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道德修养”课程应有效利用现代教育技术

“思想道德修养”课程应有效利用现代教育技术

一、“思想道德修养”课应有效利用现代教育技术(论文文献综述)

尚明瑞[1](2021)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集成创新研究》文中提出“功以才成,业由才广。”在旷日持久的国际人才竞争中,谁赢得了青年,就赢得了未来和希望。如何在西方中心主义甚嚣尘上的背景下,凸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铸魂育人,逐渐成为我国意识形态建设不可回避的问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集成创新”研究,坚持问题导向,紧紧围绕社会普遍关注的思想政治教育“提质增效”问题,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借助现代集成创新的思想、理论、方法,从历史足迹中探寻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集成创新的逻辑可能,从时代境遇中考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集成创新现实之需,构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集成创新的框架体系,按照“施教”与“受教”并存的逻辑理路,从七个方面研究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集成创新的主要内容,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实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集成创新的路径与保障措施。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本质的理论,关于人类社会发展的理论与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理论为思想政治教育集成创新的可能性、具象性和目标性提供了理论支撑;贝塔朗菲的系统论、马可·伊恩斯蒂的集成创新理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兼容并蓄思想以及教育学中的整体性教育理论等为思想政治教育的集成创新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从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的成就,日渐丰富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构成元素,为今后的进一步集成创新提供了新的可能。当前,我国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诸如,基础理论支撑度不强、思想政治教育理念共识度不高、内容的“碎片化”、方法的协同性差等问题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集成创新的内在动力。如同芯片集成一样,思想政治教育系统诸多构成要素实现优化组合集成创新需要一个集成母版。“扎根中国大地办教育”背靠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脚踏中国教育的现实问题,面向教育发展的美好未来,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现集成创新最理想的集成载体。在此基础上,按照思想政治教育的施教过程和受教过程的逻辑进路,构建了思想政治教育集成创新的框架体系。构成思想政治教育系统的全部要素,是集成创新的内容,涵盖了目标体系的集成创新、任务体系的集成创新、学科体系的集成创新、课程体系的集成创新、教学体系的集成创新、教学评价体系的集成创新等。思想政治教育集成创新如何实现,就是要在继承创新的基础上,形成思想政治教育大格局、倡导思想政治教育“三全育人”的大思政、建立马克思主义大学科、依托现代信息化大数据、构建全国性思想政治教育大平台、营造全社会共同关注的大环境、培育反映铸魂育人规律的大成果、实现高等教育立德树人的大目标。同时,思想政治教育集成创新还需要有良好的保障机制。要进一步加强党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坚强领导,要充分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在思想政治教育集成创新中的关键作用。要进一步加大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财政投入力度,不断激发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改革的动力。同时要进一步加强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监督管理水平。“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集成创新”研究,尝试性地把物理学科的“集成”概念引入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对“思想政治教育集成创新”概念做出理论界定,并进行了系统研究,这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专业的专业学术范畴,拓展了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研究的空间,对于推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高质量发展具有一定的理论借鉴价值和实践意义。

张鑫[2](2021)在《国家标准和专业认证对吉林省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影响研究》文中提出2017年10月26日,按照“十三五”规划要求,推进教师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建设,提高师范类专业人才培养质量,教育部决定开展普通高等学校师范类专业认证工作。2018年1月30日,教育部介绍《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相关情况,要求各高校根据《国家标准》修订人才培养方案。体育教育专业是培养未来体育教师的摇篮,因此体育教育专业的发展方向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体育教师的质量。体育教师的质量要想提高,归根结底是体育教育专业的人才培养问题,体育教育专业首先要满足《国家标准》的要求,其次又要满足《专业认证》的要求;但这两个标准之间是否存在异同,目前吉林省高校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是否符合两个标准,为了吉林省基础教育改革发展提供强有力的师资保障,因此在制定培养方案时要考虑周全。基于此,本论文以《体育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师范类专业认证标准》和吉林省所有开设体育教育专业高校的人才培养为研究对象(北华大学、延边大学、东北师范大学、吉林师范大学、长春师范大学、白城师范学院、通化师范学院、吉林体育学院),运用文献资料法、文本分析法、比较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得出以下结论:1.《国家标准》与《专业认证》之间既有共性,又有个性;在具体培养目标、培养规格与毕业要求、专业教育课程和教育实践时间方面存在共性,在基本目标、目标定位、目标评价、实践课程、教师教育课程之间存在个性。2.东北师范大学、吉林师范大学、白城师范学院和通化师范学院的培养方案是2020版,倾向于《专业认证》的要求。东北师范大学、白城师范学院和通化师范学院在教师教育课程上符合《国家标准》要求,但不符合《专业认证》;白城师范学院、东北师范大学、通化师范学院开设课程不符合《国家标准》“7+3”课程要求。3.北华大学、延边大学、长春师范学院和吉林体育学院的培养方案是2016版或2018版,倾向于《国家标准》的要求。吉林体育学院未开设教师教育课程;北华大学教育实践时间不符合两个标准的要求;长春师范大学、延边大学教师实践时间不符合《专业认证》的要求;北华大学、长春师范大学不符合《国家标准》要求的“7+3”课程。

教育部[3](2020)在《教育部关于印发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的通知》文中指出教材[2020]3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为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完善中小学课程体系,我部组织对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进行了修订。普通高中课程方案以及思想政治、语文、

尹之晴[4](2020)在《中等职业学校《职业道德与法律》课程教学实效性研究》文中认为德育教育对学生的成长具有重要意义,对于中等职业学生的学生来说,德育教育尤为重要。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程是中职学生获取德育教育的主要途径。但当下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程的教学实效性难以令人满意,而《职业道德与法律》课程作为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存在着诸多现实问题,难以满足现实的需要,如学生与教师对课程的满意程度低,实践教学方式实现困难等诸多问题。不可否认的是,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程教学几十年来获得了长足的进步,对教学实效性的理论也付出了大量研究,然而必须看到,在中职学校德育课程教学的具体操作层面上仍停留在表面,缺乏深入的研究。有鉴于上述原因,笔者以中等职业学校《职业道德与法律》课作为切入点,对其教学实效性现状进行调查和分析,探究其中的原因,并试图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本文的研究内容,对于加强中职学校德育课程的教学实效性具有一定的实践意义。本文主要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是中等职业学校《职业道德与法律》课教学实效性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研究现状及研究评述,以及相关概念的界定。通过文献资料查询梳理国内外关于德育课程教学实效性和《职业道德与法律》课程的相关研究,了解其研究方向和发展趋势,探讨其不足。第二部分主要是介绍《职业道德与法律》课程教学实效性的理论基础,首先介绍了马克思的自由全面发展学说,从人的能力、人的个性和人的需要三个方面具体阐述;其次介绍了认知学习理论的相关观点,主要包括学习信息加工论和有意义学习理论。这部分研究为下文对策的提出做出一定的理论铺垫。第三部分是对中等职业学校《职业道德与法律》课堂教学实效性现状调查,以日照市机电工程学校为调研对象,以对校领导作访谈和对学生进行问卷调研的方式,考察实际情况,探索出《职业道德与法律》课教学实效性所存在的现实问题主要是学生和教师的满意度低,实践教学方式实施困难。针对上述问题,笔者分析出其成因主要有三点:一是德育课的地位在中等职业学校未得到应有重视,二是实践教学环节未得到应有重视,三是学生和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存在一定的薄弱环节。第四部分是以上述问题发生的原因为基础,尝试提出提高《职业道德与法律》课教学实效性的相关对策。主要从五个方面展开,一是贯彻理论基础从明确实践教学的重要地位,二是明确实践教学的重要地位,三是强化师资队伍,四是更新现代德育理念,五是整合教学资源。最后是结语部分,对本文所研究的问题进行梳理和总结,并对下一步的研究方向提出建议。

