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外科方剂结构与用药规律研究

中医外科方剂结构与用药规律研究

周光[1]2003年在《中医外科方剂结构与用药规律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研究揭示外科方剂的结构特点与用药规律,为中医外科临证遣方用药,各家思想思维发展衔接研究,方药实验研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应用传统中医思维研究方法和现代方药文献统计学方法,对中医外科常用内治方剂与中医其它基础方剂抽样对照研究;对当代外科名医临证方药归纳研究;对《诸病源候论》外科病证发病因素统计分析研究和对《内经》、《圣济总录》、《外科正宗》、《外科症治全生集》、《疡科心得集》等诸家外科发病思想、外科疾病病理文献研究。结果:外科方剂整体有显着的结构特点和独特的用药规律,并与复合多因素为主的发病观、寒凝血滞及从化的病理衍变规律显示出一致性。结论:外科方剂具有以“开结、宣透、通利、调补”为基本组合的多结构特点:突出活血行气化痰,软坚散结、温透升提、搜风孤湿、补脾护胃的用药规律;当代名医方药具有辨证与凝固用药相结合的特点。 研究揭示了中医外科制方思想、辨证论治思想的基本轨迹。可为中医外科临证遣方用药借鉴,并为今后开展中医外科各家思想思维发展衔接研究,方药实验研究提供了理论参考依据。

周光, 周铭心, 吕光耀[2]2005年在《中医外科方剂的多结构特点与用药规律研究》文中提出应用传统中医思维研究方法和现代方药文献统计学方法,对中医外科常用内治方剂与中医其他基础方剂抽样对照研究,对《诸病源候论》[1]外科病证发病因素统计分析研究和对《内经》、《圣济总录》、《外科正宗》、《外科证治全生集》、《疡科心得集》等[2-5]诸家外科发病思想、外科疾病病理文献研究。结果显示外科方剂整体有显着的结构特点与用药规律,即以“散结、宣透、通利、调补”为方剂基本组合的多结构特点;突出活血行气化痰,软坚散结、温透升提、补脾护胃的用药规律.研究揭示了中医外科制方思想、辨证论治思想的基本轨迹。

高建表, 米中秋[3]2013年在《关于中医外科中用药规律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在中医外科多年的研究基础上,总结中医外科中用药的规律,以期来指导治理的方法。方法采用传统中医的研究思维,研究诸家病理文献中外科疾病的发病原理以及发病思想等。结果中医外科方剂有着特定的用药规律,并且此规律性是在与寒凝血滞、发病原理和外科病理的演变性质等多种复合因素保持相一致的基础上形成的。结论中医外科的用药规律非常突出和显着,主要是舒经活血、化痰通气、健脾护肝、温透升提、祛湿扶正、调理血气、早治防变等。

徐硕[4]2013年在《中医外科方剂的多结构特点与用药规律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探讨医药外科方剂的多结构特点与用药规律。方法:本次研究选择《方剂学》外科病证常用方剂56首,与其他56首方剂进行对比,回顾相关资料。结果:对照组方剂中四组结构显着少于外科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叁组略高于外科组,二组和一组显着高于外科组(P<0.05),调补、通利、宣透、散结含量频数显着低于外科组。结论:方证互鉴,以方测证,制方构思较为特别,理法方药具有完备的方药体系,辨证施治,具有显着的效果,使预后获得了明显改善。

