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敬畏特质的心理结构研究论文

中国人敬畏特质的心理结构研究 *

赵欢欢1,许 燕2,张和云3

(1.上海师范大学心理学系,上海 200234;2.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部,应用实验心理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心理学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北京师范大学),北京 100875;3.上海政法学院政府管理学院,上海 201701)

摘 要: 本研究基于人格词汇学假设,探索中国人敬畏特质的心理结构。通过文献分析、专家访谈、开放式和半开放式问卷调查,建立39个词汇的敬畏特质词汇表。在此基础上,进行项目分析、探索性因素分析、验证性因素分析和信效度检验,编制了包含24个词汇的中国人敬畏特质词汇评定问卷。结果表明:(1)中国人的敬畏特质是一个包括谨慎、尊重、谦卑、欣赏的四维结构;(2)编制的中国人敬畏特质词汇评定问卷的信效度符合心理测量学的要求。

关键词: 敬畏;敬畏特质;心理结构;词汇评定

1 引言

敬畏是一种积极的心理品质(Peterson & Seligman,2004)。中国自古就有着浓厚且深远的敬畏思想,例如,儒家学派创始人孔子曾言:“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小人不知天命而不畏也,狎大人,侮圣人之言”(《论语·季氏》);南宋哲学家朱熹曾言:“君子之心,常存敬畏”(《中庸注》)。在中西方文化中,敬畏一直受到哲学、宗教学、社会学、伦理学等学科的广泛关注,然而遗憾的是,敬畏并未受到心理学界的特别青睐,心理学对敬畏的探索尚处于初期阶段。

随着积极心理学的发展,敬畏作为一个积极心理变量逐渐进入心理学家的视野。2003年,Keltner和Haidt基于原型模型对敬畏的概念进行了界定(Keltner & Haidt,2003),随之而来的是研究者对敬畏越来越多的探索(董蕊,彭凯平,喻丰,2013)。Keltner和Haidt(2003)认为,敬畏是当个体面对浩大的、超越个体当前认知框架的事物或情境(例如,自然奇观)时产生的惊异的情绪体验,包含知觉浩大和顺应需要两个核心特征。在《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中,敬畏是“敬”和“畏”的复合词,指既敬重又畏惧,同时包含了“敬”和“畏”的双重内涵。有研究者认为,敬畏并非只是情绪情感的简单叠加,真正的敬畏是一种内化的、人格化的心理品质(苗贵云,2011)。董蕊等(2013)在对敬畏研究的综述中也提出,未来研究可以尝试探索敬畏作为一种人格特质存在的可能性。那么,敬畏可以作为一种人格特质吗?

研究者认为,人格特质是个体相对持久而稳定的行为倾向,这种倾向使个体以相对一贯的方式对刺激做出反应(许燕,2009),可以根据人们在某一特质上的表现程度将人与人区别开来。在中国古代,孔子把人是否具有敬畏品质作为区分“君子”和“小人”的重要标准之一(钱广荣,2015)。在日常生活中,“常怀敬畏之心”的人和“缺乏敬畏之心”的人在认知、情感和行为倾向等诸多方面也存在着天壤之别,可以通过敬畏特质进行区分。从人格特质的角度理解敬畏,有助于把握人们共同拥有的心理结构。正如已有研究的观点,真正的敬畏应该是脱离具体情境的、具有稳定性和恒久性特点的心理品质(苗贵云,2011)。这实质上是在强调,真正的敬畏可以作为一种相对稳定的人格特质。鉴于上述观点,本研究尝试将敬畏作为一种个体差异变量纳入人格心理学中进行探究。

