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十二年天津中考语文命题研究述评,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述评论文,天津论文,二年论文,命题论文,中考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2003至2014年是我国教育领域全面推进新课程改革的年代。十二年中,语文学科的教育理念及方法发生了深刻变化,中考改革也在各地如火如荼地展开。在此背景下,天津中考语文命题始终在积极探索符合新课程的理念。对十二年历程进行述评,能够为新一轮中考语文评价工作总结经验,奠定基础。 一、基本情况 (一)背景情况 十二年研究依托于特殊的改革背景,即义务教育语文新课程改革及相应的中考改革。2001年7月,教育部颁布《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新课程理念开始进入中学课堂。2002年教育部下发《关于积极推进中小学评价与考试制度改革的通知》,天津开始酝酿中考语文学科评价改革。2003年开始,天津大港区作为试点,进入新课程改革试验区。同年,中考语文开始渗透新课程改革理念,在测试材料的选择上有所突破。2004年,天津市所有中学实施新课程改革。2006年,调整中考政策,进行“两考合一”,将原有初中毕业考试与升学考试合并为新“中考”,对考试时间和考试内容进行了大幅度调整。2008年,天津首批进入新课程改革实验的初中生毕业,随之进行了比较深入的试卷内容改革,取得了宝贵经验。2011年,全国《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公布,对语文学科一些重点问题进行规范,全市中考语文测试再次进行调整。 由此可以看出,天津中考语文的改革探索顺应了整体改革的要求,是在新课程背景下的实践性探索。试卷结构与内容的每一次变化,都借助着改革大势推进调整。 (二)发展脉络 为了使分析视角更为集中,可将这一时期的命题发展变化划分为三个阶段,每个阶段比较集中地体现出一些共同特点,试卷结构出现了一些变动(如下页表1所示)。十二年中,考试时长始终为120分钟,总分值120分,其中作文分值为50分。 1.酝酿准备阶段:2003年至2006年 这一阶段的特点是借助新课程理念影响教学、评价的趋势,命题有意识地融入自主、探究的考查内容,重视学生的个性体验。在课外阅读方面寻求突破,进行大胆尝试,选择了大量积极健康、情感内涵丰富的素材作为阅读材料,给考生发挥想象的空间。在阅卷过程中,充分尊重考生的阅读感受和学生的主体鉴赏力,不强求一致,使不同层次学生得到有效区分。显著的效果还体现在,此举有效地配合了学校的阅读教学,也为后一时期中考阅读考查奠定了坚实基础。 例如,2006年阅读题选择了一篇题为《家书》的小说,叙述了贫寒的农村父亲、母亲和小妹接到城里读大学的哥哥简短来信的一幕,刻画了家人对这封来信的不同感受,含蓄地表达了读大学的哥哥与家人渐行渐远的情感。文后让学生分析未出场人物“哥哥”的性格特点,给考生留出较大的分析解读空间,学生作答呈现个性化、多样化趋势,学生解读文本的能力得以彰显。 2.改革突进阶段:2007年至2008年 这一阶段的特点是借助新课程改革的有利时机(2007年大港新课程实验区首届毕业生毕业,2008年全市新课程首届毕业生毕业),对试卷结构进行全面改造,寻求整体突破。2007年实验卷和2008年中考卷大胆改革,将试卷结构调整为阅读、写作、综合性学习与名著阅读三部分,试卷面貌焕然一新。 “综合性学习”是天津中考语文试卷最具特色的内容。综合性学习来源于语文命题团队的研究成果。