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华桥外国语学院 吉林 长春 130117)
【摘 要】 《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是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专业核心课程,旨在向学生传授国际贸易实际业务所必不可少的基础知识。本次通过对《国际贸易实务》课程进行改革,探索混合式授课模式的可行性,并与传统授课模式相对比,分析其优势及不足,旨在从教的层面进行更深层次的探索。这一探索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较强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 混合课程改革;国际贸易实务;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 G64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ISSN1004-1621(2017)09-056-02
混合课程改革是由清华大学教学研究中心于2015年7月在给高校教师做培训的时候提出来的,混合改革的核心在于使用网络教学平台7.0版本,教师通过建设网络教学平台中线上部分,为学生提供一个可以自学自练自测的机会,教师通过课程设计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一、教学改革的目的
选择采用混合课程改革模式应用于《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是因为教师一直在思考,希望转变教学模式,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并与时俱进的把最新最全的国际贸易实务知识交给学生。变传统的学生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希望能够通过网络平台的铺设让学生有更广阔的思考空间,实现课下线上的交流。
本次教学改革将探索把时间还给学生,激发学生的思考力、团队合作力与批判精神。并最终达到提高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学生实际完成国际贸易实际业务的能力的目的。
二、教学改革数据的采集
本次教学改革选择国际经济与贸易2014级四个班进行,其中1401班和1402班为非试验班,按照原有传统授课方式进行授课;1403和1404班为试验班,采用混合式授课方式进行授课。
三、教学改革的内容
教学改革采取试验班与传统授课班对比分析的方法。在期末将对两种教学模式的教学效果以及学生的反馈进行汇总。
试验班授课内容由2012年制定的贸易条件、贸易程序和贸易方式三篇介绍,调整为以国际贸易的发生和发展为主线的顺序讲授,分解成九个项目,每个项目在学习过程中,教师采用网络教学平台与多媒体板书相结合的授课方式进行,并辅助以外贸企业的真实单据向学生进行教具展示,具体如下:
项目一:进出口交易前的准备。要求同学们进行分组,每组4--6名学生,组建公司,完善公司的主营产品,公司章程,人员职责等基本信息。通过国际市场调研,寻求潜在客户,并制作进口(出口)经营方案。这一部分内容是教科书中没有的内容,是课程组教师结合国际贸易业务员的工作实际要求而创设的内容,这一部分内容的讲解以及方案的制作对学生日后工作有很大的助益。
项目二:贸易磋商。与所选定的贸易对象进行磋商,教师在这一环节要给学生一张空白英文合同,在介绍完贸易磋商中的询盘、发盘、还盘与接受等基础知识后,让学生进行模拟磋商,并把磋商结果填写进合同。经过合同填写训练,学生会深刻感受到有很多心理明白的信息却不知在合同中如何填写,所以接下来就要具体学习合同中每个条款的制作,及其隐含的条件。
项目三:制作品质、数量和包装条款。这一部分内容较为简单,所以通过网络平台建设,让学生以线上自学为主,线下课上采用小组汇报的形式,让每个公司的代表制作自己产品的相应条款。教师查缺补漏,为学生重点介绍品质公差、品质机动幅度、溢短装条款、唛头的制作、包装不良与标识不清的法律后果等。安排作业即为请每个公司制作自己主营产品的品质条款、数量条款和包装条款。
项目四:制作价格条款。这一部分是国际贸易条款中较为复杂而重要的部分,安排的教学时数较多,采用线上与线下配合的方式,教师在线上发布学习任务单,学生的课前完成预习报告单,价格条款学习中必须要掌握《2000年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中的13种价格术语和《2010年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中的11种价格术语,其中尤为重要的是FOB/CFR/CIF与FCA/CPT/CIP六种象征性交货的价格术语。课下线上采取线上自测、案例讨论等方式,帮助学生巩固学习效果。并在结束这一部分学习后,让学生能够自己制作价格条款。