长期以来,人格心理学家都感兴趣于将个体稳定的人格特质与对某一特定情境的即刻反应进行比较(Chaplin,John,& Goldbert,1988),将个体的心理变量划分为特质和状态,特质代表了从长期来看个体行为的一般水平,体现某一变量的个体差异性,而状态代表了个体当下的认知、情绪和动机的复合状态,体现这一变量的状态变异性(Allport & Odbert,1936;Revelle,2007)。基于以往文献,既可以从状态变异性的角度将敬畏视为一种基于具体情境的、此时此刻产生的知、情、意相交融的状态体验(Bonner & Friedman,2011;Keltner & Haidt,2003;Shiota,Campos,& Keltner,2003;朱贻庭,2011),也可以从个体差异性的角度将敬畏视为一种脱离具体情境的、相对稳定持久的、人格化的心理品质(苗贵云,2011;钱广荣,2015)。本研究认为,“常怀敬畏之心”的个体产生敬畏体验的阈限较低,有更广泛的敬畏范围和更密集的敬畏对象,倾向于在各种情境中更容易、更频繁、更强烈的体验到敬畏,当这种状态在特定个体身上经常出现、渐趋稳定,并且已经镶嵌、内化到个体的人格结构中时,即形成敬畏特质。敬畏特质是个体相对稳定的、持久的、内隐的人格特质,是个体易于产生和体验到敬畏的总体倾向,敬畏特质会在具体的情境中以敬畏状态的形式表现出来,敬畏特质的形成和培养是敬畏状态不断积累的过程和结果。

在测量方式方面,虽然研究者Shiota等(2006)通过特质性积极情绪量表中的敬畏情绪子量表测量个体的特质性敬畏情绪,但在已有研究中该子量表存在信度较低、内容效度缺失的问题(Güsewell & Ruch,2012;董蕊等,2013)。同时,由以往文献研究可知,敬畏特质可能并不仅仅包括情绪特质,还可能包括相对稳定的认知风格、行为倾向等。更为重要的是,国内心理学对敬畏的研究仍处于初期探索阶段,尚未有研究立足于中国本土文化有针对性的探索敬畏特质的内涵,也就缺乏专门的、具有文化适用性的、高信效度的敬畏特质量表。鉴于此,本研究拟在访谈和开放式问卷调查的基础上,立足于中国文化初步探索敬畏特质的心理结构。

2 敬畏特质词汇表的编制

词汇学假设认为,采用人格特质词汇进行人格特质结构的探索是人格结构研究的重要策略。在自然语言中,只要人们表现出一种人格特质,就可以找到相对应的描述人格特质的词汇,越是经常出现或提及的特质,这类词汇就越丰富、越精确(Allport & Odbert,1936)。为了探索敬畏特质的心理结构,研究首先基于词汇学假设,进行敬畏特质结构的词汇研究,通过人格特质词对个体的敬畏特质进行初步探究。参考已有研究的方法(夏凌翔,黄希庭,2006;张和云,赵欢欢,许燕,2018),敬畏特质词汇表的编制步骤如下:

第一,访谈和开放式问卷调查。访谈5名心理学教授(问题一:请谈一下您对“敬畏”的理解,敬畏可不可以作为一种人格特质?问题二:您认为“常怀敬畏之心”的人具有哪些特征?问题三:您认为“缺乏敬畏之心”的人具有哪些特征?)。同时,来自全国各地的470名被试(有效被试为438名,其中,具有博士学历的高校教师65名,本科及以上学历的学生与社会人员272名,本科以下学历的社会人员101名)参与开放式问卷调查(问题一:请谈一下您对“敬畏”的理解。问题二:您认为“常怀敬畏之心”的人具有哪些特征,请列出10个;问题三:您认为“缺乏敬畏之心”的人具有哪些特征,请列出10个)。

在最初专家访谈的基础上,为了有助于被试理解,将具有或高敬畏特质的人转换表述为“常怀敬畏之心”的人,将不具有或低敬畏特质的人转换表述为“缺乏敬畏之心”的人。在访谈和开放式问卷调查之后,请2名博士生和3名硕士生对收集到的资料进行整理,将近义词或同义词初步归为一类,并参考《现代汉语常用词词频词典》(刘源等,1990),删除生僻的、口语化的和有歧义的词汇,初步得到词汇272个,其中,正性词汇(代表“常怀敬畏之心”的人所具有的典型特征)147个,负性词汇(代表“缺乏敬畏之心”的人所具有的典型特征)125个。

第二,基于对以往文献的分析,从中提取与敬畏特质相关的词汇;同时从《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2016)中抽取与敬畏特质有关的词汇,初步得到词汇32个(正性词汇14个,负性词汇18个)。

重测被试:用于重测信度分析。在再测程序实施三周后,从再测被试中选择73名(男性31名,女性42名)被试进行重测,平均年龄为30.07±8.34岁,年龄范围为20~56岁。其中,19.18%为专科及以下学历,72.60%为本科学历,5.48%为硕士学历,2.74%为博士学历。