封小华[5](2020)在《微课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的应用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教育信息化时代的到来,微课作为课堂教学的重要辅助手段,对教育教学具有重要意义。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要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拓展教育资源和教育空间,实现课程资源共享。本研究回应课标要求,研究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有效应用微课的策略。本研究总共三部分,第一部分是思想政治微课相关理论研究。通过文献研究揭示思想政治微课的内涵、特点以及将其用于课堂教学的依据和意义。第二部分是微课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的应用现状分析。通过问卷调查发现高中普遍具备借助思想政治微课教学的条件,年轻教师也喜欢在教学过程中使用微课,师生普遍对微课有较高的期待。但是,通过问卷调查和内容分析研究发现思想政治微课在具体使用中存在诸如使用效果不佳、优质思想政治微课资源欠缺、思想政治微课分享平台不健全以及缺乏情感交流、出现问题得不到及时解决、增加教师工作负担、学校管理形式与微课学习理念相违背等问题。其原因是思想政治课教师对微课的认识不足,对学科知识与信息技术的融合能力不高、缺乏实践引导以及微课平台建设的趋利性等。第三部分是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有效应用微课的建议。鉴于微课在思想政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研究提出了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应用微课的四条建议,思想政治课教师要掌握思想政治微课使用技巧,提高思想政治微课制作水平,科学合理设计和使用微课;学校方面要向教师、家长和学生普及微课学习理念,完善思想政治微课资源分享平台等。本研究契合了普通高中思想政治新课程标准的教学建议,希望能为新时期的思想政治课教师转变教学方式提供思路,促进教学模式的转变,推动思想政治学科教学的发展,丰富微课应用于学科教学的理论成果,为微课的深入研究贡献力量。

吴萌[6](2020)在《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的对策研究》文中认为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问题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教育方法、教育环境和教育者等各个方面。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有利于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有利于推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科学发展,有利于满足大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期待。论文主要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的角度,以教育内容、教育方式、教育主体、教育环境为抓手,着力探讨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的对策问题。论文通过采用文献分析法和归纳分析法,对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的对策进行研究。论文由四个部分构成:第一部分,绪论。介绍选题依据及选题意义,梳理国内外有关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研究的成果,总结创新之处。第二部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相关概述。阐释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的相关概念,论述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的重要性和可行性。第三部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成绩、困境及成因分析。总结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亲和力方面取得的成绩,剖析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提升亲和力方面存在的问题,透过问题深入分析其形成的原因。第四部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对策探析。分别从高校教育内容、教育方式、教育主体、教育环境方面探析提升亲和力的对策,以期推动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对策的提升与发展。作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新时代高校师生是国家宝贵的人力资源,因此,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已然成为高校一切工作中的重中之重。探究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提升的对策是高校完成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迫切需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需要秉持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在注重教育成果的同时,更应深入探究教育过程及作用。因此,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对策具有研究的必要。

王玺[7](2020)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空间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新中国成立之后思想政治理论课规范建设的几十年来,针对其教学主体、内容、方法等维度的微观化、具体化的研究已经成果颇丰,有助于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工作者对教学本质以及活动开展进行规律性、学理性的认知与把握。但是,伴随着社会分工的细化、社会空间的拓展、信息技术的进步以及交往关系的复杂化和多元化趋势,仅仅是微观层面的研究已不足以满足教学的要求以及应对学科的发展,需要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进行更为整体化、社会化的宏观把握。若要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进行整体性和社会性的研究,空间要素的纳入在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上都是十分必要的。在新时代从空间化的视角进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研究,要把握的空间样态必然更加多元化、多维化,传统空间与新型空间形态的研究都应为题中之义,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空间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复杂性与挑战性,但也凸显出其客观性和必要性。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空间研究是当前一个全新的命题,需要汲取中西方相关空间思想资源的基础上,借鉴哲学、社会学、教育学、文化学、历史学、地理学、生态学、传播学等诸学科领域有益的理念与观点,搭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空间自身特有的研究体系和空间框架,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空间观的树立提供学理支撑。本论文主要从思政课教学空间的本质与特征、结构与功能、演进历史、现实境遇和优化拓展几方面来进行相关探索与研究,全文除绪论外,主体内容共分为六个部分来进行阐述:首先是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空间研究的理论基础与思想资源进行总结梳理。马克思主义的空间理论除了包含基本的自然时空观念之外,对于社会空间的发展及演变,以及空间差异的出现、正义的维护等方面都展示了独有的空间思维与智慧。中国社会的空间思想包括观象授时、立杆测影、律管候气、山川崇拜和敬天文化等对于空间认知,同时将空间思想应用于城邑空间、聚落空间等的布局与规划当中,当代则是以习近平“八个统一”规律性总结为空间构建的指导思想。西方世界对于空间也有不同的认知,囊括了哲学、数学、物理学、经济学、社会学、美学等学科领域,以列斐伏尔、哈维、苏贾、福柯为代表的西方学者在空间建构方面也有自己独特的思维框架及理论观点。其次是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空间本质的阐释与基本特征的描述。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空间进行基本含义的阐释以及内涵的解析是本研究进行的根本前提,随后将思政课教学空间与教学空间以及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环境等相关概念进行辨析,深刻把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空间的内涵与外延,接着对其基本特征的形成与分析是对其概念的进一步明晰与掌握。再次是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空间的结构要素、类型划分以及功能赋值的探讨。首先分析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空间囊括了主体、内容、方法、载体四大要素,在此基础上按照三类不同的标准进行了思政课教学空间类别的划分,根据不同的结构、类别以及相互交往关系来进行相应的空间功能赋值。随后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空间的历史演进、需求动力、基本机制予以分析与总结。通过梳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空间的演进历史可以发现,前后经历了空间初步形成、深化调整、规范建设以及发展提高四个阶段,对于四大需求动力的分析以及四种基本机制的探索,总结与提取出能够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空间发展的内生动力。同时基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空间的现实境遇作针对性的分析与研究。对全国部分不同层次的高校进行相关问卷调查,调查范围涉及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空间的六大子系统,分别为课堂与学科子空间、现实与虚拟子空间、制度与非制度子空间,解读其优势和分析其困境的基础上,为下一章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空间的优化拓展提供现实参考基础。最后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空间的优化与拓展。系统围绕夯实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空间、拓展思想政治理论课学科空间、深化思想政治理论课现实空间、引导思想政治理论课虚拟空间、完善思想政治理论课制度空间以及建构思想政治理论课非制度空间六个领域展开,全方位优化拓展整个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空间。作为对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空间这个全新命题的探索与研究,本文创新式地进行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空间概念的界定,在此基础上提出全新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空间研究框架,旨在进一步拓展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研究视域,激发其在新时代的创新力与生命力。