伊道恩研究员带领天津众多研究人员经过多年实践,提出了“让学生在活动中获取知识、巩固知识、锻炼能力”的主张,并逐渐将这种主张上升为“语文实践”思想,倡导把“语文实践”纳入语文教学,并于2003年在津召开了“全国语文实践与综合性学习”研讨会[1]。综合性学习作为考试内容于2007年正式进入天津中考试卷。 “名著阅读”较早作为固定考试内容,也是天津中考语文的举措。其宗旨是倡导学生多读书、读好书,树立“读书是学习语文有效方法”的理念,使学生经过三年的中学学习,能够多积累一些阅读经验,多阅读一些经典名著,陶冶性情。 此外,受当时语文阅读考查方式转变及兄弟省市试卷的影响,中考采取在阅读中随机考查字音、字形、熟语的方法。该方法一经推出,在教学一线出现了较大争议,赞成与反对者各半。究其原因,是对语文课程性质存在不同认识。赞成者认为在阅读中随机考查字词的方式自然合理,更有真实感;反对者认为随机考查不利于学生字词学习,弱化了教学效果。但无论如何,对该问题的深入探讨,客观上促成了天津中学语文教学对阅读考查方式的深入研究,为下一阶段中考评价的道路选择奠定了实践基础。 3.平稳改进阶段:2009年至2014年 这一阶段的特点是试卷结构趋于稳定,题目质量有了较大提升,在综合性学习和写作等重点题型方面进行了深入探索,侧重引导考生对材料内容进行思考、评价,对语文探究能力考核进行了有益的尝试。 对于阅读考查基础知识的方式,天津一线教师、教研人员反复研讨,认为在阅读中考查字词这一方式的弊端在教学中已集中显现,很多学生开始不重视字词的学习与掌握,语文基础受到削弱,进而影响了阅读教学的进一步开展。鉴于此,试卷结构根据教学实际再次进行调整,恢复了在选择题中对于字、词、句的单独考查。这次调整并非简单的回归,而是对试卷整体结构统筹后的系统调整,与2003年的试卷结构相比有了明显的变化。经过这次调整,语文试卷结构开始趋于稳定。 二、影响天津中考语文学科命题的因素分析 仅用“命题”来解释“命题”是远远不够的。“语文命题”不仅是语文学科的事,也不仅是教育评价的事,“语文命题”与当时的教育政策、社会价值观息息相关,与其说“语文命题”是由命题技术决定的,毋宁说“语文命题”是由当时的教育实情决定的。 总结命题十二年所走过的改革历程,不难发现,作为支持手段的“命题技术”反而是最容易掌握和获得的,最难以“拿捏”的是其余四个影响命题的因素:政策导向因素、教学实情因素、社会认知因素、学科进展因素。 (一)政策导向因素 命题与考试是教育的一个具体环节,要为教育整体服务。教育的政策导向则直接指挥命题操作,也就是说,尽管有些政策未必周全,命题考试依然要服从于教育政策导向,要为政策的顺利落实服务。 例如,“减负”政策对命题造成的不当冲击。减轻不当的教育负担,本是一项好的教育政策,但在政策分析和执行过程中,一些学者及教师不进行深入调查,将问题简单化,夸大极少数“个案”,想当然地认为“教育负担”主要是由考试造成的,特别是将“中考”和“高考”视为教育负担的“始作俑者”。该问题虽经大量专家学者著述反驳[2][3],但积重难返,甚至一度有“高考是否应该取消”的争论[4],教育考试“躺着中枪”。教育政策直接调整考试科目、考试形式、考试时长、考试难度,造成考试与教学原有的和谐关系被打乱。越调整,考试政策性就越强,教学就更加依附于考试,考试所承担的压力也就越大,就更不敢越雷池一步,其结果是事与愿违。 (二)教学实情 考试必须为中学更好地贯彻新课程教学服务,这是天津中考语文命题一贯坚持的方向。一线的教学进展、学生实际学习状况、不同层次学校的学习差异等因素是命题者必须关注的。这些学情、教情是语文命题的基础。中考语文是对学生义务教育阶段语文学科学习的终结性评价,因而,命题主观上不用于对教学的纠偏,不刻意对学生实现教育功能。学校对新课程教学有一个逐步深入的过程,实际教学情况到了哪里,命题尺子的刻度就会跟到哪里,而不是超越教学或引导教学。 (三)社会认知 语文学习的材料来源母语,因而社会关注度超过其他任何一个学科。社会大众对于基础教育的认知也最容易通过语文学科获得。每个人都可以站在自身社会经验基础上,反思曾经获得的语文教育。在母语习得的经验立场上,都有着对语文得天独厚的发言权。人们对于语文的社会认知,不知不觉间接影响着语文命题。随着考试结束,作文素材与课外阅读选文成为热议话题,人们对于作文素材与选文的观点则会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命题。 例如,2010年作文突破了原有的命题模式,选取了《光明日报》发表的不要让“儿童节”变为“消费节”的时评,让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这样一个鲜活的材料,发生在学生身边,人人都能有话说,能够有效考查学生思考、评价社会实际的能力,符合新课程理念所倡导的观察、思考、评论的理念[5]。但题目出来后,社会部分人认为题目难度过大,特别是脱离了农村学生的生活视野。当这些社会认知形成舆论导向后,无论正确与否,都逼迫着命题做出让步。 (四)学科进展 语文命题水平在一定程度上也取决于语文学科自身的发展水平。每一次语文学科观念的转变,新理念的提出,新研究成果的出现,都会不同程度地影响着语文命题。语文教育思路清晰了,语文命题思路就会趋于清晰。当目前课程标准依然难以对“语文”进行准确定义时[6],学科命题只能按照实践经验在摸索中前进。例如京、津、沪的中考语文就展现出不同的风貌,这源于对语文学科的不同认识,并不存在对错、高低之分,都能够为语文学科命题探索不同的道路。 诚然,语文学科命题也离不开命题技术这一因素的支持,相关文献已有论述,本文不再赘述。 三、取得的经验 十几年“命题——反馈——研讨——总结——再命题”的轮回,让大家深切体会到语文评价之难。“难”在哪里?一言以蔽之,难在试图用“数量化”手段测量人的思维活动。语文作为人自身思维活动的外显方式,具有高度的情感体验、价值观念,综合性极强,难以被量化。这是语文学科测量与自然科学学科测量的重大区别。 力图用数字化来定义世界,一直是人们在科学时代孜孜以求的,并且已经取得了非常显著的成绩。人自身的价值、情感、语言、体验能否被数字量化?至少截止到目前,没有人能够给出明确的答案,需要人们去探索,语文测量,正在做着相关的事情。 语文测量具有一定的模糊性、含混性,这也正是语文的魅力所在。我们常说要尊重人性,其实对于语文而言,就是要尊重语文表达人本身的这一属性。十几年来的实践,形成了以下的思考。 (一)为语文做减法,确定考核方向 一个学科成熟的标志是研究边界清晰,即界定出哪些属于学科研究内容。共同体成员遵守一定的研究范式在确定范畴内推动学科发展。语文学科和语文教育,远未达到这样一个程度。大家习惯于为语文做“加法”,让语文承载更多的社会功能,追求“大语文”或“大语文”教育,希望语文囊括更多的东西。殊不知这样其实大而无当,丢了根本。如果生活都纳入语文,那什么都不是语文。 有一些学者从学科和教学角度思考,为语文做减法[7][8][9]。天津语文研究者提出,要从学科和课程论两个角度确定语文的教学内容[10],抓住“阅读”“写作”“应用交际”“分析评价”等核心,为语文做减法,教语文课程能够教的。 命题同样需要为语文做减法,考查应该并且能够考查的内容,同时考虑纸笔测验的局限性,将考核方向确定在语文自身的“阅读理解”“思考评价”“文字表达”这三项核心内容,不刻意强调情感、创新等难以考查到的因素。 (二)把握综合性内涵,创设真实情景 语文素养评价,需要在真实的应用环境下考核。纸笔考试,在一定程度上是在模拟这种环境,对完成交际任务的能力进行考查[11],交际语言测试理论认为,测试内容应当具有激励性、真实性、综合性、互动性特征[12]。天津卷“综合性学习”题型,试图还原日常语文应用环境,达到有效考核的目的。 