3.1.3 统计分析

其次,将四因素结构模型与其他可能存在的三个竞争模型进行比较,以此检验四因素模型是否为最优模型,拟合指数结果如表2所示。其中,竞争模型一:将谨慎和尊重合并成一个新的因素,形成三因素模型;竞争模型二:将尊重和谦卑合并成一个新的因素,形成三因素模型;竞争模型三:将四个因素合并成单一因素,形成单因素模型。

3 敬畏特质的心理结构

3.1 研究方法

第二步,采用《敬畏特质再测词汇评定问卷》,加入效标量表,对再测被试进行测评。通过验证性因素分析和信效度检验,确立中国人敬畏特质的心理结构,编制正式的《敬畏特质词汇评定问卷》。采用Shiota(2006)等编制的特质性敬畏情绪子量表作为效标关联效度的量表。本研究中,该子量表的Cronbach’s α系数为0.79,验证性因素分析表明,χ 2/df =2.76,CFI =0.98,IFI =0.98,RMSEA =0.06。

分析发现,敬畏特质词汇评定问卷及其四个因素的内部一致性系数均在0.8以上,整个问卷的内部一致性系数达到0.92,四个因素的内部一致性系数分别是0.83、0.83、0.84和0.80,表明该问卷的内部一致性信度良好。

车辆在高速运行过程中,车体外气流冲击门页与车体之间的缝隙和两门页之间的缝隙,形成了一种含有多种频率成分的空气漩涡。门缝隙大小的变化及车辆运行速度的变化引起气流的强弱变化,并在车厢内形成不同频率的啸叫声。

再测被试:用于验证性因素分析和信效度检验。招募被试550名,有效被试521名(男性157名,女性364名),平均年龄为27.27±6.73岁,年龄范围为20~65岁。其中,27.4%为专科及以下学历,57.4%为本科学历,13.2%为硕士学历,1.9%为博士学历。

“有一次我和他带着大家去上工,走着走着,我看他头上都是汗,腰也直不起来,就过去问他怎么了,他说肚子疼,去解个手,让我先带人去劳动,大概过了二十多分钟,我一看他还没回来,觉得不对劲,就往回走去找他,结果看到老连长把坎土曼一头顶在胡杨树上,一头顶在自己的胃上,汗水在他脚底下湿了一片,后来才知道,那是在战争年代留下的病根,这个办法是他的‘止疼药’”,谢运华曾经的老搭档胡建清回忆老连长时边说边敲茶几,“他真硬,跟这茶几上的石头一样”。

3.1.2 过程及工具

将所有毕业要求达成度的评价结果进行汇总,对两个年级进行评价时,取两年最小值,如果所有毕业要求的达成度均大于0.65,则认为已达成毕业要求。

2014年,与公安机关联合破获的“7·08”制假售假大案,货值金额3000余万元,抓捕违法犯罪分子11人。2015年,与延边州局共同破获的“9·22”吉林省长中制药有限公司制售安宫牛黄丸、大活络丸等特大假药案,货值金额2亿多元,现已抓捕违法犯罪分子15人。上述两案均被公安部和总局列为2015年打击食品药品犯罪挂牌督办案件。

第一步,以39个敬畏特质词汇编制《敬畏特质初测词汇评定问卷》,采用5点计分对初测被试进行测评,请被试评价词汇与自身特点的符合程度。通过探索性因素分析,初步揭示敬畏特质的心理结构,编制《敬畏特质再测词汇评定问卷》。

3.1.1 被试

第三步,采用《敬畏特质词汇评定问卷》,在再测程序实施三周之后,从再测被试中选择若干被试重测,检验该问卷的重测信度。

第三,筛选、补充和完善词汇。为了保证词汇的全面性,本研究将前两个步骤的词汇进行汇总,并将汇总词汇与王登峰和崔红(2005)编制的1520个中国人人格特质形容词表、黄希庭等(1994)编制的562个人格形容词、杨波(1999)编制的265个中文特质术语词表以及许燕和王萍萍(2011)编制的237个动词人格词汇表进行对比、替换和补充,并且依据《现代汉语常用词词频词典》(刘源等,1990)进行筛选,最终得到171个词汇(正性词汇93个,负性词汇78个)。

