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寄宿制学校七年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现状与对策论文

农村寄宿制学校七年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现状与对策论文

农村寄宿制学校七年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现状与对策

李金山

(甘肃省白银市平川区黄峤中学,甘肃 白银 730900)

摘 要: 寄宿制学校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是非常重要的,因此,学校应该对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调查并根据实际需要采取有效的措施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本文主要针对农村寄宿制学校七年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现状以及相应的对策进行详细探讨和分析。

关键词: 农村寄宿学校;学生心理;教学现状;应对策略

近年来,我国农村寄宿制学校的教育质量在一定程度上有了提升,但是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依然较为落后。学生在成长的过程中,心理问题是不容忽视的,为了帮助学生塑造健康心理,农村寄宿制学校必须要意识到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然后采取有效措施强化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一、农村寄宿制学校七年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现状

(一)教师缺乏心理健康教育意识导致学生出现情感贫乏问题

七年级是学生生理和心理都发生巨大变化的时期,在这一时期内,学生常常会出现焦虑以及急躁不安的情绪,这时,学生最需要的往往是父母的陪伴和安慰,只有父母掌握正确的沟通的方法,才可以使学生度过这一较为特殊的时期,为学生以后的健康成长奠定良好的基础。如果学生在出现了消极情绪之后,依旧缺乏与父母的沟通和交流,那么学生就有可能会出现情感贫乏的问题,如果任其发展,可能会造成学生心理上的抑郁,还会导致学生缺乏责任心,不能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农村寄宿制学校上学的学生往往都在很大程度上与父母之间缺乏交流,而且部分教师没有意识到与学生进行沟通和交流的重要性,这就导致许多学生都会出现上述情感贫乏的问题。

(二)教师缺少正确引导造成学生不良行为

农村寄宿制学校中的学生与家长之间的沟通和交流很少,因此家长也无法对其进行有效的监督和管理,而七年级的学生心理和生理上都没有发育成熟,并没有强烈的自我管理能力和自制能力,因此,这一时期的学生非常容易受到外界不良诱惑的影响,形成不好的习惯。而且通过调查发现,很多教师都不会花费较多的时间和精力对学生的行为进行正确的引导,这样农村寄宿制学校七年级学生就容易出现不良行为。

社会实践是高等教育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学校应该充分认识大学生社会实践的意义,了解社会实践在人才培养、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并有效地开展相关活动。在组织社会活动的过程中,学校应该广泛征求各方意见,尤其是学生意见,结合社会需求和学生自身特点,来确定实践活动的形式、内容。此外,学校对于大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应该给予经费和政策的支持,并动员专业教师积极参与学生社会实践,担任指导教师。社会实践常常涉及到专业知识的运用,因此吸纳经验丰富专业教师作为指导老师非常有必要。此外,还可以邀请企业专家加入,采取联合指导制度,经常开展交流、学习和研究,解决学生所学理论知识与实践工作结合不紧密的问题。

(三)学生难以适应寄宿制学校

寄宿制学校的生活和学习与正常学校的生活和学习有所不同,七年级学生里有很多学生都是第一次进入寄宿制学校,因此有很多学生在短时间内难以适应寄宿制学校的生活。再加上寄宿制学校的管理往往都较为严格,学生之间的竞争较为激烈,在较大的学习压力和心理压力下,学生可能就会出现焦躁不安、不合群或者不自信等心理问题。如果教师不对学生的心理进行正确的疏导,学生的心理问题就会更加严重,在这种情况下,正常的教学可能也会受到一定的影响。

随着共同合作的发展,我国的税收征管面临的征税主体也发生了变化,面对的征税对象也随之多样化,面对的纳税人也更加复杂化。但是由于新型战略的提出时间不长,主要涉及的是境内服务,所以我国面对国际的税收征管制度还有待完善;大多数企业之前与外国企业进行的贸易并不多,缺乏相关经验,特别是在涉外的税收方面;基层办税人员尚未涉及过相关的业务,在业务办理流程、资料的搜集与整理、对相关政策的把控程度方面缺乏高效的行动。

二、农村寄宿制学校强化七年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对策

(一)提升教师队伍素质,强化教师心理健康教育意识

为了能够帮助农村寄宿制学校七年级学生塑造健康的心理,使其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学校应该提升教师队伍的综合素质,使教师充分认识到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然后在进行日常教学的过程中,用实际行动关心、关爱学生,要强化与每个学生的沟通和交流,了解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的心理状态,一旦发现学生的心理出现问题,教师应该立即采取措施,如果问题较为严重,那么教师就要在第一时间内通知家长并建议家长将学生送往专业的心理治疗中心接受治疗。

(二)提高学校后勤服务的质量

寄宿制学校中的学生除了学习,还要自己管理自己的生活,但是七年级的学生年龄尚小,在进行自我管理的过程中可能具有较大的难度。为了能够让学生在学校中也体会到家的温暖,使学生尽快适应寄宿制学校的生活,学校应该提升后勤服务的质量,每天为学生提供合理的膳食,同时,为每一个宿舍楼安排的宿管人员也应该为学生提供温暖的服务,在学生有困难的时候及时给予帮助,在这样的环境下,学生出现焦虑等心理问题的可能性就会在一定程度上有所降低。

(三)促进教育方式多样化

为了能够帮助学生营造健康的心理环境,农村寄宿制学校首先要改善校园环境,充满人文气息的校园氛围可以帮助学生释放压力、平和心态。各科教师在进行日常教学的过程中都要适当渗透心理教育知识,采用多样化的教育教学方式,帮助学生培养自信心和责任心,并鼓励学生主动地与教师进行交流,遇到学生求助时,教师要积极帮助学生解决问题,这样才能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增进师生之间的感情。

参考文献:

[1]刘可心.基于心理健康视域下的寄宿制学校管理[D].中央民族大学,2018.

[2]黄巾.浅论寄宿制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现状与改进策略——以S学校为例[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7(10).

[3]王学东.寄宿制高中生心理健康现状调查及其影响因素、教育对策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6.

中图分类号: G6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9132(2019)31-0165-01

DOI: 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9.31.154

[责任编辑 薛晓静]

作者简介: 李金山(1976.9— ),男,汉族,甘肃白银人,一级教师,研究方向:心理健康教育。

课题项目: 本文系甘肃省白银市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课题《农村寄宿制学校七年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研究》阶段性研究成果,课题批号:BY[2018]G272 号。

标签:;  ;  ;  ;  ;  

农村寄宿制学校七年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现状与对策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