如2011年创设“母爱”为主题的情景,要求考生运用语言技巧真切表达;2012年则以“青春随想”为主题,提供无臂钢琴师刘伟、北大自学成才的保安甘相伟、佳木斯教师张丽莉、跨栏运动员刘翔、山西大学生孟佩杰五个真实示例。又如,2013年提供“学习名人读书方法”主题演讲语境;2014年选择当年一项“美丽天津”真实的社会活动为主题。语文考核的亮点在于真实,让考生在运用中展示自己的语文素养,达到考核目的。 (三)精选阅读材料,尊重个体感受 国内外比较研究结果和实践经验均表明,阅读(读书)是学习语文最根本、基础的环节。义务及高中教育阶段课程标准均对阅读教学做出了明确规定。阅读考查同样也是中考语文的考查重点,分值比例高达40%。阅读材料的选择是命题者和学生沟通的桥梁。测试材料的语言,不但需要规范严谨,而且“语文味”要浓,文章要求有美感,易于让学生阅读;材料内容贴近生活,真实、感人,思想导向积极、健康。 同时,好的文章需要好的问题来激发考生的思维活动。命题者不能代替学生阅读,以自己的认知作为标准答案。阅读应当尊重学生个体的感受,特别是一些鉴赏性题目,更需要让学生表达出真实感受。评分参考可以从鉴赏层次及表达程度两个方面对学生进行区分。 例如,2013年大阅读选取了秦若水的散文《一棵树的智慧》,第20题的设问为:请你结合文章内容,具体分析“智慧”的内涵。该题的设计目的在于考查学生对全文的提炼、分析、感悟能力,要求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表达自身感受。该题目难度为0.57,区分度为0.52。尊重学生的个体感受,是阅读考查的重大改变,将在一定程度上促进阅读教学真正回到鉴赏评价的轨道上来。 四、不足及展望 命题是遗憾的艺术。站在历史结点,回望十几年的命题历程,能够清晰地认识到一些不足(对于命题之外因素造成、难以通过命题自身克服的内容不在本文讨论),需要在今后的命题工作中加以改进。 (一)名著导读考核范围窄化 名著是人类思想、智慧、语言的精华,阅读名著是语文学习的有效途径。名著不仅需要细读与精读,还需要达到一定数量积累。要鼓励学生多读书、读好书、读各类名著,扩大阅读视野,不能完全局限于教材内名著导读的狭窄内容。中考是促进名著阅读教学的有效手段,但从统计数据来看,十几年的名著导读考核仅局限在中国古典四大名著、鲁迅作品、《名人传》、《傅雷家书》、《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等范围内。如此窄化操作,不利于推动学生语文阅读活动的广泛开展。 (二)对学情有过于迁就的倾向 学生重视数、理、化,把大量时间投入英语学习的现象由来已久,而且比较普遍。语文学习长期受到冲击是不争的事实。学生语文学习水平与期望目标相比,甚至某些方面与课程标准要求有一定差距;校际之间差距也比较明显。中考作为合格性与选拔性兼而有之的考试,处境的确比较尴尬,但如果一味迁就某类学生而降低考核标准,结果只能是伤害语文学科本身,不利于语文教学的健康发展。 (三)展望 考试是用来做决定的[13],对于考生个体意义重大。“以人为本、尊重考生”的理念最终要靠一份优良的试卷来承载。对于试卷质量的追求没有尽头,每一次试卷的进步,都是对学生期待的回复。天津中考语文学科命题十二年所走过的探索历程,是以新课程理念逐步落实深化为线索的,其中有收获,也有不足。展望未来,需要在深化新课程理念的基础上,吸收国外母语考试一些好的做法,例如时事评论、文学评价、研究规划等,增强语文评价的真实性,在课程标准的框架下,更加准确客观地进行评价。12年来天津市中学入学考试语文命题研究述评_中考论文
12年来天津市中学入学考试语文命题研究述评_中考论文
下载Doc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