采用SPSS19.0和Amos18.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3.2 研究结果

3.2.1 《敬畏特质词汇评定问卷》初测结果

(1)项目分析

首先,采用临界比率值法分析发现,39个词汇的临界比率值均达到显著性差异(p <0.001);其次,采用题总相关法分析发现,39个词汇与项目总分的相关系数(r )均达到显著性程度(p <0.001)。结果表明,这些词汇可以进行因素分析。

(2)探索性因素分析

1981年12月,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凌青在联合国第五委员会上发言表示中国政府准备对今后联合国维和行动采取区别对待的灵活立场。1982年,中国开始承担联合国维和费用。这个时期中国对联合国的态度可从当时英文版的《北京周报》窥见一斑,“国际局势越动荡,世界和平和国际安全所面临的问题就越严重,加强联合国作用的任务就越重要、越迫切”。①1984年,中国全面阐述了对维和行动的原则立场,积极支持联合国在国际社会发挥作用。

对《敬畏特质初测词汇评定问卷》的结果进行探索性因素分析。

首先,通过KMO和Bartletts球形检验分析发现,KMO值为0.96,Bartletts球形检验结果显著(x 2=11210.13,df =741,p <0.001),表明该问卷适合进行探索性因素分析。

法国国立南特高等矿业学院,中国教育部认证的名称为“南特国立高等矿业学校”,是一所法国精英式高等教育体制中的工程师学校。学校始建于1990年,隶属于法国工业部,是法国国立高等矿业电信学校联盟(法语:Institut Mines-Télécom,缩写IMT)的成员之一,同时也是一个为工业发展服务的教育与研究机构,与工业界合作密切。

其次,通过主成分分析法和最大方差正交旋转法发现,6个因子的特征值大于1,解释总变异率达到52.20%。依据心理测量学理论,剔除因子负荷小于0.40、共同度小于0.30、在2个或2个以上因子的负荷值高于0.30、只有1到2个项目的因子。经过多次探索,删除15个项目,保留24个项目。通过碎石陡阶检验发现,特征值从第5个拐点开始趋于平缓;探索性因素分析发现,24个项目出现了明显的4因子结构,累计解释总方差54.50%,各项目的载荷值在0.520~0.723之间,如表1所示。

2.4 仪器精密度考察 取混合对照品溶液,按上述含量测定方法连续进样6次,每次2 μL,记录峰面积,计算RSD值。结果大黄素-8-O-β-D-葡萄糖苷峰面积RSD为0.53%,大黄素甲醚-8-O-β-D-葡萄糖苷峰面积RSD为1.15%,表明仪器的精密度良好。

表 1敬畏特质的四因子结构

根据包含的题项内涵,对四个因素进行命名:

因素1描述了个体自身在行为层面谨慎自制、坚持原则的特征,体现了个体对自身言行的省察和自觉担当,蕴含有“不敢怠慢”之意,命名为“谨慎”。

因素2描述了个体与他人相处时在态度和行为层面上的表现,体现了个体发自于内心而外化于行为的对他人或事物的尊重,命名为“尊重”。

根据中国移动的预判,到2020年5G规模商用阶段,商用终端品类有望达到60款以上,5G手机的门槛可能降至1000元以上级别。而随着5G手机价格降至1000元,其普及率也将大幅提升。

因素3描述了个体在态度和情感层面上的特征,体现了个体自身为人处世的谦卑状态,命名为“谦卑”。

因素4描述了个体在认知层面上的特征,体现了个体对周围人与事物的欣赏,只有欣赏到、认识到所面对人或事物的强大、浩大等,超越个体当前的认知框架,才更容易产生和体验到敬畏,命名为“欣赏”。