吴梦凡[8](2020)在《“积极体验式”教学模式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中的应用研究》文中提出近年来,体验式教学作为一种以学生能真正地理解知识、运用知识、培养学习能力为目标的教学模式,被教育者们广泛运用。目前学界关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中的体验式教学的研究也有很多。积极心理学作为一种以人的积极力量为研究核心,致力于使个体和社会走向繁荣的心理学理论思潮,近几年也被广泛应用于心理学、医学、教育学、管理学等领域。本文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模式发展现状的基础上,对体验式教学与积极心理学进行了梳理研究,对“积极体验式”教学模式进行了初步的理论建构,对该模式的提出依据、内涵界定和主要框架进行了论述。本文认为,“积极体验式”教学模式是以积极心理学为理论借鉴,以学生的积极发展为教学目标,以构建和谐师生关系为运行保障,以体验式教学模式为实践基础,以多元化评价为效果反馈的一种教学模式。本文在对“积极体验式”教学模式进行了初步建构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了“积极体验式”教学模式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中应用的必要性与作用机制。就应用的必要性来说,“积极体验式”教学模式有助于提升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师生获得感;有助于提高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亲和力和实效性;有助于促进积极心理学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融合;有助于解决体验式教学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中的应用困境。就作用机制来看,“积极体验式”教学模式在符合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育人目标并满足新时代大学生发展特点与诉求的前提下,可以通过教师、学生、教学环境、教学内容、教学手段“五因素”和教学理念、育人目标、教学关系、教学策略、教学评价“五环节”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起到促进作用。因此,“积极体验式”教学模式应用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具有一定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本文基于“积极体验式”教学模式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中的作用机制,从教学理念、育人目标、教学关系、教学策略、教学评价这五个环节出发,探讨了“积极体验式”教学模式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中的应用路径。本文认为,“积极体验式”教学模式可以通过树立积极教学理念、制定积极育人目标、构建积极教学关系、采取积极体验教学策略、建立积极评价机制这五个路径来实现“积极体验式”教学模式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的应用。

于欣[9](2019)在《先秦儒家德育思想及其当代价值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先秦儒家德育思想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不仅促成了中国古代封建社会主流意识形态的确立,而且具有超越时空的永恒魅力和重要价值。挖掘、阐发和传承先秦儒家德育思想,既是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重大学术命题。系统梳理和探究先秦儒家德育思想,全面而深入地呈显其理论体系,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讨先秦儒家德育思想的当代价值及其实现路径,这对于推进新时代中国社会主义道德文化建设和思想政治教育改革创新具有重要的启发和借鉴意义。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古代由宗法分封的奴隶制社会转向封建君主专制社会的过渡时期。这一时期生产力的发展、生产关系的变革是先秦儒家德育思想形成的深刻经济背景,生产方式大变革所必然引发的社会结构急剧变动、社会各阶级阶层间的矛盾斗争激化加剧是其政治背景,思想文化领域内新旧理念碰撞交织、百家异说的文化繁荣是其文化背景。以孔子、孟子、荀子为代表的先秦儒家,及其学派的形成发展和重要地位为先秦儒家德育思想的形成提供了主观方面的必要条件。西周“以教祗德”的“尚德”理念、官师合一的礼乐教化模式,奠定了集道德教育与政治教育于一体的古代德育思想体系的基调和轮廓,为先秦儒家德育思想的形成提供了直接而重要的理论来源。先秦儒家的人性论构成了先秦儒家德育活动的主要理论基础。为了重振西周时期礼乐文明和教化传统的生机活力,先秦儒家不断内求“礼乐之原”,由礼而仁,由仁而性,由此开启了对“欲”、“群”、“心”等人性问题的探究与阐发。人之“欲”是德育之所以必要的重要依据之一,“欲”及其满足具有天然合理性,礼义道德及其教化则是满足人欲之必需。人之“群”是德育之所以必要的另一重要依据,人之生不能无群,礼乐教化是“群居和一”所必需。人之“心”是德育之所以可能的内在根基,主宰性的意志之心、情感性的德性之心、理性的认知之心分别为人之受教修德提供了主体性依据、内在情感根基和内在理性根基。先秦儒家的人性论体现了立足于人本身为德育活动提供有力支撑的理论自觉。关于德育活动的目的,先秦儒家秉持治国安民与“为己”“成人”互为目的手段、社会性目的和个体性目的互渗统一的基本精神,一方面主张以教求治求安,力求通过德教达成治国安民、维护差序和谐理想秩序的社会性目的;另一方面主张教以“成人”,力求通过德教修身来美身化性、成就君子圣人的德性理想人格,达成提升人性、发展完善人本身的个体性目的。从德育内容上看,先秦儒家所主张的德育是道德教育、政治教育和思想教育的高度融合与统一。仁、义、礼、孝、悌、忠、信、知、勇等道德规范是其道德观教育的主要内容。明分正名的社会等级观念和为政以德的治国之道是其政治观教育的主要内容。仁义为上、安仁乐义的人生价值观是其思想教育的主要内容。先秦儒家德育的基本方法可以概括为作为受教者自教方法的自我修身之道和作为教育者施教方法的社会教化之道。自我修身之道侧重于受教者对自身之“志”、“学”、“思”、“行”等能动性的主动发挥,包括“志于仁”、“学以致道”、“思以致圣”、“躬行践履”。社会教化之道侧重于教育者对受教者之主体意识自觉的激发和引导,包括注重运用“愤启悱发”、“举一反三”、“以问为教”等方法的对话式思想宣讲,强调教育者以身体道、自反修己的身教示范,把良好环境的选择培育作为促进人性完善之重要着手处的环境熏陶,引导受教者在“礼”的践履和切己的日常生活中激发其情、悟得其理的生活体验,强调教化以情感为起点和根基的因情设教。先秦儒家德育思想具有不可磨灭的历史贡献和难以避免的历史局限性。一方面,先秦儒家高扬了主体性德育理念,凸显了情感德育特色,形成了生活化德育模式,构筑了中华民族道德文化传统的基石,为中华道德文明和古往今来的德育活动贡献了具有“永久魅力”的优秀“基因”;另一方面,因其得以形成的特定历史背景和人类社会的发展变迁,先秦儒家德育思想具有人性论理论基础的抽象性、对主体性根源的误读、对庶民地位作用的贬低、对等级观念和秩序的严守等思想局限性。辩证分析和客观评价先秦儒家德育思想的历史贡献与局限,是深入探讨其当代价值及实现的首要前提。综而观之,作为中国古代德育思想之典型代表,先秦儒家德育思想在很多地方都深蕴着“儿童的天真”,彰显着具有“永久魅力”的鲜明特色和优秀“基因”,具有超越时空的当代价值。具体到思想政治教育领域,先秦儒家的主体性德育理念与现代思想政治教育主体论研究相契合,为深化思想政治教育主体论研究提供了重要启示,即教育者主体性的首要着力点是激发受教者的主体意识自觉,教育者必须密切结合受教者积极的“前理解”给予切己的启发和引导。先秦儒家以“仁”为核心的德育内容与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主义道德观教育具有相契合性,为涵养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提供了宝贵资源,主要体现为“仁”、“礼”对于社会公德教育的涵养作用,“信”和“为政以德”对于职业道德和政治品德教育的涵养作用,以“孝”为核心的家庭伦理对于家庭美德教育和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孝德观、推进家庭和睦与社会和谐的涵养作用。先秦儒家的德育方法与现代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具有高度的相契合性,能够在原则方法、具体实施方法等方面提供诸多有益借鉴,可以以其和谐守礼的师生关系为借鉴,确立“序差互动”的基本原则;以“对话式”思想宣讲为借鉴,推进“对话式”思想政治教育;以因情设教和生活体验为借鉴,推进思想政治教育的情感教育和生活化。要想实现先秦儒家德育思想的当代价值,必须立足于现时代的新发展、新实践,在“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基本方针的指引下,抓住三个基本环节: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持马克思主义“以人民为中心”的基本立场,传承弘扬先秦儒家德育的优秀传统,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对先秦儒家德育思想的合理因素进行科学的加工改造,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方法科学分析先秦儒家德育思想的优秀“基因”;以实践为导向,实践是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和价值实现的动力与源泉,先秦儒家德育思想的当代价值实现必须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为宏观实践导向,以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改革创新为微观实践导向;坚持综合创新,“不忘本来、吸收外来”,既要批判地继承先秦儒家德育思想的精华,又要广泛学习、借鉴西方有益的德育文化,将中西优秀的德育思想资源融通于当代中国的道德文化建设与思想政治教育的改革创新。

