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分享式课堂下小学语文“批注式阅读教学”实践研究论文_邹琼,,

基于分享式课堂下小学语文“批注式阅读教学”实践研究论文_邹琼,,

邹琼 浙江省义乌市义亭镇义亭小学新校区 322000

中图分类号:G633.6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1001-2982 (2019)04-132-02

一、课题研究背景和意义

1、批注式阅读倡导寻求本真、回归传统。

经历过新课程改革的喧嚣与浮躁后,我们的母语教学开始追求“尚简、务实、求真、有度(靳家彦语)”。“批注式阅读教学”同样有着传统文化的背景与特点。批注式阅读在中国古已有之,谓之评点,始于唐宋,盛于明清,是一种独具中华传统文化意蕴的阅读方式。特别是明代万历以后,以李卓吾、金圣叹、张竹坡、脂砚斋、毛纶和毛宗岗父子为主要代表的一批文人大规模地评点小说,再加上各种诗话、词话、曲话,珠玑灿烂,以至文坛上出现了无书不评的蔚然奇观。延传至现当代,不少人也依旧喜欢采用批注式的方式进行阅读,其中不乏像马克思、毛泽东这样的伟人。

2、批注式阅读倡导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分享式课堂在“问题—思考—探究”的基本教学思维下,倡导教师关注学生个体化差异,尊重学生天性和关注思维细节。问题式的探究立足学生的认知初体验,以学生的思维为出发点进行教学。而“批注式阅读”以唤醒读者的个体主体性为旨归,讲求解读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注重阅读的差异性、审美性和批判性。它不仅是一种真正意义上的阅读方式,还是一种“我注六经” 的阅读境界,更是一种人人必备的阅读习惯和阅读能力。这是和分享式课堂出发点一致的。《新课标》中也强调:“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所以,人性化的教学是努力让方法适应学生,而不是让学生适应方法。我们应该倡导在自由的分享合作氛围中,尊重孩子的阅读体会。这是我们开展基于分享式课堂下小学语文“批注式阅读教学”实践研究的初衷。

3、批注式阅读倡导真实化解读文本。

苏霍姆林斯基说:“关于一个人、一种行为、一种现象、一种事,你心里怎么想就怎么说,任何时候也不要去努力猜测别人听了你的话会对你怎么样,这种猜测会使你变成虚伪的人,阿谀奉承的人,甚至卑鄙的人。”这句话对我们批注式阅读教学的师生都适用,那就是阅读教学要真实地去解读文本,让阅读成为独立的精神体验,成为自我的思考创造。新课程改革以来,各种教学理念日新月异,许多一线教师也做了很多有益的探索。然而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上仍会发现不同程度地存在着以下一些问题:漠视学生阅读的原初感悟,不顾及学生阅读的前理解水平;从零起点进行教学,因而不能迎合学生的阅读兴奋点,阅读期待无法有效调动,阅读情趣及兴味丧失;目标指向于“读会”而不是“会读”,结果导致学生阅读方法、习惯、能力等得不到有效培养和提高。阅读教学的现状促使我们不得不去找寻一种能够切实提高阅读教学效益,提升学生素养的阅读教学方式。

作为一种有效的阅读方式,学生的现有批注状况表现为:支离破碎、感悟横行、浅尝辄止、思维缺席、公共话语等。批注式阅读教学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实践中也有些“心有余而力不足”。说起来,普遍认为重要,但做起来,又普遍地表现为不够重视。教师的指导或浮光掠影,或零星点缀,明显地缺乏系统性和操作性。针对这一现状,我们提出了这个课题。

二、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

1、分享式教学相关理论

分享式教育课堂基本教学模式:学生先学——小组互学——班级汇报——教师点拨。分享式教育课堂中的“四突出”突出学生、突出学习、突出合作、突出探究。“三转变”变教师灌输式的教为学生自主性的学,使学生获得学习动力;变“听懂了”为“学懂了”、“会学了”,使学生掌握学习方法;变“他律”为“自律”,使学生获得自信、自尊,激发内在的学习潜能。

2、建构主义相关理论

瑞士著名的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同化是个体把外界刺激的信息整合到自己原有的认知结构中的过程,顺应是指原有的认知结构无法同化新环境提供的信息时所引起的认知结构发生重组和改造的过程,学习正是通过同化和顺应的作用引起个体认知结构的平衡一不平衡一平衡的动态更替过程。建构主义尽管分支很多,但核心是“知识不是被动接受的,而是认知主体积极建构的”。