这四个因素分别从行为、情感与认知三个不同的层面反映了敬畏特质的心理结构,体现了中国文化下敬畏特质的内涵。

3.3.2 《敬畏特质词汇评定问卷》再测结果

(1)验证性因素分析

首先,采用Amos18.0软件对四因素模型进行验证性因素分析,检验该结构与观测数据的拟合程度,判断模型结构的合理性,完全标准化系数解如图1所示。

第四,半开放式问卷调查。以上述171个词汇为基础,初步编制敬畏特质词汇评定表,分别请145名专家(心理学专业的教师和研究生)以及177名非心理学专业的研究生判断这些词汇在多大程度上符合“常怀敬畏之心”的人或者“缺乏敬畏之心”的人所具有的典型特征,采用5点计分(1=非常不符合,5=非常符合)。挑选符合度大于3.50的词汇,并进一步根据常用性和熟悉性原则选择合并意义相近和意义相反(例如,“彬彬有礼”和“傲慢无礼”反义,选用正性词汇“彬彬有礼”)的词汇,选择最具有代表性的正性和负性词汇。在此基础之上,请人格心理学专家把关,最终形成含39个词汇(34个正性词汇和5个负性词汇)的敬畏特质词汇表。

图 1敬畏特质词汇评定问卷四因素模型的标准化解

表 2敬畏特质心理结构竞争模型比较的各项指标系数汇总

对比表2中各个模型的拟合度指数,四因素结构模型的各项拟合指标均优于其他竞争模型,是较为理想的模型。

温衡发现半年不见,陶小西长高了,嗓音也变粗了,女生还坐在他的自行车后座上,陶小西顺着温衡的目光,才恍然大悟似的介绍了女生。

(2)内部一致性信度检验

初测被试:用于探索性因素分析。招募被试713名,有效被试690名(男性225名,女性465名),平均年龄为27.06±7.13岁,年龄范围为18~63岁。其中,9.0%为专科及以下学历,76.8%为本科学历,9.6%硕士学历,4.6%为博士学历。

(3)效度检验

每年都会有数不清的充气娃娃被塞进报废机,戴菲儿只是其一。工厂需要推陈出新,他们绝不允许任何一个充气娃娃活过十九年。新出厂的充气娃娃更加漂亮更加窈窕更加妩媚更加性感更加精通取悦男人之道,她们源源不断地走上大街,与购买她们的男人神奇地邂逅。而可怜的她们还认为,这就是爱情。

如表3所示,就区分效度而言,敬畏特质各因素间的相关在0.47~0.65之间,即四个因素存在中等程度的相关,说明这四个因素的方向一致,但测量的又是敬畏特质的不同层面;同时,总问卷和四因素之间的相关在0.76~0.84之间,高于各因素之间的相关系数,说明各因素与敬畏特质的总体概念一致。就效标关联效度而言,以特质性敬畏情绪子量表为效标,总问卷和四因素与效标之间的相关在0.43~0.58之间,说明该问卷具有较好的效标关联效度。

跟他聊起半岛酒店求职的经历,他跟我谈起当年上海世博会前酒店行业的发展:“因为金融危机,好多酒店没开出来,半岛按时开,但要到2009年,所以我以半岛为第一目标,想申请半岛。”对于很多人来说,在选择回国第一份工作就能清楚地知道自己要什么的人很少,还能在回国之前就对当时的经济环境和前景作出这样清晰的分析,更少!然而,更让你想不到的是,他没有像一般人那样直接求职,反而很清楚自己的现状:“我不想走HR这条路线,因为当时我没有在国内工作的经验。”于是,他独辟蹊径联系上上海半岛酒店的总经理,直接面见了餐饮总监,最后回到上海半岛,成为了一名侍酒师。

表 3敬畏特质词汇评定问卷各因素及总问卷与效标相关

注:***p <0.001。

3.3.3 《敬畏特质词汇评定量表》重测结果

3个月面授结束之后,学员可回原单位继续临床实践工作,但仍然和指导教师保持联系,由指导教师制定个案书写及开题报告书写要求,并及时回答学员的在这些方面的困惑。督促学员积极查阅文献、书写个案及科研报告,及时交付并适当修正,以备毕业答辩。答辩前2周进行预答辩。

分析发现,敬畏特质词汇评定量表的重测信度是0.81,四个因素的重测信度系数分别是0.81、0.82、0.76和0.72,达到了心理测量学的要求,表明该量表具有较好的稳定性。

4 讨论

本研究对中国人敬畏特质的心理结构进行探索的出发点是理论源于现实,基于中国本土文化,通过全面的词汇学分析、文献研究、专家访谈、开放式和半开放式问卷调查等,初步建立了39个词汇的敬畏特质词汇表。在此基础上,通过一系列项目分析、探索性因素分析、验证性因素分析、对结构模型拟合指数的比较分析和信效度检验,最终获得包含24个词汇的中国人敬畏特质词汇评定问卷,确立敬畏特质的心理结构。从整个问卷的编制过程来看,该问卷严格遵循心理学量表的编制流程,各项信效度指标上均符合心理测量学指标。