赵银玥[10](2019)在《微课在农村中学七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应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21世纪是一个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时代,日新月异、突飞猛进、瞬息万变。作为21世纪的一种新型的学习资源,微课在全球掀起了一阵热潮。在学校学科教育中,微课主要应用在学科教学的课前辅助学习、课堂教学及课后的复习指导。微课作为新型的一种网络教学资源,它的出现满足了现代教育教学的发展需求,同时也是顺应信息时代发展的趋势,它不仅方便教师教,更方便学生学。目前,在农村中学的学科教学中,受各种因素影响,教育水平、教学方式等都相对落后,课堂中应用微课来辅助教学开展的科目不多,能够与时俱进学习发展信息技术的教师也相对较少。充分利用微课的特点,将微课应用在《道德与法治》学科教学中,紧扣教学内容,设计出教学目标明确、重点难点突出、时间合理的多元教学案例,能激发他们学习《道德与法治》学科的热情,帮助他们养成自主学习的态度,形成健康的生活态度和价值观。这一尝试,将对样本的教育教学模式的更新起到一定的作用,促进学校的教育信息化发展;同时这一尝试对我校学生的学习方式也将产生一定的影响,促进他们信息化学习能力的发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研究采用文献法、调查法和行动法。通过文献法了解微课的产生和发展史,学习相关的理论知识,了解微课应用在《道德与法治》学科教学中的研究状况。通过设计面向学生学习的调查问卷,调查七年级学生在学习《道德与法治》学科过程中,普通教学方式与应用微课教学相比较,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知识理解能力、解决问题能力是否得到发展。通过与几位学校《道德与法制》学科教师进行单独、面对面的访谈交流方式,归纳总结他们在《道德与法制》学科教学中的经验和方法,结合自己的教学特点合理的把这些经验和方法运用到微课设计中去,优化课堂教学结构。本研究旨在通过分析农村中学《道德与法治》学科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将微课设计应用于《道德与法治》学科教学中,合理发挥微课的优势,制作微课教学案例,更新学科教学模式,逐步提高《道德与法治》学科学生的学习能力,达到《道德与法治》学科课程考核要求。

