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上海2009年PISA测评结果——中国上海中学生首次参加国际测评结果反响述评,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首次论文,述评论文,反响论文,上海论文,中国上海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OECD在2010年12月7日发布了PISA 2009结果,在65个参与国家和地区中,首次参加该测评的中国上海,在阅读、数学和科学三个领域都位列第一,这一结果引起了国内外强烈的反响。国外媒体的共同反应是震惊,震惊之余,主要有四种观点:一是赞叹,认为上海学生能力强,转变了以往认为中国学生只会死记硬背的观点;二是反思,认为与中国上海相比,他们的教育落后了,要努力追赶;三是质疑,认为中国学生虽然成绩好,但是创造力仍不足;四是认为中国学生把时间都花在了学习学科知识上,牺牲了体育、艺术等其他方面的能力培养,成绩好是有代价的。国内的媒体以及海外华人论坛的普遍反应是不感到意外,认为中国学生考试能力强,随之而来的有六种观点:一是为上海学生的成绩和上海的教育感到骄傲;二是质疑样本的可靠性;三是认为考试主要反映了知识教育的结果,上海学生成绩好是因为应试能力强;四是觉得上海学生课业负担重,成绩好的背后代价也大;五是认为这是精英教育的结果;六是认为一次考试并不能完全说明问题。我们对这些观点进行了整理,归纳为肯定、质疑两大方面,并对一些看法做了回应。
一、肯定上海学生的能力以及教育的成效
1.上海学生能力强,中国学生不只会死记硬背
美国时代周刊等多家媒体引用了OECD秘书长安赫尔·古里亚在PISA 2009国际报告前言中的话,他说“中国上海学生的表现令人震惊,他们在这次评估的每个领域中都以明显优势领先,这表明了在多元社会背景中,凭借中等经济资源也可以取得令人瞩目的教育成就。在数学领域,上海有四分之一以上的15岁学生能够根据自己的研究和对复杂问题的建模来构思、概括和创造性地使用信息,他们在解决新问题时,能应用自己的理解和见识,以及新的方法和策略,而OECD只有3%的学生达到这一水平。”OECD PISA负责人安德瑞斯·斯莱切尔(Andreas Schleicher)表示,并非所有东亚国家都表现出色。他还说,经合组织评估的是创新思维。上海的学校不是在培养死读书的学生,它们正引导学生将能力和热情转化为优异的成绩。
2.上海教育质量高,教育均衡政策和课改有成效
日本共同社12月7日电:上海虽首次参加国际学生评估项目(PISA),但3项素养成绩均位居第一,其教育模式引起了全球瞩目。法新社巴黎7日电,“根据一项国际重要调查,上海青少年有全世界最好的教育。”美国《时代》周刊网站12月7日文章说,中国上海的青少年在测试的所有三门学科上,得分都遥遥领先其他国家的同龄人。我们可以从中借鉴的是,上海和香港摒弃了针对少数精英的重点教育模式,采取了一种兼容的教育体制,两地大规模地提高了教师的待遇和培训投入,减少了死记硬背的教学内容,注重在课堂上开展各种解决问题的教学活动。在西班牙《国家报》12月8日文章:拥有2200万人口的中国上海第一次出现在这类研究中,结果获得了全球最好成绩。上海学生在阅读测试中位列第一。在亚洲保持领先的所谓“数学文化”方面,上海以令人惊讶的600分高居榜首,同时打破了所有纪录。在科学科目测试中,上海学生同样拔得头筹。台湾《联合报》12月8号评论:上海学子首度参加PISA,勇夺三冠王,专家认为,上海成绩不足以代表全中国,但凸显中国现代化的速度及中国学生的努力。香港大学程介明教授认为,上海学生成绩好是多方面努力的结果,上海政府部门用多种方法转变薄弱学校,在推进均衡化上取得了成效,因而在PISA这样严格抽样的情况下,还能取得好成绩,此外,素质教育、课程改革以及教师和学生的努力也起了作用。
3.从上海的成绩反思自己的不足
影响最广泛的文章是《纽约时报》率先于12月7日教育版对PISA 2009结果的专题报道。罗纳德·里根任总统期间的教育部任职的切斯特·E·费恩(Chester E.Finn Jr.)说:“哇,我感到有点震惊,这让我想到Sputnik(前苏联发射的第一颗人造卫星)。”美国现任教育部部长邓肯也说,这是一个让我们醒来的号角,我们可以诡辩,也可以认可美国教育落后这个残酷的现实。
二、质疑结果的可靠性或考试结果所反映的能力
1.样本是否有代表性?
对样本可靠性提出的质疑大都并非来自专家学者,而主要来自对PISA测试并不了解的一般大众。且无论国外国内均有这种质疑,最典型的问题就是“上海是否选择了最好的学校或最好的学生来参加测试?”
