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壮语栏目《西德那天》的传播实践
□ 何 彪
摘要: 在全媒体环境下,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遭受严峻的挑战。本文就如何开发本土化品牌电视节目,以创造性思维挖掘地方特有风味,融入时代潮流,从而增强壮语新闻的传播效果进行探讨。
关键词: 壮语栏目;本土化;传播效果
在全媒体环境下,报纸、广播、电视、杂志等传统媒体遭受严峻的挑战,特别是县级电视台受影响极大。如今,电视的新闻报道、信息传播、社会服务等功能不断弱化,观众严重流失。靖西市广播电视台探索打造边境地区本土化品牌节目,联合德保、那坡、天等三县电视台,开创了广西唯一的壮语电视新闻展播栏目《西德那天》,成为当地亲和力强、传播效果高的一档节目。笔者对《西德那天》栏目的开办形式和内容进行分析,浅谈自己的一些看法。
建国初期到上个世纪80年代,我国磷肥工业都是以发展低浓度为主。当时,发达国家高浓度磷复肥已占磷复肥总产量的70%,而我国还不到5%。改革开放以后,我国从国外引进了一大批高浓度磷复肥生产技术和装置。1990年后,这些装置相继建成投产,但却面临着市场认可度低和大量进口肥料的冲击,开工率长期不足50%。
一、《西德那天》的内容与形式分析
随着社会步入网络时代,网络媒体、手机媒体、数字电视等新媒体不断涌现,冲击传统媒体。贫困地区县级电视台缺乏专业人才,节目制作质量低,播出效果差,电视宣传工作举步维艰。面对危机,靖西市广播电视台利用本地乡土文化资源,借助国家“一带一路”倡议和连接东盟的区位优势,在办好壮语电视节目《壮语时段·五色糯》的基础上,与德保、那坡、天等三县电视台联合,在壮族地区率先创办的壮语展播栏目《西德那天》,如今成为广西县级台传播最热、收视率最高、影响力最大的地方民族语节目。
(一)栏目制作“攀联结亲”
靖西市总人口67 万,壮族人口占99.4%。靖西广播电视台自2012年5月创办《壮语时段·五色糯》之后,先后播出《兴曼娄》(汉语“家乡戏”的意思)《品佳句》《赏山歌》《欧美道》(汉语“寻乐趣”的意思)等群众喜闻乐见的节目,覆盖全市45 万人口,尤其吸引老年人的兴趣。靖西市广播电视台着眼边境一线“德靖土语”的共性,以节目共享、跨地区传播的方式,于2016年10月与德保、那坡、天等联合创办《西德那天》壮语新闻联播栏目。《西德那天》节目跨出区域界限,进入德保、那坡县境内,说百姓的话、讲乡亲的事,让观众产生亲切感,增强观众黏性,在当地影响力越来越大。电视节目覆盖范围由靖西境内的3322 平方公里,扩展到一市两县的8127 平方公里,电视节目覆盖人口由靖西境内的67 万人增加到四县(市)的175 万人。
(二)栏目内容本土化
靖西广播电视台根据当地观众需要,选择民族性、接近性的内容,特别是群众关注的话题,通过朴实、新颖、生动、鲜活的表现,增强节目的亲和力和冲击力,吸引观众。2012年5月,靖西广播电视台创办《壮语时段·五色糯》,每天自办壮语节目30 多分钟。2016年10月,四县(市)创办《西德那天》栏目,栏目制作人在拍摄节目时,侧重报道民生、风土人情、社情民意;以德靖土语为载体,通过“走转改”搜集鲜活的新闻素材,以本土化、口语化报道当地热门话题;以“三贴近”,赢得观众的亲近、选择和参与。节目挖掘与观众生活息息相关的题材,从小处着手,以小见大,以“记者见闻+个人叙事”的方式,通过记者亲身体验、现场互动、双向交流,将真实、生动、形象的现场实况传播给受众,让观众感受在报纸、广播、杂志、网络上无法感受到的仿佛身临其境的感觉,体验本土文化的魅力。比如《承传祖技,古木偶戏风靡靖西》这条壮语新闻,以承传祖宗千年木偶技艺的民间艺人黄文超为切入点,以“由浅入深,层层剥笋”的报道方式,引用《瓦氏夫人出征》《白蛇传》等演出片段和黄文超、李西克等非物质文化传承者的同期声,借助土言土语、土曲土调的古老民间戏曲艺术,来反映靖西提线木偶在当今文化大交融的时代中,重新登上舞台,焕发艺术活力的现状。从解说词到现场采访声,全部运用本地德靖土语,新闻的壮音纪实风格和壮乡戏剧风味浓厚。这条报道播出后,引发观众热烈反响。