二、“思想道德修养”课应有效利用现代教育技术(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思想道德修养”课应有效利用现代教育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1)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集成创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研究缘由与研究意义
        (一)选题的由来
        (二)研究的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一)国内研究现状述评
        (二)国外研究现状述评
    三、核心概念与主要内容
        (一)论文研究的核心概念
        (二)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四、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一)研究的思路和框架
        (二)研究的主要方法
    五、研究重点与创新之处
        (一)研究重点
        (二)研究难点
        (三)可能的创新之处
第一章 思想政治教育集成创新的思想理论基础
    一、马克思主义的人学理论
        (一)关于人的本质学说
        (二)关于社会发展学说
        (三)关于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理论
    二、贝塔朗菲的系统论思想
        (一)世界的系统性构成
        (二)系统的功能和要素构成
        (三)系统论思想的启迪
    三、马可﹒伊恩斯蒂的技术集成理论
        (一)关于“技术集成”概念的提出
        (二)集成创新理论的发展过程及其主要模式
        (三)集成创新理论的启示
    四、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兼容并蓄思想
        (一)兼容并蓄的哲学传统
        (二)有容乃大的君子人格
        (三)兼济天下的家国情怀
        (四)兼容并蓄思想的启示
    五、教育学中的整体性教育理论
        (一)世界的整体性构成
        (二)整体性理论的形成发展
        (三)整体性教育理论的主要内容
        (四)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作用
第二章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集成创新的历史前提
    一、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历史回顾
        (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初步探索阶段(1949年-1965年)——思政教育格局初建
        (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曲折前进阶段(1966年-1978年)——片面强调阶级斗争
        (三)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全面展开阶段(1978年-1997年)——全国各地积极探索
        (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规范提高阶段(1998年-2012年)——国家层面规范协调
        (五)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发展阶段(2012年-至今)——集成创新成为可能
    二、思想政治教育成就为集成创新提供可能
        (一)科学合理的教学内容成为集成创新的基本内核
        (二)日新月异的信息技术成为集成创新的技术手段
        (三)便捷有效的教学平台成为集成创新的交互载体
        (四)不断巩固的意识形态提供集成创新的理论自信
        (五)丰富多样的教学方法提供集成创新的实现路径
        (六)日趋完善的学科体系提供集成创新的专业支持
        (七)软硬件的改善为集成创新提供良好的物质条件
    三、思政教育基本经验为集成创新提供遵循
        (一)坚持党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领导
        (二)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地位
        (三)坚持思想政治工作是一切工作的生命线
        (四)坚持围绕中心工作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五)坚持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与时俱进
        (六)坚持对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培养
第三章 、思想政治教育集成创新的现实之需
    一、基础理论不强、学科发展受限
        (一)基础理论发展不充分
        (二)学科体系架构不健全
        (三)学科的专业性不强、实操性不够
    二、思想政治教育理念共识度不高
        (一)莫衷一是的教育理念
        (二)理念缺失所造成的影响
    三、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体系化较差
        (一)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表述不统一
        (二)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针对性不强
    四、思想政治教学方法协同性较差
        (一)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不断拓展
        (二)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存在的问题
        (三)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优化成为提高吸引力需要
    五、思想政治教育技术平台融合度不够
        (一)数字信息技术发展方兴未艾
        (二)与现代技术融合尚处在探索阶段
        (三)信息过载对主流信息的遮蔽
        (四)现代教育技术冲击传统教学优势
        (五)与现代技术高度融合成未来之需
第四章 、思想政治教育集成创新的基本框架
    一、思想政治教育集成创新的基本面板
        (一)思想政治教育集成创新的“母版”
        (二)思想政治教育集成创新的鲜亮底色
        (三)思想政治教育集成创新的领导力量
        (四)思想政治教育集成创新的文化根基
        (五)思想政治教育集成创新的价值导向
        (六)思想政治教育集成创新的外部条件
    二、思想政治教育集成创新的要素构成
    三、思想政治教育集成创新的内在逻辑
        (一)思想政治教育集成创新的逻辑起点
        (二)思想政治教育集成创新的逻辑主线
        (三)思想政治教育集成创新的逻辑支点
        (四)思想政治教育集成创新的逻辑归宿
第五章 思想政治教育集成创新的主要内容
    一、目标体系的集成创新
        (一)目标及其作用
        (二)教育目标及其异化问题
        (三)思想政治教育目标
        (四)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集成优化
    二、任务体系的集成创新
        (一)任务及其作用
        (二)教育的根本任务
        (三)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任务
        (四)任务体系的细化明确
    三、组织体系的集成创新
        (一)组织及其结构
        (二)教育行政管理组织的架构
        (三)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相关组织
        (四)组织体系的创新管理
    四、学科体系的集成创新
        (一)学科的内涵与作用
        (二)“马学科”的领航功能
        (三)学科建设存在的问题
        (四)“马学科”的创新发展
    五、课程体系的集成创新
        (一)课程体系
        (二)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体系集成创新
        (三)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体系集成创新
    六、教学体系的集成创新
        (一)教学体系集成创新原则
        (二)教师队伍的培养建设
        (三)教学场域的情景构建
        (四)教学内容的取舍整合
        (五)教学方法的综合应用
        (六)教学效果的考核反馈
    七、评价体系的集成创新
        (一)种类繁多的教育教学评价
        (二)不当评价造成的影响与危害
        (三)教育教学评价的规范与整合
第六章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集成创新的路径选择
    一、提升认识高度,形成从中央到地方协同发力的大格局
        (一)格局的内涵与价值
        (二)思想政治教育需要大格局的内在逻辑
        (三)思想政治教育大格局的内容构成
    二、扩大育人广度,建立从理论到实践的全员育人大思政
        (一)科学认识“大思政”的意蕴与特征
        (二)认真贯彻落实十大育人体系
    三、夯实学科体系,建设马克思主义引领的社会科学体系
        (一)发挥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引领作用
        (二)拓展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体系
    四、依托现代科技,培育信息化条件下的精准育人大数据
        (一)学习信息思维转变思想观念
        (二)依托数据资源丰富内容
        (三)借助信息技术革新方法
    五、净化社会风气,营造有利于高校学生健康成长大环境
        (一)顺应时代潮流,坚定政治方向
        (二)优化社会环境,形成育人合力
        (三)开展学风校风建设,美化学校育人环境
        (四)弘扬优良家教家风,建构和谐成长环境
    六、强化使命担当,实现教育强国和自由全面发展大目标
        (一)坚定做到“两个维护”
        (二)培育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三)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
第七章 思想政治教育集成创新的保障体系
    一、进一步加强党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坚强领导
        (一)百年辉煌造就中国共产党卓越的领导才能
        (二)中国共产党历来重视对群众的教育和动员
        (三)中国共产党有丰富的思想政治工作领导经验
        (四)充分发挥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
    二、进一步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的关键作用
        (一)保证教育者先受教育
        (二)突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主导作用
        (三)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综合素质
    三、进一步加大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财政投入力度
        (一)进一步加大高校经费投入,强化经费投入的育人导向
        (二)加大专项发展资金支持,改善马克思主义学院的物质装备
        (三)加大科研项目资金扶持,提高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研究水平
        (四)加大师资培养资金支持,提高思政课教师的专业能力
        (五)加大红色研学资金支持,提高思政课教师的社会认知能力
        (六)积极筹措社会资金,给予思政课教师一定的专项补贴
    四、进一步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监督管理水平
        (一)明确管理责任,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监督管理水平
        (二)严抓专项检查,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政策
        (三)深化重点督查,完善思想政治教育教学质量保证体系
        (四)强化整改责任,形成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发展的长效机制
结语:思想政治教育集成创新需要久久为功
    一、思想政治教育是一个连续性的施教过程
    二、思想政治教育集成创新是个复杂的渐进过程
    三、思想政治教育集成创新需要久久为功持续化推进
    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必定有美好的前程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2)国家标准和专业认证对吉林省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选题依据
        1.1.1 体育教师质量提高的迫切需要
        1.1.2 《普通高等学校师范类专业认证实施办法(暂行)》的要求
        1.1.3 《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的要求
    1.2 研究目的
    1.3 研究意义
2 文献综述
    2.1 体育教育专业的发展
    2.2 教育质量国家标准的相关研究
        2.2.1 教学质量国家标准的研究现状
        2.2.2 体育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的研究现状
        2.2.3 教学质量国家标准的综述评价
    2.3 师范类专业认证的相关研究
        2.3.1 国外教师教育专业认证的研究现状
        2.3.2 我国教师教育专业认证的研究现状
        2.3.3 国外体育类专业认证的研究现状
        2.3.4 我国体育类专业认证的研究现状
        2.3.5 师范类专业认证的综述评价
    2.4 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相关研究
        2.4.1 各国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研究现状
        2.4.2 我国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研究现状
        2.4.3 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综述评价
    2.5 小结
3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3.1 研究对象
    3.2 研究方法
        3.2.1 文献资料法
        3.2.2 文本分析法
        3.2.3 个案研究法
        3.2.4 比较分析法
        3.2.5 归纳总结法
    3.3 研究技术路线图
4 研究结果与分析
    4.1 《体育学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与《师范类专业认证标准》对比分析
    4.2 吉林省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与标准对比分析
        4.2.1 白城师范学院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与标准对比分析
        4.2.2 北华大学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与标准对比分析
        4.2.3 长春师范大学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与标准对比分析
        4.2.4 东北师范大学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与标准对比分析
        4.2.5 吉林师范大学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与标准对比分析
        4.2.6 吉林体育学院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与标准对比分析
        4.2.7 通化师范学院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与标准对比分析
        4.2.8 延边大学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与标准对比分析
    4.3 吉林省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综合对比分析
        4.3.1 师范类院校对比
        4.3.2 综合类大学对比
        4.3.3 体育类院校分析
    4.4 吉林省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与标准出入及可能的原因
    4.5 对吉林省高校体育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修订的建议
5 结论与建议
    5.1 结论
    5.2 建议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致谢
个人简历