建构主义是一种学习理论。郑毓信认为,认识并非是主体对客观实在的、简单的、被动的反应,而是一个主体在其中发挥了积极作用的过程。归根结底地说,正是主体借助于自身已有的知识经验能动地建构起了关于客体的认识。批注式阅读教学正是学生根据已习得的经验对文本进行积极主动的创造性解读,是读者获取外部信息,情感体验的过程。

3、接受美学的相关理论

接受美学又称“文学的接受和作用论”。上个世纪6 0 年代中期兴起于当时的联邦德国,是当今世界颇有影响的一种美学理论。接受美学明确提出了读者中心论,强调读者不可低估的能动作用,强调读者不可或缺的具有决定意义的创造。在接受美学看来,作家写出来的文本只是一堆印刷符号,只是一个多层面的未完成的启示性结构体系,而不是决定性的或自足性的存在,还不能称之为作品。只有当读者通过阅读对文本进行具体化,以读者自己的感觉和经验填补文本的“空白”处,使文本的不确定性得以消除,文本才变成了作品。批注式阅读采用圈点批注的方式,利用眉批、旁批、夹批等形式把自己对文章的独特感受表达出来,从接受美学看来,就是读者充分调动主体能动性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对文本符号进行了解码、编译。

4、现代对话的相关理论

《语文课程标准》将现代对话理论引入教学,“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现代对话理论的阅读观认为:对话强调的是对话双方的“敞开”与“接纳”,是一种在相互倾听、接受和共享中实现视界融合、精神互通,共同去创造意义的活动。对话关系就其本质而言,体现了人与人之间的精神联系,阅读行为也就意味着在人与人之间确立了一种对话和交流的关系。《语文课程标准》同时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体”,“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不应以教师的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不应以模式化的解读来代替学生的体验和思考”,“要防止用集体讨论来代替个人阅读”。

结合各专家的研究,充分体现先学后教、教少学多的特色。也形成了比较具有操作性的实践系统。“批注式阅读”就是让学生直接与文本对话。学生在阅读文本的基础上,对文章内容和写作方法进行评论与分析,从而深入理解文章内容。学生在自主批注的过程中,满足了学习需求,放飞心灵,彰显个性,从而达到阅读教学的真正目的。另外,学生在交流批注的过程中,不断地进行思维火花的相互碰撞、相互启发,从而促进对文本的更深入的理解。

三、课题研究的概述

1、概念界定

批注:是指读者在阅读过程中,把自己的所感、所想、所思、所疑以批语和注解的形式,即时写在书页的天头、地脚、页边等空白处,以帮助理解、深入思考的一种读书方法。具体来说。“注”是指以圈点、勾画的方式对文中关键处、疑惑处标示或解释;“批”是指于文中奇妙处、动情处等进行评点,注明自己思维的轨迹,抒写主观感受,表达自己的情感。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批注式阅读教学:是指在教师引导下,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情感经历、知识储备,积极地与文本展开对话,从各个层面对文本进行感受、理解、欣赏、评价,并运用批注这一方式把自己对文章的独特感受表达出来,在此基础上,以问题为核心,以交流讨论为形式来推进阅读的深入,实现各对话主体间的不断超越的一种阅读教学方式。

2、研究综述

近年来,国内关于教师专业发展的研究与讨论,是教育研究的持续热点。以“批注式阅读教学”作为检索词,共检索到81篇相关论文,在批注式阅读教学的理念、内涵、方法、策略、案例、现状等方面都有所涉及。但是,我们也发现研究中存在几个值得注意的倾向:在知识引领层面上研究得多,而深入应用方面比较少;介绍中学文言文、记叙文的教学经验比较多,而研究初始阶段的小学生阅读体会比较少;尤其对小学生情感性文章自读自悟研究还是很少的,所以我们认为此课题值得我们去研究。

3、研究目标

(1)通过批注式阅读教学研究,使学生掌握“批注式阅读”的基本方法,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提高学生的理解分析能力,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进而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2)通过批注式阅读教学研究,探索一条适应新课程背景下的小学阅读教学的有效途径及操作流程。使学生最大限度地获得个性化的阅读体验,养成自主、探究、合作的阅读品质,提升阅读教学的效率和品质。

4、研究主要内容

(1)小学语文批注式阅读教学对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与学生阅读能力的关系研究。