本研究探索得出中国人敬畏特质包含谨慎、尊重、谦卑、欣赏四个因素,分别从行为、情感和认知三个层面阐明了中国文化下敬畏特质的内涵。其中,谨慎因素和尊重因素侧重于个体在行为层面上的表现,谦卑因素体现了个体在态度和情感层面的特征,欣赏因素则着重描述了个体在认知层面上的特征。关于谨慎因素,明朝政治家张居正曾言:“志成于惧,而荒于怠。惧则思,思则通微;惧则慎,慎则不败”,此处的“惧”并非畏惧、畏首畏尾,而是敬畏之意,是“如临深渊、如履薄冰”的谨言慎行之意,是一种警示的界限,是对自身言行的一种自律,是一种自觉之畏。本研究中反映谨慎的词汇(例如,严谨的、三思而后行的)均包含有“不敢怠慢”之意,比较贴切的体现了中国文化中敬畏的“畏”所蕴含的思想。关于尊重因素,孔子认为,“敬”是成就君子的一种尺度,君子应怀有一颗敬畏之心。“敬”是“畏”的前提,由“敬”而生“畏”,只有发自于内心的尊重,对周围的事物保持基本的尊重,才会有所谓的“常怀有敬畏之心”。敬发自于内心而外化于行,体现的是一种人生态度和行为倾向。本研究所反映尊重的词汇(例如,尊重他人的、恭敬的)从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体现着敬畏中“敬”的内涵。关于谦卑因素,“常怀敬畏之心”的人在社会生活中也必然保持着谦卑的生活态度,不会盲目的狂妄自大,藐视他人他物,能够清晰的认知自我,选择谦卑的心态(Stellar et al.,2018)。这与本研究的结果(例如,谦卑的、有自知之明的)具有良好的契合度。关于欣赏因素,从认知层面揭示敬畏特质的内涵。“常怀敬畏之心”的人能够敏锐的对周围的人或事物进行欣赏,觉察和感知到所面对事物的强大、宏大、美好、神圣等。本研究中体现欣赏的词汇,例如,懂得欣赏他人的、能够发现美(美景、美德、才能等)的等,个体只有了解到、认识到、觉察到刺激对象的强大等,才更容易产生和体验到敬畏。结果也说明,欣赏是敬畏的开端,欣赏子人格特质较高的个体能够更敏锐的觉察生活中的美好,是培养敬畏特质的关键。

结合中国文化下的敬畏思想,本研究探索的四个因素较好的反映中国本土的敬畏特质内涵,较好的契合已有研究者对敬畏的理解。综合本研究和以往研究,可以初步认为敬畏特质是个体的一种相对稳定的、持久的和内隐的人格特质,是个体一贯的“常怀敬畏之心”的倾向,促使个体在各种情境中更容易、更频繁、更强烈的体验到敬畏,包括谨慎、尊重、谦卑和欣赏四种子人格品质。

5 结论

(1)中国人的敬畏特质是一个四维结构,由谨慎、尊重、谦卑、欣赏构成,分别从行为、情感和认知三个层面阐明人们共同拥有的心理结构;

阅读作为获得语言知识的基本途径,其形式是不拘一格的,所以笔者在教学中鼓励学生,只要用心阅读,不管采用什么形式的阅读都是对学习有利而无害的。笔者结合高职学生学习英语的状况,致力于尝试将图式理论运用到英语阅读教学中,它是指阅读者对所读的内容、内容主旨、内容了解程度和熟悉程度的总称,将之运用到英语阅读教学中取得了一定的教学效果。

(2)编制的中国人敬畏特质词汇评定问卷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符合心理测量学的要求。

参考文献

董蕊,彭凯平,喻丰.(2013).积极情绪之敬畏.心理科学进展 ,21 (11),1996-2005.

黄希庭,张进辅,李红.(1994).当代中国青年价值观与教育 .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

刘源,梁南元,王德进,张社英,杨铁鹰,掲春雨,孙伟.(1990).现代汉语常用词词频词典 .北京:宇航出版社.