(4)中等职业学校《职业道德与法律》课程教学实效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研究背景与意义
        1.研究背景
        2.研究意义
    (二)研究现状与评述
        1.研究现状
        2.研究评述
    (三)概念界定
        1.教学实效性的涵义
        2.《职业道德与法律》课的含义
        3.增强《职业道德与法律》课教学实效性的意义
    (四)研究方法与创新点
        1.研究方法
        2.研究创新点
一、《职业道德与法律》课教学实效性的理论基础
    (一)马克思自由全面发展学说
        1.人的全面发展是人的能力的全面发展
        2.人的全面发展是人的个性全面发展
        3.人的全面发展是人的需要的全面发展
    (二)认知学习理论
        1.学习信息加工论
        2.有意义学习理论
二、《职业道德与法律》课教学实效性存在的问题及分析——以日照市机电工程学校为例
    (一)基本状况
        1.调查对象
        2.调查内容
        3.调查结果与分析
    (二)《职业道德与法律》课程教学实效性存在的问题
        1.学生和教师的满意度低
        2.实践教学方式实施困难
    (三)问题成因分析
        1.德育课的地位在中等职业学校未得到应有重视
        2.实践教学环节未得到应有重视
        3.学生与教师在实践教学中存在的薄弱环节
三、增强《职业道德与法律》课教学实效性的对策
    (一)贯彻理论基础对提高教学实效性的指导作用
        1.人的全面发展学说对《职业道德与法律》课教学实效性的理论指导
        2.认知学习理论对《职业道德与法律》课教学实效性的启示
    (二)明确实践教学的重要地位
        1.实践教学是增强《职业道德与法律》课教学实效性的本质要求
        2.完善课堂中的实践教学
    (三)强化师资队伍
        1.提高德育课教师自身的思想道德素质
        2.提高德育课教师自身的知识理论素质
        3.提高德育课教师的教学能力
        4.提高德育课教师自身的人格魅力及道德修养
    (四)更新现代德育理念
        1.学校管理层人员应构建“德育为先”的理念
        2.教师应增强自身的使命感
        3.提升学生主体学习的意识
    (五)整合教学资源
        1.灵活使用《职业道德与法律》教材
        2.运用好学校所在地的《职业道德与法律》课程资源
        3.扩展《职业道德与法律》课程资源观
结语
参考文献

(5)微课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1.选题背景
        2.研究意义
    (二)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1.研究思路
        2.研究方法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
        1.国外研究现状
        2.国内研究现状
        3.小结
一、相关理论概述
    (一)概念界定
        1.微课
        2.思想政治微课
    (二)微课的特点分析
        1.简洁性:时间短、内容精
        2.针对性:主题突出、目的明确
        3.灵活性:录制方式多样
        4.共享性:资源容量小、传播方式多
    (三)微课应用于思想政治课教学的理论基础
        1.斯金纳的强化理论
        2.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四)微课应用于思想政治课教学的意义
        1.推动思想政治学科教学模式的转变
        2.促进思想政治课新课程目标的实现
        3.提高思想政治课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
        4.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二、微课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的应用现状调查分析
    (一)问卷信息
        1.问卷设计方案与调查情况描述
        2.问卷信度和效度分析
    (二)问卷调查数据分析
        1.调查对象基本情况数据分析
        2.思想政治微课实际应用情况数据分析
    (三)本章小结
三、微课应用于思想政治课教学存在的问题及成因
    (一)微课应用于思想政治课教学存在的问题
        1.思想政治微课使用效果不佳
        2.优质思想政治微课资源欠缺
        3.思想政治微课分享平台不健全
        4.其他问题
    (二)微课应用于思想政治课教学存在问题的原因
        1.对思想政治微课认识不足
        2.不同年龄段的教师对学科知识的把握和对信息技术的熟练程度不成正比
        3.缺少对知识内容的分类应用和对学生的实践引导
        4.思想政治课教师微课设计制作水平不高
        5.缺乏思想政治微课分享平台建设的专业人才
        6.影响思想政治微课使用的因素复杂
    (三)本章小结
四、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有效应用微课的措施
    (一)适应时代发展,普及微课学习理念
        1.转变“教为中心”的教学模式
        2.宣传微课学习理念
    (二)掌握思想政治微课使用技巧,科学合理利用微课
        1.了解思想政治微课使用原则
        2.注重知识分类有针对性地使用微课
        3.积极引导学生参与实践
    (三)强化技能训练,提高思想政治微课制作水平
        1.学校提供微课制作培训
        2.教师明确思想政治微课设计原则,制作优质微课
    (四)秉持公益性原则,完善思想政治微课资源分享平台
        1.建立专门的思想政治微课分享平台
        2.建立思想政治微课配套资源库
        3.建立区域性的思想政治微课分享平台
        4.建立实用型的思想政治微课分享平台
        5.建立具有互动功能的思想政治微课分享平台
    (五)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成果

(6)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的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一、绪论
    (一)选题依据及意义
        1.选题依据
        2.选题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
        1.国外相关研究综述
        2.国内相关研究综述
    (三)研究方法与创新点
        1.研究方法
        2.主要创新点
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相关概述
    (一)相关概念界定
        1.思想政治教育
        2.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3.亲和力
        4.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
    (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的特殊性
        1.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强调主体作用
        2.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强调客体期望
        3.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强调介体有效
        4.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强调环体共情
    (三)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的重要意义
        1.有助于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2.有助于推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科学发展
        3.有助于满足大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期待
    (四)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的理论依据
        1.马克思恩格斯思想政治工作亲和力论述
        2.毛泽东思想政治工作亲和力的论述
        3.习近平思想政治工作亲和力论述
三、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取得的成绩、困境及原因分析
    (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取得的成绩
    (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的当前困境
        1.教学内容吸引力不足
        2.教育方法多样性欠佳
        3.教育环境渗透性不强
        4.教育者的影响力不够
    (三)产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困境的原因分析
        1.教学内容不够贴近学生实际
        2.教育方法受到客观因素制约
        3.教育环境日趋网络化复杂化
        4.教育者对育人效果不够重视
四、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的对策
    (一)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阐释力
        1.提高教育内容的针对性
        2.注重教育内容的层次性
        3.厚植教育内容的文化性
        4.增强教育内容的生活化
    (二)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共情力
        1.以实践体验法增强大学生的感受性
        2.以典型教育法加强大学生的认同感
        3.以情感陶冶法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感染力
        4.以心理疏导法加深思想政治教育的渗透性
    (三)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感染力
        1.营造风清气正的校园文化环境
        2.构建文明健康的网络媒体环境
        3.打造轻松自由的课堂教学环境
        4.倡导和谐友爱的社会生态环境
    (四)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的人格魅力
        1.强化教育者的政治信仰
        2.培养教育者的仁爱之心
        3.增强教育者的理论功底
        4.建构教育者的话语体系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论文发表情况