曹艳辉[5]2014年在《古代中医外科食疗方剂的研究》文中指出现代医家比较重视中医食疗在内科、妇科、儿科的应用,却忽视食疗在外科的应用与研究。经查阅发现古代中医外科食疗文献记载十分丰富,但缺乏系统的整理和理论分析。本课题广泛收集古代外科食疗方文献(包括外科、本草类、方书、医书类),共253本古代书籍,进行全面整理和分析,并总结外科食疗方的特点和规律。论文分为叁部分,其主要内容如下所示:第一部分为文献综述。一是对中医外科进行历史回顾及现代研究的综述,二是对古代主要的外科食疗方书籍进行概述。第二部分为文献整理和统计。本课题共筛选外科食疗方剂828个,方中使用食物159味。并对食疗方中的食物性味、归经、功效、自然属性,以及食疗方主治病、配伍、用法(内服、外用)等方面,分别进行整理、归纳和统计。第叁部分为分析讨论部分,对外科食疗方的统计结果进行分析和探讨。本课题共筛选外科食疗方剂828个,方中食物159味。其规律和特点如下所示:1.方中食物特点1.1性能特点:食物味甘性寒,多归脾胃经食疗方中食物性味归经统计图表表明:外科食疗方食物以寒凉性出现频次较多,甘味占半数以上;寒凉性食物具有清热解毒的功效;食物归入脾胃经,通过调补脾胃,增强机体抗邪的能力。1.2功效特点:解毒与补虚并重,攻补兼施外科以解毒为大法,泄毒外出为外科治疗的要务;同时重视补虚食物的应用,攻补兼施。1.3自然属性特点:调味品居多,蔬菜、谷类次之外科重视调味品食物的应用,调味品大多数有解毒、活血、温通的作用;蔬菜类食物加强疏通外科毒邪的功效,谷类食物健脾益胃,顾护正气。2食疗方特点2.1疮疡和皮肤病食疗方居多疮疡科食疗方剂占多数,疮疡为外科最具特色,最主要的疾病,古代外科多以疮疡为代表;其次食疗方剂个数较多的为皮肤病,病种多样性,为外科具有特色的疾病。2.2单方为主,复方配伍多样外科食疗方以单方为主,组方简单,方便实用,易于临床操作;复方中食物配伍多样化,增强食物之间配伍的功效,有利于外科疾病的治疗和恢复。2.3内服以酒剂和散剂居多外科食物内服以酒剂和散剂出现频次最多,酒剂的食物应用于外科,发挥其温通经脉,祛风除湿,活血通络的功效,空心送服效果更佳;散剂容易被机体吸收,发挥食物成分功效。2.4外用以敷法、涂法为多外科之病最重外治,外用方法丰富多样,以食物敷法和涂法出现频次最多,二者制备简单,易于推广,使用安全,直接作用于体表,发挥其食物成分的功效。本课题首次对古代外科食疗方剂进行了系统收集和整理,分析和总结,探索用于外科各类疾病食疗方剂的总体应用特点,为中医外科临床治疗思路提供相应的食疗理论依据。

王美仕[6]2014年在《关于中医外科中用药规律的研究》文中提出目的:在中医外科多年的研究基础上,揭示外科方剂的特点,并总结用药规律,为中药治理疾病提供依据。方法:以统计学方法对外科方剂的结构特点、辨证用药规律、外科疾病的发病原理以及发病思想等进行研究。结果:中医方剂用药有四个方面:调补、宣透、散结和通利。其中对照组中的药物方剂在四个功效上明显少于研究组,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并且散结和调补方剂出现比率较高。结论:中医外科的用药规律在整体上较为突出和显着,主要是行气活血、健脾护胃、温透升提、软坚散结和祛湿扶正等。揭示外科方剂特点,对临床用药具有深远价值。

张幼雯[7]2016年在《疮疡外科四畔辨治文献的数据挖掘和四畔辨治规律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探讨外科疮疡的四畔证候演变、影响因素、常用外治方法、药物及组方配伍规律,初步制定外科疮疡的四畔辨治规律体系。方法:借鉴现代计算机技术和循证医学概念,对民国之前的古代文献、国内公开发表的近21年相关文献资料和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周围血管病科近5年的临床病例资料进行整理,运用频数统计、聚类分析、关联规则分析、因子分析等数据挖掘方法,构建相关数据库,对其证候、证候要素、常用中医外治方法、外治药物及组方配伍规律进行研究。结果:(1)外科疮疡四畔的常见证候为湿热证、血瘀湿重、血瘀证、气血两虚、脾肾阳虚等,其中前叁者为基本证候;常见证候要素为湿、热、血瘀、气虚、脾虚。(2)外科疮疡四畔的病机是以湿、热、血瘀互结为基础,虚实错杂的病理过程,实主要是热、湿、血瘀,虚为气虚、血虚、脾阳虚、肾阳虚等,提出疮疡四畔的初步诊断方案。(3)常用外治方法是围敷疗法、膏药疗法,以黄柏、大黄为代表的清热药、活血化瘀药是最常用的外治药物,药物性味多寒、温、平,味多辛、苦、甘,归心经、肝经。(4)外科疮疡四畔的主要外治原则为清热解毒、活血化瘀、消肿止痛、托毒生肌等,代表方剂为金黄散、铁箍散、珍珠散、生肌玉红膏等。结论:“四畔理论”是中医独特理论之一,中医文献和临床研究中隐含了大量外科疮疡的四畔辨治规律内容,应用数据挖掘技术可初步概括和建立外科疮疡四畔辨证论治规律体系。