(2)小学语文批注式阅读教学操作策略及模式研究,探索阅读教学新途径。

(3)小学各种文体的“批注式阅读教学”的典型案例研究。

5、研究的主要方法

(1)问卷调查法。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及时采用问卷星等调查方法收集有关资料,为理论研究提供数据和事实支撑。

(2)文献资料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学习有关理论,借鉴他人研究成果,建立研究的第一手资料。

(3)行动研究法。据课题方案实施研究,在不断实践的基础上不断验证、充实、调整方案,提出新的思路,并付诸于实践,如此循环,确保课题顺利开展。

(4)个案研究法。记录研究者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发生的有意义、有价值的批注阅读教学故事,并加以研究者的反思和感悟,为研究者提供针对性的资料。

(5)经验总结法。在研究过程中运用经验总结法,分析抽象概括出有价值的理论或经验总结。

6、研究的预期效果

基于分享式课堂下小学语文“批注式阅读教学”实践研究,旨在尊重学生的真实阅读感悟,以学生自主思考、独立的精神感受为出发点,进行分享交流。在分享、质疑、思考的过程中促进阅读的深层化。本课题组相信,通过一系列的课题研究和实践操作,教师会更加关注学生自身阅读体会,关注学生阅读批注的连贯性、逻辑性、有效性。而学生会更自主、更自信地学会交流自身体会,尊重倾听不同的阅读思考,融会贯通,形成自己对文本解读的真实思考。

四、课题研究的步骤及过程

研究时间:2018.9——2019.9

研究步骤:

第一阶段:研究准备阶段(2018.9——2018.10)

积极查阅学习《语文课程标准》(试验稿)及其解读书目,为课题的研究提供大量的理论依据;积极搜集国内外有关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相关文献资料,为课题的研究做好大量的资料来源工作;利用问卷调查的方法对本班学生的阅读情况进行了调查,掌握学生的阅读范围、阅读兴趣、阅读习惯以及批注状况,最后进行阅读水平的综合分析,做出初步判断。再结合所查阅搜集的资料,撰写课题研究方案并申请立项。

第二阶段:实施研究阶段(2018.10——2019.7)

1、2018年10月——2018年11月,激发批注兴趣。首先,将明清时期四大名著的批注版推荐给学生,让学生看看前人是怎样批注的,直观感受什么是批注式阅读,使学生初步了解批注的概念及批注的特点。其次,介绍评点名家点评的例子,用生动的人物事例激发学生对批注式阅读的兴趣。比如毛泽东的读书批注故事等。第三,教师示范引领。利用教材以及课外读物,教师把自己对文本的批注展示给学生看,跟学生交流自己在阅读中的想法和体会,进一步激发学生的批注欲望。

2、2019年12月——2019年2月,教给批注方法。结合具体的课文,教给学生基本的批注方法和规范的批注符号,鼓励学生用这些符号进行简单批注,培养批注习惯。

3、2019年3月——2019年15月,结合具体文章内容,针对不同的文本特点,练习不同的批注方法。

4、2019年5月——2019年7月,针对不同文体,探索批注式阅读教学模式。以基于不同文本的批注阅读教学为主,在实施过程中及时记录有特色的教学案例,并加以总结反思,使本课题的研究更有实效性。

第三阶段:总结阶段(2019年7月——2019年9月)

对课题研究的过程作进一步的分析、整合、提升、总结,总结出“批注式阅读”的基本方法和“批注式阅读教学”的基本模式。分析“批注式阅读教学”对本班学生阅读能力的潜在影响,写出结题报告。

课题组成员及分工:

组长:邹琼

组员:徐丽庆 王丹丹 方海霞 滕飞 傅倩霞 冯菁菁 刘若雯

五、预测研究的成果及展示形式

研究报告

六、完成课题研究的基础和保证

1、学校氛围

目前学校已经形成了以教科研经验相当丰富的专家型校长亲自管理,校教科室具体部署,保障了课题研究过程的规范管理。

2、人员条件

从课题研究的人员来看:有校长的直接参与和指导,有教科室的全程参与,本课题组的每位教师都有一颗积极上进的心。

3、资金条件

学校有专项科研经费,课题研究经费有保障。

论文作者:邹琼,,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19年4月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2/18

标签:;  ;  ;  ;  ;  ;  ;  ;  

基于分享式课堂下小学语文“批注式阅读教学”实践研究论文_邹琼,,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