(7)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空间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的背景
        1.1.2 研究的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1.2.1 国内研究现状述评
        1.2.2 国外研究现状述评
    1.3 论文的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1.3.1 论文的研究思路
        1.3.2 论文的研究方法和总体框架
    1.4 本文的主要难点与创新
        1.4.1 主要的难点及解决办法
        1.4.2 论文可能的特色与创新
第二章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空间研究的理论基础与思想资源
    2.1 马克思主义的空间理论
        2.1.1 马克思主义时空观
        2.1.2 空间发展
        2.1.3 空间变迁
        2.1.4 空间差异
        2.1.5 空间正义
        2.1.6 马克思主义空间理论的新发展
    2.2 中国社会的空间思想
        2.2.1 始于敬天文化的空间认知
        2.2.2 城邑聚落布局的空间规划
    2.3 西方世界的空间理念
        2.3.1 多学科的空间观念
        2.3.2 代表性的空间理论
第三章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空间的本质与特征
    3.1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空间的本质阐释
        3.1.1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空间的基本含义
        3.1.2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空间的内涵解析
        3.1.3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空间的相关概念辨析
    3.2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空间的基本特征
        3.2.1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空间的共生性
        3.2.2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空间的实践性
        3.2.3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空间的系统性
        3.2.4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空间的技术性
第四章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空间的结构、类别与功能
    4.1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空间的结构要素
        4.1.1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空间的主体要素
        4.1.2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空间的内容要素
        4.1.3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空间的方法要素
        4.1.4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空间的载体要素
    4.2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空间的类型划分
        4.2.1 按照教学服务的空间功能划分
        4.2.2 按照教学主体的空间参与方式划分
        4.2.3 按照教学系统的空间运行特征划分
    4.3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空间的功能赋值
        4.3.1 融合多种学科空间
        4.3.2 联通社会育人空间
        4.3.3 打造全面发展空间
第五章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空间的历史演进、需求动力与基本机制
    5.1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空间的演进历程
        5.1.1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空间的初步形成
        5.1.2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空间的深化调整
        5.1.3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空间的规范建设
        5.1.4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空间的发展提高
    5.2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空间的需求动力
        5.2.1 思想政治理论课受教育者主体需求
        5.2.2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者主体需求
        5.2.3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组织需求
        5.2.4 思想政治理论课技术介入需求
    5.3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空间的基本机制
        5.3.1 主体导向机制
        5.3.2 内容挖掘机制
        5.3.3 方法改革机制
        5.3.4 载体拓展机制
第六章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空间的现实境遇
    6.1 相关问卷调查
    6.2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空间的优势解读
        6.2.1 课堂空间主体化
        6.2.2 学科空间规范化
        6.2.3 现实空间多样化
        6.2.4 虚拟空间技术化
        6.2.5 制度空间协同化
        6.2.6 非制度空间开放化
    6.3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空间的困境分析
        6.3.1 理论支撑仍需强化
        6.3.2 实践模式尚待创新
        6.3.3 空间资源亟需整合
第七章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空间的优化拓展
    7.1 夯实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空间
        7.1.1 协调运行教学要素
        7.1.2 优化教学拓扑结构
    7.2 拓展思想政治理论课学科空间
        7.2.1 促进学科规范建设
        7.2.2 延展学科发展路径
    7.3 深化思想政治理论课现实空间
        7.3.1 调整实践教学思路
        7.3.2 提升教学实践效度
    7.4 引导思想政治理论课虚拟空间
        7.4.1 把脉虚拟空间样态
        7.4.2 融合虚拟空间要素
    7.5 完善思想政治理论课制度空间
        7.5.1 实现制度合理配比
        7.5.2 增强制度空间效力
    7.6 建构思想政治理论课非制度空间
        7.6.1 维护空间生态平衡
        7.6.2 提供空间发展保障
结束语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调查问卷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