2.中国学生成绩好是因为应试能力强,中国学生缺少创造性 这是报纸和网络上最多的一种观点。
《悉尼先驱晨报》报道称,中国学生的确考得“世界最好”,但也付出了代价。报道说,尽管上海学生考了世界第一,但并不能停止家长们对中国教育体制的抱怨。报道援引一名·家长的话说,“我的孩子没有创造力,他们被培养成了书呆子。”该报道引用澳大利亚课程及评价机构负责人希尔的观点,他认为中国的教育体制和儒家文化有关,“中国学生缺乏创造力,以及总被雇主抱怨,更多是因为儒家文化,它强调学生对教师乃至文化的遵从,而非个人能力。”《纽约时报》报道后网站上的评论中有人认为:中国的教育制度把学生教育得善于考试。学生们在考试中的表现好得难以想象,但是其他地方就并非如此了。北京大学附属中学校长助理兼国际部主任江学勤在《华尔街日报》撰文指出,上海学生考高分是问题的征兆,中国的学校十分善于帮助学生应付标准化的考试,正是由于这个原因,他们无法帮助学生们做好接受高等教育和知识经济的准备。
3.成绩好的代价是课业负担重,牺牲了其他内容的学习
《纽约时报》指出“(上海)学校每天让学生长时间地学习,而且学习时间延续到周末。中国学生比美国学生在体育、音乐和其他与考试无关的活动方面花费的时间都要少。”熊丙奇在《东方早报》撰文说,我们并不否认这一测试所展现的内地学生具备过硬的基础知识,这其实是长期以来学校、家庭、社会(特长班、培训班)以及学生合力取得的成果。内地学生起早贪黑地学习,双休日不在补课,就在去补课的路上,假如还难以获得优秀的表现,也太对不起自己的付出了。
4.上海成绩好是精英教育或拔尖教育的结果
《参考消息》采访了哈佛大学教育学教授花海燕,她说对上海的成绩一点也不感到意外。中国教育跟美国或者其他国家教育体系有很大不同。中国的整个系统是拔尖教育,美国则正好相反,注重贫困区,抓落后学生,多元化,强调素质教育。两个国家教育的出发点就不一样。另据韩国《朝鲜日报》报道,韩国教育课程评价院院长认为上海之所以取得好成绩,主要是因为“精英教育”,包括学校间激烈的竞争、学校内的“英才班”以及教师队伍素质的显著提高。美国前教育部研究机构委员马克·施奈德误以为上海学生之所以取得好成绩,是因为上海吸引了中国庞大的流动人口,上海教委可以通过允许尖子生留下来以便提高上海的成绩。
5.上海不代表中国,一次考试也不能说明全部问题
美国教育界虽然对上海的成绩感到震惊,但也都认为,上海并不能代表中国。《光明日报》的报道中指出“对于包括PISA在内的各种国际教育测试,也应该以理性看待。诸如创造力和批判性这样的综合性很强的测验,即便国际顶尖的教育心理学家也无法用一次测验来下客观结论,所以不能以测试的排名来简单判断教育质量及其体制的优劣。”花海燕教授在接受《参考消息》采访时表示,从统计学来说,一次测评不能完全说明问题,看一项指标的代表性如何,要看横向和纵向指标,看覆盖面和延续性。如果上海能够在今后的测评中继续保持好成绩,或许能够证明其教育体系或者教学质量的确优于世界其他大城市。
三、我们如何看待?
1.理性看待结果
PISA中国上海项目组在12月8日PISA结果情况介绍会中指出,尽管上海学生在PISA 2009中表现优异,但要客观理性地看待这个结果。测试结果一方面说明上海课程改革方向的正确,说明上海在推进素质教育均衡化方面所取得的成绩,但另一方面,考虑到上海是作为一个城市参加PISA,且PISA的结果只针对单一年级的学生,因此,并不能就此大喜过望,还应该继续扎实地做好工作。这次测试也发现了上海的一些不足,学生在非连续文本上的表现相对较差,教师布置的作业中仍有较多单纯背诵和重复的作业,学生的自我调控策略较差,学习时间较长等。
2.样本有充分的代表性
对上海样本的质疑从试测结束后就开始了,但OECD对上海的抽样和考试组织进行了仔细核查,排除了这种可能性。因此,专家学者和媒体很少在这方面质疑。但它反映了人们对上海乃至中国所持的刻板印象根深蒂固。
PISA采用两阶段抽样法。第一阶段是学校抽样,由PISA国际专业协作组织之一的美国Westat负责,采用与规模大小成比例的PPS抽样法。上海向Westat提交所有有15岁学生就读的学校名单,这些学校的15岁学生数,以及与成绩相关的分层变量信息,包括学段(初中或九年一贯制/高中/完中)、学校类型(普通/职业)、学校的选拔性(实验性示范性或重点/一般)、办学体制(公办/民办)、城乡分布(中心城区/郊区县)、课程类型(普通课程/职业课程,因有些职业学校或综合中学同时有两类课程)。Westat按照使样本学校15岁在校生在各个分类变量上的分布比例均与上海15岁学生总体比例一致为基本原则,并考虑学校规模大小分布,抽取了152所学校。上海实际参加测试的学校也是152所。
