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中CT诊断的应用效果观察论文_严大祥,邵雨雨,胡知昊

严大祥 邵雨雨 胡知昊

(金湖县人民医院;江苏淮安211600)

【摘要】目的:研究探讨CT诊断对于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的临床效果以及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7月至2019年7月我院收治的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4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两种不同的诊断方法将这些患儿分为两组,两组分别为对照组以及实验组,每组20人。其中对照组患儿采用X线进行检查,实验组患儿进行CT检查,比较两组患儿的诊断准确率以及家属满意度。结果:(1)对照组患儿的检查结果都为间质性浸润型、腺泡型、混合型。对照组患儿的检查结果还出现了边缘界线模糊不强的现象。与之相对应的,实验组患儿的检查结果呈现出病灶高度密影分布,且分布具有密度不均的特点。实验组患儿可以部分看出患儿的胸腔积液、合并肺不张的情况。两组的诊断准确率存在着较大的差异,两组之间的差异明显(P<0.05)。(2)两组患儿的家属满意度没有明显的差异,(P>0.05)。结论:CT诊断对于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这一疾病的诊断准确率相对较高,且具有图像清晰,定位准确的优点,在临床应用中可以进一步推广。

关键词:CT诊断;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应用效果;临床效果

本文选择了2017年7月至2019年7月我院收治的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40例作为研究对象,探讨了CT诊断方法的应用效果 ,具体报告如下[1~3]。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文选择了2017年7月至2019年7月我院接收的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4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两种不同的诊断方法将这些患儿分为两组,两组分别为对照组以及实验组,每组20人。其中对照组患儿采用X线进行检查,实验组患儿进行CT检查,比较两组患儿的诊断准确率。两组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的一般资料情况如下:

对照组20例,年龄分布在4个月~5周岁之间,平均年龄(1.12±0.12)岁;病程分布在2~12天之间,平均病程为(5.68+0.62)天;其中男性患儿10例,女性患儿10例。

实验组20例,年龄分布在4个月~6周岁之间,平均年龄(1.22±0.12)岁;病程分布在1~12天之间,平均病程为(5.58+0.62)天;其中男性患儿10例,女性患儿10例。

对比两组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年龄、体重、病程时间等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具有良好的可比性。

纳入标准:(1)两组患儿均被临床确诊为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2)两组患儿及其家属均已知晓和本次实验的全部内容,签署了相关的知情同意书,自愿的加入到本次实验研究当中。(3)本次实验研究已经得到了医学唯一委员会的批准认可。

排除标准:(1)两组患儿当中的病情极为严重者。(2)两组患儿父母具有精神病病史者。(3)两组患儿当中的一般资料不全者。

1.2诊断方法

1.2.1对照组诊断方法

针对对照组患儿采用了x线检查,将摄取靶片控制在2m左右的位置,使用X线投照体位进行检查,具体的参数设置为:电流控制在120~125mA,电压选择125kV。

1.2.2实验组诊断方法

实验组患儿采用了CT检查的检查方法,电压设置为120kV,电流设置在80~160mA之间,扫描时间为1s,CT检查采集矩阵选择512*512,层次厚度选择5mm。在患儿接受CT检查的过程当中,确保患儿进行正确的深呼吸,等待患儿最佳状态的时候再对患儿进行检查,给予患儿相应的诊断指导,让患儿进行正确的检查。对患儿的相应的检查结果进行分析与判断。

1.3评价指标

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诊断准确率以及家属满意度。其中家属满意度的评价为本院自制的评价表格,总分为100分,根据分值的不同分为非常满意、满意、一般、不满意、非常不满意五个等级,其中满意人数=非常满意人数+满意人数。

1.4数据处理

采用SPSS22.0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诊断准确率、家属满意度)采用卡方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示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诊断准确率比较

对比两组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诊断准确率(见表1)实验组患者的诊断准确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组间差异明显(P<0.05)。

2.2两组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的家属满意程度比较

对比两组患者的家属满意度(见表2),两组患儿的家属满意度没有明显的差异(P>0.05)。

3.讨论

小儿肺炎是我们国家较为常见的儿童疾病,该疾病的潜伏期相对较长,初期的症状不太明显。对于该疾病的诊一直以来相对较为困难,但是对于到疾病的错诊、误诊、漏诊现象较为常见。这样的情况之下,有效的探讨该疾病的诊断方法是极为必要的,为此本文选择了2018年7月至2019年7月我院收治的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40例作为研究对象,探讨了CT诊断方法的应用效果。

经过本次实验研究可以明确的得出结论:CT诊断对于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这一疾病的诊断准确率相对较高,且具有图像清晰,定位准确的优点,在临床应用中可以进一步推广[4~5]。

参考文献:

[1]刘彬.CT用于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诊断中的临床效果[J].中国农村卫生,2019,11(10):11-12.

[2]刘军伟.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在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诊断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中国疗养医学,2019,28(03):280-282.

[3]沈春燕.IgM、IgG与IgA联合检测在诊断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中的应用价值分析[J].当代医药论丛,2018,16(23):173-174.

[4]史卫群.血浆D-二聚体检测在诊断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中的应用价值[J].当代医药论丛,2017,15(23):174-175.

[5]王莹莹.CT诊断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的临床价值分析[J].中国医疗器械信息,2017,23(19):89-90.

论文作者:严大祥,邵雨雨,胡知昊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9年7月1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1/5

标签:;  ;  ;  ;  ;  ;  ;  ;  

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中CT诊断的应用效果观察论文_严大祥,邵雨雨,胡知昊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