另外,电视记者在对壮剧《母爱》的采访中,以旁观者身份出现,把亲身体验融入新闻中,展示当时的感人场景,大大地增强了报道的可观看性。2017年3月30日,靖西市“三月三歌圩节”活动中,靖西市壮博民俗艺术团演出“呀嗨戏”南路壮剧《母爱》。该剧讲述了母亲张氏在丈夫早逝的情况下,为养育女儿,不愿改嫁,忍受痛风病痛到他乡讨饭,直到女儿考上大学的感人故事。全剧由“靖西八音”传承人、“南路壮剧”传承人、“末伦调”传承人等16 名平均年龄60 岁的壮族老艺术家表演完成。他们以当地的壮话对白、旁白、唱腔表演,用自制的即将失传的田螺笛、葫芦琴、蛙皮胡等民族乐器演奏,并通过非物质文化遗产“南路壮剧”的形式表现。特别是唱腔和音乐,多处用到濒临消失的壮族文化遗产南路壮剧、末伦调、靖西八音、壮族山歌小调等音乐元素,使演出风格十分独特,充满古朴的乡土气息。当天,记者深入现场,跟随壮剧里的故事情节,捕捉感人的小细节,用靖西土语对现场观众进行采访。这个报道引起靖西、德保、那坡、天等三县一市广大受众的兴趣和关注。
(三)栏目表现形式乡韵浓
新三板等多层次资本市场是近几年发展起来的股权交易平台,是国家推进中小企业发展的重要举措。但从成立至今,这些平台总体来说由于市场活跃度不高,平台给企业融资方面带来的益处相对较少。国家可以适当考虑降低这些平台股权交易的门槛,增加市场活跃度,让平台上企业的股权能够得到更多投资者的青睐,使企业的股权价值更加公允,方便企业利用股权质押或者股权增发获得融资。
自古以来,壮族人民世世代代热衷于壮锦制作。2006年壮族织锦技艺被列入国家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靖西广播电视台针对这一特点,把壮锦图案作为《西德那天》的背景,从图案到色彩,都显得简洁、朴实,既展示了壮族地区悠久的历史、深厚的民族文化底蕴,又以亲切感引起观众关注,激起民族自豪感。
研究区铜金属储量约为26.07万t,储量丰富,易开采,平均铜品位2.5%,具有较高的开采价值[1]。其余各类矿藏还需要进一步进行地质详查。
《西德那天》的片头选用靖西壮锦图案、壮族八音和鼓声、德靖土语惯用的“土俗字”制作而成。栏目片头里的“今日”以德靖土语的土俗字标注成“旻今巨”,由此栏目片头以土俗字“西德那·旻 今巨”版本展现。片头里的“旻”字,上部“日”是标意,下部“文”是标音;“今巨”字,左边的“今”标意,右边的“巨”标音;“西德那·旻 今巨”的下面注壮文“SIH DWZ NAZ·NGOENZNEJX”。这种设计可以让观众从图、音、字来感受浓郁的壮族文化风味。
为突出“乡韵浓”,栏目的壮语主持人身着民族服装出镜主持。朴实的壮族服装,与背景的壮锦、绣球搭配匀称,浓重的本地色彩吸引着壮族人的眼球。靖西壮族人口多、密度大,是五色糯、香棕、糍粑、年糕、米饺的特产地,这些美食来自秋天金黄的稻子。古时候,每年秋收后,靖西一带壮族人就把新收获的糯米用黄姜汁染成黄色,然后拿来包粽粑、做糍粑,以庆贺稻谷收成。《西德那天》开播时,靖西台以棕黄色为基调,主持人身穿黄色壮族服装出镜,把观众带入风味十足的氛围。德保台根据本地盛产的矮马品牌,结合当地群众保护矮马的习惯,让主持人穿上带花纹的马夹,晒出矮马文化,拉近了与观众的距离。那坡台根据本地群众穿黑衣的习惯,选择群众喜闻乐见的高山黑衣作为出镜主持服装,亮出本地蓝青文化,吸引本地观众。虽然各县市出镜服装不一,但从棕色的靖西服、花纹的德保服到黑色的那坡服,都用壮锦图案来点缀,让画面带有浓厚的壮族文化元素和原汁原味的壮乡服饰文化。
二、《西德那天》的传播效果
如今,《西德那天》栏目已成了靖西、德保、那坡、天等三县一市广播电视业彰显政治立场、支撑经济运作和展示文化艺术的传播平台。在不增加投入的情况下,栏目利用现有资源,同时又迎合观众的欣赏情趣和收视口味,以观众关心的问题为切入点,通过与受众互动,报道活生生的故事,给观众带来良好的情感体验,赢得观众的喜爱,抢占观众资源,提升电视宣传效果。如今,靖西市广播电视台每天自办壮语节目时长达90 分钟,德保、那坡、天等也相应增加壮语节目播出时间,彻底打破了“盲目追星逐月、生搬硬套大台”的做法,以创造性思维,挖掘地方特有风味,融入时代潮流,从而增强了壮语新闻的传播力。
(作者单位:靖西市融媒体中心广播电视台)
标签:壮语栏目论文; 本土化论文; 传播效果论文; 靖西市融媒体中心广播电视台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