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敏
贵州省安顺市中心血站 561000
【摘要】目的 探讨心理护理在献血护理中的应用体会。方法 回顾分析心理护理在本中心献血护理中的应用。结果 营造轻松舒适的献血环境、提高采血人员的专业技术、加强心理护理在献血前、献血时和献血后的应用,可以有效缓解献血者的心理问题。结论 将心理护理应用到献血护理中可以有效减少献血者的心理问题,让献血者有一个愉快的献血经历,体味爱心奉献的成就感,从而提高献血者的献血积极性,促进血液事业的健康持续发展。
【关键词】心理护理;献血护理;应用体会
[中图分类号] R248[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1672-5018(2016)02-162-01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发展,无偿献血逐渐成为了一种新的救死扶伤的高尚行为。自从上世纪我国颁布了《献血法》以后,有了法律的保障,社会上慢慢形成了无偿献血的氛围,越来越多的人加入了无偿献血的行列中,这不但为临床救治用血提供了基本保证,还有助于传承中华民族互助共济美德、传播正能量,形成积极向上的良好社会风气。但是在实际的献血工作中,由于献血者基本条件均不同,导致他们在献血过程中会产生不同的心理反应。除了献血者的自身因素外,献血环境、采血人员的专业技术、服务态度以及献血中心的医疗设备等都会对献血者的心理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据统计,70%的献血者在献血时都会存在一定的心理问题[1],这些问题会严重影响采供血工作,给血液事业的发展造成阻碍。为此我们有必要加强献血工作的护理环节,本文主要分析了心理护理在本站献血护理中的应用和体会,希望可以消除献血疑虑,解决献血者献血时的心理问题。
1、心理护理在献血护理中的应用
1.1营造一个轻松舒适的献血环境
温馨舒适的献血环境直接影响献血者的心理。献血者对献血环境的心理要求往往较高,如果献血环境达不到要求,会直接抑制献血的情绪,甚至对献血产生畏惧抵触心理。因此,献血环境必须做到优雅温馨、舒适,物品摆放整齐有序,室内空气清新宜人,温度适宜,配有音乐或电视;工作人员着装整洁,精神饱满,工作一丝不苟,服务质量上乘等。献血前适当饮些饮料或食用小点心,使其思想放松,并缓解血液的粘稠度,有利于顺畅采血。
1.2采血人员要具备高超的专业技能
献血者对采血条件的要求,不仅要有优美的环境、精良的设施、和蔼可亲的态度,同时要求采血人员要具备过硬的专业技术和如履春风般文明优质的服务水平。采血者技术水平的高低是多数献血者心理疑虑和担心的。因此,每一位采血者都要加强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技能的学习和训练,提高采血技能,练就过硬的基本功,确保提高一针率。要详细了解和掌握献血者的心理,以快、准、稳的穿刺技术赢得他们的信任,减轻献血者的心理压力和恐惧心理,让献血者在不知不觉中轻松愉快地完成献血。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3做好献血者在献血前的心理干预
对献血者的心理护理,应从献血者前来咨询开始,提前做好献血知识的宣传工作,献血者献血前的心理准备很重要,特别是初次献血者或多或少有紧张、恐惧心理,更需要关心和鼓励,医护人员首先应当具体分析献血者恐惧的原因,才能有针对性地进行心理护理。献血前需详细指导,讲解献血程序,血液的生理知识及献血过程可能出现的情况等。对精神比较紧张的初次献血者,让较勇敢的或再次献血者做示范,往往起到较好的效果。
1.4采血过程中的心理护理
首先采血人员应主动和献血者亲切交谈,以和蔼的态度、熟练的技术、丰富的工作经验取得献血者的信任。献血者的心理状态影响着献血的全过程。采血人员应做好勤观察、勤询问、勤巡视,善于从献血者的言谈、行为、情绪的微小变化中了解其内心情绪的活动,早发现,早处理。献血反应随时都可发生,特别是在采血时。轻度反应者,多发生于第一次献血时[2],针对这类献血者的心理状态,在采血过程中更需要给予勇气和信心,特别是在刚开始抽血时给予自信心,进行必要的、耐心的交谈和指导,以轻松的话题,分散其注意力,减少献血者的痛苦和恐惧,整个过程始终让献血者放心,并给予说明,第一次献血,由于紧张,这种反应是常见的。大部分轻度反应者采取上述的心理护理措施,症状得以缓解,并完成了采血。对中、重度反应在对症处理的基础上,加强对献血者的心理护理,用肯定的态度,安慰性的语言,友好的,礼貌的行为表现,给献血者以安全感和信任感,耐心解释出现反应的原因,并对献血者的反应给予充分的科学解释,如空腹献血会出现相对血容量不足或精神紧张而导致一过性的低血糖,而产生献血反应,通过休息和对症处理症状很快就会消失,不会留下任何后遗症。以消除献血者的焦虑情况,防止反应进一步发展。
1.5采血后的心理护理
献血完毕,嘱献血者不要急于变换体位,在原体位休息片刻,再慢慢起来。献血者献血后,医护人员应以诚恳的态度,感谢献血者的无偿奉献精神,鼓励其再次献血。要建立回访制度,让献血者感受到爱心的尊重和人文的关怀,为献血者再次献血奠定良好的基础[3]。
2、体会
医护人员对献血者的态度和行为直接影响到献血者是否愿意再次来献血。献血反应多发生于精神紧张,有恐惧心理的初次献血者身上,重视对献血者的心理疏导,使献血者轻松、愉快的度过精神紧张关。分析献血反应发生的多种诱发因素,针对不同诱因,采取必要的心理干预。在献血过程中,由于针对不同献血者的情况,在给予及时有效处理的基础上,并于心理上给予特别的心理护理,防止了献血反应的进一步发展。在采血车上献血者100%为无偿献血者。在改善采血环境,提高医护人员技术水平,强化服务意识的同时,加强对献血者的心理护理,积极做好献血前后的宣传和监护,运用护理心理学的理论和方法,通过设计的语言和行为(合理的解释、善意而真诚的抚慰、有意的暗示、确切的保证等),实现对反应者的心理调控、心理支持和心理健康的教育。在护理过程的每一个环节中,心理护理能够及时的解决出现献血反应时的各种负性情绪及心理问题,使献血者感到对他(她)们的尊重和爱护,使其在心理上得到支持和满足,使献血者以最佳的心理状态,安全、坦然、愉快地献血。这可以有效预防和降低献血反应的发生,保证无偿献血工作的顺利进行,确保血液质量和临床输血安全,有利于推动血液事业健康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陈庚妹.心理护理干预在无偿献血中的应用和效果分析[J].华夏医学,2015,03:74-77.
[2]于良.心理护理在无偿献血工作中的应用进展[J].当代护士(中旬刊),2015,12:16-18.
[3]牟文君.心理护理在献血过程全程中的应用分析[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1,17:2045-2046.
论文作者:杨敏
论文发表刊物:《中西医结合护理》2016年第2卷第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6/3
标签:献血者论文; 心理论文; 无偿献血论文; 环境论文; 血液论文; 紧张论文; 人员论文; 《中西医结合护理》2016年第2卷第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