第二阶段是学生抽样,每个抽到的样本学校均要上报所有的15岁在校生名单,由上海PISA研究中心用国际专业组织开发的PISA专用数据管理软件KeyQuest,从每所学校随机抽取35名学生,如果样本学校中15岁在校生不足35名则全部抽取。上海共抽取了5226名学生,实际参加测试的学生为5115名。
在结果分析阶段要对学生和学校数据加权,权重是根据学生的参与率、样本学生占该样本学校15岁学生数的比例、该样本学校15岁在校生占它所代表的那类学校15岁在校生总体的比例来确定的,加权后的学生代表了约10万名上海15岁学生。
针对媒体对样本的误解,上海PISA研究中心做了以上回应。此外,也请相关媒体(例如《纽约时报》)直接采访Westat。Westat抽样负责人Keith做了回应,他说“上海的学校参与率和学生参与率都非常高,学校参与率超过99%,学生参与率接近99%,大多数国家都不到90%,上海的样本不但完全满足抽样要求,还可以说远远超过了OECD要求的PISA的技术标准。”美国教育部的马克·施奈德说,他曾对中国的一些PISA考试成绩持怀疑态度,不过在实地调查后,他认为考试成绩的准确性毋庸置疑。
3.PISA结果不代表应试能力
上海第一次参加PISA,一些人不太了解,认为成绩好体现了知识教育的结果,成绩好是因为学生应试能力强。我们不否认知识基础的作用,但是PISA的评价理念和技术,与常见的、常用的评价有所不同。PISA不是基于课程内容的学业成绩评价。PISA测试的时间为2小时。要正确回答PISA试题,学生只需理解基本概念,灵活运用他们已经掌握的知识和能力,无需特别准备。它不基于学校课程,不是评价学生掌握学校课程内容的程度,而是评价学生能否应用学到的知识和技能解决现实生活中遇到的实际问题。PISA把这种应用能力称为素养。PISA阅读测评中,非文学性内容占了70%左右,考查的不是语文学科的阅读能力,而是涉及其他多个学科领域的阅读,把阅读作为生活、工作和学习新知识的工具,体现了大阅读的观念。
为了全面测评与现实生活相关的阅读能力,PISA阅读框架覆盖各种不同目的的阅读内容,包括为个人使用而阅读(个人的),为公共的目的而阅读,为工作的目的而阅读,和为教育的目的而阅读。为了满足个人兴趣而进行的阅读(例如小说、传记)占测试内容的30%;为了获取公共信息或参加大型社会活动而进行的阅读(例如官方文件、公告)占测试内容的30%;为了完成工作或完成某项任务而阅读(例如说明书、时间表、招工广告)占测试内容的15%;为了学习新知识而阅读(例如其他学科的教材)占测试内容的25%。
概括地说,PISA测评结合了实际生活内容,所以有很多测试内容与学校课程很不一样,PISA阅读测评中有三分之一的内容涉及图表、表格、清单等学生不太接触到的内容,数学测评中也有大约三分之一学校数学课程以外的知识,特别是概率和不确定性方面,我们学校课程涉及较少。在这些方面,上海学生表现虽不及那些熟悉的、与学校课程相关度高的方面,但也仍然是各个参与国家中最好的,这说明上海学生具备了在新情境中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也说明,素养不单单是学校教育的结果,而是学校、社会、家庭和学生个人共同作用的结果。
4.上海成绩好主要不是靠拔尖教育,而是靠抬高底部
一些不是专门从事PISA研究的教育专家也不十分了解PISA的结果,例如花海燕教授的说法就不符合上海的实际情况。
这次上海之所以取得高分,最关键的原因是抬高了底部。上海在高端(第95百分位)的成绩是679分,与新加坡(676分)、新西兰(678分)在第95百分位上的成绩非常接近,但是在第5百分位上,上海的成绩(417分)要比新加坡(357分)和新西兰(344分)分别高60分和73分。说明上海主要胜在低端学生成绩高,总体成绩分布差距小。进一步分析不同类型学校的成绩我们发现,即便是一般的中等职业技术学校,阅读平均成绩也在OECD各国平均水平之上。
OECD很敏锐地捕捉到了这一关键信息,在2010年10月专门派了一个摄像组来上海,深入采访上海是如何转变薄弱学校的,选取的主题是上海的委托管理。香港大学的程介明教授受OECD委托,在2010年7月做了上海教育系统的特别研究,也提到“上海对于薄弱学校的改造,花了不少工夫,是提升整个教育体系的关键。一个教育体系里面,学校总有参差,如何改变薄弱的学校,许多教育制度束手无策。上海在这方面卓有成效,使学生的学习成果在大的系统里面,不致有太大的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