回雪颖[8]2018年在《《外科正宗》基于“消法”治疗阳性痈疡的方剂配伍研究及其学术思想探讨》文中研究表明陈实功为明代着名外科医家,中医外科“正宗派”的创始人,“正宗派”与清代王维德的“全生派”、高锦庭的“心得派”并称为中医外科学的叁大学术流派。本课题以陈实功《外科正宗》为研究对象,通过统计分析及中医药理论相结合的方法,进行基于“消法”治疗阳性痈疡的方剂配伍研究,以总结“消法”方剂的配伍规律及其学术思想,为临床治疗中医外科疾病提供理论依据,亦对临床中医药研究之思路有所裨益。本课题以《外科正宗》中基于“消法”的188首治疗阳性痈疡的方剂为研究对象,借助excel及中医传承辅助平台(V2.5),对所研究方剂中药物的药对、药组、药物类型等进行挖掘性研究,结合中医药学理论分析,探讨《外科正宗》中“消法”方剂的配伍规律及陈氏的用药特点。通过对古代外科部分文献的整理、《外科正宗》治疗阳性痈疡的“消法”方剂方源的考证及方剂配伍的研究发现,陈氏在学术上“师古而不泥古”,无论是对疾病的看法,还是组方配伍,在继承前人经验的基础上,均结合自己的临证经验。虽为外科医家,但陈氏注重疾病的内治,并在整体辨证论治的基础上,重视药物间的配伍关系及气血的调节,且灵活的在消法中运用补法,“寓补于消”,并注意区分理、法、方、药的异同。故《外科正宗》具有重要的临床指导意义和应用价值。

尚佩生[9]2009年在《慢性湿疹及神经性皮炎外用方剂组方用药规律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通过对古今治疗慢性湿疹及神经性皮炎文献的系统查阅,获取较为完整的外用方剂文献资料,并在此基础上探索病因病机理论和组方用药规律,筛选目标方剂与药物,为今后临床和科研提供较为明确的药物和方剂研究对象。方法:应用文献学方法,查阅秦汉至今各个时期中医学主要关于慢性湿疹及神经性皮炎文献资料,共查阅217首慢性湿疹及神经性皮炎外用方剂,应用频数分析、方差分析方法,结合传统中医逻辑推理与类比方法、方剂计量学研究方法,就慢性湿疹及神经性皮炎外用方剂用药范围进行梳理与统计分析。结果:攻毒杀虫止痒药、清热药、拔毒化腐生肌药、活血化瘀药、解表药、祛风湿药、化痰止咳平喘药、开窍药、补虚药、泻下药、温里药、止血药十二类药物的累计频率达到89.49%,是构成治疗的主要药类。四气寒、温两类药物的累计频率达到80.05%;五味辛、苦、甘叁类药物的累计频率达到85%;归经用药以肝、肺、心叁类药物累计频率达到67.81%;毒性药物占40.59%,非毒性药物占59.41%;软膏、散剂、洗剂为主要剂型。使用频率居前20位的药物依次为:枯矾、轻粉、雄黄、黄柏、蛇床子、苦参、斑蝥、硫黄、冰片、川槿皮、大风子、花椒、白鲜皮、黄连、五倍子、樟脑、白芷、杏仁、大黄、当归。元以前、明清、近现代叁个时期,外用方剂在功效、四气、五味、归经总体用药方面无明显差异,而在毒性药物使用方面存在一定差异。结论:外用方剂用药范围广,突出多结构;多用有毒药;重用厚味药;以燥湿杀虫,血气宣通取效的特点。