(8)“积极体验式”教学模式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选题背景及意义
        1.选题背景
        2.选题意义
    (二)文献研究综述
        1.关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模式的研究综述
        2.关于“积极体验式”教学模式的研究综述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1.研究思路
        2.研究方法
    (四)重难点及创新点
        1.研究重点
        2.研究难点
        3.研究创新点
一、“积极体验式”教学模式的初步建构
    (一)“积极体验式”教学模式的提出
        1.现实背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模式的发展与转型
        2.实践基础:体验式教学
        3.理论来源:积极心理学
        4.立论依据:积极心理学与体验式教学的契合性和互补性
    (二)“积极体验式”教学模式的基本界定
        1.“积极体验式”教学模式的概念内涵
        2.“积极体验式”教学模式的主要特征
        3.“积极体验式”教学模式的基本原则
        4.“积极体验式”教学与体验式教学的关系
    (三)“积极体验式”教学模式的主要框架
        1.“积极体验式”教学模式的理论依据
        2.“积极体验式”教学模式的功能目标
        3.“积极体验式”教学模式的实现条件
        4.“积极体验式”教学模式的操作程序
        5.“积极体验式”教学模式的效果评价
二、“积极体验式”教学模式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中应用的必要性与作用机制
    (一)“积极体验式”教学模式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中应用的必要性
        1.有助于提升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师生获得感
        2.有助于提高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课程亲和力和实效性
        3.有助于促进积极心理学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融合
        4.有助于解决体验式教学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中的应用困境
    (二)“积极体验式”教学模式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中的作用机制
        1.“积极体验式”教学模式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中的作用前提
        2.“积极体验式”教学模式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中的作用因素
        3.“积极体验式”教学模式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中的作用环节
三、“积极体验式”教学模式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中的应用路径
    (一)树立积极教学理念
        1.树立“以人为中心”的积极教育教学观
        2.秉承信任学生“向阳性”的积极人性观
        3.形成注重“知、情、意、行”的全面成效观
    (二)制定积极育人目标
        1.激发大学生自我实现的内在动机
        2.培养大学生自身的积极力量
        3.提升大学生的幸福能力
    (三)构建积极教学关系
        1.尊重大学生主体地位
        2.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
        3.营造师生共情氛围
    (四)采取积极体验教学策略
        1.发掘生活化的体验内容
        2.创设情感性的体验情境
        3.进行思想上的体验升华
        4.实现行动上的体验应用
    (五)建立积极评价机制
        1.注重过程性评价和发展性评价相融合
        2.强调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相串联
        3.设立学生自评、互评机制和师生双向评价机制
结语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9)先秦儒家德育思想及其当代价值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问题缘起和研究意义
    二、研究现状综述
    三、研究思路、内容与方法
    四、研究的创新之处与难点
第一章 先秦儒家德育思想的形成条件
    一、先秦儒家德育思想形成的社会背景
        (一) 先秦儒家德育思想形成的经济背景
        (二) 先秦儒家德育思想形成的政治背景
        (三) 先秦儒家德育思想形成的文化背景
    二、先秦儒家德育思想形成的主观条件
        (一) 儒家及其根本思想特征
        (二) 先秦儒家及其发展
        (三) 先秦儒学的特色及重要历史地位
    三、先秦儒家德育思想形成的理论渊源
        (一) 西周“以教祗德”的“尚德”理念
        (二) 西周官师合一的礼乐教化模式
        (三) 先秦儒家对西周德教传统的继承发展
第二章 先秦儒家德育的主要理论基础
    一、人性论是先秦儒家德育的主要理论基础
        (一) 探求“礼乐之原”:开启人性问题的逻辑必然
        (二) “礼”—“仁”—“性”:开启人性问题的逻辑理路
    二、人之“欲”:德育之所以必要的重要依据之一
        (一) “欲生于性”:“欲”及其满足具有天然合理性
        (二) 以礼“制欲”“养欲”:礼义道德及其教化是满足人欲之必需
    三、人之“群”:德育之所以必要的另一重要依据
        (一) “人之生不能无群”:人是“能群”的社会存在物
        (二) “仁爱”和群、“明分使群”:礼乐教化是“群居和一”之必需
    四、人之“心”:德育之所以可能的内在根基
        (一) 物质性的好利之心:通过“心官”表现出来的“物欲”
        (二) 主宰性的意志之心:受教成德的主体性依据
        (三) 情感性的德性之心:受教成德的内在情感根基
        (四) 理性的认知之心:受教成德的内在理性根基
第三章 先秦儒家德育的目的和内容
    一、先秦儒家德育的双重目的
        (一) 以教求治求安的社会性目的
        (二) 教以“成人”的个体性目的
    二、先秦儒家德育的主要内容
        (一) 以仁为核心的道德观
        (二) 明分正名、为政以德的政治观
        (三) 仁义为上、安仁乐义的人生价值观
第四章 先秦儒家德育的基本方法
    一、自我修身之道:受教者的自教方法
        (一) “志于仁”:受教者的自觉选择与坚守
        (二) “学以致道”:受教者的主动学习
        (三) “思以致圣”:受教者的积极思考与内省
        (四) 躬行践履:受教者的力行与实践
    二、社会教化之道:教育者的施教方法
        (一) 思想宣讲:启发性的对话式教学
        (二) 身教示范:以身体道的不言之教
        (三) 环境熏陶:良好环境的潜移默化
        (四) 生活体验:与人伦日用相融合
        (五) 因情设教:以情感为教化起点
第五章 先秦儒家德育思想的历史贡献与局限
    一、先秦儒家德育思想的历史贡献
        (一) 高扬了主体性德育理念
        (二) 凸显了情感德育特色
        (三) 形成了生活化德育模式
        (四) 构筑了中华民族道德文化传统的基石
    二、先秦儒家德育思想的历史局限
        (一) 人性论理论基础的抽象性
        (二) 对主体性根源的误读
        (三) 对庶民地位和作用的贬低
        (四) 对等级观念和秩序的执守
第六章 先秦儒家德育思想的当代价值及其实现
    一、先秦儒家德育思想的当代价值
        (一) 德育理念的当代价值
        (二) 德育内容的当代价值
        (三) 德育方法的当代价值
    二、先秦儒家德育思想当代价值的实现路径
        (一) 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
        (二) 以实践为导向
        (三) 坚持综合创新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10)微课在农村中学七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一、选题缘由
        (一)国家实施素质教育,实现教育强国战略的基本要求
        (二)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的需要
        (三)《道德与法治》教育教学工作需求
        (四)学生个体发展需求
    二、研究的理论基础及实践意义
        (一)理论基础
        (二)实践意义
    三、课题研究现状
        (一)相关文献的收集途径
        (二)国外研究现状
        (三)国内研究现状
        (四)微课应用在《道德与法治》学科教育中的研究现状
    四、研究方法
        (一)文献研究法
        (二)调查研究法
        (三)行动研究法
    五、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第二章 概念的界定
    一、微课的概念
    二、农村中学的概念
    三、七年级的概念
    四、《道德与法治》学科概念
第三章 微课应用于样本学校七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可行性分析
    一、样本学校学生基本情况分析
        (一)学生家庭基本情况分析
        (二)学生学习环境分析
    二、在样本学校七年级《道德与法治》课堂中应用微课所具备的教学设备情况分析
        (一)教学设备配备情况
        (二)教学设备存在问题
    三、将微课应用于《道德与法治》教学设计实施之前,面向学生的调查问卷
        (一)调查对象
        (二)调查目的
        (三)问卷内容设计
        (四)调查结果统计及分析
        (五)小结
    四、总结
第四章 微课应用在七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实践
    一、七年级《道德与法治》教材分析
    二、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学计划
        (一)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材结构
        (二)各单元学习目标及课时安排
    三、微课教学内容选择
    四、微课《享受学习》在教学中的实践
        (一)教学内容分析
        (二)学情分析
        (三)微课《享受学习》教学设计
        (四)学习效果分析
        (五)微课教学反思
    五、微课《慎重结交网友》应用于教学的实践
        (一)教学内容分析
        (二)学情分析
        (三)微课《慎重结交网友》教学设计
        (四)学习效果反思
        (五)微课教学反思
    六、《家的意味》微课教学设计与实践
        (一)教学内容分析
        (二)学情分析
        (三)《家的意味》微课设计与制作
        (四)微课《家的意味》应用在教学过程中的实践
        (五)学习效果分析
        (六)教学反思
    七、小结
第五章 微课应用于样本学校《道德与法治》教学之后的调查
    一、调查问卷设计
        (一)调查对象
        (二)调查目的
        (三)问卷调查内容设计
    二、问卷分析
    三、小结
第六章 总结
    一、本研究所取得的成果
        (一)从农村中学教育角度
        (二)从农村中学学生学习的角度
        (三)从教师个人职业发展需求的角度
    二、研究存在的不足
    三、今后努力方向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一、学生基本情况调查问卷
    附录二、微课应用于我校七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之前面向学生的调查问卷
    附录三、微课应用于我校七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之后面向学生的调查问卷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致谢

四、“思想道德修养”课应有效利用现代教育技术(论文参考文献)

  • [1]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集成创新研究[D]. 尚明瑞. 兰州大学, 2021(09)
  • [2]国家标准和专业认证对吉林省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影响研究[D]. 张鑫. 吉林体育学院, 2021(02)
  • [3]教育部关于印发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的通知[J]. 教育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公报, 2020(06)
  • [4]中等职业学校《职业道德与法律》课程教学实效性研究[D]. 尹之晴. 曲阜师范大学, 2020(02)
  • [5]微课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 封小华. 渤海大学, 2020(05)
  • [6]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的对策研究[D]. 吴萌. 渤海大学, 2020(05)
  • [7]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空间研究[D]. 王玺. 电子科技大学, 2020(07)
  • [8]“积极体验式”教学模式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中的应用研究[D]. 吴梦凡. 浙江工商大学, 2020(02)
  • [9]先秦儒家德育思想及其当代价值研究[D]. 于欣. 山东大学, 2019(02)
  • [10]微课在农村中学七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 赵银玥. 云南师范大学, 2019(06)

标签:;  ;  ;  ;  ;  

“思想道德修养”课程应有效利用现代教育技术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