苗贵云.(2011).论敬畏感的缺失及培养.河南科技学院学报 ,11 ,98-100.

钱广荣.(2015).理性敬畏品质及其培育析论——从孔子的“君子有三畏”说起.齐鲁学刊 ,5 ,70-74.

王登峰,崔红.(2005).解读中国人的人格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王萍萍.(2011).基于动词的人格结构模型探索 (博士学位论文).北京师范大学.

夏凌翔,黄希庭.(2006).青少年学生的自立人格.心理学报 ,38 (3),382-391.

许燕.(2009).人格心理学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杨波.(1999).中国人的人格结构 .北京:新华出版社.

张和云,赵欢欢,许燕.(2018).中国人善良人格的结构研究.心理学探新 ,38 (3),221-227.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2016).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 .北京:商务印书馆.

朱贻庭.(2011).伦理学大辞典 .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

Allport,G.W.,& Odbert,H.S.(1936).Trait names:A psycho-lexical study.Psychological Monographs ,47 (1),1-171.

Bonner,E.T.,& Friedman,H.L.(2011).A conceptual clarification of the experience of awe:An interpretative phenomenological analysis.The Humanistic Psychologist ,39 (3),222-235.

Chaplin,W.F.,John,O.P.,& Goldbert,L.R.(1988).Conceptions of states and traits:Dimensional attributes with ideals as prototypes.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54 (4),541-557.

Güsewell,A.,& Ruch,W.(2012).Are only emotional strengths emotional?Character strengths and disposition to positive emotions.Applied Psychology :Health and Well -Being ,4 (2),218-239.

Keltner,D.,& Haidt,J.(2003).Approaching awe,a moral,spiritual,and aesthetic emotion.Cognition and Emotion ,17 (2),297-314.

Peterson,C.,& Seligman,M.(2004).Character strengthsand virtues :A handbook and classification .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

Revelle,W.(2007).Experimental approaches to the study of personality.In B.Robins,C.Fraley,& R.Krueger(Eds.),Handbook of research methods in personality psychology (pp.37-61).New York:Guilford.

Shiota,M.N.,Campos,B.,& Keltner,D.(2003).The faces of positive emotion:Prototype displays of awe,amusement,and pride.Annals of the New York Academy of Sciences ,1000 ,296-299.

Shiota,M.N.,Keltner,D.,& John,O.P.(2006).Positive emotion dispositions differentially associated with Big Five personality and attachment style.The Journal of Positive Psychology ,1 (2),61-71.

Stellar,J.E.,Gordon,A.,Anderson,C.L.,Piff,P.K.,McNeil,G.D.,& Keltner,D.(2018).Awe and humility.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114 (2),258-269.

The Psychological Structure of Chinese Trait Awe

Zhao Huanhuan1,Xu Yan2,Zhang Heyun3

(1.Department of Psychology,Shanghai Normal University,Shanghai 200234;2.Beijing Key Laboratory of Applied Experimental Psychology,National Demonstration Center for Experimental Psychology Education(Beijing Normal University),Faculty of Psychology,Beijing Normal University,Beijing 100875;3.School of Government,Shanghai University of Political Science and Law,Shanghai 201701)

Abstract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was to explore the psychological structure of Chinese trait awe based on the psycholexical hypothesis.Through literature review,expert interviews,open and semi-open questionnaires,a 39 items vocabulary list was initially developed.On this basis,exploratory factor analysis,reliability analysis and validity analysis were further carried out to establish the Chinese trait awe vocabulary rating questionnaire.Results demonstrated that:(1)The Chinese trait awe vocabulary rating questionnaire consisted of 24 items,and was composed of four factors including prudence,respect,humility and appreciation;(2)The reliability and validity of the Chinese trait awe vocabulary rating questionnaire were statistically suitable.

Key words :awe;trait awe;psychological structure;vocabulary assessment

中图分类号: B84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5184( 2019) 04-0345-07

*基金项目: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青年基金(19YJC19003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31671160),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教育学青年项目(B1804)。

通讯作者: 许燕,E-mail:xuyan@bnu.edu.cn;张和云,E-mail:hyzhang2013@mail.bnu.edu.cn。

标签:;  ;  ;  ;  ;  ;  ;  

中国人敬畏特质的心理结构研究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