。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木兰也是这个群体里的领导。讨论并选出你们群体里的领导者,为他制作一个奖状,并写上他的名字。
4.课后思考:文本与电影的比较。
你已经读完《民谣花木兰》,现在请你比较书中的观点与电影《花木兰》的不同。使用venn图标,列出相同点和不同点,然后,请你选择一个在文本和电影中都很精彩的场景,和小组成员进行讨论。
5.上网,发表评论。
(1)向小组内其他同学讲一讲你读完《民谣花木兰》之后的想法。
(2)请你针对花木兰的故事写一个评论,并把你的作业发到网站上。
二、两种教学的理性分析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语文课程的综合性是由语文学科的特点决定的——语文课程资源精彩纷呈,人文内涵丰富多元,语文课程不仅要“引导学生丰富语言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还要在语文学习的实践活动中让学生“初步掌握学习语文的基本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具有适应实际生活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正确运用祖国语言文字”,同时,“语文课程还应通过优秀文化的熏陶感染,促进学生和谐发展,使他们提高思想道德修养和审美情趣,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语文学习能力的提高不是靠教师的教学传递,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升华也不是通过教师的讲解能够实现的,关键在于语文实践。语文实践的载体是多样的,方式是多元的,手段是综合的。
从教学设计的思维方式上看,两位教师虽然都采用了板块式的课堂教学结构,但中国教师的设计是层递线性式的思维,美国教师的设计是立体开放式的思维。思维方式的差异决定了教学行为的差别:中国教师以“初读感知→再读明意→三读品赏→拓展延伸→课后作业”为教学线索,以掌握文言字词句及相关的语文知识为教学的立足点,以学生能读课文、读懂课文、会背课文、理解课文为教学目标;美国教师则以“阅读思考→写作表达→社会学习→课后思考→上网评论”为教学线索,以多元思考、多样表达为教学的立足点,以语言文字的运用、学习能力的提升和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为教学目标。虽然我们坚信“方式方法本身没有好坏之分和优劣之别,合适的就是最好的”,但判断方式方法的好坏优劣还是应该有标准的,那就是看其是否更加符合新课程理念,是否能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美国教师的教学,基于课文又不拘泥于课文,教学结构是立体开放式的,问题设计是集约式的,语文学习实践是多样化的,语文能力的培养是多元化的。显而易见,他的教学更加符合新课程改革的精神和要求。
从学生的学生方式上看,中国教师的课堂上,学生的学习方式相对比较单一;美国教师的课堂上,学生的学习显得灵活多样。前者,以语文知识的掌握为学习原点,虽然采用了诵读感知、理解背诵、小组讨论提问和相互质疑以及所谓的拓展延伸等学习方式,但基本没有突破文本的知识范畴。这样的教学,提升的是学生语文知识的掌握力和巩固力。教师的希望是:学生能背诵课文、默写不出差错,学生能理解课文、翻译不出问题,人物分析符合规定要求,最终在应试中获得比较高的分数。后者,则真正做到了以语言文字的运用为学习原点,如以“为什么木兰一得知战争的消息就立刻告诉母亲?如果木兰以女性士兵身份申请出征,可能会发生什么”为题的阅读理解;以“木兰和Axel各自都有艰难的任务,他们面对的困难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呢”、“你已经读完《民谣花木兰》,现在请你比较书中的观点与电影《花木兰》的不同。使用venn图标,列出相同点和不同点”等为题的比较分析判断;以“多少个日日夜夜,木兰远离父母、家乡,出征在外,请代木兰写一封信给父母亲,告诉他们自己离家后这段时间都做了什么,现在的状况怎么样”为题的真情实感表达,这些都有利于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综合比较鉴别能力、语言文字运用能力以及终身学习能力,比较好地体现了语文课程综合性和实践性的特点。
从课堂教学的互动方式看,中国教师关注的是师生、生生和生本的交往,美国教师除了关注师生、生生和生本的交往,更关注学生与社会现实的交往;中国教师关注的着力点在课堂有限时空的交往,美国教师更关注以信息技术为载体的无限时空的交往。“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总体而言,美国教师的教学实践更能体现这句话的含义。
三、语文教学的突围之路
教学行为的差别看起来是思维方式的差异,实际上,造成这种差异的根源在于教学理念和教学价值取向的不同。《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明确提出了语文教育的三个目标:第一,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为学好其他课程打下基础;第二,为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良好个性和健全人格打下基础;第三,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打下基础。为此,需要我们的教师以“开阔的视野、开放的心态、创新的思维”去研究和对待语文教育,去理解和认识语文教育的内涵与本真,去迎接人们对“语言文字运用能力和文化选择能力”的挑战。
开阔的视野、开放的心态、创新的思维,需要教师的教学底气。教学的底气源自深厚的学养。没有学问的积淀,就不会有教学的基础;没有一定的修养,也就不会有教学的境界。曹丕说“文以气为主”,韩愈也强调“气盛言宜”,意即能教善教的语文教师,一定要充满生命的底气。所谓“气”者,分为两个层面,先为禀性(本气),后为学养(养气)。人虽有先天禀赋和气质的差异,但以读书养气,以游历拓气,以交流积气,不断完善自我则是共同的,也是共通的。教学底气厚积薄发,自然就有“天机云锦用在我,剪裁妙处非刀尺”之感,容天地、生活、社会与自我为一体,我们的语文教学便会充满生机与活力。
开阔的视野、开放的心态、创新的思维,需要教师的教学个性。陈寅恪先生讲课有一绝:每次上课都夹一个蓝布包袱,把包袱打开,讲义、参考书摊在桌上,基本不看。然后侃侃而谈,引经据典,古今中外,海阔天空,滴水不漏,史料、引文的出处、作者是谁、哪个版本、多少页……都交代得清清楚楚,简直就是一个活图书馆。这与其深厚的学养密不可分。最重要的是,陈寅恪的讲课,从不拾人牙慧。他曾言:“前人讲过的,我不讲;近人讲过的,我不讲;外国人讲过的,我不讲;我自己过去讲过的,也不讲。现在只讲未曾有人讲过的。”这就是先生的创新。因而陈寅恪上课的教室里总是坐得满满的,一半是学生,一半是慕名而来的教师,就连朱自清、冯友兰、吴宓那样的名教授也一堂不漏地听他上课,人称他是“教授中的教授”。这就是独特的教学个性的魅力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