周光[10]2007年在《燥证及其治法方药的文献研究》文中认为燥证作为中医学的一个病证,自《内经》之后历代医家多有阐述,或从病因病机,或从症状证候,或从治法方药,文献资料虽然较丰富,但欠集中,各家的认识均有一定的局限性,缺乏规范的系统研究且难免主观意识,同时概念及证候体系不够清晰完善,影响燥证证候的深入研究。近年来文献研究虽然受到一定关注,但恰恰在燥证文献资料的系统整理方面尚嫌不足,研究内容与方法仍然局限于传统个案分析,尚无燥证文献研究体系。本项研究为正在开展的“西北燥证”研究子课题,“西北燥证”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燥证有广泛的病机损害,特别在西北地区,罹患率较高,形成一种基础病证或体质特征,严重危害着广大患者身心健康。因此,燥证防治方案研究成为当前燥证研究的首要任务。发展中医学术的前提首先是继承,继承与发展中医学术必须以中医文献为基础。中医文献蕴含着丰富的临床知识,开展燥证的证候与治法、方药文献系统研究对于燥证临床防治方案的筛选有现实指导意义。因此本课题针对燥证文献学系统研究的不足,运用在“西北燥证”研究、中医计量学研究和中医文献信息研究方面已积累的经验和搭建的技术平台,进行全面、系统的古今燥证文献整理分析。研究目的:通过对古今燥证文献的系统查阅、信息辨识、采集编排,获取较为完整的燥证文献资料,并在此基础上梳理燥证概念、源流,统计分析燥证症状与证候分布的规律,探索病因病机理论和治则治法、组方用药规律,筛选目标方剂与药物,进一步总结燥证研究的思维发展脉络,寻找创新切入点,为深入开展“西北燥证”防治方案的研究提供立法、选方用药的线索和理论、实践依据。研究方法与内容:应用文献学方法,查阅秦汉至今各个时期中医学主要燥证文献资料,进行原始文献信息辨识、采集、整理和编排,其中,共查阅6310例医案,483个证候,辨识并采录了297条病因病机学信息,234条治则治法信息,110例名家典型燥证医案,129首燥证方剂,通过系统地总结整理,获取了较为完整的燥证文献资料,汇编出“中医古籍燥证文献信息条例”;应用频数分析、方差分析、相关性检验等数理统计分析方法,结合传统中医逻辑推理与类比方法、方剂计量学研究方法等,就燥证概念,燥证证候规律,燥证病因病机特点与构成,燥证治则治法,方剂用药范围,古今燥证研究与创新发展思维规律等关键问题,进行梳理与统计分析,构建基于大量文献资料基础上的燥证证治方药理论体系。结果:1)战国至秦汉燥证研究:《内经》论述了燥证理论基础,张仲景进行了内燥证研究,提出敷布津液等治疗方法;魏晋隋唐提出燥证病因病机多样性的特点;宋代、金元各家提出了许多证治、方药经验;明清医家提出“秋燥论”证候体系;周铭心教授“西北燥证”研究拓展了燥证研究的范围与内涵;2)4310例医案和463个证候调查中兼有干燥症状的病症占24.1~24.9%,15个典型干燥症状在1073例名家病案和113个相关性证候干燥症侯群中的分布显示:舌燥、咳嗽、便结、咽燥、口渴、溲短六个症状累积频率达到85.22%以上;并在110名家典型燥证医案症状构成中所占比重亦居前;医案燥证与”西北燥证”证候的比较,主证即肺皮毛孔窍燥证与医案燥证有相关性,其余兼证则无相关性,医案燥证与“西北燥证”虽然干燥症状相似,但肝肾脏腑虚损症状“西北燥证”分布较广;同时调查显示燥证有许多“隐匿性证候”,如“抽搐,痿、痉厥、闭经”等;3)秦汉至近代63部医藉,297条相关信息及“西北燥证”研究结果显示:外燥证以燥邪为主要发病因素并与其它外因相关为各家所共识:六淫皆可化燥为病;燥邪具有时序性特点,燥气为秋令主气,秋之气候亢害过度易发外燥证;燥邪具有方域特点,燥旺于西北;内燥证病因主要由药物误治、饮食失调、情志内伤、痰湿瘀阻、劳伤失养、或外燥内传所致;“西北燥证”病因第一是方域特点,“燥旺于西北”;第二是时序特点“燥发无时,非独秋有”,“燥旺于西北,盛于四时”;第叁以燥邪为主相关于其它外因,并且外因排序与分布自有规律可寻,首推燥气,次责火邪,亦关乎风与寒,新疆南疆燥而兼火,北疆燥而兼寒;第四发病又关乎西北地区居民饮食居住微小生态环境和体质因素;燥证病机损害,外燥证主要为:燥邪外袭,气不布津;燥热外袭,灼伤津液:燥热已炽,邪干肺卫清窍;燥热久羁,耗伤肝肾之阴;内燥证为:燥热内.生,耗伤阴液或食滞内停或痰湿瘀阻,津血精敷布障碍;病机损害的部位主要在脏腑,临床证候虽复杂多样但主要以脏腑燥急,功能失调证候为主;“西北燥证”为:感受途径邪从口鼻、皮毛而入:病机损害范围涉及津液、营血、肝肾真阴,病机损害部位外关皮毛孔窍,内关脏腑。燥证分类、结构层次,外燥证包含传统皮肤孔窍干燥证和秋燥证,其中秋燥证有凉燥、温燥及不同阶段所表现出十一个常见证型:内燥证有血虚风燥等九个常见证型;“西北燥证”有皮毛孔窍干燥主证与肝肾精亏、五脏虚劳兼证并见的常见七个证型;4)秦汉至近代61部医藉,233条相关信息研究结果显示,文献中发现有32个病证,医家以燥论治。《内经》提出“燥者濡之”总则和“治以苦温,佐以甘辛,以苦下之”,的治疗大法;后世医家根据内外燥证特点和不同阶段提出“外以滋益之,内以培养之,在上清解之,在下通润之”;“上燥治气,中燥增液,下燥治血”等大法;各家具体治法中应用较广并且具有特色的方法主要有流气润燥法,急下存阴法,甘寒生津法,疏卫润燥法,燥病救肝法,厚土治燥法,流湿润燥法,通上窍利小便法等;5)燥证方剂的研究结果显示:补益药、化痰止咳平喘药、清热药、解表药、泻下药、活血化瘀药、理气药、利水渗湿药八类药物的累积频率达到88.13%,是构成燥证治疗的主要药类。其中补益药、化痰止咳平喘药、清热药、解表药最为常用,四者的累积频率达到69.34%;补益药中以补气、补血、补阴药为主,占补益药物使用频率的99.%,补血与补阴加权高于补气、补阳药使用频率;四气以寒、温、平叁类居多,占95.8%;五味以甘、苦、辛叁味居多,占95.5%。寒与甘分别位居四气五味用药之首;归经用药中在归于肺、心、肝、脾、胃、膀胱、肾、大肠经八类药物中,其中归于肺、心、肝、脾经的四类药物累积频率达到93.57%,其中以归肺经药物使用频率最高,为38.7%,其次心经药物24.6%、肝经药物15.7%,脾经药物14.5%;全部方剂中使用频数最高前20味药物为:甘草、当归、生地、杏仁、大黄、麦冬、白芍、火麻仁、桃仁、阿胶、人参、桔梗、黄芩、熟地、薄荷、石膏、茯苓、生姜、知母、桑叶:汉唐宋、金元、明清与近现代四个时期,燥证方剂在功效、四气、五味、归经总体用药方面存在一定差异,但这种差异主要体现在汉唐宋与金元时期、明清时期、近现代之间,而金元、明清与近现代却无明显差异,说明这叁个时期燥证方剂在四气、五味、归经总体用药方面相一致。结论:1)战国至秦汉、魏晋隋唐、宋代、金元、明清、现代六个不同时期燥证研究的总体状况虽有不同,但医家实践资料丰富,学术脉络清晰,在证治方药均有不同发挥与创新;2)干燥症状广泛地分布于多种证候中,提示燥证可能是一种分布广泛的基础病证或体质特征,同时也进一步再次验证中医“阴常不足”理论的客观性与科学性;舌燥、咳嗽、便结、咽燥、口渴、溲短六个症状为燥证共性症状;“西北燥证”的病机损害较名家医案燥证的病机损害范围广,程度严重;3)燥证病因病机呈现多样性特点,燥邪有时序与方域特点;燥证病机损伤范围广泛;外燥证、内燥证、“西北燥证”病因病机不尽相同;燥证证候分类与结构层次有外燥证、内燥证、“西北燥证”叁个一级证候涵盖了19个临床常见二、叁级证型;4)燥证具体的治法丰富多样,适用范围较广,燥证治则与大法,名家常用的8个具体治法及临证演化,学术构思合理,理论与实践基础充分;5)燥证方剂用药范围较广,总体用药趋于平性偏寒,补泻兼施,以补阴不足和宣散通滞为主,但同时又重视卫气。以方测证,所反映出的病因病机及治则治法认识与本文叁、四部分文献学术研究相一致;燥证方剂及使用频数较高药物理论清晰,名家实践依据充分,对燥证防治方案的建立及方药实验研究有较高的参考价值。

