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情境教学法让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创造一定的教学情境,使学生主动进入学习状态的一种教学方法。随着情境教学法在课堂教学中的实践,它已成为广大教师认可的教学方法。小学数学教师应该与时俱进,把学生喜欢看到的情况运用到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去,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增强教学效果。
关键词:情境教学法;小学数学;运用策略
中图分类号:G658.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0257-2826(2019)12-133-01
在传统的小学数学教学中,大部分教师虽然知道数学是一门抽象性和应用性较强的学科,学生学习起来比较困难,但是由于受当时教学理念和教学资源的限制,仍旧没有挖掘数学学科的内涵对学生进行教学,所以导致学生对数学的学习欲望不佳。所以作为一名新时代下的小学数学教师,应充分利用现有的教学资源,创设能够使学生集中课堂注意力的教学情境,帮助学生进步。下面,我就结合自身教学的实际情况,对如何即将情境教学法融入到小学数学课堂中提出几点建议:
一、运用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古人说:“智者问巧,愚者问笨。”提出问题作为学习知识的一个重要环节,由这句话可以看出在教学中教师不仅要运用问题情境,更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性格特征,设计巧妙的问题情境,使学生产生质疑,引发学生的思考。因此,作为一名小学数学教师,要充分发挥引导者的作用,在运用问题情境进行教学的过程中,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让学生投入到解决问题的状态中,使学生有效获取知识。
例如,我在引导学生学习《认识百分数》这一节时,首先,我对学生说道:“大家喜欢打篮球吗?现在有三名同学平时训练篮球的投篮次数和投中次数的表格,如果你是教练,你想选择谁去参加比赛呢?”,毫无疑问,学生选择了投中次数最多的那名同学。然后,我让学生分别计算了三名同学投中次数占投篮次数的几分之几,学生很快得出了16/25、13/20、3/5,鉴于这个三个分数不便于比较大小,所以我引导学生将三个分数都通分成了分母是一百的分数,让学生初步感知百分数的意义。之后,我对学生说道:“像这样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百分之几的数,我们把它叫做百分数,也可以叫做百分比或者百分率。”最后,我引导学生学会了百分数的读写,并且将“天才=99%的汗水+1%的灵感。”放在了最后一张幻灯片上,希望学生能够对学习数学知识有一个积极勤奋的态度,使学生相信天道酬勤。这样,我通过学生喜爱的问题情境,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让学生带着轻松的心情去学习了本节知识,使学生的数学思维得到了发展,锻炼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充分感受到了探索数学知识的乐趣。
二、运用合作情境,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合作是新课改中一种非常提倡教师运用到课堂中的教学方法。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由于小学阶段的学生往往喜欢按照自己的想法做事情,不在乎别人的观点,所以合作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团结意识,同时合作这一教学方式充分体现了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能够发挥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性。因此,作为一名小学数学教师,要善于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运用合作情境,使学生在合作中掌握知识与技能,获得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提升。
例如,我在引导学生学习《描述简单的行走路线》这一节时,我们需要让学生根据所学平面图的知识和方法描述简单的行走路线。首先,我出示了教材中的平面图,让学生先自主分析图中有哪些场所,从心里说出相邻两个场所之间的位置关系。然后,我将学生分成了学习小组,小组成员之间对所说两个场所的位置关系互相评价正确与否,我在巡视的过程中帮助小组成员进行最后的评价。在学生知道怎样初步描述简单的行走路线后,我让小组成员之间各自描述了自己从家到学校的路线,且允许可以用不同的方式叙说。接着我让小组成员各自绘制了一幅自己上学的路线图,学生之间对此图互相交流评价,说出对方图中的不正确的地方。最后,我出示了市内某公交车的行驶路线图,根据此图设计了几道填空题,让学生看圖填空,并且让学生在完成填空后谈了对本节课的收获。这样,我通过在课堂教学中运用合作情境,打破了传统教学中教师一刀切的教学方式,将课堂还给了学生,发挥了学生的主体性,增强了学生的观察能力、识图能力、表达能力和运用数学方法描述现实世界中空间关系的能力,培养了学生的团结协作意识,同时也优化了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效果。
三、运用生活情境,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在素质教育提出之后,学校就重点要求教师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而对于数学这门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的学科而言,应让学生充分认识到数学是现实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工具,使学生意识到学习数学的重要性。因此,作为一名小写数学教师,应在教学中将数学知识生活化,从而达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在生活情境中有效学习数学知识的目的。
例如,我在引导学生学习《圆柱和圆锥的认识》这一节时,首先,我为学生播放了陀螺的旋转,通过陀螺这一现实物品抽象出了圆柱和圆锥的空间图形,使学生形成了对圆柱和圆锥的感性认识。然后,我为学生展示了教材中的情境图,对学生说道:“哪些物体的形状是圆柱?哪些物体是圆锥?在我们生活中大家都见过哪些圆柱和圆锥?请大家积极发言。”学生通过交流发现生活中当真是离不开圆柱和圆锥的使用。这时,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已经被充分调动起来,此时我对学生介绍了圆柱和圆锥的各部分名称,让学生通过触摸身边是圆柱和圆锥的物品探讨它们之间的相同点和不同点,使学生知道了圆柱的高有无数条,有两个底面,圆锥只有一个底面、一条高、一个顶点。最后,我让学生总结了本节课的收获,询问了学生对这节课还有哪些不明白的地方。这样,我通过在课堂中运用生活情境,调动了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使学生轻松愉快地学习了本节知识,增强了学生的空间观念,积累了学习立体图形的经验,让学生认识到了数学对于生活的重要性。
总而言之,情境教学法运用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的目的是为了使学生能够主动参与教学的过程,让学生充满兴趣的去学习数学知识,从而提升学生的全面素质,所以身为小学数学教师的我们,应根据学生的认知,运用情境教学法,营造良好的课堂环境,培养学生喜爱数学的情感,使学生获得最大的进步与发展。
参考文献
[1]吉成峰.小学数学生活情境教学策略[J].名师在线,2018,(32):81-82.
[2]罗景玉.情境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西部素质教育,2018,(20):255.
论文作者:范惠群
论文发表刊物:《教学与研究》2019年1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1/21
标签:学生论文; 情境论文; 圆锥论文; 圆柱论文; 教学法论文; 数学论文; 小学数学论文; 《教学与研究》2019年12期论文;