项目五:制作装运条款,学会租船订舱。装运条款内容较多,但与生活距离较近,学生能够很轻松掌握这一部分内容,所以这一部分设置更多的线上自学内容。通过设计播客单元,录制教学视频,把较为复杂的海运提单填写等内容放置到平台上,便于学生随时温习。装船时间的规定、租船订舱的知识、班轮运费的计算、海运提单的要求以及各种各样运输方式的特点,通过课上学习与课下线上自测、案例小组讨论等方式进行学习。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要求学生学习完毕能够准确选择适合自己商品的运输方式,学会班轮运费的计算,掌握B/L的填写规范,以及不同装运期的规定方法等。
项目六:制作支付条款。国际货款收付是国际贸易流程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在这一部分学习中,要求学生以课上学习为主,线上学习为辅,课上要掌握汇票、本票、支票三种支付工具与汇付、托收、信用证三种支付方式,并能够准确画出不同种支付方式下的国际贸易流程图。除此以外,针对信用证的不符点业务以及信用证的种类,采用线上学习方式进行。通过这一部分的学习,让学生以公司的形式掌握收支货款的流程。
项目七:了解合同中的一般交易条件--保险、商检、索赔、不可抗力和仲裁。这五个贸易条件是合同中的一般交易条件,即买卖双方不签订这五个条件中的任何一个或几个,不影响合同生效的效力。但在实际工作中,买卖双方为了较少贸易纠纷,也通常会在合同中作出一些规定。这一部分采用线上为主,线下为辅的形式,让学生学会制定保险条款,能够准确计算保险费和保险金额,制定商检条款、索赔条款、不可抗力条款和仲裁条款。
项目八:进出口贸易流程。这一部分的学习采用线下课上学习为主,线上为辅的形式。教师在课堂上将引导同学们绘制不同种价格术语与不同种支付方式相结合的情况下的国际贸易流程图,让学生对于国际贸易的发生发展做到心中有数。
项目九:传统贸易方式与新兴贸易方式的介绍。这一部分内容起到扩展国际贸易基础知识的作用。采用线上为主,线下课上为辅的形式,拓展学生的知识面。了解进而掌握各种各样的国际贸易方式。
四、教学改革的总结
课题组成员总结这一阶段的试验成果发现,相较于传统授课方式,同学们对于教学改革较为欢迎,新颖的授课模式与自己动手的机会增多,都使学生对于这门课程的上课非常期待,下面总结一下两种授课模式相比之下,混合课程改革应用后的优点和缺点。
(一)课程改革呈现出来的优点
相较于传统"一言堂"式的课堂,学生更欢迎自己是主体,师生互动多的课堂,并且授课内容以国际贸易流程为主线,让学生感觉更加身临其境,期初制作进出口经营方案以及缮制合同,学生能够准确的看到自己的不足以及需要加强的方向,这样带着问题学习,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更强。线上资源的设置让学生感觉很贴心,播客单元和线上讨论都是学生较为欢迎的版块,一学期学习下来,通过与学生面对面交谈的形式,收到很多学生的肯定,并且通过期末成绩也能看出,试验班学生对于知识活学活用的把握更好一些。
(二)课程改革呈现出来的缺点
从教师层面上,线上与线下内容的设计较难,哪一部分做线上,哪一部分做线下,具体应该怎么设置是个非常值得探讨的问题。试题库的建设、播客单元的录制、案例讨论区的监管等都有一定的难度。此外,建设及维护网络教学平台、与学生线上线下交流、讨论、答疑都会产生大量的工作量,课改教师非常辛苦。
从学生层面上,学生在期初刚刚听说教学改革,刚刚开始使用网络教学平台时积极性较高。随着学期进行,各门课程的压力使得学生对于频繁的线上学习有一定的抵触心理。网络信号的不连贯也是造成学生有压力的一个原因。此外,在线上进行自测以及完成一系列学习与讨论时,教师很难监测登录账号的究竟是不是该名学生,以至于很难避免有免费乘车者出现。
五、今后的设想
这一阶段的改革告一段落了,但未来还有很多需要完善的方面:
(一)逐步增加线上课下学习学时,继续建设网络教学平台,并完善过程性考核指标,逐步改变平时成绩与期末成绩的比例。
(二)教师建设网络教学平台以及课后答疑,均采用课程组形式,课程组全员付出,共同分担工作量。
(三)充分利用校友资源,为在校学生带来更多与时俱进的外贸数据。
(四)采用集体备课与聆听专家讲座的形式,更深入的思考所讲内容的知识结构,更科学合理的设计线上线下内容。
(五)进一步增加专业英语的比重,可以尝试加入更多英文合同条款和英文案例。
(六)完善案例教学手段,系统锻炼学生的归纳、分析和运用能力,培养学生的批判性和创造性思维。
教学改革是无止境的,随着知识的更新、社会的进步,《国际贸易实务》课程还将不断的与时俱进,不断进行改革和探索。任何教学改革,都不能局限于改革形式,不是单纯有线上学习和线下学习就是改革,更应注重内涵改革。形式的多样、不同形式之间的衔接、传统45分钟的提炼,都是课题组成员将继续思考的问题。
参考文献:
1.刘翠红,陈秉岩等。基于学生实践和创新能力培养的实验教学改革,科学创新导报,2011.1
2.赵炬明。论新三中心:概念与历史--美国SC本科教学改革研究之一,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6.6
3.陆昉。推进课程共享与教学改革全面提升大学教学质量,中国大学教学,2014.1
4.张慧。基于职业能力培养探讨供应链管理课程教学改革,中国教育学刊,2016.2
论文作者:薛雪
论文发表刊物:《科学教育前沿》2017年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1/15
标签:线上论文; 学生论文; 这一论文; 教学改革论文; 国际贸易论文; 条款论文; 课程论文; 《科学教育前沿》2017年9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