参考文献:

[1]. 中医外科方剂结构与用药规律研究[D]. 周光. 新疆医科大学. 2003

[2]. 中医外科方剂的多结构特点与用药规律研究[J]. 周光, 周铭心, 吕光耀.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2005

[3]. 关于中医外科中用药规律的研究[J]. 高建表, 米中秋. 中国药物经济学. 2013

[4]. 中医外科方剂的多结构特点与用药规律研究[J]. 徐硕. 吉林医学. 2013

[5]. 古代中医外科食疗方剂的研究[D]. 曹艳辉.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14

[6]. 关于中医外科中用药规律的研究[J]. 王美仕. 大家健康(学术版). 2014

[7]. 疮疡外科四畔辨治文献的数据挖掘和四畔辨治规律研究[D]. 张幼雯. 山东中医药大学. 2016

[8]. 《外科正宗》基于“消法”治疗阳性痈疡的方剂配伍研究及其学术思想探讨[D]. 回雪颖.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 2018

[9]. 慢性湿疹及神经性皮炎外用方剂组方用药规律研究[D]. 尚佩生. 新疆医科大学. 2009

[10]. 燥证及其治法方药的文献研究[D]. 周光. 新疆医科大学. 2007

标签:;  ;  ;  ;  ;  

中医外科方剂结构与用药规律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